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凯里文化遗产


一、遗址

古城遗址

清平堡、清平长官司署遗址

清平堡,明洪武五年(1372)建于五里桥乡的江西坡(又名旧城坡),明洪武十四年(1381)迁清平城北石仙山。今存遗址和部分墙、壕,占地约1400平方米。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六月改为清平长官司后,再迁回原清平堡旧址—江西坡,今仅存基址。

清平古城遗址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六月置清平卫。卫城建于石仙山清平堡旧址,同年在石仙山南坝上(今炉山镇)筑卫城。初为土墙,有四门:东称通明,南称通远,西称道北,北称镇安。明正德十三年至明正德十四年(1518—1519)改建拱门。城墙周长663丈,建有串楼663丈,高1丈,有四门。明弘治七年(1494),改清平长官司为县。司治即为县治。明隆庆四年(1570),知县杨度迁于卫城北门行都司署(今老北门一带)。从此,县与卫同城,俗称卫城。清康熙十年(1671)省卫入县后,遂改为县城。清雍正十三年(1735)苗族义军攻破清平,城毁。

清乾隆四年(1739),知县刘樵请款监修石城,耗银1.582万两,周长增至744丈,有四门。清咸丰五年(1855),苗族义军再次攻占清平,再次掀毁。清同治十一年(1872),奏办下游善后道员曾纪凤照旧复修,增建石拱门一孔,称小北门,位于北门之西约200米。城内有清代建的典史署、训导署、教论理署、把总署、外委署等。民国35年(1946),炉山县政府下令拆除城墙,以作县城公路用料。今有部分城墙遗址。

安宁宣抚司署遗址

明成化十三年(1477)署安宁宣抚司,播州宣慰使杨辉率兵5000在今凯里城北岩头寨旧址督建城垣,耗费粮、银十万石、两。城池占地约1平方公里,城高2米。明嘉靖元年(1522)司治迁凯里城后,宣抚司城废。今仅存司署基址遗迹。

凯里古城遗址

凯里古城遗址,在市城中心北约0.5公里,大阁山南麓。明正德十一年(1516)始建土城垣,设四门。清雍正十三年(1735)苗族包利、红银率众起义,掀毁城垣。清乾隆四年(1739),总督张广泗令丹江通判王吕监修石城,墙高1丈,长765丈,设东、西、南、北四门,在拱门上建有楼阁,因多次战争和解放后城市建设需要,今仅存部分城基遗址。

香炉山二屯崖古城遗址

香炉山二屯崖古城遗址,位于市城西17公里的香炉山中层,系清平卫中左千户所、炉山汛驻所。明崇祯十五年(1642),清平县城绅士李若星捐资募集数百民众于此建筑城堡,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重刊清平县志》称,时于此“聚而居者百余户”。建有石拱城门,尚存。今是登上香炉山顶第一道隘口。门楣上镌刻“是一保障”四个大门,门两侧阴刻楹联“一障保名区雉堞山城千载因,层崖开胜境蜃楼海市两重盘。”拱门上方原建有楼阁,已毁,古城基址尚有遗迹。

战斗遗址

冷水沟古战场遗址

位于凯里城南牛角坡半山腰上。据《〈清实录〉贵州资料辑要》记载,同治十一年(1872)4月苗族起义军在雷公坪被清军镇压,首领张秀眉被俘后。起义军将领包大肚、金干干率领部分义军自雷公坪、挂丁撤退出来,坚守在平茶、牛角坡、乌鸦坡、乌堡、冷水沟一带,依托深山老林和以上后勤支援作大本营,顽强抵抗清军。清军提督龚继昌部和派来的援军实行重兵包围。经过激烈厮杀,终因敌众我寡,义军战败,将领包大肚、金干干英勇就义,不少苗族义军将士亦惨遭屠杀,横尸旷野,腥味弥漫。经过冷水沟一战,苗族义军18年抗清斗争结束。清军撤退后,在深山避难幸存下来的冷水苗族同胞回到山寨,含泪在村旁集中掩埋了就义将士遗体。

