四圣母子
幽深宝气隐山庄,紫缕仙童养育园。
乍到灵鹫香临桂,腾飞稚凤著文章。
一、呑丝怀胎
湘粤毗邻,乐昌山区。有一罗氏庄户,依山而座,濒临河边,河流由北向南穿行,视野宽阔,风景优美宜人。自明洪武年间,建泥楼定居以来,历经三代,均系单传。在他们这一代时,生下一女,长得聪颖明慧,秀眉圆脸,青丝黝目,亭亭玉立。小女子孝敬父母,好助他人,乐做家常,彬彬有礼,落落大方,深得父母的疼爱。一家人喜顺和乐,其乐无穷。小女子长到十六岁,已经是家里的内当家了,大小家务无一例外,干得干净利落。
在一个寒冬的清晨,她提上一桶脏衣裤,来到河边码头,正准备清洗衣裤。忽然发现一缕红丝从河中漂来,小女子好奇,用棒槌捞之,只见丝缕緾槌甚紧,她以为丝缕冻冰之故。于是便吹热气解冻以取之,刚靠近口,两丝头飞入口内,钻进肚中。小女子洗完衣裤后,回到家中,真情暗藏,不敢声张。过了数月后,只见腹部膨大,凸显妊娠之状。母亲见后,遂询问小女子:“未婚先孕,如何是好?”小女子则实情告之。此后,母忧之,父急之,终日不得安宁。
二、认师出家
父母见女儿腹胎一天不同一天,渐渐大了起来,心急如焚,又气又疼又喜。只好将女儿牢牢地禁闭在家中不许外出。数月后,就在将要临产的时候,忽然见到一老尼姑,登门化缘,母亲急忙向前求问留宿。当晚母亲将女儿怀胎的实情一一告知老尼姑。老尼姑听后,泰然处之,遂曰:“莫惊莫言,顺应自然,待吾细察,保汝安祥。”到了第二天,小女子顿觉腹动,肚内两小子破腹而出。其母又惊又喜,便与尼姑商量,祈求赐法。老尼默许,给出两法,其一是:收女为徒,出家修炼。其二是:寄子于翁,精心教养。并为二子取名曰:通仙、金仙。二老认许,抱过二子,细心供养。临别时,老尼留下密语曰:“孩儿觅亲娘,北去是湖南,临桂接界处,离天三尺三。”随后,老尼姑和小女子,师徒二人,向北离家而去。
三、北行收子
师徒二人,将刚出生的通仙、金仙寄养在二老名下,一路化缘而来。当来到湖南临武金江镇陈家石虎庙前的桂树下时,天已渐渐黑沉下来,然而,石虎庙堂金光闪烁,如同白昼,于是师徒二人留宿于石虎庙。数日后,老尼姑嘱咐曰:“要遇仙,去北疆,且莫忘了隔界山。”说罢老尼便随风而去,不见踪迹。罗氏女无奈。白天住在石虎庙中,夜宿桂花树上,不知过了多少年,罗氏女青发长至脚跟,容颜白里透红,貌似天仙美女。
在庙堂的不远处,溪旁有一龙姓农户,生下一子,日夜啼哭不止,吵得鸡犬不宁。夫妻忧之,多方求医,不见其果。过了数日,后经罗氏女探视,以手摸头,啼哭即止。随后发育正常,逗人喜爱。后来父母为了报德感恩,逐将其子拜罗氏女为义母。 罗氏女则将其义子取名——九星。与其亲生二子通仙、金仙并列为序,排行老三。
四、登寨成仙
罗氏女,日住庙宇间,夜宿桂树上,天长又地久,生活也安闲。然而,她从未忘却老尼姑临别时的嘱托:“要遇仙,到北疆,且莫忘了隔界山。”一日罗氏女诚心要拜会久别的老尼姑。于是,她下定决心离别继子一家,取道北寨。行经数日,来到寨前,见有一溪泉小池,清澈透明,冷热适度,甘甜清冽。有诗曰:“羊肠道侧一暖泉,大小适宜似澡堂。板面伸延避风雨,柱石屹立遮目光,黄肤浴洗污垢净,黑发洁清孔毛康。去秽还身自然美,洁心赴会好梦圆。”罗氏女行径多日,身疲力乏。欲清心净身,以登寨会仙。于是解衣宽带,欢心沐浴。待沐浴完毕,倍觉身轻神爽,箭步如飞,直奔寨顶。刚入寨门,对面迎来久别的老尼相接,她亲切地说:“师徒有缘,久别免谈,相会寨上。敬请包涵。”不久,罗氏女从众仙中得知。原来拯救自己带入仙境的老尼姑竟是大仙——王母娘娘。从此,罗氏女在北寨遇仙后,真正地脱俗成仙了。(后人将浴池更名“浴仙温泉”,寨前建寺取名“解秽堂”。)
五、仨子寻母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日以继夜,年复一年。通仙、金仙,年过七岁有余。一天,兄弟俩便向外婆询母。婆乃告知事实原委。兄弟俩闻后大哭。因思母心切,次日,俩人拜别外公、外婆。持藏诗:“孩儿觅亲娘,北去是湖南,临桂接界处,离天三尺三。”离家寻母,风餐露宿,一路奔波,不辞艰辛,辗转至湖南临武金江石虎庙前。巧遇九星,互相言谈起来。“俩位兄长,从何而来,有何贵干?”通仙、金仙异口同声答到:“我们从广东而来,去临桂隔界山寻母。”九星答道:“真巧真巧真是巧,我也曾想将义母找。”于是九星把兄弟俩带回自家,将两兄弟寻母情况告知自己的父母。父母亲听后,连说:“有幸俗人真有缘,千里相会来找娘,今霄仨人同枕睡,来日前程道短长。”自然,把九星如何认义母之事一一告知。当晚仨小兄弟,有说有笑,格外亲密。次日,拜别九星父母,仨人结伴而行,一路欢歌雀跃。数日后,便来到北寨山前,只见山高路陡,弯曲延伸,层层峰叠。有诗曰:“寨巅幽境聚精英,秀丽叠嶂早有名,蛟龙鸾凤栖寨顶,宝地腾飞驾远程。”由于天寒路险,鞋破脚僵。对于仨个孩童来说,实为难耐,非常艰苦。就在仨人难以坚持上山时,正逢一白发童颜的老人也要上寨,老人听罢仨人是为寻母而来,于是乐意带仨登山。仨兄弟则紧跟其后,继续登山。(神奇险峻的金仙寨,位于金江镇林森大队,海拔1277米,传说金仙在此成仙)
当快要上完山时,突然狂风四起,白发老人骤然离去。幼小仨人安然无恙。只见一碑刻字样显露道旁:“北寨有峰巅,离天三尺三,仙人布棋局,福人好遇仙。”通仙拿出母留诗一看,兴高采烈地说:“我们会找到母亲啦!”尔后,兄弟仨人继续沿陡峭的山路,小心翼翼地蜿蜒前行,直上峰巅。一眼望去,众仙们正在围坐下棋。大家见仨小孩,上得寨来倍感惊喜,一仙问道:“仨孩何来?”仨人齐声答道:“寻母而来!
