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风俗
饮食风俗,主要记述县内招待客人习惯用的菜肴及宴席习俗,而人们的主食与饮食习俗则与全国各地大同小异。
菜肴习俗
大悟人民勤劳朴实,热情好客。绝大多数家庭除自种的新鲜蔬菜外,还备制有各种腌菜、酱菜、干菜、霉制菜和腊荤菜等。作为平时来客的添加菜,这些自制菜肴各自做法不同,别具乡土风味。
腌菜主要有:萝h、白菜、豇豆、辣椒等,均是将新鲜菜通过洗晒、腌制。腌成后,色泽黄亮,脆生爽口。
酱菜有:麦酱、豆酱、辣椒酱、酱黄瓜、酱豆角等,是通过晒、浸、渍等工序制成,色泽红亮,健脾开胃。
干菜主要有:干萝卜丝(条、片),干豇豆、干苋菜、南瓜笋、葫芦笋等,均为新鲜蔬菜晒制而成,都保持着本身的味道和营养。
霉制菜有:臭豆腐、臭豆渣、臭干张、霉豆豉等,都是通过煮、晒、霉制而成,其味闻着臭吃着香,极为开胃。
腊荤腥菜主要有:腊猪肉、腊狗肉、腊鸡、腊鱼等,均为自家养殖,经宰杀腌制后,专门留着待客用,其色泽深红、味道咸鲜。
县内许多农家风味菜,受到外地来客和大悟籍在外首长的青睐,如臭豆腐、霉干张、腌豇豆、干马齿苋等。当地人平时自己吃的都是新鲜蔬菜和一些腌制菜。来客时,则必须冷热荤素兼有,且都是自己舍不得吃的好菜。大悟素有“惜菜待客”的良好习惯,从而使其“好客”的好名声,在省内外传扬。
饮茶习俗
大悟县绿茶闻名遐迩,而大悟山区老百姓喜爱喝的却是另一种茶——沫子茶。谷雨后,山民从自种茶园中摘取新茶嫩枝,经过杀青、烘烤等工序,制成金黄色片状沫子茶。饮用时,用滚水烫壶,炭火烤壶,待壶内水气蒸发干后,放入茶叶。再用干丝瓜络封壶口,入滚水冲泡五分钟后,经丝瓜络滤去泡沫,斟出清香鲜亮的茶水来。沫子茶入口微苦,回味甘甜,生津解渴满口余香。饮后神清气爽、四体通泰、五脏调和、精神陡长。
此茶的另一种烹制方法是:来客多时,将新锅洗净烘干,入沫子茶翻炒,开水入锅烹煮数分钟。此时茶香绕梁,青汤诱人。沫子茶有特殊吸引力,“一壶茶在手,皇帝也叫不走”,“喝了你还想喝”。县内部分地方老百姓清早披衣下床第一件事就是烧水泡茶喝。初喝此茶,能不知不觉喝饱肚子。闲时一壶茶,三五乡邻共话今昔,其乐融融。姚畈一王姓居民,五蔸茶树履盖半亩田园,上世纪末,茶树粗若碗口。其家产沫子茶历史久远,最具特色。
宴席风俗
县内宴席,只在婚丧嫁娶及其他庆典时置办。席间菜肴多寡,各地不尽相同,最丰盛的宴席要数丰店、宣化一带的“三道点”。此种宴席吃完须经三个多小时,其席面的铺张、礼俗的繁杂,是县内绝无仅有的。
其基本情况为:安盅看座,请客入席后上第一道点:海鲜席。其主菜为海菜,如海参、燕窝、银鱼、鱼肚等,称}8个头,共46道主配菜。压完三道汤后,撤席抹桌,洗手上茶,铺上红布或红纸垫桌,上第二道点:果品席。桌上按万字形摆上大小珍稀果品、糕点二十余盘,主客闲话、喝茶、用点心,亦可离席方便。数刻后,重新入席,上第三道点:鱼肉席。鸡鸭鱼肉计28碗(盘)压完两道汤后,三道点结束。席间水陆俱陈,竭尽所能,倾其所有,竟至一席之上,主、配菜及果品、糕点百道以上。
其他地方宴席,则各具特点。芳畈、阳平一带为“20大碗”,即10碗干菜、10碗汤菜,干汤搭配,荤素兼有。刘集、河口一带有“8大碗”,由8个主要荤菜配多道素菜成席。“三圆席”,即席面除一些荤素菜外,还配有鱼圆子、肉圆子和豆腐圆子。夏店、新城等地则有“心肺席”,即以心肺汤、蹄子肉、扣肉、羊肉等为主菜,配以粉条、海带、笋子等素菜成席。“五荤席”,即在“心肺席”的基础上,增加肉糕、肉圆子。“四个头”,即在“五荤席”基础上,增加4碗荤汤菜。“六个头”、“八个头”则为海参席,席间必须有山珍海味,这也是县内较丰盛的宴席。
现在,这些饮食习俗,仍在各地延续。
座次风俗
大悟人宴客,非常注重座次。就一张桌子来说,正堂上方的左边为大首(首席),右边为小首(次席)。左侧上方为第三席,右侧上方为第四席。左侧下方为第五席,右侧下方为第六席。下方对应首席的位置为第七席,斜对首席的位置为末席。(这里的左右,是以坐首席者的位置来说的)县内亦有排“二面席”的,即左右为尊,上下为陪。依坐北向南安席,东上首为一席,西上首为二席,东下首为三席,西下首为四席,上下为陪席。