基地至今保留完好,位于冷水苗寨上方和寨脚,上方的叫“坊俩卡”,意为外地坟,面积约500平方米,寨脚的叫“该掌坊俩”,意为草坪墓地,面积约300平方米。另有多处墓地分散在该村上方。每逢清明,仍有村民自发来墓地烧纸敬香烛,以表达对先人的缅怀之情。

咸同农民义军火药作坊遗址

位于凯里城南小高山东北面悬崖上,距市中心约5公里,当地群众称“康炸巴丢”(苗语,khangd zad baldiul),意为避汉乱的岩洞。洞口隐蔽,垂直而下7米后方进入洞道,沿洞道前行30米方进入洞厅。洞厅高不可测,宽约15米,长约120米,有常年不断小溪,并有多支小洞直通洞外。洞厅有6座熬硝窑,并有大量泥硝、灰烬及未燃尽的木棒。窑体为园柱形或椭圆柱形,高1.6至2米,直径2.5至3米,用泥夯成。并有铜币、铜镊子、铜纽扣、铜枪械箍、铁钉、打火镰、铅弹等遗物(已陈列于州民族博物馆)。

据附近村民介绍,曾有人在洞中得到枪械、打铁用的铁墩、铁锤等。有的还将洞中的圆木、朽板拆除扛回家修牛圈。从洞道到洞厅,尸骨累累,不计其数,较完整的有15具,尸骨多相互叠压,有的呈卧状,有的呈仰状。说明死前曾有过激烈搏斗。据文行九(1996年93岁)说,他祖母(解放前夕去世,时年105岁)在世时曾对他说过,咸同战争时期(1855—1872年),凯里附近的苗族义军多使用该洞生产的弹药。战争后期,很多妇女、儿童都到洞中去躲藏,她本人也在洞中生活三年多。战争结束后,“九报里嘎”(头名字)一族不肯出来,七八十名清军进洞去搜索,义军引药爆炸,清军及九报里嘎一族无一生还。因此,该洞又称“康告九”(苗语),意为九公洞。

金刚相与清军决战遗址

金刚相,字李开元,史书记作金大五、金干干,凯棠乡凯哨村人,咸同农民起义首领之一。金刚相最后与清军决战地为白水洞。该洞位于凯棠乡西4公里,望闹寨南0.5公里,系天然溶洞,分上洞和下洞。下洞高约30米,宽约40米,洞门两边砌石墙,高约4米,洞顶有千姿百态的钟乳石,洞底为白水河,两边有石柱、石林,洞长约1公里。洞内有二厅,可容数百人。

清同治十一年(1872)三月,苗族义军兵败乌鸦坡,金刚相突围回到家乡凯棠。清军(湘军)唐有本、唐占寅率部到凯棠“扫荡”,苗族义军进入白水洞,并在洞口与官军血战。清军在凯棠扎营清野,驱赶族人到山脚洞口进行严刑逼讯呼喊,惨不忍闻。金刚相怒火冲天,与部下带着火枪从洞中冲出,与清军决一死战。因寡不敌众,金刚相被俘,被湘军关押上枷,押送湖南长沙杀害,时年37岁。

二、摩崖 碑刻

摩崖

宾服摩崖

位于大风洞乡与冠英乡交界处的冷风口,昔日为镇远至省城驿道要隘,今亦为湘黔公路之要冲。左右两山夹峙,中通一径,崖壁陡绝,形成隘口。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西侧石壁镌有“宾服”二字,每字约0.49平方米,传为明代巡抚邹文盛所镌。

云梯摩崖

位于香炉山南天门下“九十九磴坎”第86磴左侧,距路基0.3米半崖上,阴刻、行书,字迹完好,摩崖长0.80米,宽0.29米,每字长0.38米,宽0.29米。为清贵东道吴光庭镌。

