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湄潭民风民俗


自明、清改土归流、“追苗赶汉”以及数次战乱后,湄潭基本上无土著人。现在湄潭境内的人口,绝大部分其祖均为移民。最早的移民是在明初随军所至。通过数百年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形成一种固定的地方文化。因此,湄潭民俗民间文化是集湘楚、巴蜀等为一体,所形成的湄潭地方文化。

湄潭的民风、民俗、语言等与邻近县市大同小异,境内乡镇之间也有一些区别。一个地方的民风民俗,是包罗万象的。若要彻底叙述清楚,必然会受知识和时间的限制。因此,只能从以下几个方面简单介绍: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棉衣棉裤皆为青色。40岁以上之单衣多为蓝色、青色,也有灰色。男性穿长衫,农民长衫较短,有的无领。劳动时将前衣再分别扎缚于腰带间,裤大而短。女裤则大而长,裤腰多用白布,穿之则于前方折叠并用裤带扎束于腰部。民国后期,尤以年轻人中开始“短打扮”,衣对襟短衫、“收腰裤”。旱地劳动有的拴绑腿,多为蓝布结成直角三角形。民国后期,中学、公职人员中开始穿西装裤,女生易旗袍为黑色裙子。解放后穿着大异,长衫罕见。

头包白布帕子,帕长3尺5尺不等,缠于头上成圈,少妇则要折叠平整规矩。老者一般包青丝帕。富有者-般头戴各式帽子。男性孩童-般打光头,有的戴“洋线帽”、“瓜皮帽”或“遮阳帽”。幼童,-般戴以布料制仵的狗头帽、猫儿帽、小生帽,婴儿戴圈圈帽。一般帽上钉有金属或玉器制作的罗汉、寿星老人或其他形状的装饰物,有的钉方孔铜钱,有绣“长命富贵”4个字。上世纪中叶以后,这些帽子及包白布帕子的习俗逐渐消失。

解放前,富有人家之老婆婆、男女小孩大都穿绣花鞋。即使穷家姑娘,出嫁前必须学舍做鞋袜,袜子必上袜底。贫苦人几乎终年穿草鞋,老头过冬脚穿“麻窝子”草鞋,无袜,有的用裹脚布。热天穿线耳草鞋或线耳草鞋套袜子则是富有人家所为。民国时期,城里人及富有之家有穿皮鞋、钉鞋者。

明代前男子束发,挽髻戴网,清代男头四周剃光”留中间蓄长发,编长辫子,未婚女子扎单辫,系红头绳,已婚女挽髻(俗称巴巴转儿)。民国年间男子剪去辫子,剃光头,蓄分头(名中山头);未婚女子蓄留海,扎双辫,已婚女子挽髻套网。

一般农家除农忙之外,大都一日两餐,以大米为主食,不吃稀饭,不爱吃面食,挂面常被当作菜肴使用。平时粗茶淡饭,过节较为讲究,城镇居户亦然。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城乡人民大都每日三餐。

春节前夕,-般家庭都要杀年猪或购买丰盛的食肉,装香肠、熏腊肉、推豆腐,还要制作汤杷、糍粑、泡粑、米团粑、猪儿粑、黄糕粑、米花、米线、炒米、炒米糖、糯米甜酒之类以作家人或来客小吃之用。

