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行谣谚


陈行地区是“上海县 城隍” 秦裕伯的故土。当地人文历史悠久,尽管地区政权机构名称多变,其辖区大小始终不变,时达211年,因此文脉清晰,遗存丰富,形成独特的文化空间。 陈行人说话不忌土气,方言口音独特,各村宅大多有能唱善说者,因此当地传说、歌谣、谚语等蕴藏量较大,而且传承有序,记录丰富。

尤其是清代至民国初,当地拥有几代“问俗闲翁”,汇编出《上海县竹枝词》、《沪谚》、《沪谚外编》等众多俗文学资料,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被中外民间文化研究者视作上海地区原创性代表作。

同时,在近代流传中,催生了陈行宣卷、浦东钹子书等民间艺术新样式,丰富了竹枝词、棹歌的民俗风韵。

1、田头山歌

《沪谚外编》收录山歌100余首。《民间文学集成上海县卷》收录的四句头山歌34首、答还山歌20首、踏车山歌2首,多数来自陈行地区。周曙明汇编的《上海浦东民间童谣选》收录了248首童谣,大多至今在当地流传。

2、民谚俚语

胡祖德收集、汇编的《沪谚》,内容极为丰富,编入上海地区俚谚近2000则,每则有“读音”与“义典注释”,按诗韵四声排列。

3、故事传说

1986年民间文学普查时,当地口头采录到近百个民间故事、传说。2006年收入《民间故事全书上海闵行卷》的就有40多篇故事和传说,大多是地方风物和风俗传说。当地对众多历史遗存均有传说相传,对众多民俗事像自有“由来”说法。

4、谜语、隐语(切口)

5、宝卷唱本

胡祖德《沪谚外编》收录有《花名宝卷》、《怀胎宝卷》以及《白娘娘报恩》、《小方卿道情》、《斩白獭》、《卖妹成亲》、《陆雅臣卖娘子》、《孟姜女寻夫》、《张凤山卖布送人情》、《庵堂相会》、《陈九仙求子》、《僧鞋记》等唱本。

一波三折 “申遗”成功

如果不是参与第三批国家级“非遗”名录的申报,陈行地区流行的民俗谚语并没有被确定为“沪谚”。最初,它被称为“陈行民间文学”,囊括了“五项集成”。但是在2007年申报市级“非遗”名录的时候,专家认为“民间文学”概念太宽泛,不如改成“陈行谣谚”。虽然“陈行谣谚”听起来像是“陈行谣言”,让陈行人不太高兴,不过专业人士指出《古谣谚》一书在学术界人尽皆知。于是,还是以“陈行谣谚”的名字参与了2008年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的申请——结果,没成功。

张乃清随即请来北京专家“会诊”,得出定位不够准确的结论。“陈行”虽然是上海城隍老爷的出生地,从清代起就有21个村的建制,无论“上海”的历史和地域如何变迁、划分,“陈行”700多年来始终在“上海”地界。虽然近些年在行政上划入浦江镇,不过“陈行”这一名字在长三角地区还是知名度很高的。但是,走向全国的话,肯定是“沪”比“陈行”名气大。因此,第三次更名为“沪谚”。

本地闲话 富有精华

严谨说来,“沪谚”不等于“上海谚语”,因为“上海”早就五方杂处,“上海闲话”不仅融入宁波、扬州等地方言,还混入不少英语和日语。张乃清说,沪谚的确切定义是:“在陈行地区搜集的上海本地乡村谚语”。“语言是随人跑进跑出的”,沪谚不含“外地飞进来”的俗语。

来自日常生活的沪谚可根据内容分为时政、修养、事理、社交、生产、自然等类别,具有五大特征:一是使用原生态的老派上海方言,可称为“历史活化石”“文化土特产”。二是真实反映旧时上海乡村农耕生活和市井平民生活风情。三是多为“不知书”而“达理”者的口头创作,显粗俗,欠文雅,但“俗而可耐”。四是由于人口多,民风扬,题材广泛,层出不穷,词条蕴藏量大于社会形态单一的地区。五是修辞手段丰富,话语“煞根”到位,却又充满善意。

据市“非遗”保护中心负责人张黎明分析,沪谚之所以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遗”名录,是因为它作为语言精华,还能典型地反映城市变迁、历史演化、文化理念以及人文价值观的脉络。

保护传承 依靠大家

虽然“陈行谣谚”成为市级“非遗”项目之际明确了2位代表性传承人——来自陈行的群文工作者张石民和周曙明,但是他们在沪谚的保护传承中,只能起引领示范作用。“因为谚语是群体创作、集体传播,”张乃清分析,“它不像某些民间艺术家身怀的绝技,通过保护某个人、传授某种技艺,就可以传承下去。”

七八十岁的陈行老人,个个都是运用沪谚的高手,会不时聚集在一起较量口才。张乃清说,在陈行地区的“说话达人”不像“中国达人秀,经常冒出怪”——人人都是“怪”,就“见怪不怪”。因此,他们通过编书送给“外来人员”,让他们了解沪谚,或者录音保留下语音语义上的“彩头”。

沪谚有所流失也在所难免,有的是被时代淘汰的。例如“麦柴秆吹火通”,意思是用麦柴秆这么细小的中空管试图吹烊灶火,形容人小气。如今农民都用煤气灶煮饭,很少用灶头。小孩子可能知道吸管,但是很多不知道麦柴秆。语言是跟着生活跑的,张乃清倡议:上海人不仅要多讲上海话,还要多讲沪谚,学会了沪谚,人人都能说“脱口秀”。保护传承最终还是要靠大家。

沪谚几则

1、“西乡人寿头,到东乡来看芦头”“东乡人蠧头,到西乡来看石头”。浦东、浦西,自古被称为“东乡”“西乡”,俗称“东头”“西头”。东乡出“芦头”,西乡出“石头”,此句反映了文化的多样性。

2、“乡下姑娘想学上海样,学死学煞学勿像,刚刚学来七分像,上海又在换花样”。形容乡村姑娘“赶时髦”。

3、“宁可学了不用,不可用时不能”。指正确的学习态度。

4、“七人八组长”。形容大家都想拿主意。

5、“文官三只手,武将四只脚”。形容旧时文官易贪腐,武将擅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