南关摩崖

位于香炉山“九十九磴坎”第91磴右崖上,距路基0.86米。楷书阴刻。摩崖长0.36米,宽0.33米,字迹清晰,系民国2年(1913)香炉山团首顾佐臣手书。1989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出谷摩崖

位于香炉山城门洞城墙右侧,距石级路基高10米陡崖上。楷书阴刻,横列。每字长、宽各约0.65米,苍劲有力。

察院明文摩崖

位于香炉山二屯崖观音洞口东北约120米处,距路基高1.40米。摩崖长1.03米,宽0.60米,上为半圆形,呈碑状。楷书阴刻。为明崇祯七年(1634)二月向大才、黄富以碑记形式记述“征剿炉山古绩碑衔”。今字迹清晰可辨。摩崖上0.70米处有篆字图章一枚,长、宽各约0.45米。

赵文奎摩崖

位于香炉山“察院明文”摩崖右侧2.60米崖上,距路基高1.70米。楷书阴刻。摩崖长0.90米,宽0.37米。每字长0.34米,宽0.37米。清晰醒目。摩崖右上崖半壁有许多阳刻行楷摩崖,大多已被风化,无考。

香炉山界碑叙摩崖

位于香炉山“九十九磴坎”下约100米石级路半崖上,距路面高10米。摩崖分左右两壁,右壁长1.0米,宽0.36米,主要记述立碑事由。左壁长1.15米,宽2.20米,主要记述香炉山具体界限,共1800余字。“为大中华民国贰年岁次癸丑季冬月吉日众道士仝建”“住持王宗远”“匠士潘桂镰造”。竖立,阴刻小楷。今字迹清晰完好。

云溪洞摩崖

位于大风洞乡大风洞口石壁上,另有“洗衣池”“饮水池”“隆观峰”“陷洪含泽”“云溪重光”“长孔含如”“勤政爱民”等七幅,均为楷书阴刻。至今保存完好。1982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张孙二公醉卧处摩崖在清平镇驻地西北1.5公里的石仙山清平堡遗址南侧,岩石高约3米,宽约4米,立于坡膀上。岩上方刻“张孙二公醉卧处”,楷书阴刻,0.25米见方,其右下岩壁竖书阴刻隶书,记其二人醉卧经过:清宣统三年(1911)仲春,张景森(字宝书,原清平县拔茅堡人,贡生)偕同知己孙俊夫(字培秀,清平县高平庄人,秀才)等一行趁兴登石仙山踏青,醉卧于此,乃镌石以记其事。字迹今仍依稀可辨。

碑刻

胜境碑

位于香炉山二屯崖下大路右侧。碑高0.95米,宽0.90米,厚0.15米,楷书阴刻。据《重刊清平县志》载:“炉山胜境碑,乾隆四十七年邑令雷平立。”碑文至今清晰。“胜境”碑原为“黔阳胜境”碑,“文化大革命”时上半截“黔阳”二字被敲断,后筑路被埋没。今“胜境”二字仍遒劲醒目,1989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黔阳第一山碑

位于香炉山二屯崖城门下102米,石级路右侧。青石碑,高1.6米,宽0.82米,厚0.15米。该碑中款为“黔阳第一山”,两侧自右至左竖列记文及题款。

记文为:“黔省之山多矣,如金筑之南岳、螺蛳、照壁等山,诚为名胜,非不蔚然深秀,以壮会城之观瞻。然要其峭壁端方、烟云缭绕、倏忽变化不可捉摸,荟萃泉山之景者,莫若靖邑之香炉山。岁在癸未,予守是邦,因公会昆山管都间小住于此,浏览胜概,实属天造地设,集黔山之大成,爱颂嘉名为黔阳第一山,不禁之歌曰:气象峥嵘兮,蓬台起舞。峰峦环绕兮,磅礴安堵。空阔天地兮,安设营武。庙堂辉煌兮,四里可睹。万山拱象兮,照垂千古。”题款为“知清平县事古滇徐作霖题光绪甲申年暮春吉日立”。