清明时节做清明粑、以糯米拌清明菜蒸煮捣制而成。

栽秧时酒菜丰盛,-日有吃四餐者,其中-餐必吃咸蛋。

端阳吃粽粑,中元节以新米饭祭祖,中秋吃核桃、毛栗、糕点之类赏月,重阳打糍粑。

自清代开始,农家常赶制绿豆粉、荞面条之类的不常有食物待客。

解放前,-般都吃甑子饭,即将大米煮得半熟。过滤后再以甑子蒸熟。

老幼同桌吃饭,必由长者坐上方,次者坐下席,晚辈坐两边。吃菜-般让长辈先请。尤以为长者或亲友盛饭,不能过满,否则被视为没有礼貌。

湄潭一些地方的农民,耕种往往要到离家三四里地的地方,并且还要爬坡上坎。因此有一日三餐的习惯,起床吃了早饭(亦叫过早)后,带上中午吃的东西(晌午,讹读为“少午”)同时,还必须要带上一罐茶。一般家庭主妇烧一锅茶可以供家人喝一至两天,这一锅茶是由“老鹰茶”、“苦丁茶”和细茶(农家自制的炒青茶)混合而成,一至两天不会变质。这种混合而成农家茶颜色通红,口感极好,解暑解渴,能达到二至三天不变质的效果是现在的翠芽、翠片等上高雅之堂的名贵茶所不及的。“老鹰茶”、“苦丁茶”还有一种叫“甜茶”属于山间野生茶,采摘制好的“老鹰茶”,其外形象现在的毛峰茶。而“苦丁茶”就不同于前些年曾名噪一时,身价在几百上千元一斤的苦丁茶。湄潭民间所制的“苦丁茶”,是将“苦丁茶”树上的嫩老叶子全部采回,有些茶树大了,索性就将枝干一并砍回,用烧开的水透一遍晒干,晒干后的苦丁茶叶子呈透明状,因此在农村经常看到大茶罐里有木屑之类的东西,那就是“苦丁茶”的树枝。“甜茶”就直接采回晒干。

在湄潭的东北部地区有喝油茶的习惯,油茶的制作过程有简单和考究的不同程序。简单者通常是在农忙时,女主人早上煮饭沥米时将茶叶放入油锅中炒焦,然后将米汤倒入锅中,再舀少量沥起来的半生半熟的米进行熬制。农民把这种制作的油茶作为早餐,既经济又实惠。

另一种油茶的制作就有些考究,一般是在有客人来,或者是过节时,最常见的是在春节前杀年猪熬油时都要制作这种油茶。首先将大约半碗黄豆、半碗米炒熟,将花生米与适量的菜油或猪油放进锅中,待花生米要煎熟时放入茶叶、黄豆、米、猪油渣一起炒,然后舀一两瓢水倒进锅中熬制,待黄豆、米煮烂时,用一木水瓢研磨成糊状,然后舀水入锅中烧制。这种油茶香味特浓,尤其喝过之后回香持久。与油茶一道上桌招待客人的还有米花、荞皮、黄绞、糍粑、泡粑、花生、板栗、爆米花(亦称炒米)或爆玉米花(亦称包谷泡)等。一边喝着油茶,品着点心,一边拉着家常。

油茶油而不腻,且余香持久湄潭的东北部一带的人,将此纳入一日三餐必不可少食品,他们在外作客,经常因为没喝油茶而现得精神不振,因此主家往往会备好原料让他们自己制作油茶,然后大家分享。在改革开放前,人们把喝油茶嬉称为“打水仗火”,也有人把油茶比为“干劲汤”。这种时代性的恰当比喻,正好说明了油茶的健胃、提神作用,它的经济性、实用性是城里人喝的八宝粥远远不可及的。

油茶的制作过程粗狂、原始,食用时感到宜人可口,回味悠然。因此,不由人不联想到远古夜郎这块土地的生活习俗。

人类从远古的树栖移到山洞、穴居,是一个进步。再从穴居移至地面,便是人类建筑的开始,其一脉相承下来的建筑,以木构架为其主要结构,在木构架结构方式下,逐渐创造了与这种木结构相适应的各种平面与外观,最终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木构架分抬梁、穿斗、井干三种不同的结构方式,这三种不同的方式分别在不同的地区体现。