宴客一次,往往不止一桌。一般少则四五桌,多则十几、二十几桌。桌子多了,就有主次之分。第一张桌子最尊,安放在主人客厅(堂屋)的正上方,首席背靠神柜(祭祀祖先用的柜子)。第二张桌子次之,安放在主人客厅的左侧,首席背靠左山墙。第三张桌子又次之,安放在主人客厅的右侧,首席背靠右山墙。其他桌子,可以安放在其他房子里。顺序是:先左边,后右边;先正房,后厢房。如果主人的房子不够用,也可以向邻居借房使用。
单位宴客,一般按官职的大小定座次。私人宴客,情况就复杂多了。什么样的客人坐第一桌首席,不是一成不变的,要看因什么事而宴客。一般来说,如果是娶媳妇,第一桌(团圆酒,需十人)的首席、次席,由新郎、新娘自坐。第二桌的首席,由送亲的上客坐。如果是女儿回门(嫁姑娘通常在回门时宴客,也有在出嫁这天宴客的),首席由新女婿坐,次席由别的女婿或侄女婿作陪(自家女儿不陪)。如果是房子竣工,第一桌首席由掌线的瓦匠(有的乡镇称石匠)坐。如果是死了人,第一桌从首席到末席由承重的人(抬棺材的人,正好八人)坐。如果是生了孩子,第一桌首席由新生儿的外祖父(老爷、家公)或外祖母(姥姥、家家)坐。
其他各桌的席位,由什么样的客人做主客,也是极为讲究的。如果主人家有几代的亲戚,考虑的顺序一般是:祖母的娘家客人(父亲的舅舅、舅母等),姑爹、姑婆(祖父的姐妹及配偶),母亲的娘家客人(舅舅、舅母、姨父、姨母等),姑爷、姑母(父亲的姐夫、妹夫及姐妹)、妻子的娘家客人(岳父、岳母、小舅子、姨妹等),姐夫、妹夫及姐妹,儿媳妇的娘家客人,女婿和出嫁了的女儿,朋友,邻居,吹鼓手,自家人(同姓的亲族)等。万事从根起,宴客所为何事,即以当事人为主考虑排座次。如新生儿月礼宴,新生儿母亲的娘家为主客。婚宴以新媳妇娘家为主客。办丧事,丧主为男,其母舅家来客为主客,丧主为女,其娘家来客为主客。
一桌之内,定了主客,选什么样的人做陪客,同样有讲究。一般来说,长辈不陪晚辈,年长的人不陪年轻的人(不是同门的亲戚,可以变通),上一代的亲戚不陪下一代的亲戚。如果是同门的亲戚,还不能让子侄(包括女婿)陪父辈(远亲可以变通)。如果隔着一代,反而可以,谓之:“孙陪祖,代代有。”
由于规矩繁多,一般人搞不清楚,又怕失礼于客人,所以就在宴客时,从自家人中挑选一位知书识礼的人充当“知客”,全权处理接待、应酬方面的事务。宴席进行一半时,主人出面谢客,“知客”也可代表东家,到各桌前面对客人讲一次礼,说些“招待不周,安排不当,请多包涵”之类的话。(由于大悟在1933年建县前分属四县,所以,某些乡镇的座次风俗略有出入)
劝酒风俗
在大悟人看来,“无酒不成礼仪。”而喝酒,就要“扯”,否则喝不出味道。因此,每逢宴席,东家要么自己,要么请个能言善饮的本家代表自己,充当提酒壶的,也就是劝酒的。
是先请喝酒还是先请吃菜呢?按旧时礼节,先请喝酒。现代人怕空腹喝酒易醉,也有先请吃菜的。劝酒时,劝酒者站起来,从坐首席的人劝起,一般先劝大家同饮,然后邀酒量大者单挑。被劝者只要与劝酒者碰了杯,就得喝干,否则会被视为失礼。碰杯后,劝酒者先干为敬,然后同座的人会帮忙劝对方喝下去。
为了将酒劝下去,劝酒者往往会使用很多劝酒的词令,譬如:“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宁可伤身体,不能伤感情。…‘酒不单行,好事成双。”
如果仅凭这些劝酒词令,不能令客人尽兴,劝酒者会邀请某些客人划拳。双方所伸的指数之和,与谁所报之数相合,由谁喝酒。通常划拳的报数方式有“哥俩好呀,好到底呀。三星高照、四季发财、五魁首、六六顺、巧七梅、八仙过海、九节连环”等等。不善划拳的客人,可以选择“猜数目”、“猜单双”等方式。猜中,由对方喝酒。
一场酒劝下来,喝得最多的,如果是劝酒者自己,说明他劝酒的技术还不到家。旧时劝酒,动杯则饮,不动杯不劝,杯酒三请,不喝不劝。辞杯三次者不再斟酒,善饮者需选量大者陪。
乔迁风俗
