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节假日习俗
春节
春节贴春联和年画,旧时贴“出行大吉”、“对我生财”、“四方来利”之类的红纸条。50年代以后则多贴春联和年画。
春节禁忌
大年初一不扫地,怕扫去财运。忌讳“放快”,即不许说“死”、“病”、“祸”、“杀”、“哭”、“鬼”,偶而说了,听者要用吉利话相冲。
忌打破碗,如客人接热茶时将碗打了,便说“打发、打发”。忌吃药打针,忌借钱讨债,忌动土出粪,忌哭泣怄气。
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早上,家家燃放鞭炮,开“财门”。家长要率全家点烛燃香拜祖先,晚辈要向长辈拜年。从初二到初五,是拜年的高潮。
俗称“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团坊。”外出拜年,晚辈要向长辈跪拜,平辈人作揖打拱,口喊“拜年”,“恭喜发财”。
春节上门看望长辈盛行送礼,礼物厚薄随贫富亲疏而异。招待客人则力求丰盛,但上桌吃菜不动鱼,认为动鱼不吉利,要剩鱼(余),故劝客动鱼只口头示意而已,有的以木雕鱼代替。初五后,招待渐趋简化,俗称“拜年拜到初七八,洗介坛子浪介缶(一种大肚小口农村用于装酒的瓦器)”。
常有人送财神,在红纸上印个赵公元帅画相,挨家送去,口唱祝贺招财进宝等吉利赞词,以求主家赏赐钱米。春节期间,境内赞土地的人不少。这种人自称“阳春”,一边用木尺在铁盘上拍击,一边按拍歌赞,开篇通常是“赞了一家又一家,犹如蜜蜂采菊花,蜜蜂采花寻大树,阳春进屋寻财主”。然后见物赞物,见人赞人,见事赞事,四六句子,出口成章。
元宵节
正月十五俗称元宵节。这天习惯吃元宵团子。白天玩龙灯,各团各甲的龙灯云集一起,竞相表演,群龙翻滚,锣鼓齐鸣,铳炮不停,热闹异常。
晚上,各集镇大铺面还设走马灯,供人观赏。农户则爱在田间燃篝火,一边烧,一边喊:“烧起虫蚁上天去”,因为烧火的多,往往形成区域性赛火,俗称“掭赛亮”。田野间,火光冲天,喊声四起,热闹非凡。
烧虫蝼蚂蚁
于元宵节在每间房子的各个角落里点上蘸油的线香,或由小孩点着松油明子,并高呼:“烧起虫蝼蚂蚁上天去,老鼠子大河里洗澡去!”有的家庭还有“打淬汤”祛邪的习俗,“打淬汤”亦称“净秽”,用卵石或铁团置火中烧红,放入醋内产生浓烟与香气,有杀菌消毒效果。有的地方出动人于这晚在山峦旷野点起篝火,倍增节目气氛。
二月初二
相传这天是土地神生日,农家杀雄鸡祭祀。旧说土地神乃上天派遣的一方之基层行政长官,连豺狗咬鸡,也要经他批准,俗谓“土地不开口,老虫(老虎)不咬狗”。这天请他吃一顿,便可保一方平安,六畜兴旺。
花朝节
二月十五,传为百花生日,故称花朝节。旧时银田寺老岸街设有花朝会,集两百银圆会资,年年在这天前后,玩龙灯三天。因系百花生日,文人多聚在一起饮酒赋诗,以颂百花。
二月十九
相传是观音大士生日。旧时境内善男信女多往供奉观音的庵堂朝拜,其中慈悦庵香火最盛。这天,商贩云集,从早到晚,极一时之盛。
三月三
俗称“上已辰”,又称“重三”。境内俗称:“三月三,地菜子煮鸡蛋”,民间普遍食之,认为食后可清湿、健脾、不生疮疖。这天,少男少女结伴郊游,其时遍野芳草青青,故称“踏青”。
清明
为祭祀祖先的节日。传说死者“不望年,不望月,只望清明一片白。”为满足先人生前的心愿,表达人们对已故亲人的思念之情,境内各家均在先人坟上插上一串剪有缗钱形的“挂山钱”。