湄潭为山多田少之地,十余亩的平地都予以爱称“大坪大坝”。为节省田土,房屋的建造均选择在依山傍水之地。而依山就势的建筑,必须考虑木构架结构的牢固性。因此,湄潭的房屋就普遍采用以穿斗式为的主木构架结构。随着大量屯兵、移民、与商贾的进入,在“大坪大坝”之中,逐渐有了建筑,形成了集镇。集镇由于人多,时而会造成了一家失火全镇遭秧的惨状。明朝时候,由于制砖手工业的发展,除府、州、县衙将砖用在外墙和城垣外,其民间建筑也开始大量使用砖瓦。在集镇,户与户之间以砖砌墙相隔,取名“封火墙”,砖墙顺穿斗式排列而起,从审美的角度出发,在叠起的墙头用桐油、石灰、糯米浆塑出翘角和勾勒不同的流线,远处望去,酷似数匹列队的战马。因此,又有人将封火墙取名“马头墙”。

建房习俗

建造房屋有择基、择期、伐木、请匠人动工、建木构架、装盖、钉大门、安香火等。

1、择基:即选择地基,选择地基必须请懂阴阳八卦的先生看地,当地人迷信于地基的好孬,直接牵涉到在此居住后人丁、时运、财运、香火的延续等。因此,对恭请的先生必须是小心伺候,在先生用“罗盘”(标有天干、地支的指南针)确定方位时还需奉上一定的“利实”(钱币)。当然,先生有他那一套另人折服的似懂非懂的语言及看似深不可测的法事,其主人在大大方方地掏出“利实”的同时,也在幢景着在此居住后荣华富贵、儿孙满堂的未来。

2、择期:选择吉日在整个建房过程中的关键,伐木要看当天是否要“忌务”(即忌动土等),建木构架、钉大门、安香火也要选择吉日。当然,选择吉日良辰还得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请教先生。

3、备料:如果欲建房的主人有山林,就选定不是“忌务”的日子,请数位亲戚朋友带上伐木工具进山采木,在所请的人当中,还得要有一个稍懂建房知识的人。不然,乱采一通,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而这个稍懂建房知识的人,这天也颇具风光,手执五尺竹片,用尺量、用手卡,确定每一根树木的生死。确定完后,坐在一旁,一边裹着叶子烟,一边欣赏着被自己判决后倒下的一根根刚才还在迎风呼啸的林木。

自己林中的原材料如果不够,或买,或讨(向亲戚朋友开言要一根或数根木材,方言叫“讨根棒棒”),将自己从各个途径来的木料集中后,劈(方言读pian去声)去皮,晾干备用。

4、立木构架:人们将立房屋的木构架统称为“立房子”。在选定“立房”的前一天,首先要做好几道工序:

(1)排列:每一根木料先由掌墨师(整个建房工程的工程师)弹好墨线后,再由木工匠人按墨线的规定,进行劈、锯、刨、凿等。每一根加工好的木料,都由掌墨师在上面用墨签号(写)好只有他们自己人才看得懂的文字符号,这些符号分别代表第几柱、第几瓜(骑扣在穿枋上,没有落地的柱子),第几穿枋等。写完后,将每一根柱和穿枋进行组合,就算是排列。排列最能够检验掌墨师水平的高底,若穿枋斗不进事先打好的柱孔,或穿进柱孔后间隙太大等均说明掌墨师的墨法不行。清末民初,永兴场修复万寿宫,一掌墨师不用划墨线,用四分凿在一根柱子前后打眼相连,不差分毫的故事流传至今。

(2)打好栏头:栏头是固定在地上穿枋,每一根柱子将要扣在穿枋上,因此,建好的房屋占地有多大,决定于栏头,当地人有称栏头为“地落檐”。一般建房的规格都是五柱四瓜、四列三间,也有六列以上的。

(3)立木构架:在吉日,已经做好所有准备工作的拂晓,远亲近邻纷赶来。掌墨师首先祭仙,拜鲁班。接着由几十人,甚至上百人将缆子(用稻草和竹蔑混合搓成的直径约7厘米粗的一条缆纯)拴在中柱上端,20余人拉住缆子,匠人们则各在每根柱子前护理,另外一些人负责移动前后左右的几根“简杆”(用来临时支撑列子的木料),掌墨师站在列子上手抓拄缆负责指挥,并高声诵着建房的“祓式”(匠人建房的经典语言):