选基址:做屋选址,主人要请阴阳先生到现场,观山势走向,水源风向,出入道路等条件,依户主生辰八字定破土动工日期、时辰。
过去同在一垮做屋,讲究相互照应,整体协调,雅观气派。无论你是豪门大户,还是普通百姓,都要依“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宁可青龙高万丈,不可白虎抬头望;宁可后高一丈,不可前高一寸”的规矩,确定做房屋的规格,使之错落有致。现在,我县民居大多门楼整齐,道路宽敞,进出方便,体现了大悟城乡邻里友善的和谐之美。同时,山区有限的土地资源也得到了合理利用。
庆上梁:新房屋即将盖成,主人请阴阳先生择吉日良辰上梁,大摆宴席、酬谢工匠。亲友必备礼恭贺。梁木为香椿树制成,一般由亲友赠送。过去民间选梁时兴“偷梁”,“谁家栽有香椿树,定有打点偷梁人”,“不偷不发”。偷梁人看准目标后,邀上同伴,半夜出发,无论树长在树主人房前还是屋后,只管放胆砍来,就是弄得鸡飞狗叫,只是不言声。如果树主人警觉,吆喝几声,则要的就是这种刺激。树主人栽了香椿树,就知有人“偷”。偷树人不是远亲,便是近邻,象征性地动个响声、凑个热闹罢了。“偷”梁时,“偷树人”带点烟、酒或钱放在树蔸上,以示酬谢。梁木制成后,亲友在梁上披上红绸、敲锣打鼓、吹喇叭送到建房主人家,置堂屋正中供祭,主人彻夜护守。
上梁时,将公鸡血洒在黄裱纸上,然后烧纸“祭梁”。梁木中央贴“紫微高照”横批,堂屋两边贴“竖柱喜逢黄道日,上梁巧遇紫微星”吉利对联。时辰一到,喇叭高奏,鞭炮齐鸣,石匠木匠师傅将木梁请上堂屋房顶架好。同时口念彩词,手抛饼子、点心、糖果等食品,任人抢取,以示兴旺发达。
贺新居:新屋落成,择吉日入宅,亲友备礼祝贺,谓之乔迁之喜。乔迁讲究“冬不搬,腊不移”、“月头不打灶,月尾不搬家”、“辰时搬,巳时发”、“亮时搬家,越搬越发”。乔迁之时,亲朋邻里送喜礼、喜联、放鞭炮,同主人一起,先搬一盘火,喻日子红红火火,后搬一乘梯,喻步步高升,欢欢喜喜进新居。
农事风俗
县内农事尤为重要,有“耙锄落地稳,种田为根本”之说。其春耕、夏耘、秋收、冬储的习俗颇多,但基本与外地相通,唯稻谷的播种和插秧,则有些与众不同的独特习俗,姑且一记。
播种:一般在谷雨节浸稻种(中稻),有“穷人莫信富人懂,泡树开花浸谷种”的农谚。稻种浸好播种时,农家要煮猪腿、猪尾巴食用,以兆示秧苗茁壮、谷子丰收。插秧前,家家户户要先丰盛地吃一顿,称为“上泥”。开始扯秧时称“开秧门”,要先扯几棵秧苗将手掌、手背遍擦一次,以防止肿手。栽秧时,则有唱秧歌、“捉鳝鱼”(又称“关鸡笼”)、打泥仗等嬉闹习俗。
薅草、上粪:开春初,农民即开始薅草、上粪。俗有“巧种不如拙闭”(闭,方言,施肥的意思)之说。薅草时,男女老少或坐或立,持锄握锹在麦地、菜园间戳沟、锄草,有谈年事的,有说笑的。薅草后即泼粪,俗称“泼春粪”。
秋秧田:农村每年都要预留下秧田块,起板炕土,同时都有用干牛粪烧田的习惯。次年春暖下秧前,将干牛粪搬至秧田,分堆码放,然后将板渣围堆架起,点燃干粪块,浓烟袅绕,数日不熄,成为春耕一道景观。烧秧田能帮助土壤活化,升温能闷死藏在冻土中的虫卵和杂草种子。
唱秧歌:农民边插秧,边唱民歌。有一田之内,一人领唱,众人合唱;有相邻几田之间,相互对唱;也有满畈之中,数人领唱,满畈皆合唱等形式。秧歌曲调优美,歌词动人,往往引得行人止步,鸟雀禁声。
捉鳝鱼:插秧时,数人甚至数十人共一田,各栽几行,齐头并进。但有人因栽的速度略慢,或因两旁之人为了嬉闹,故意将所栽棵数丢掉,使中间的人多栽而慢慢落伍,当拉开一段距离后,两边的人又逐渐增栽棵数,如此反复而为,便使落后的人如同钻进“笼子”,故被笑称为“捉鳝鱼”或“关鸡笼”。以此逗乐,活跃劳动气氛,消除疲劳。
打泥仗:在栽最后一块秧田,即“了秧田篼”时,大伙集中在一块田里,人多田少,有的人下田栽秧,有的人则站在田埂上逗趣、甚至向田中栽秧的人洒水、摔泥巴,田里的人也向田埂上的人回敬,如此不断嬉闹,直到秧田栽完,说是“越打越发,越闹越收”。田主人还要备丰盛的酒席,招待栽秧的人。