永垂不朽碑

位于香炉山西北山腰,塘房寨东10余米处。青石碑,碑高1.36米,宽0.70米,厚0.15米,在碑座,为“大清光绪戊寅四年秋”立。该碑主要记述“光绪二年绅民等禀奉清平县正堂”“重修香炉山上下二十里塘路”事迹,并将所有“乐善者”芳名及所捐银两数额开报后世。总计有86人捐银,包括监修5人,共91人。该碑横楣阴刻“永生不朽”四字,自右至左竖立记文,字迹大都清晰可辨,1989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宗柏桥石刻

位于清平镇驻地北约1公里小河滩,阴刻楷书“云晴天影阁,山静水深幽”。笔锋遒劲有力,系明工部尚书孙应鳌手书,因炉山酒厂筑小堰坝被淹没。

甘囊香笙堂碑

位于舟溪乡政府驻地西约1公里,舟溪河畔龙井处。碑高1米,宽0.5米,厚0.1米。碑文阴刻楷书,横楣为“永垂不朽”,碑文为:“窃维吹笙跳月,乃我苗族数千年来盛传之正当娱乐。每逢新年正月,各地纷纷秩序渐举,以资娱乐而贺新年,更为我苗族自由婚配佳期,其意义之大良有以也。我寨先人吴乜灵一公建立笙堂于此,名曰甘囊香笙堂。东抵余张二姓田,南抵余姓田及王姓田,西抵屯上寨脚,北抵桥。每年正月十六日起二十一日止,各寨均得参加毫无限制。笙堂一切秩序,均由我寨维持,禁吹鼓笙。特此碑铭,永昭后世也。”落款为:“虎场全寨人同立,中华民国三十一年古历正月十五日立。”碑文为该寨人吴学新手书。该碑至今仍清晰醒目,1985年11月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临江堡界碑

位于旁海镇驻地东南约1公里,养炸丢山顶。碑高0.7米,宽0.4米,红沙岩料石。正中刻“临江堡界碑”5个大字;右刻“行政公署铜仁府成、署荔波县知县察、署瓮安县兴萝谢、署清平县知县严”;左上方刻“署丹江厅修补知县洪卫千总陈庆元、土目张智”;左下方刻“南界银岩顶,左至大堰沟,直交界,右至凯哨岭”。最后镌“嘉庆二十年三月谷旦立”。

三、古建筑

孙文恭公祠

孙文恭公祠位于凯里市西北37公里的炉山镇老北门。为明代南京工部尚书孙应鳌的祀祠。祠址即原孙氏书舍旧址,孙应鳌年少时在此读书。

孙应鳌谢世15年后,贵州巡抚郭子章等为其请谥于朝,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诰谥文恭,于其书舍处建祀祠。祠建后毁于兵火,清光绪七年(1881)重建。占地面积594平方米。

祠坐西向东,其建筑按中轴布局,共分两部分:前为敕建孙文恭公祠,简称公祠,包括牌坊、院坝、前殿、厢楼、正殿;其后为附建于公祠的孙氏家祠,系其房族所建,简称私祠或家祠,包括后厢楼及后殿。

牌坊为砖结构,六柱五间五楼,三层檐悬山顶。明间为门,上嵌阳刻楷书“孙文恭公祠”石匾,坊上遍饰浮雕,牌坊古朴,雕饰优美。坊后院坝宽22米,深10米,有梧桐10余株高耸其中。

前殿系单檐布瓦硬山顶穿斗式木构建筑。面阔5间共22米,进深11檀6.8米。左右两侧封砌五山屏风墙,前后两壁皆木作装修,明间为出入通道。

正殿正楹隔天井迎面而建,前有踏跺3级,为15檀抬梁式构架,进深10.2米。其余同前殿。正面坊上饰以浮雕图案,悬有匾额。明间置六合门,各间窗棂缀以雕饰,装修典雅。殿内架梁为明袱,制作规整,明间设孙文恭公牌位于龛中。