天上落雨湿汤汤,今日众位把忙帮。

主家选个黄道日,众位摸到手又僵。

一来又是天气冷,二来落雪又打霜。

心齐不怕天气冷,亲朋老幼不怕伤。

自从今日抽(撑)起后,世代儿孙有官当。

祓式已毕,连升三起(级)。

在掌墨师最后一声“起”的时候,拉缆子几十人和围观的所有人一齐高喊“起!”,“起呀!”,“起!”。场面热烈而壮观,而掌墨师仍然站在排列上和列子一同徐徐升起,颇有大将风度。其它几列照此进行,但掌墨师诵说的“祓式”不能重复。接下来便是“上梁”的仪式。“上梁”先是上中间的大梁,该大梁在选材上,一般是用柏杨。上梁之前要先开梁口,由掌墨师手提凿子,主人的长子跪于大梁前,背向掌墨师,双手将后衣襟提起,准备接“财喜”(掌墨师用凿子铲下的木屑)。掌墨师开梁时同样要颂唱一段祓式。然接着是钉梁心,在事先画好的大梁中间,掌墨师提上主人早就准备好的大红公鸡,分别在大梁的两头边说祓式,边将鸡冠掐出雪,用鸡冠上冒出的血在梁两端画上几画,然后扯下一皮鸡毛粘上,掌墨师又提着公鸡走到大梁中间,在已经画好图案上念念有词,同样用鸡血在正中四方点上几滴,每一滴血上粘一皮鸡毛,然后用大洋、或铜板、或硬币用铁钉固定在正中。这一套法式做完之后便上梁,上梁同样由掌墨师先说袱式,然后两端各由一强劳力抬住梁头,待袱式已毕连声的“起呀”中展开竟技,谁能先将梁的一端抬上谁就当时的豪杰。上梁完毕,掌墨师还要进行“踩梁”,踩梁是由掌墨师由梁的这一端走向另一端,在走的时候同样要说祓式。众人在下望着踩梁的掌墨师心里都人捏着一把汗。大梁和檩子全上好后便是“搭梁”,搭梁属主人的亲戚祝贺的一种仪式。搭梁又称“搭彩”,即亲戚将彩色布和抛梁粑交给掌墨师,由掌墨师安排两个匠人将搭梁布和抛梁粑背上大梁的两端,将搭梁的彩色布匹搭在梁上。搭梁的同时也要说祓式:

未曾动工父子先商量,恐怕三亲六戚来搭梁。

有的又说白布好,有的又说丝绸强。

左右莫说空白话,搭在梁上顺高强。

上头搭齐挑,子子孙孙打伞带把刀。

后头搭齐檐,世代儿孙中状元。

周建月耳带,布得人情千年在。

祓式完毕后,便撒抛梁粑。抛梁粑是用大米或糯米等做成直径大约2厘米的小粑粑,匠人在上抓起抛粮粑撒下,下面的人争抢,据说吃了抛梁粑少生病。也有将抛梁粑改为水果糖和硬币的。抛粮粑即将完时要抛下几个大糍粑,这时该主人去接了,乱哄哄抢抛梁粑人群自觉的让开,不会去和主人争抢。抛梁粑也要说祓式:

手端箩篼是粑粑,房中巧女造成它。

一来莫得洒,二来做米花。

三来待宾客,四来主家又做抛梁粑。

一张功夫得大木,粑粑抛过两间屋。

大学孔子之诗书,众位得见好功夫。

理之用、和为贵、恐怕粑粑打着背。

巧巧欠些,各人拣各人面前的。

必定寿齐,要你手脚麻利。

君子周而不备,小人备而不周。

主家银子有几箩篼。

祓式一结,上上大吉。

请那边高师,说个抛梁祓式。

那一端的接着又说了起来。

5、房屋的四壁装修:湄潭的民居,一般为“四列三间”。中间明间,叫“tao(阳平声)屋”,其实是“堂屋”读讹的缘故。两次间叫“小二间”,而间也不念“jian”念“gan”。通常在堂屋前左右排列的二柱间隔离出一块空隙,使整个建筑平面酷似“凹”字型,其空的部分名曰“吞口”,寓意“招财进宝”之处。

