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上传统的酿酒葡萄种植带上,有着植物王国美称的云南省是被划为不能种植出酿酒葡萄的地方。
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162年前,法国传教士从法国塞纳河谷带来的酿酒葡萄籽,却已经在滇西北香格里拉的雪域高原上种植成活并酿造出了甘地葡萄酒干红……
茨中:雪域高原的神秘圣果
一百多年前,在西藏地区传教受到了挫折、被驱逐出境的西方传教士们带着圣经和葡萄籽离开西藏沿着古道顺江而下,来到了云南省德钦县的澜沧江畔这个位于神山脚下的藏族村子——茨中村。
在茨中村,今年59岁的吴公底在当地可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他出生在一个六代人都信仰天主教的藏族家庭,而他本人在出生的第八天就接受了罗维神父的洗礼,罗维神父给他取了个教名——奥斯汀。他现在是茨中教堂的管委会主任,还会用古老的法国传统酿酒技艺酿造干红葡萄酒。1997年8月,他先是从曾在茨中教堂当过修女的小姨妈德利撒那里,学到了一套法国传教士传授的酿酒技术,后来他又将这项古老的酿酒技术传授给了村里的村民们。
适逢8月盛夏,茨中村的葡萄刚好成熟了,吴公底家也到开始酿造葡萄酒的时候了。一大早,他便和家人一起到自己的葡萄园里将那些已经成熟了的玫瑰蜜、赤霞珠葡萄采摘回来,将葡萄叶子等杂物拣干净后,全部倒在大桶里用木制的杵棒将葡萄捣碎,去皮,然后按比例放入糖,一般是每50千克葡萄加5千克糖,随后就密封起来进行存放……
他边忙碌着边告诉我,法式的传统酿造葡萄酒共有破碎、发酵、过滤等工序,看似简单其实很复杂;现在存放的这些葡萄酒3天要放一次气,12天后进行发酵的工序将葡萄皮渣捞出来;再存放2周后进行第2道过滤,目的是吸出酒液除掉罐底的渣子;再过2周后进行第3次过滤;经3次这样的过滤后,再用纱布过滤,然后满罐密封6个月后,酿造的葡萄酒就可以喝了。以上的这些工序除了要精心操作外,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好发酵期间的温度,温度高了不行,低了也不行,一般在18℃为最佳。这样,酿成的葡萄酒才醇美。
布村:世间最美的葡萄园
“如果你要问世界上最美的葡萄园在哪里?它就在澜沧江梅里大峡谷内。”德钦县生物资源办公室的主任杨云峰告诉我,“澜沧江梅里大峡谷是一条美丽的大峡谷,曾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举办的‘选美中国’活动中,被评选为‘中国最美的峡谷’中的第五名。而澜沧江150公里的峡谷内正是德钦县的葡萄种植区,美丽的大峡谷、梅里雪山、明永冰川、藏族民居、葡萄园,绝对是一幅美轮美奂的风景画。”
在澜沧江东岸的藏族村子——布村后面的高坡上,静静地注视着杨云峰口中所说的壮丽景观:澜沧江水从葡萄园下蜿蜒流过;两岸向阳的山坡上,那独具特色的藏族民居村落、古寺镶嵌在峡谷边一望无际、郁郁葱葱的葡萄园里,葡萄园边白色的佛塔上悬挂着的经幡在江风的吹拂下,不断发出“哗啦”的声响;葡萄园的上面,原始森林簇拥着从海拔5500米的地方下延至海拔2700米的森林地带长达8公里,再上面,就是世界上少有的低纬度、低海拔的现代冰川——明永冰川和梅里雪山的主峰——卡瓦格博(藏语)。
我虽然没有到过法国的波尔多葡萄谷,也知道那里的葡萄园很美丽,但同时拥有梅里雪山、白马雪山、明永冰川和澜沧江梅里大峡谷、藏族村庄——如此自然的人文风光的葡萄园,也是世间不多见的呀!称之为世间最美的葡萄园也不为过。
夜幕降临了。欢畅的弦子拉了起来,高亢的弦子唱了起来,热情的主人为我准备了奶油渣、琵琶肉、酥油茶等藏族美味食品,藏族朋友们热情豪爽得厉害,频频给我们敬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