割谷、割麦:做动镰刀的活时,有许多禁忌,如早上不能谈鬼言魔,俗称“放刽”。镰伤手脚,人多说是“放刽”之害。初学割谷时,持镰、捏把、聚割等均视为基本功。割谷、割麦时,常唱田歌催活。
车水:车水禁忌多、方式多、规矩多。工具有木质脚车、手车。脚车由人坐板上,以脚使力;手车由二人套上车拐,以手使力。凡用五人梁(五人脚踏水车)以上的水车车水,就唱车水歌鼓劲。车水歌也是一领众和的形式,紧跟以锣鼓。水车上的人轮流唱,坐杠两端的人敲锣打鼓。
这些农事习俗,有的已淡化,有的尚存。
商务风俗
商务风俗,实为经商者之禁忌,有坐商习俗和行商习俗两种。
坐商习俗:坐商开业时,要大宴宾朋,亲戚朋友都要前往送喜联、赠物品或送现金等,予以祝贺,称为“开张”。生意开张后,便有很多禁忌和讲究。拂晓时,由店主或管事先生开店门,不许学徒开门。学徒卸门时,必须将门板分左右两边、按顺序正面竖放,不能放反或放倒,以示“百事顺遂”。清早起来及营业时,不能说不吉利的话,不许与人争吵。摊位支起后,不许横跨台面,不能坐在台面上。一天中第一宗生意最为谨慎,说是能预兆全天生意的好坏,因此往往屈意成交,以求全天顺利。店内扫地,要从外向内、由低处向高处清扫,意为“钱向里进”、“生意往高处走”。晚上,无论是店内,还是商人家中都不能扫地,更不许往屋外倒垃圾、泼脏水等,以防“破财”等等。由此可知,坐商禁忌繁多,真正是事事有讲究,处处有规矩。
行商习俗:行商,又称“走路程”,就是常言说的“二道贩子”。行商外出前,识字的要先翻看历书,不识字的则要请算命先生测字占h,目的都是为了选择吉日,预测宜什么、不宜什么,以便趋吉避凶。县内广泛流传着“七不出门八不归,九的出门拿钱回”的行商习俗谚语。出门后,首先碰到的事物,对行商极为重要,说是预兆经商途中的吉凶;如果见到喜鹊、棺材之类则为吉利,若见到乌鸦、猫头鹰、蛇及吵口打架之类的事则要倒霉。行商的避讳用语甚多,如称扁担为“梁子”,雨伞为“撑杆子”,烟袋为“顺杆子”,蛇为“长虫”,雾为“和气”,舌头为“赚头”等等。
现在,这些商务习俗尚存,但已有所淡化。
禁忌风俗
县内民间各种禁忌习俗较多,常见于日常生活之中,主要分为语言禁忌、行为禁忌和自然现象忌讳等三类。
语言禁忌
集中表现有二:一是在春节或其他喜庆之时,忌讳使用认为不吉利的字词,如死、杀、砍、剁、梦、鬼、断、赊、没得等。二是把与不吉利字词谐音的事物、名称,变称为象征吉利的名称,如鸡蛋与“罪断”谐音,则变称为“元宝”;舌头与“赊头”谐音,变称“赚头”;“棺材”变称为“寿器”或“长生”;猫子与“有子”谐音,变称为“财喜”;蛇与“赊”谐音,变称为“长虫”、“小龙”等。
行为禁忌
昔日,县内行为禁忌,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真正到了事事有约束、处处有忌讳的地步。如礼仪方面有:春节期间送礼品时忌送白糖。结婚礼品忌送单数、忌送白色物品。丧事礼品忌送红色物品。棺枢抬出门后,所收丧礼忌拿进屋内。死者出葬后忌收丧礼。父母去世未满七天,子女忌入他人家中。看望病人时忌送鸡蛋,忌在下午探望。父母健在子女不能饭后饮酒。吃酒席时忌上、下辈对坐。给孩子取名忌与长辈同字等等。日常生活方面有:生意人忌讳女人横跨扁担。小孩子忌讳下午出外走亲戚。未满月的母、子忌讳到他人家中串门。孕妇忌看新人拜堂,忌摘瓜果。妇女经期忌入“月母子”房间,忌拜堂成亲。女人的衣裤忌晒在有人通行的地方。一人忌讳同端两盏灯行走。碗里装有饭菜时,忌讳将筷子搁在碗上,忌用筷子敲碗打锅。晚上忌梳头、照镜子。冬月、腊月忌搬家。腊月忌拾死兔,正月忌拾死鸡。任何时候忌拾帽子和手绢。小姑忌穿嫂子的鞋。清早忌讳说梦道鬼。亡故在户外人的尸体或棺枢忌入家门等。
自然现象忌讳
过去,由于人们缺乏科学知识,对一些自然现象怀有迷信、恐惧心理,故对一些普通的自然现象甚为忌讳。如清晨忌听见乌鸦叫,下午忌房前屋后喜鹊叫,深夜忌狗狂吠,全天都忌猫头鹰哼叫,忌母鸡打鸣,忌见慧星,忌见蛇,忌下雪天打雷,忌闰八月,忌遇旋风等等。