待框架结构完成后就是装修,房屋的装修最能体现主人的经济实力。一般人家在立好木构架的时候趁帮忙的亲戚朋友还没走,就请他们上好檩子,钉上椽皮(当地叫“各子”),将瓦盖上,经济实力差的就盖杉树皮或茅草。在房屋的四周用建构架所剩下的废料如板片,亦称“huo(音平)飘”,或玉米杆、茅草,等装四周的板壁。也有将各间事先用木枋打好格子(当地人称“亭子孔”),然后用竹篾镶嵌(当地人叫夹壁头)。最后用烂泥加稻草或用牛粪敷上,经济稍好一点的用石灰加纸筋(土纸团)敷。以上这类人家一般是不会同时装堂屋的,因为,按风俗堂屋是不允许住人的。

大富人家装房屋就考究了,首先是盖瓦必须是盖寸瓦,即每片瓦的露出部分只有一寸左右,在房顶屋脊上还要用瓦堆成几个圆中有方的“古老钱”图案。在“吞口”两侧的挑枋上有雕花图案,各个挑枋上面不用瓜柱,而用雕花的驼峰。的整个房屋均用木板装嵌,在装嵌时还要求四周的板片穿尖、留线。室内上下有木楼(俗语叫天楼地枕)。堂屋的装修更为考究,大门用厚约五公分的木枋做成双开门,大门上方的一对门簪(亦称门针,俗语叫门锤),样式各异,有镂空雕成脚踏祥云的狮子、也有镂空雕的莲花等,最简单的也就是一对金瓜。在门簪后的扣板做工也很考究。大门向内开,在大门的下面亦有两扇向外开的耳门,耳门一般高60公分左右,用木枋拼凑为几何图案方与枋之间用雕好的海棠花等作为连接。耳门主要是用来防止家禽进入堂屋。在大门的左右各有两扇不经常开的门,这四扇不经常开的门,上面是雕花窗,窗子的雕花各式各样,但均以“福、禄、寿、喜”为主。其窗芯就更为精致,有方有圆,基本上采用镂空雕,内容以历史典故或戏剧场面为主。在窗子下面还有一层高20公分左右的雕花隔板。这六扇门亦称“六合门”,一般只开中间的大门,若遇家中有婚、丧、嫁、娶等事务的时候才根据需要将六扇门全部打开。在两次间根据开间的大小个开几扇雕花窗,其花窗的图案与明间大同小异。

一般大富人家建房,都有正房和两庑(俗语为一正两横,当地人将横念为“huan(阳平)”,若再在前面配上龙门,就是一个四合院。

住进房屋后,安床也有讲究。当家人及其长辈必住正房,卧床必须顺梁安放。反之,叫“抬梁铺”,不吉利。此俗至今犹存。

6、订门:装修的最后一道工序是钉大门,也叫“踩门”,这同样要摆酒席请匠人,邀亲朋共同庆贺。首先是订门,装订大门也需说祓式:

手持斧头白如云,我与主家订门庭。

一订龙来龙现爪,二订虎来虎现身。

三订三人结义去,四订四季大发财。

五订五子登科早,六订六位早高升。

七订七星高照,八订八仙庆寿。

九订知府打红伞,十订状元返回庭。

十一订棵摇钱树,十二订聚宝盆。

十三十四我不订,留来主家把官升。

大门订好后合上便是开财门,一匠人在外,另一匠人在内也需说一番祓式,外面的匠人边说边进叫踩门:

昨夜星斗下天台,两手腾空下凡来。

陈情东京说公道,实与主家送金来。

这屋内屋外,一问一答,天文地理均在问答中有趣的进行,外面的人一直要等里面的人认为回答满意,开门后才能边说边进。

7、神龛的布置:神龛,在湄潭不叫神龛,叫香火。房屋建好装修完善后,主家便请懂行且擅长书法的先生写香火。写香火有一定的考究,先生在写之前一定要先洗手,在写“天地君(也有的将君写国)亲师位”时必须是站着恭恭敬敬的认真书写。并且每一个字必须按“大不顶天,土不离地,国(君)不开口,亲(親)不闭目,师不披衣,人不离位”的规矩来写。将写好的各神位的贴在堂屋正墙上,叫“安位”。“安位”一般由写香火的先生进行,先生吩咐主家准备好供果,酒、菜,用一只大红公鸡作为祭品。然后将的香、纸、烛,一一在念念有词中点燃后,抱上公鸡在堂前作上几个揖,就算完成“安位”。酒足饭饱后,在主家一阵挽留声中,先生抱着大红公鸡离去,而主人家每逢年过节均虔诚地在“香火”下祭祀祖宗,示意数典不忘其祖,家声远播,世代香火相传。其习俗也沿袭至今。

明清时期无公路,但有驿道,洪武十七年(1384年),开驿道通四川。

之季,官绅出行骑马坐轿。民国时期时兴滑竿,轿子仅为姑娘出嫁之用。女性乘坐的滑竿一般都用布搭棚,抬轿或抬滑竿者忌讳头包白帕。解放前孩童远行,富者雇工背、挑,挑者均用长索箩篼,铺垫讲究,另一头则装实物使其重量相等。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遵湄公路修通。

明清时期,迷信者远行均要选择吉日,临行之夜或次日清晨如有动物怪叫、树断土塌、家物破损、雀屎污衣、异常恶梦等被视为不祥之兆,即改日期,另择良日。有的还请算命先生之掐算,当年某月某为出行吉日,或忌讳某方向行走。有“七不出门,八不归”一说。

民间礼仪

茶与礼

以茶待客是中国传统的美德,自宋代起已十分流行,表示对客人的欢迎和尊重。茶礼的出现源于旧俗,旧时女子受男家聘礼多用于茶,称“下茶”,亦称“茶银”。

湄潭民间婚事以茶为礼以直沿袭至今。民间提亲或媒人撮合,或男家看上女家请媒人,需先由媒人带上礼品女家试探,其礼品叫“问茶”。若女家同意可谈婚事,就由女方到男方家来了解情况,称为“看人”。“看人”后由媒人带上礼品到女方家,其礼品称为“放信茶”,“放信茶”多以白糖代替,同时媒人与女方家商量是否可去“书纸”一事。若女方同意,就由媒人将男方家的布匹、衣服之类的东西带上到女方家,这叫“头道茶”(第一次茶),亦称《头书》。第二道茶所附的是《允书》,即男方非常愿意提此亲事;第三道茶所附的是《庚书》,《庚书》写明男方的男方的生辰八字,同时要求女方将生辰八字填上,这称为“讨庚”,婚姻乃一个人的终身大事,因此一般情况下女方是不会马上填写生辰八字的,还需要提出若干条件。由此就有了后面的“催茶”。“催茶”的主要目的是请女方“发庚”,经数次“催茶”得到女方的生辰八字后,才商量选日子结婚一事。在结婚的天也同样有《头书》、《报书》、《礼书》、《谢书》之类的礼仪。

湄潭民间谈婚论嫁的礼仪过程,称为“三回九转”。在这“三回九转”中所去的“茶礼”,又分“干茶”、“水茶”、“浑茶”、“素茶”。

凡有客人到家中,主家的第一件事是倒上一杯或一碗茶,不管是杯或碗都不能倒满,这就是所说的“酒满敬人,茶满欺人”。逢年过节,走亲串戚总要提上礼品,这礼品就称为“茶”。亲戚来回访,也要带上礼品,称为“还茶”。

年轻人谈媳妇,主要看女方是否能“烧茶煮饭,挑水拿柴”,是乎烧茶为家庭主妇资人待客中义不容辞的责任。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在星联公社教书,一星期天到家住鱼龙山的一个老师家玩。晚上男人们聊天打牌,而这家女主人在一旁的火坑边用一小茶罐为我们炖茶,不知是泥瓦罐的缘故还是高山上水资的关系?在火坑边煨制的茶有一股奇特的扑鼻香味。直到深夜两三点钟,男人们还兴奋地处于只有黔北人才懂的字牌游戏之中,而这家女主人非常疲惫地在火坑旁边打着瞌睡边为我们煨茶。