说罢通仙亮出存留诗句:“孩儿觅亲娘,北去是湖南,临桂接界处,离天三尺三。”这时罗氏仙娘在坐,一眼认出他们,母子四人抱头痛哭,泣不成声,实为感人。众仙见兄弟仨,孝心有嘉,特授仙桃三颗,赐与仨兄弟口食。长子通仙食桃弃核,次子金仙囫囵呑食,三子九星剥皮咬食。众仙们看准次子金仙,则以次子事,嘉训仙班,并将北寨赐名“金仙寨”。从此以后母子四人,一同修道,俱成正果。仙娘称为娘娘阿婆。由于仙娘姓罗,所以罗氏族人称为娘娘姑婆。
六、四圣赐福
母子成仙后,心地善良,不忘疾苦,为民赈灾解难,救死扶伤。据传明万历年间。罗家一村民在田里农活时,一群飞虱围着小腿上叮咬,随后疼痛肿胀。回到家里,他告诉老婆,老婆便到庙里去祈求神灵:她点燃了手中的香棍和蜡烛,插在了神龛上,香烟缭绕,烛光明亮。跪在神龛前拜谢神灵。口中念念有词:(介绍老公在禾田里被虱子叮咬和稻子被虫害的情况。)祈求神灵解灾解难。然后用卦占卜,得到了吉卦,最后到神龛内取出一部分香灰包在纸里,回到了家里。用香灰涂抹在老公被虫咬过的伤口上。过了三天后,老公的腿上止住了疼痛和腫胀。地上突然发来了一阵西风,使树儿低了头,竹儿弯了腰,天上雷鸣电闪,空中大雨盆泼,田里洪水冲洗。真乃是呼风唤雨显神威。后来,农夫发现稻田里的禾苗新发了芽,飞虫竟然全被消灭了。从此以后,村子里有的说是成仙母子显灵了。有的要请人为母子塑神供奉……议论纷纷传遍了整个村子。过了段时间,村里有人真的塑了四尊神:娘娘姑婆、通仙、金仙、义子龙仙——九星。安放在庙里的神台上,称其为“四圣母子”。用香樟、艾叶、白蜡等原料,做成香棍和蜡烛,日以继夜地烧香燃烛,长时间的供奉起来,使其香烟缭绕烛火光明。历经数朝数代供奉后,四圣母子能呼风唤雨、风调雨顺、赈灾解难的事儿迅速的传开到七乡八脚。诗曰:“呼风唤雨除虫害,下药用灰去病灾。香火灵光明昼夜,孝儿慈母坐仙台。赐福四圣常登寨,恩惠七乡永记怀。有幸神功求必应,无边法力广传开。”。到了康熙年间,四圣母子的灵验和恩惠越传越广。临近的郴县、桂阳、嘉禾、宜章等县都流传开了。
七、乡民敬圣
为感谢四圣母子的恩惠。四十八庙的乡民,统一议规定章。
一、定时间。每年正月十八日或五月十四日为议事日(由八脚代表到龙堂庙议事厅选出“三年一届”的理事长。)
二、定内容。确立每届理事长为四圣母子“洗眼开光,贴金护面”一次。确定每届、每年举行一至两次活动(求丰登、游神、唱戏、舞龙、耍狮、行夜故事、荣登仙寨等。)
三、定经费。由每届理事长向四十八庙进行募捐集资。所捐物资在龙堂庙议事厅张榜公布。基于以上规章,保证了活动的年年进行。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人们抬着四圣母子巡洞游田,以求丰登。金鼓齐鸣,笙箫合奏,热闹非凡。
抬着四圣母子荣登仙寨谋求福祉,旌旗飘扬、情景交融、非常壮观。这一风俗一直流传到最近。
洁心四圣显神功 百姓人民五谷丰。
唤雨呼风扶正气 民安国泰政法通。
注:
七乡:芙蓉、荷叶、大冲、土地、浆水、麻田、沙田
八脚:白岺白合、罗家唐家、上富打鼓、林森温泉、曹家黄家、畔塘天堂、赤土深渡、水东五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