现在,随着群众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科学知识逐渐普及,所有迷信禁忌亦随之减少。
口彩风俗
口彩是利用语言的谐音和一些事物的特性,人为地加以创意,从而获得新的寓意,来寄托人们某些良好的心理愿望。它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是人生价值观的间接反映。
在大悟,讨口彩的例子不胜枚举。如:正月初一的早晨,要由一家之主开门,开门时要说“开门大发”、“开门见喜”、“财源广进”之类的吉利话。春节期间,熟人见面,要彼此祝愿。而餐桌上总少不了鱼,取其“年年有余”的意思。新年里吃年糕,寓意“一年高似一年”。小孩子不慎将碗打碎,大人赶紧说一句“岁岁平安”或“落地开花”。元宵节和中秋节,吃汤圆和月饼是因为它具有“团团圆圆”的含义。
平时,“8”和“6”及其组合数字,成了人们竞买的所谓“吉祥”数字。送给新娘的鲜花是祝新人“花好月圆”,初生的孩子洗澡时用几棵葱是为了他的“聪明伶俐”等等。
口彩的反面就是形形色色的语言禁忌。如亲人间不能分食一个梨,就是为了避免“分离(梨)”。人们讨厌“4”这个数字,因它同“死”谐音,出租车司机上牌照或家里安电话都不愿意带“4”的号码。钟与“终”同音,所以不能送给别人作为礼物。这种语言禁忌与讨口彩一样,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对不祥事物尽量回避。
生育风俗
生育风俗,是从孩子出生到满月期间的一些礼仪习俗。主要有报喜、三朝、取乳名、送祝礼、送满月礼、吃满月饭等。这些生育习俗,至今在农村仍很盛行。
报喜:小孩出生后,其父亲要带红鸡蛋、饼子等礼品,到小孩的外祖家报喜。因以往称男孩为“读书的”或“放牛的”,称女孩为“绣花的”,如果生的是男孩,就要在礼品中放一本书或一支笔;若生的是女孩,则在礼品中放一支花或一束五彩丝线。这样,外祖家一见便知道生的是男是女,避免直接询问的尴尬。
三朝:小孩出生的第三天,要请外祖父、外祖母前来赴宴,称为“吃三朝饭”,其目的是商定请三亲六眷前来吃喜酒的时间。这天,还要祭祀送子娘娘,并要用艾蒿、车前草一起煎水给孩子擦身,谓之“洗三”,意为祛灾避邪。
取乳名:三朝后,外祖父母要请算命先生,按小孩的生辰八字查看五行,再根据五行取名。如果孩子五行中缺什么,就要在乳名中补什么;若五行齐全,则多用富含寓意或时髦响亮的字词作乳名。以往由外祖父母给孩子取乳名是定规,现几乎不再。
送祝礼:按“三朝”所商定的时间,双方所有的亲戚眷属,都在这天备厚礼前来祝贺,称为“送祝礼”或“送祝米”。礼品一般为稻谷、麦子、油条、馓子、红糖、猪蹄、母鸡、鸡蛋及衣料等。外祖家除以上礼品外,还要送摇窝(现为童床)、木枷椅(现为童车)、棉被、棉衣、甜米酒等。所送贺礼,除外祖家可全部收留外,其余客人均只能收一半左右。
满月礼:小孩满月时,外祖家要为孩子送“满月礼”。礼品仍为一些较好的食品。这天,还要请理发匠来家中给孩子剃满月头,人称“剃胎头”,家长除付给理发费外,还另赠送香皂、毛巾等礼品,并请理发师傅吃酒席或烧汤喝。
吃满月饭:孩子满月三天后,其母要回到娘家吃一餐饭,称为吃满月饭。未吃满月饭之前,其母、子被称为“月母子”和“月窠伢”,是不能到别人家串门的;吃完满月饭后,便如同常人一般,再无任何禁忌了。
生辰风俗
生辰风俗,即为庆贺生日的习惯,俗称“过生日”或“做生”。县内民间自古以来,便有为孩子“做周岁”、“做10岁”,给老人“做50岁”、“借60岁”或“做70岁”等整生的习俗,这一习俗,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更加盛行。
做周岁:孩子周岁时,亲朋好友必备衣料、点心等,前往祝贺。孩子姥姥家,除送衣服、点心、果品外,还要送五彩线。小孩家长则将点心、五彩线等,赠送给同村的各家各户,以示喜庆;并设盛宴招待来宾。宴罢,便置一簸箕于堂屋中,四周摆放点心、糖果、书本、纸笔、算盘、尺子、秤杆、牛鞭等物,然后将孩子放入簸箕中,让其自由抓取物品,以此预h日后成就,即所谓“视其所好,以观其志”,称之为“试”或“抓周”。这时,主要亲戚还要向簸箕中投钱,数量不限,以示对孩子的喜爱。