禁忌与祭祀

禁忌,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前比较繁多,以后逐渐减少。

忌戊,每年立春后逢干支戊日,不能动土,称“忌戊”。否则将遭雹灾。忌戊需连忌无戊。

忌讳妇女掌犁耕地,否则牛会枯瘦,并忌妇女下田。妇女不能跨越扁担、枷担,否则人肩、牛颈要长浓疮。小孩不能播动空风簸,否则肚子会痛。解放后,这些忌讳基本消除。

一年四季中最忌的是腊月三十和正月初一,正所谓“正月忌头,腊月忌尾”。

妇女坐月,忌外人穿皮鞋、胶鞋和带钥匙探望,否则,会将奶带走而使婴儿无奶吃。

民间文娱活动

民间文娱活动主要在农历的正月,以花灯、龙灯、狮子灯、车车灯为主。同时,有说春,送财神等讨吉利的活动。

打闹,较多农民于包谷土内中耕除草时,聘请能唱之师紧跟其后,边唱边敲锣鼓,节奏明快,以催进度,慢打慢唱,以促质量,此称“薅打闹草”。于田间如此称:“薅打闹秧’。唱词内容有说古、爱情和临场情形的即兴之作。解放以后之50年代,此俗盛行。

犁田山歌。犁田者单身作业,为除疲劳,往往自唱自娱,或与另-耕者唱歌对答,歌声悠扬动听。放牛山歌,每当放牛娃几无聊之际,便以山歌逗骂“过路大嫂”或对山牛郎。尤以两山牛娃的对骂山歌,越唱越起劲。

抄乐傩戏

湄潭县抄乐乡傩文化是贵州古夜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湄潭经过明朝大规模的移民,外来人口大量的迁徙,土著的巫傩文化与荆楚文化,巴蜀文化互相融汇交流,演变成具有黔北特征的傩文化。

抄乐乡解放前有13根傩戏担子(即13个队团),在乡间巡回演出,很受群众欢迎;八十年代初抄乐乡办了几期培训班,傩戏艺人们凭着他们惊人的记忆,收集整理了已失落的戏剧脚本,又相继排练演出。1988年抄乐乡傩艺人赴省城贵阳演出傩戏《毛鸡打铁》,1994年傩戏艺人赴日本演出了《骑龙下海》,均获得成功和专家的高度评价。傩戏研究者搜集整理了傩文化资料共计约12万余字,资料内容广泛涉及人类学、文化学、社会学、民族、民俗学以及哲学和历史学等方面。搜集傩戏剧本和阳戏剧本20余个,约10万余字。1999年成立了“湄潭县抄乐傩文化研究会”,同年2月成立了“湄潭县抄乐乡傩戏艺术团”。

古镇工艺——永兴背带

湄潭县永兴镇的背带久负盛名,古镇妇女皆善刺绣。它以其新颖别致的设计,精细绝妙的工艺,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永兴背带有二十多道工序。从布壳到成品,全是手工制作:粕、剪、贴、写、画、拼、锈、缝,一针一线,一刀一剪,均显独到工夫。做工精细,牢实耐用,有“红罩金蕊两根绳,一根要背几代人”之誉。

湄潭打闹歌

黔北的“打闹歌”是黔北广大的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自发创作的一种民间口头文化艺术,是我们黔北文化的一支奇葩,“湄潭打闹歌”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它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底蕴深厚,源远流长。在广大的农村,每到6、7月份,农户家里都会请人来帮助对农田薅草(除草)。“打闹”的意思,就是两位歌师(也叫闹手),一人击鼓,一人敲锣,一边唱歌,以俚语督促劳作中的落后者,一面增加了劳动情趣,一面监督薅草人的进度和质量。