旧时,宗族在清明祭祀祖宗时,房下子孙会聚一处吃清明酒。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师生纷纷祭扫烈士陵墓,缅怀英烈。毛泽东逝世后,许多人在这一天向毛泽东铜像和毛泽东青年塑像敬献花篮,燃放鞭炮,以表怀念。
立夏 这天,境内农家习惯将夏枯草等洗净剁碎,和入米粉作成汤团煮食,认为食后身强力大,俗谓“立夏吃餐‘光’,石板踩成坑”。
端午
五月初五为端五,亦称端午,又称端阳。境内各家门上插艾叶、菖蒲和葛藤,艾叶和菖蒲挂在门框两边,葛藤绕门框悬挂。
端午节也是境内农民的传统休息日,俗谓“牛歇谷雨马歇社(念shua),人不歇端午逗人骂”。这天,妻子偕丈夫、儿女回娘家,节礼主要是一块猪肉和几把蒲扇。
人们习惯吃大蒜炒肉,用金银花煮蛋,饮酒则加入少量雄黄。
湘潭湘乡民俗之赛龙舟
端午节涟水两岸有塞龙舟的传统习俗,多以宗族社团为单位组织船队,船首扎龙头,也有扎公鸡、鲤鱼及兽头的。民国年代的赛期间是:初一谷水,初二溪口,初三羊古、初四薛家渡和潭市,初五杏子铺和县城(有段时间县城因涨端午水之故,议定改在六月初六)。
届时居民云集,常常出现街空巷净的局面。溪口羊古等地“斗舟”,开始时两船坐首席的“头牛”互相挽臂,也有挽“龙颈”的,进入中流快道,开始抢水,此时头牛斗头牛,二牛斗二牛,鼓手斗鼓手,舵手斗舵手,龙舟一会斗成“人字,一会斗成“1”字,观众欢声雷动,有钱人解囊挂彩。
每结束一局“斗舟”,龙舟仍在游戈,充分表现出胜败之后各自的情绪,鸡头行舟胜了,象鸡一样的仰脖动翼,鱼头行船胜了,像鱼一样摇头晃尾跳跃龙门,观众喝彩不绝。在岸上踩旱船,以桥头河、扬家滩一带叫盛行。清末民国时期道士于夏季抬彩轿,内置龙舟模型,敲锣打鼓,沿家唱说道词,主家置水盆,让其禳灾,覆水“开船”,将灾劫载去扬州,谓之“划旱龙船”。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各家一般从初十左右的晚上开始“接客”(接祖宗),先从神龛内请出先人牌位,傍晚燃香烛鸣鞭炮,由家长率家人于门外岔道口迎回祖先,每日三餐设酒食供奉。
对先年中元节以后死亡的已婚成年人,俗称“新客”。十四日晚,烧纸钱,俗称“烧包”。其作法是:将纸钱装入包内,包面写上“某某老大人(孺人)中元受用”字样。还会有亲友送来纸衣箱,这时有的还会请来巫师,在纸上画一“车夫力士”,再取雄鸡冠上的血滴在衣箱和“车夫力士”上,俗称“开光”,再接着便是对箱包付之一炬。
焚包完毕,便是“送客”。因俗传十五日关鬼门,迟了祖先回不了冥府,“送客”不迟于十四日。送客时如同接客一样,对外揖送,有的还在这天演出皮影戏。
重阳 九月初九为重阳节,亦称重九。古有煮酒之俗,说是“重阳煮酒经得喝”。一些文人喜欢在这日登高雅聚。1989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将重阳节定为老人节后,各单位纷纷于这天开展敬老宣传教育活动或组织老人旅游观光。
小年
腊月二十四日称过小年,酒饭一餐,不拘早中晚。相传灶王爷(九天司命府君)在这天上天奏陈善恶,故二十三日晚有祭灶之俗,在此日之前要打扬尘。
相传灶王爷记忆力不好,平时将所看到的事,是善是恶,均随手记之于墙壁屋瓦上,打扬尘便是将灶王爷作的原始记录扫掉。加上二十三日晚虔诚祭灶,锅子里点上锅灯,一片光明,这样灶王爷便只奏光明,不陈恶事。
除日
腊月最后一天称除日,晚上称除夕,境内习惯合家吃团圆饭,旧时团圆饭必有12个菜,以示一年十二个月,月月有菜(财)。这餐的鱼都不吃或不吃完,饭也必须有余,表示年年有吃有余。晚上合家围炉烤火,彻夜不眠,送旧迎新,称之为“守岁”。除夕,全家向祖先礼敬,谓“辞岁”,家人亦向长辈辞岁,鸣鞭炮,长辈则给晚辈压岁钱。