做10岁:旧时,只有少数富家为孩子做10岁,现已成普遍风俗。孩子生日时,亲戚朋友要备厚礼前往庆祝。其礼品有木质家具、家用电器、自行车、高档衣服及现金等。孩子家长则备丰盛宴席款待亲朋,有的还回赠小礼物,有的则放专场电影酬宾。
做30岁或40岁:女人到了30岁,或男人到了40岁,表示人到中年,依俗也要做生。亲朋好友前往祝贺,主人设宴款待。
祝寿:子女为父母做50、60或70岁“整生”,谓之“做生”或“祝寿”。县内忌讳为老人做80岁生日,有“做七不做八,做八拿刀杀”之迷信观念,认为做80岁生日是不吉利的。所谓“整生”,实际都是在逢九时(即49、59、69)做生日,有“做九不做十”之说,其含意是希望老人健康长寿,称之为“做望生”。老人生日那天,堂屋要悬挂寿星图、寿幛、寿联、张灯结彩,老人则被称为“寿星佬”。清晨,“寿星佬”身着新衣、新帽,端坐堂上,接受子孙们及来宾的拜贺。拜贺仪式后,每人要吃一碗面条,称为“吃寿面”,然后,便为丰盛的寿宴。亲朋给老人祝寿的礼物,多为高档衣料、食品或现金。宣化丰店一带除周岁外,至六十岁方做生祝寿,且自此无论散生、整生年年做。
开脸风俗
开脸是旧时女子出嫁时的一种美容术。就是用一根很细、很有韧性的线,一头用嘴咬着,两手套住另两头,形成交叉的三角,以此绞去女子出嫁前脸上的汗毛。
女子出嫁前都要施行这种美容术,汗毛拔去后就不再是黄花女,表示已变成了新娘,是黄花女变成妇人的一个分界线,标志人生的另一个起点。
开脸并非轻松愉悦之事,汗毛从肉里绞出来,其实是很痛的,尤其是十几岁的黄花女子皮肤娇嫩,往往女子开脸时咬牙忍着痛。汗毛拔去后,自然人也变得漂亮了。这种美容术一般是由儿女双全的人去做。
婚后每隔三四个月处理一次。开脸在有的地方仍在沿袭,只是开脸的对象已不限于新娘子,妇女们只要高兴,在年节之际,在赶集出游之日都可以相帮着以线绞面。
婚姻风俗
县内昔日男女婚姻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今虽多为自由恋爱,但其联姻程序和婚姻仪式仍基本沿袭以往古老的一套。
无论是老式、还是新式婚姻都必须经过议亲、定亲、求亲、娶亲等四大程序。
议亲:老式婚姻,是由媒人按“门当户对”的观念或受某一方所请,登门议亲,俗称“撮酒喝”,有“成不成,酒三瓶”之说。如果双方家长认可,便请算命先生为子女算命,测八字,看是否相合,称为“查八字”或“合八字”。新式婚姻,则是男女双方经自由恋爱心许后,先由男方请一关系较好的人到女方家中提亲,虽为形式,但非有不可,因有“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的传统习惯约束,否则会遭世人非议。
定亲:经媒人说合、双方家长应允后,男方家中便选定吉日宴请媒人。在宴请媒人时,必须请自家族戚作陪,以作为儿子定亲的证人。这次宴请,称之为“瞧家”、“喝酒”或“喝准盅”。
求亲:男方宴请媒人,请其前往女方家中转告自己结婚的要求,谓之“启媒”。待媒人征得女方家长同意后,男方再次摆酒席,宴请女方家长和媒人,俗称为“吃求亲饭”。
娶亲:“求亲饭”后,男女双方各自筹备婚嫁,在此期间,男方必须向女方赠送彩礼。以往的彩礼,多为一般衣料、鞋袜和少量现金等;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彩礼多为高档服装、皮鞋、金项链、彩电、冰箱、洗衣机、摩托车及现金。男方给女方送彩礼,称之为“下聘”。然后,由男方择定良辰吉日,请人用花轿或小汽车将新娘迎回家中,举行结婚仪式,称为“拜堂”。澡河一带,则有新郎亲往新娘家中迎娶之习俗。
县内婚姻礼仪繁多,主要的礼仪有:
送喳口粑:这是男方请求女方家长允嫁的一道大礼。礼品主要以糍粑、面馍为主,还必须有糖、酒、肉、衣料等。其中,糍粑、面馍的数量很大,刘集一带有“粑粑馍馍八大百”,宣化、吕王一带有“粑馍一千八”的规定之数。