两殿之间,南北两侧各有厢楼三间,皆单檐悬山顶,穿斗式构架,其檐口与两殿檐口平齐,封檐板将四幢建筑连为一体。天井呈正方形,边长10米,以鹅卵石海墁,中嵌八卦太极图纹样。

孙氏家祠以两厢一殿与公祠正殿围成宽16.5米,进深9米的鹅卵石天井,每边厢楼6间二楼,原作孙氏族人祭祖时住宿之用。后殿原供孙氏列祖列宗牌位,现建筑已属改建之物,为面阔7间二层楼砖木结构楼房,屋顶为庑殿式。宽21.8米,进深11米,高6.5米。家祠占地498.7平方米。

1989年凯里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凯里万寿宫

坐落于凯里老城东门街北侧。清乾隆年间江右人创建,道光十年(1830)重修。清咸丰五年(1855)毁,同治十三年(1874)复修。为中轴线布局二层楼房建筑,分三级三殿,即前殿、正殿和后殿,呈梯形进深,由麻条石台阶二十七级上前殿,九级上正殿,四级上后殿;二级高于1级1.5米;三级高于二级1米,占地2500平方米,是凯里市城区唯一留存价值较高的古代建筑物。

凯里万寿宫建成后,民国21年(1932)为江西会馆所用。民国26年(1937),中共凯里地下党小组在此成立“抗日救国后援会”,民国32年(1943),炉山县凯里民众教育馆也在此设立,民国34年(1945),省立炉山师范简师班在此开办,1950年年初,凯里镇人民政府驻其中,1951年上半年,炉山县凯里苗族自治区成立,区政府亦驻其中。2000年5月17日凯里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9月,由于城市建设等原因,前殿被拆除。2006年3月,凯里市人民政府投资72万元对中殿进行维修。2006年6月被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凯里魁星阁

凯里魁星阁,位于凯里市城大阁山之巅,海拔763.5米,1982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乾隆年间始建,清末被风吹倒,民国14年(1925)复修。底层石堆砌,四层木质穿斗式六角撵尖顶建筑,翼角翘起,阁高17米,底层高5米。民国25年(1936)2月15日,再次被风吹倒。民国27年(1938)再次重建。阁楼改为三层,高14.7米。其翼角挂有木鱼、铁铃,山风吹拂,叮当作响。同时,恢复东(素厨)、西(荤厨)二厨,增建一道山门。南面增建观景楼和牌坊及西、北二亭。魁星阁原有道人居住看守,所有文物古迹保存完好。

1966年后,因无人守护,魁星阁遭到人为毁坏及风吹雨蚀,破烂不堪,仅存一座牌坊和主阁石门、屋架。1982年10月5日,黔东南州政府决定复修,并于1984年由州、市两级政府拨款18万元,群众捐资2.9万元,于1985年11月正式动工,1986年年底竣工。

魁星阁修复后,基本保持原建筑式样,为五层六角塔形木质结构抬梁式古建筑,琉璃瓦顶。阁高22.86米,底层对角径11.6米,占地97平方米。阁底层为青石围砌,设有前后大门。前门朝南,后门朝北,门两边分别镌有楹联“飞关过齐泰素景,苍烟几占小瀛洲”“凯水晴波滚滚奔来眼底,炉峰烟雨巍巍矗立樽前”。二至五层设走廊,花板装饰。一至四层翘角分别雕刻童子送观音、翻江龙、双凤朝阳、孔雀东南飞、八仙过海、八卦图等。阁基分内外四方台,内四方台为正方形,边长25米,外四方台为长方形,长76米,宽56米,花纹斜石镶砌,立有石柱,石栏杆,上刻有双龙抱柱、二龙抢宝、将相和等图案。此次重建,还新建有阁西吊脚茶楼,西岭凉亭和岩鹰亭等。