这天禁忌很多,讳言“死”、“龙”、“虎”等字,忌打破碗碟等家什,万一打破东西,便说“打发打发”、“百无禁忌”。
湘潭民俗之打山歌听盘歌
农民唱山歌,出工收工路上唱,劳动中唱,在家中则小唱。歌词靠剽学,唱多了就能自编自唱;多为七言五句,短小精悍,内容广泛。有独唱、对唱、多人轮回唱。
歌手以声音嘹亮,吐字清晰,音调优美者为上。抒情山歌音调多由高亢变柔和,对唱时则因受好胜心驱使,情绪激昂。对唱大多是即兴编歌,多属于盘歌。
盘歌是人们最爱听的一种山歌艺术,如:甲问:“三根丝线两根白,打只盘歌给你盘一盘,你晓得什么过河抬头望,什么过河三个浪?什么过河伴泥擦?什么过河打哈哈?”乙答:“三根丝线两根青,你打盘歌我知音,水蛇子过河抬头望,游鱼子过河三个浪,蚌壳子过河三个浪,蚌壳子过河伴泥擦,鸭婆子过河打哈哈”。
花鼓戏
花鼓戏源出于民歌,逐渐发展成为一旦一丑演唱的花鼓戏初级形式。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刊行的《浏阳县志》谈及当地元宵节玩龙灯情况时说:“又以童子装丑旦剧唱,金鼓喧阗,自初旬起至是夜止”。说明一旦一丑演唱的花鼓戏——地花鼓,最迟在清嘉庆年间已经形成。
又据杨恩寿《坦园日记》清同治元年(1862),杨恩寿在湖南永兴观看的“花鼓词”(即花鼓戏)中,已有书生、书童、柳莺、柳莺婢四个角色,而且情节与表演都较生动,说明这时的花鼓戏不但已发展成“三小”(小旦、小丑、小生)戏,而且演出形式也具有一定规模。
从声腔和剧目看,初期以民间小调和牌子曲演唱边歌边舞的生活小戏,如《打鸟》、《盘花》、《送表妹》、《看相》等。后来,“打锣腔”与“川调”传入,才逐渐出现故事性强的民间传说题材剧目。打锣腔主要剧目有《清风亭》、《芦林会》、《八百里洞庭》、《雪梅教子》等,川调主要剧目有《刘海戏蟾》、《鞭打芦花》、《张光达上寿》、《赶子上路》等。这样,便形成了艺术上比较完整的地方剧种。
早期的花鼓戏,只有半职业性班社在农村作季节性演出,农忙务农,农闲从艺。光绪以来,这种班社发展较快,仅宁乡、衡阳两县就有几十副“行箱”,艺人近200人。训练演员采取随班跟师方式,也有收徒传艺的,称“教场”或“教馆”,每场数十天,教三、四出戏。
过去,由于花鼓戏经常遭受歧视和禁演,各地花鼓戏班都曾兼演当地流行的大戏剧目以作掩护,这种戏班称“半台班”或“半戏半调”、“阴阳班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地分别成立专业剧团,进入城市剧场公演。据1981年统计,全省有花鼓戏剧团54个,并成立了湖南省花鼓戏剧院。1957年,湖南省戏曲学校成立,设有花鼓戏专科。传统剧目各地花鼓戏传统剧目,总计约400多个,以反映民间生活为主,多以生产劳动、男女爱情或家庭矛盾为题材,语言生动,乡土气息浓厚。
1949年后,花鼓戏艺术有较大发展,不但整理了如《刘海砍樵》、《打鸟》等传统戏,而且创作了《双送粮》、《姑嫂忙》、《三里湾》等不少现代戏。《打铜锣》、《补锅》、《送货路上》、《野鸭洲》等已摄制成影片。
花鼓戏的音乐曲调约300余支,基本上是曲牌联缀结构体,辅以板式变化,根据曲调结构、音乐风格和表现手法的不同,可分为4类:川调。或称正宫调,即弦子调,大筒、唢呐伴奏,曲调由过门乐句与唱腔乐句组成,调式、旋律变化丰富,是花鼓戏的主要唱腔。打锣腔。又称锣腔,曲牌联缀结构,“腔”、“流”(数板)结合,不托管弦,一人启口众人帮和,有如高腔,是长沙、岳阳、常德花鼓戏主要唱腔之一。