送端阳(或送中秋):是婚礼中,男方给女方家送的最重要的一道礼。如果婚期上半年,则送端阳节礼;婚期在下半年,则多为送中秋节礼。这道礼,女方家有多少家亲属、亲戚,男方就必须送多少份礼物。其礼品中有肉、糖、糍粑、点心及衣料等,称为“送端阳”或“送中秋”。
取庚贴:又称为“要年庚八字”,是男方到女方家中要取女方的生辰时间时,必须送给女方家长的一道礼,礼品一般为肉、糖、烟、酒等。
送日子:在婚期选定后,男方用衣料将写有结婚日期的红纸条包好,再备礼品,一同送往女方家中,称为“送日子”。
犒匠礼:在女方家请工匠制备嫁妆时,男方要备烟、酒、茶、鱼、面条及其他多种素菜,送往女方家中,以作招待工匠之用,称之为送“犒匠礼”或送“咽饭菜”。
上头礼:在婚期前几天,男方送给女方出嫁时嫁妆用的物品等,称为“送妆奁”或“送上头礼”。
送大礼:是结婚前一天,男方请人到女方家中搬运嫁妆时,送给女方家一道重礼。礼品有:两块各重约10斤的猪肉,称为“爷娘肉”;两条重5斤以上的大鲜鱼,称“对子鱼”;一只重约20斤的大猪腿,称“猪肘”;一只重10余斤的大羊腿,称“羊肘”。此外,还有面条等。这道礼又称为“打肘”,是结婚前最后的一次礼。
回门礼:是婚后新娘偕新郎第一次回娘家时,所必备的一道礼,礼品与“端阳节礼”或“中秋节礼”相同。这次新郎、新娘上门做客,称为“回门”,所带礼品称为“回门礼”。女方家须宴请亲房叔伯及亲戚,谓之“喝回门酒”。所有参加宴请的人,都要接受一份“回门礼”;并分别请“新客”(即新女婿)上门吃酒席,还要送给“新客”一份礼物(衣料或钱),称为送“上门礼”。至此,所有婚姻礼仪结束。
岁时风俗
岁时风俗,主要记载大悟县内传统节日的一些风俗习惯。大悟县原名礼山县,1933年由河南罗山、湖北黄陂、黄安(今红安)、孝感等四县边陲地带组成,故此,有些节日的时间和习俗不尽相同。现在,这些传统节日的习俗大部分被同化或淡忘,只有少部分仍沿袭至今。为保留历史文化和传统习俗的完整性,此篇力求全面地向读者展现县内传统节日的各种风俗习惯。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日,俗称“大年”,是最为隆重的节日,俗语称“叫花子也有三天年”。春节期间,各种俗礼、禁忌得以充分展现。新年初一大清早,男女老少旨着新衣,首先给本户族长者拜年,然后,同辈间依年龄长幼依序相互串门恭贺。初二,各地则有所不同,原从黄陂、红安划过来的新城、彭店、夏店、刘集、四姑、河口、吕王等地,外甥给舅舅拜年,已婚女子要前往娘家拜年;而从罗山、孝感划过来的丰店、宣化店、二郎店等地,则为忌日,亲朋间不许拜年。初三,已婚男子均要前往妻子娘家拜年,称之为“走丈人”、“拜丈人”。
由此可知,县内民俗尊卑之序为:一尊父,二尊母,三尊妻,在这三天内,如果不尊世俗,便会被人非议。此后,则为朋友间相互拜贺的时间,便没有什么礼俗约束了。这一风俗,至今变化不大。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亦称“上元节”、“月半”,是一年中最大的欢庆娱乐节日。元宵节期间,各地都有灯会的娱乐习俗。灯会的形式各异,有的玩龙灯、舞狮子,有的划彩莲船、赶竹马、捉蚌壳精、耍蝴蝶、挑花篮、踩高跷等。一般都是正月十三日晚上起灯,元宵节晚上(或正月十七)收灯,其热闹程度胜过春节,故有“月半大似年”之说。元宵节一过,便称为“年过月尽”,意味着新春佳节结束,各自又该忙生活去了。
二月花朝
农历二月十二日(有的地方为二日或十五日),传说是百花的生日。这天,姑娘们都打扮得花枝招展,结伴出外游玩。已婚妇女也穿戴一新,或走亲访友,或进寺庙朝拜观音,求子祈福。游玩后,都要在路边采摘一把青菜带回家中,谓之“采青”,其意思是指一年中有新的长进,预兆吉祥。此外,小女孩则要在这一天穿耳环,说是“二月花朝穿耳环,耳朵不肿不痛”。这一习俗,解放后逐渐淡化,现已不存。
上巳节
