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祖师庙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北大街。2006年5月,祖师庙作为明代的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祖师庙供奉的是真武大帝。真武大帝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北方之神,原名玄武大帝,清代因避圣祖玄烨讳,改为真武大帝。民间传说和画像涉及真武大帝时,都把他幻化为超自然的神——龟形,或者是龟、蛇的合体。
祖师庙大殿南向,面阔五间,琉璃瓦覆顶,为单檐歇山式顶。大殿内部的梁架结构属元代建筑风格。大殿内的梁柱十分粗大、挺拔,并且保存的相当完好。大殿内还有各色木雕,十分精美。据建筑风格及建国初期尚存弘治年间(1488~1500年)的重修碑记判断,这座大殿应是明初建筑。
祖师庙大殿南向,面阔五间,琉璃瓦覆顶,为单檐歇山式顶。大殿内部的梁架结构属元代建筑风格,由于战乱和人为破坏,此种梁架结构全国已很少,因此这座祖师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殿内的梁柱十分粗大、挺拔,并且保存的相当完好,没有一根开裂。梁架叠层巧构,一层一层上去,到了最上边的藻井,突然变色,竟像蓝天般湛蓝,再配以各种雕刻、绘画图案,使人目不暇接,也使人不仅可以观察整个梁架的拼接和堆积,还能欣赏整个顶棚的绘画艺术。大殿内还有各色木雕,十分精美。大殿内的彩绘艺术,更是令人留恋忘返。在《清代洛阳城关图》与《金元洛阳城池图》两副地图中,均标注有它的位置。这说明祖师庙的历史十分悠久,在金元时期就已经存在了。祖师庙原来的地盘很大,向南一直到治安街,庙内殿宇楼阁比比皆是,有戏楼、大门、照壁,还有前后殿,大殿内供奉着祖师铜像。然而如今的祖师庙,只剩一座大殿,一座前殿,一个东配殿,一个西配殿(前几年扩建北大街时被拆除)。这些建筑为清代雍正元年(1723年)河南知府刘天爵修建,乾隆八年(1743年)高兴业又进行了维修。目前整个院落占地面积大约只有4亩左右。祖师庙供奉的是哪路神仙?已经无法从殿内得知。经过翻阅资料,才知供奉的是真武大帝。
真武大帝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北方之神,原名玄武大帝,清代因避圣祖玄烨讳,改为真武大帝。民间传说和画像涉及真武大帝时,都把他幻化为超自然的神——龟形,或者是龟、蛇的合体。明代余象斗的《北方祖师玄天上帝出身全传》,记述了真武的得道历程和他降妖擒魔的故事。真武大帝的修炼非常艰难,共修炼了八世。净乐国王与善胜王后,乃是原配夫妻,都40岁了。这一天,他们忽见红光入室,状如太阳,王后遂有身孕。14个月后的三月初三,太子降生,取名真武太子。太子长大后,英俊勇猛。他不愿继承王位,一心钻研道学,常往深山幽谷访道。真武太子15岁来到太和山修道,太和山也因此更名为武当山。太子在太和山的朝阳古洞静修了9年,一日遇见观世音菩萨,要拜其为师。观音说:“你的肠肚吃过五荤,恐难成仙。”太子举剑剖腹,掏出肠肚向长江一抛,那二物一下水,就变成了龟和蛇,以后龟蛇便成了他的形象。又修炼33年后,终于羽化成仙。此时是九月初九,即祖师成道之日。玉帝封他为真武,镇北方,号为真武帝君和荡魔天尊,并将太和山改名为武当山,意为“非玄武不足以当之”。以后各朝皇帝多加封赠,号为“元圣仁威玄天上帝”。
元代以后民间修建的祖师庙非常多,新中国成立前夕,老城区就有4座祖师庙。后来,道教认为真武为龟形不雅,将其衍化为披发、仗剑、足踏龟蛇的道人形象,以后道人足下的龟蛇就慢慢演化为龟蛇二将军。祖师庙大殿南向,面阔五间,琉璃瓦覆顶,为单檐歇山式顶。此种结构全国到处都是,为什么此处的祖师庙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呢?经专家介绍,原来大殿内部的梁架结构属元代建筑风格。由于战乱和人为破坏,此种梁架结构全国已很少,因此这座祖师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