韶乐
韶乐是上古舜帝之乐,是远古的宫廷雅乐,具有礼乐、教化、祭祀神等功能,也是王公贵族享用的高雅精神产品,可惜后来失传。经国内外30多名音乐、舞蹈、文学、史学专家历经10多年的挖掘研究,2003年12月23日,在韶山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活动高潮迭起的浓浓氛围中,在新落成的古朴典雅的韶乐宫里,首次公演了空灵婉转、如丝如缕的瑰丽古乐——韶乐。
今日的韶乐,是在浏阳古乐、韶山山歌和宋代琴谱等基础上进行研究、整理和开发出来的一部集诗、乐、舞为一体的史诗性乐舞。它由祭司、部落战争、箫韶九成、南风歌、关雎、湘夫人、缶韵、潇湘水云、中和韶乐九部分组成。
总长90分钟,由50多人同台演奏,使用的乐器有36种200多件,有编钟、磬、足鼓、箫、埙、琴、瑟等,可说是集夏商乐器之大成。舞蹈有干戚舞、羽舞等古代舞蹈。失传4000多年的韶乐重现人间,国内外100多家媒体竞相推介,来韶游客争相观赏,好评如潮。
饮食习俗
冬至炕熏腊肉
流行于全省各地。湖南人喜食腊肉,冬至开始杀年猪,除留部分鲜食外,大部分制成腊肉留着长年食用。其制作方法是:先将猪肉(最好带皮)或牛肉、鸡、鸭、鹅、鱼、兔肉等用盐或拌以五香、八角粉腌四、五天,待晾干后,以锯木、谷壳、花生壳、桔皮、柚皮等烧烟熏烤,或挂在柴火灶上,让冷烟熏烤,称“冬腊肉”。色泽鲜红,味道香美,可食至来年伏日不坏,是家人自食、待客、宾馆、酒店的佳肴。
喝凉药茶又称喝凉茶
流行全省各地城乡。湖南夏季炎热,气候干燥,容易受热中暑发疹或生疮疖痱子,人们常以一些清热解暑、利尿解毒的草药,诸如金银花、淡竹叶、夏枯草、车前草、香薷、薄荷之类,加上石膏等矿物药,煎水或开水冲泡,代茶喝,以防暑解热,祛湿消毒,强身健体,称“凉药茶”,或“凉茶”。所用之药草,农村多上山自采,城镇则中药店有专门配制供售用。此习经久不衰。
韶山境内历来以大米为主食,辅以红薯、小麦、荞麦等,一般日食三餐。清朝至民国时期,多煮“捞米饭”。米下锅后,待水开片刻,将涮米(半熟米)用捞箕捞出,再放入有甑皮的锅中蒸熟,留剩下的米汤喂猪。
遇婚丧大事,用木甑蒸饭。70年代多煮“测水饭”,锅中加水及手背,饭软硬合适。80年代以后,煮饭多改用铝锅、高压锅或电饭煲。
一般农户以蔬菜为主,款待工匠和客人则加鸡蛋和小鱼虾之类;初一、十五吃点猪肉叫“打牙祭”或“打唇福”;只有贵客到来才杀鸡款待。
旧时,肉类以猪肉为上乘,鸡、鱼可入筵席,一般有海参席、蛏干席、蛋糕席。牛肉不上席。狗肉为多数人所忌食,且不准入厨上灶。至于吃猪肉,多爱吃肥。80年代以来,境内情况大变,牛、羊、狗、兔肉成为上品。长时期内,境内水产以鲤鱼为贵重,草鱼则不可待大亲。80年代后黄鳝、泥鳅行俏,甲鱼和乌龟成为名贵珍品。
韶山境内居民一般自制青茶,烘烤多用枫球和黄藤,茶味浓而略苦。富户讲究饮用“清明前茶”和“谷雨前茶”。盛夏给野外工作的人送茶,多用大陶壶泡“老毛叶”。各家素有以茶代酒表热忱的习惯,来客泡茶是待客的一般礼节。春节待客,则用豆子、芝麻、橘饼、红枣和姜丝之类代茶叶,以示尊敬。
韶山旧时境内多自酿米酒,也有请酒匠酿造谷酒或高梁酒的。喝酒一般都先加热。匠人喝酒,先以食指醮酒往肩后左右各弹一次,表示敬师。
米粉
米粉是湖南省内尤其是常德市、湘西、湘南一带的风味食品和小吃。