农历三月初三日。传说,这一天为城隍诞辰。凡供奉有城隍的寺庙,都要举行迎神赛会,搭台唱戏,各地老百姓则前往上香、祭拜、看戏,甚为热闹。晚上,中、青年男女则结伴到户外高处看“鬼亮”。据说谁将在当年死去,其魂魄就会在三月三外出游荡,谓之“三月三,鬼邀伴”,人们看到的“鬼亮”就是未亡人的魂魄。这一习俗,已被视为封建迷信而淡化。
清明节
祭祀祖先的节日。节日前几天或节日当天,无论贫富老少,都要到祖坟地上坟土、燃香烧纸、放鞭炮祭奠,县内有“清明不祭祖,死后变猪狗”的说法。但是,清明节前一天,不能到祖坟地动土或祭祀,谓之“寒食节”。
端午节
又称端阳节,有大、小端阳节之分。农历五月初五日为“小端阳”,农历五月十五日为“大端阳”(四姑墩一带为十八日)。是日家家包粽子、发面馍,还采集带露水的艾蒿、车前草,洒上雄黄酒(勿饮)晒干储藏作药用,说是能驱虫祛邪,有的还将雄黄涂抹在小孩的面部、胳膊、小腿上,说是能避邪恶、驱毒虫、百病不生。现在,端午节仍要吃粽子、发面馍,以资纪念。接新姑爷(女婿)过端午的习俗尚存,其余尽废。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日,民间俗称“鬼节”。相传“七月十五是中元,阎王开放鬼门关。”这天,各个亡魂都跑出地狱,到人间吃祭品、领施舍、讨纸钱。家魂回各自家中享受祭奠。那些孤魂野鬼无家可归,则四处游荡,争抢祭品,如若抢不到祭品,便祸害人间。为了不让孤魂野鬼骚扰家魂和人间,县内有“七月十五鬼门开,燃烛烧纸免祸灾”的习俗。人们在各道路、河塘边,燃放油灯或蜡烛,撒放一些食物,称之为“点河灯”、“放路烛”。现在,此习已有较大变化,只有新亡人(即当年死去的)的家庭,在这天举行一次祭祀活动,亦称“新月半”,以示对新亡人的悼念。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因此时已到春华秋实的丰收季节,家家充满喜悦,全家团聚,打酒割肉、宰鸡杀鸭、煮汤圆、吃月饼、尝瓜果,以示庆贺。这一传统佳节,仍被人们所重视。
重阳节
为农历九月初九日。以往,民间有举家登山爬高,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的习俗,意在免除全家人一年的灾祸;四姑墩地区在这天,还举行祭祀娘娘菩萨的庙会,称为“娘娘会”。
腊月八
即农历腊月初八日,传说是佛祖的得道日,亦说是其出家日。据说,佛祖出家前,家境贫寒,经常断炊,腊月初八决定出家时,家中已无什么象样的东西可食用,只好将家中散落的零星五谷杂粮拾起,凑合着煮点稀粥,吃完后便出家了,从而得道成佛。后人为示纪念,每年这天都要食用一顿杂合粥,谓之吃“腊八粥”。特别是各寺庙,都要取香谷及果杂煮粥供佛。做“腊八粥”的原料不尽相同,主要有两种:或是柿饼、大米、麦面、豆子、红枣等合煮;或是大米、小米、红薯、绿豆、黄豆、花生米等同熬。现在,此习俗遗风很少。
小年
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有的地方为二十四日。这天,家家户户都要清理厨具,打扫卫生,特别是积在墙上、屋梁上的灰尘,都要在这一天清除干净。晚餐时,还要备水豆腐、干张等素菜和糖糍粑,燃香烧纸,祭灶神(东厨司命菩萨),其意是请其上天后,在玉皇大帝面前多说好话,隐恶扬善,祈求“上天言好事,回来降吉祥。”至次年正月十五日(宣化为十三日),用同样的办法迎接灶神回归,称为“接灶”。这一习俗,在偏僻的农村尚存。
除夕
农历腊月三十日(月小为二十九日)为除夕。这天,各家各户无论贫富,都要准备三牲(即全鱼、全鸡、猪头)、点红烛、焚香纸、燃鞭炮,由家长率儿孙祭拜天地祖宗。祭拜完毕,再备丰盛的宴席,合家团聚,吃“团圆饭”,即吃“年饭”。傍晚,家家门前还都要贴上门神和春联,以祛灾避邪。夜晚,户户灯火通明,主妇忙着炒花生、瓜子、红薯干等,以备次日春节待客之用。其他人则围炉而坐,直到天明,说是如此可以守来财富,谓之“守夕”,也叫“守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