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习俗拜“公婆”


为了使孩子无病无灾,健康成长,过去潮汕地区一些地方流行一种拜“公婆”的习俗。过年、元宵、七月初七、冬至,每年要四次祭拜“公婆”。农历七月初七是“公婆生”,祭拜当然更庄重了。

祭拜“公婆”的地点不是在厅堂里,而是在睡房的眠床上。祭拜时眠床的草席上面放上一个过节时盛粿用的大竹篼子,摆上乌鱼、龙眼、薯粉制的小甜圆、粉丝、鸡蛋等象征吉祥、多子、长寿、圆满的供品,点上“公婆灯”,用瓷碗或竹筒作香炉。“公婆灯”早在女子出嫁时,嫁妆里就配备上了,锡制的,由两部分组成:可以盛豆油安上灯芯点火的油盏和一个既可放在桌上又可挂在墙上的架子。祭拜完毕,“公婆灯”就挂在睡房的墙上,香炉则藏放在眠床的顶棚上面。

旧时产下小孩,不管是男是女,第三天就要“上腊”。家里的门,从内到外,有门环的,都用红纸把门环封严,没门环的,就把红纸贴在门环的位置上。不管是亲邻还是路人,见到人家门上贴着这种警示标志,就知道里面在“禁腊”,婴儿产妇都需要安静,不能弄出太大的响动。这是一种不成文的规则,也是一种公德。

婴儿产下的第九天(各地习俗细节不同,日期也有差异)是“开荤”。产妇从生产开始,是不能吃荤的。这天请来“公婆”,祭拜完毕,揭去门上“禁腊”的警示,产妇就可以吃荤了。

拜公婆,就从第一胎的第九天开始,此后每年四次祭拜。但不管产多少胎,产后第九天“开荤”一定要拜“公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