依据加工方法不同,有“肠粉”、“切粉”、“滤粉”、“榨粉”,统称“米粉”。食用时按烹调方法的不同,又有各种各样的称呼。将米粉加各种配料、佐料(醋是必不可少的)凉拌而食,称“凉拌粉”;将米粉放在滚水锅中烫热,捞起,不放汤,加配料、佐料,称“冒热粉”;加汤,称“汤粉”;用油炒,称“炒粉”;用小锅将米粉和配料一起煮,称“煮粉”。根据配料不同,有“瘦肉粉”、“牛肉粉”、“鸡杂粉”、“螺蛳粉”。
不加肉菜的叫“素粉”。湖南人喜好米粉,或赶圩、或进城,每每选中吃米粉,饭店、宾馆、招待所早餐供应米粉。
伏日吃姜
流行于长沙、湘潭、株洲等地。夏日炎热,气候干燥,人们喜贪凉,故易蕴积内寒。民间有伏日吃老姜炒子雄鸡(刚开叫的公鸡)习俗,姜要多放,一只鸡一般要放半斤姜,以便驱寒。长沙人吃时要将门窗关闭,吃得大汗淋漓,意在发散体内蕴寒,防止秋发寒病。民谚云: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伏日吃姜炒子鸡最好三个伏日都吃,如果条件不允许,一般也要吃一个伏日。农村亦有用草药路边荆煎水烹制老姜炒鸡,以散寒祛温健脚强身的此习沿袭至今。
立夏吃蛋
流行于湖南大多数地区,尤以湘南的衡阳、郴州、永州和湘西最甚。立夏日,将整鸡蛋煮熟,剥壳后加红枣煮汤吃,叫“吃立夏蛋”湘南一带,尤其是嘉禾、临武、蓝山、桂阳于立夏当天早晨起来,将整鸡蛋或鸭蛋煮熟,用红纸或红色染料将蛋皮染红,再用一个小网袋装上,系于少年、儿童的前胸,一直挂到中午或下午再剥去蛋壳将蛋吃掉。民间以为立夏吃蛋,能强身健胃,行走有劲。谚云“立夏吃蛋,石板踩烂”
居住习俗
旧时,境内乡间聚族而居,形成小村落,并以姓氏作地名或屋场名,如杨林乡谭家冲多谭姓,大坪邹家冲为邹姓。但建房分散,独家小宅,依山而筑,隐露参差,错落有致。
一般农户建宅,多采用“一担柴”形式,即一排三间,两边各竖数间,建在两端的称橹头,橹头墙外再加搭的称披梢,只在一端出橹的称“推巴钩”。
大抵居中为堂屋,供行礼仪和接待来客用,两侧为正房,橹头为横屋、厨房、畜舍和其他杂屋。私人建房,一般先请风水先生看风水,定朝向,择定下基脚时刻;多选择坐北朝南,向阳背阴,依山面水和冬暖夏凉之地。
80年代后,人们以发展经济为目的,多以人口集中、交通方便为前提选择建房地点和房屋朝向,建成漂亮的楼房。
生产习俗
旧时,韶山农民从事传统的农业生产,一年按24个节气安排各项农事。“清明下种,谷雨下泥”,指的浸种育秧。播种时要用纸包三页纸钱,再穿三根线香插在秧田边,以求风调雨顺,鼠雀不侵。
“立夏”插田颇为隆重,农民称为“栽米树”。早上扯秧要鸣放鞭炮或“三眼铳”,叫“开秧田门”。一天五酒三荤,中午吃麸子肉。晚餐后,主家另送每人两只或四只盐鸭蛋。
插田师傅拿着蛋,随口唱着山歌归去。农民中耕“踩田”爱唱山歌,俗谓“踩田不打歌,禾少稗子多”。踩田人用饭也特别讲究,时人即称“插田酒、踩田饭、扮禾茶”,须茶水酒肉相待。扮禾全由青壮男劳力承担,一般每天五酒四饭,谓之“不急不慢,担谷餐饭”。
上午扮四担毛谷接茶酒,扮四担毛谷吃中饭。饭后扮四担毛谷接茶酒,再扮两担毛谷接压茶饭,再扮四担毛谷便算完工。
韶山纪念品
韶山是毛主席家乡,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是湖南韶山人。
韶山毛主席的故乡,伟人的故里,为五星级红色之旅的旅游之地。
纪念品类:纯铜主席像,开国大典像,半身像,沙发像,北戴河像,老年座像,草帽像,大头像,挥手站像,风衣像,决战前夕像,主席台像,像等纪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