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医圣祠,是我国东汉时期著名的医学家、世界医史伟人、医圣张仲景的墓及祠纪念地,坐落在南阳市城区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仲景为东汉南阳人,聪明颖悟,博览群书,善闻勤记,精于思考,首创六经传变,八纲辩证的医学哲理,撰著的《伤寒杂病论》,是人类医药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的医学典籍,创建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核心理论,奠立了中医学临床体系的基础,被后世尊为“方书鼻祖”和中医学的“金科玉律”,后世尊张仲景为“医圣”,民间又尊奉张仲景为医药之神、健康之神。
医圣祠始建于何时无确考,据《张仲景祠墓志》记载:明·嘉靖二十五年,由明藩唐王和地方儒医共同捐资在仲景墓畔修建了医圣祠。清代中期,医圣祠达到最大规模,有祠田近700亩。1929年,军阀石友三拆毁了祠园的大部分建筑。1935年,以章太炎、陈立夫、焦易堂为首的99位当时中国文化界、中医界名人联合发起倡议,重修南阳医圣祠。建国后,医圣祠经历了数度的修缮和扩建。
医圣祠的建筑规模浩大,古相典雅,布局紧凑,主要建筑有汉代子母阙、医圣大殿、过殿、内经楼、灵枢阁、医林会馆、医圣墓等。医圣大殿供奉有张仲景塑像,十大名医塑像列于祠内。祠内有两座碑廊,东廊刻张仲景组画,和历代医学家以及当代中医大师、文化大师、国外医学大家对张仲景的评赞;西廊镌刻了从伏羲、神农黄帝一直到清末、中国医药史上的113位名医画像,是国内最大的历代名医画像碑廊。
医圣祠是一组具有汉代艺术风格的建筑群,博大雄浑,巍峨壮观。门口一对高大雄伟的子母阙,门阙既可登高望远,又是权威的象征,阙身下面镶嵌着一对朱雀,面南而立,展翅欲飞,象征着方位和吉祥。正门上方是郭沫若先生于1959年题写的“医圣祠”三个大字,苍劲有力,熠熠生辉。朱漆大门上装饰着重约150公斤的青铜“铺首衔环”,象征着雄伟和威严,这是世界上最大的铺首衔环。
步入门庭,首先映入眼帘的一块巨大的照壁,是由一块完整石料制成,长宽各为3.5米,为当代碑林所罕见。照壁的正面刻写的是已故中医黄竹斋先生撰写的《医圣张仲景传》,生动地描述了张仲景光辉的一生和他对中医事业的伟大贡献。
庭院中间矗立着一尊高大的医圣塑像。院内东西长廊,分别镶嵌着《张仲景组画》、《历代名医评赞》、《历代名医画像》石刻200余方。
医圣祠还有一著名景观“百寿亭”。这里从书圣王羲之到郑板桥,集历代书法家“寿”字石刻于一壁。最值得一提的是吴昌硕写的“寿”字,又“长”又“瘦”,号曰“长寿”,被书法界传为美谈。
医圣祠的大殿内陈列着《伤寒杂病论》的各种版本及国内外医界同仁捐赠的文献资料。东西偏殿内陈列着修复医圣祠时出土的文物,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医圣祠的“三宝”了。
一是国家一级文物东汉针灸陶人,身高24厘米,胸宽7厘米。比宋代针灸学家王唯一主持设计的针灸铜人要早将近一千年。
二是国家二级文物晋咸和五年医圣张仲景墓碑。
三是白云阁藏本木刻版《伤寒杂病论》,为张仲景第46代孙张绍神所珍藏,几经辗转,才得以保存。
相传正月十八是张仲景的诞辰日,清代至民国时期,逢仲景诞辰和三月三,医圣祠都有盛大的庙会,至今每年仍举行隆重的民俗祭祀活动,万人入园,香火盛大,百姓们在医圣墓前寄托着国泰民安、家道祥和、平安健康的殷殷愿心。正月十八医圣诞辰日,已经沿袭成了一个特殊的民间节日。每年都有港台及日本或者东南亚的医学参拜团来医圣祠朝圣。举行隆重的祭拜医圣张仲景的典礼活动,举办张仲景学术思想研讨会。
医圣祠作为“中医祖庭”、“祖国医学圣地”,是集张仲景文物保护、中医文献收藏、文博陈列展览、民众祭祀纪念为一体的人文旅游胜地。
医圣祠以其丰厚的医学文化内涵,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炎黄子孙的勤劳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