石家古宅雕刻

抄乐乡石家寨系清朝中期一名门望户,“石家古宅”至今保存较为完好。“石家古宅”分石卷龙门,木雕香火,花草人物木窗三部分。“石家古宅”建于光绪年间,其中香火是古宅雕刻工艺的精髓。香火高4.2米,宽2.24米,厚0.6米,分上中下三部,上部像牌坊样的结构,栈脊两边龙伸凤展,沿边宝珠连串,飞檐翘角如花尾翻天,正中有一匾额,书“乃建永家”四字,图案似楼阁一样错落排列成“八”字形。中部由八根圆柱分两块菱形支撑着飞檐翘角的楼牌,两边转角分别有两块扇形匾额书“蒸蔚”、“云霞”,香火顶上挂有宣统二年兴义县正堂沈洪耀知县送的一块贺牌(牌书“康疆逢吉”),神台以下约1.2米,是一个平面,在壁廊上,四周镶有花边,上下有牙脚重廉,中间是一幅八仙图,图下斜两方是刻有关公朝圣,李密嗣祖的图案,意忠孝为本。整个一堂香火,雕刻嵌有36幅图案,幅幅相异,各具特色,栩栩如生。

牛场龙灯

牛场人喜欢舞龙灯,多时全街上下有十多条龙,以原来的生产队为单位,几乎队队都可以出龙,龙灯主体为竹架,外蒙皮纸,绘上龙纹,龙灯尤其讲究的是龙头,不但做工要细,而且特别要有威武之气,龙体有的为节节龙,有的为弯弯龙,如陈氏龙灯中就有,弯弯龙、飘龙,龙体较大,彩扎工艺精湛,观赏价值极高。

牛场的龙灯每年正月初九出龙,正月十五收龙,十六日化龙。出龙、化龙(燃化)要祭祀,有条件的化龙时还要会餐。尤其是正月十五日晚,家家户户燃烛,备上烟花、爆竹接龙,寓意风调雨顺,平安吉祥。

梭米孔狗老山狮舞

梭米孔狗老山狮舞流传于清代光绪末年,至今已传子弟黄兴义(男,68岁)、陈启华(男,65岁)。高跷舞狮,技艺独特,熟能翻舞台,高达10米。其节目有:金狮滚绣球、孙悟空过火焰山、大顺耕田、黄龙缠腰、天鹅报蛋、美女梳头、黄莺扇翅、金狮踩斗等。有演员9人,主要演员4人,狮头、面具古朴,尤其是狮皮曾是孙中山时期制作,虽历经修补,仍旧完好。

每年春节期间在本地及邻县演出,技艺惊人,深受群众喜欢。

复兴阳戏

复兴阳戏在复兴镇两路口村长榜的唐家已传唱了35辈人之久,是民间数百年遗留下来的历史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内容是根据民间流传的外孙杨戬(二郎神)书孝救母、《桃山救母》和为民除害《降龙》的素材所演的上下两部地方戏。该戏的场面壮阔,人物众多,情节紧凑,台词精炼,语言丰富,是吻合历史传说的一部戏曲,尤以下部“降龙”更佳。此戏多以社戏和祝寿上演,耗时较长,乐师和演员需15人。

湄潭农民画

湄潭农民画主要以反映农民生活为题材,在八十年代中期,县文化馆曾培训学员近百人次。并以其独有风格多次亮相省内外,得到了有关专家的好评。农民画根植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各民族的刺绣、剪纸、雕刻等民间艺术土壤之中,这些作品或表达本民族的历史,或表达本民族的宗教信仰,或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他们把这种情绪或表现在满足自己物质生活需要的衣物上,或表现在满足自己精神生活的纸上。“喜欢哪样‘画’哪样,怎样好看怎样画”是民间绘画的一大特点。民间画师在表现这些内容时,往往把当地的民俗、生产生活、自然风景等事象无拘无束地融入画中,大胆地发挥想象,表现出一种纯朴、自然、率真、坦诚的风貌,在他们所创作的作品中,不失夸张和错位,这些都表现出了民间绘画固有的乡土特色和泥土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