二屯崖城门洞

二屯崖城门洞位于香炉山二屯崖西南端,为明崇祯十五年(1642)李若星筑城所建。二屯崖城门建于二屯崖崖缺口处,大块方石砌就,拱形,高2.5米。门进深为两层,第一层0.84米,第二层1.25米。门上有横额一方,长1.15米,宽0.6米,阴刻楷书“是一保障”四个大字。两侧阴刻楹联一副,上联楷书“一障保名区雉堞山城千载固”,下联草书“层崖开胜境蜃楼海市两重盘”。过拱门登11级石阶处建有魁星点斗阁,三间二层木构建筑。明间为通道,左次间置土地菩萨,右次间置财神,二楼中间置掺进生点斗菩萨。

阁东北约50米处建有七层香炉塔,占地面积约36平方米,高约20米,四角撵尖顶木结构建筑。上盖小青瓦,飞檐翘角,悬吊风铃,劲风吹拂,叮当作响。各层有楼板,四面装棂窗,由底层旋梯而上。明清时期,香炉塔既是战时的了望台,又是战时的指挥所。城门洞地势险要,是香炉山的第一道险隘、第一道雄关。魁星点斗阁和香炉塔早毁,城门洞尚存。

南天门

“南天门”位于香炉山顶层南面,与“九十九磴坎”连为一体,是香炉山的第二险隘、第二道雄关。“九十九磴坎”至“南天门”,狭窄陡险,是通往香炉山顶层的唯一通道,故称“一线通”,又称“一线天”。为此,明路南知州汪良有诗云:“雄关未许容双马,杀气曾教走万军。”《重刊清平县志》也有“一夫守之,可以御百”的描述。此通道踏跺九十九级,高36米,垂直高度27.3米,宽1.9至2.5米。两壁有“云梯”“南关”“步南天”等摩崖。“南天门”建于“九十九磴坎”顶端,拦截路口,紧连两壁,中置一拱门,细钻条石修建,无缝、坚实、牢固。搭门为两进一体,一进高2.44米,宽1.33米,进深1.03米,另一进高2.3米,宽1.97米,进深1.35米。“南天门”下宽4.41米,上宽7.3米,高3.1米。过拱门后登石梯22级即进入平缓顶层。“南天门”顶上建有一亭,称“南天门亭”,为二间木质瓦顶。亭中置数尊菩萨,西向南方。清咸丰年间毁于兵燹。

清光绪七年(1881)修复。民国初年一和尚(俗名杨光明)捐资重建,解放后毁。“九十九磴坎”至“南天门”路段由于年久失修,毁坏较多。1989年,市人民政府拨出专款维修该路段,其石级均为细钻条石,两边并设铁栏杆供游客上下攀扶。

石桥花桥

尹家桥

位于凯里市湾水镇东南3公里大翁凼南侧。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据《清平县志》记载:“尹家桥在翁凼小河,监生尹占鳌建”,故而得名。该桥为3孔石一拱桥,呈弓形,全长40.35米,跨径11.35米,宽6.7米,高7.46米。桥面为青石板铺设,两侧用青石细料栏杆围护。昔日为凯里通往黄平县境的古桥之一。1989被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同牛花桥

位于三棵树镇同牛寨脚,距凯里市中心12公里,跨越格冲河源头。建于民国31年(1942),长5米,宽4米,高4米。该桥为长廊式木质建筑,两侧花栏庭柱,设有坐枋供人休息。桥为瓦顶覆盖,两端为高大翠柏和香樟树。

水寨花桥

位于旁海镇水寨寨脚,距凯里市中心20公里,跨越水寨河,系木质结构人行桥。民国35年(1946),翁项乡第五六保联建为平桥。1952年扩建,加立房柱、设栏杆、安坐枋、盖青瓦,成为长廊式花桥,颇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