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上巳节”。那么,你知道三月三一般吃什么传统食物吗?
甜酒发糕
自古以来,广西的壮族人就有很多独特的习俗,有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不变。广西有些人过清明,也有些人过三月三,最具代表性的祭祀点心是甜酒发糕。而广西壮族人在三月三上山扫墓的时候,不仅要拿甜酒发糕作为供品祭祀祖先,祭拜之后,自己也要食用,据说可沾染福气。
小蒜粑
在安徽太湖县畈区,每年农历三月三和清明节,有吃小蒜粑的习俗。小蒜粑主要由小蒜、腊肉和大米粉制成。据说在很久之前农历三月三是中国的鬼节之一,这一天傍晚,野鬼出来游荡。小蒜味辛性温,吃小蒜粑能散寒杀虫、驱逐鬼魔。因此,人们会在三月三这天,将小蒜粑、大米饭和猪肉等祭品放在祖先坟前,以示缅怀之意。
湖北民间农历三月三最应景的节气小吃——菜粑
“三月三,吃菜粑”是鄂东地区流行了千余年的风俗。每年从三月初一甚至更早几天的二月尾开始,鄂东黄梅县及周边地区,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着做菜粑了。
三月三的菜粑是用芥菜和粘米(糙米)制成的。春季长成的芥菜叶又肥又大墨绿油亮,将菜叶摘取后细切精碎;将本地产的早粘米,淘净后,磨粉炒熟,将熟米粉与碎菜叶混和搓揉形成米粉团,中间包上或荤或素各色各样的馅料后,捏合成扁圆的形状,上笼蒸熟,就是三月三最应景的节气小吃---菜粑。
“三月三,逛庙会,吃菜粑”在鄂东地区称得上是继春节之后又一大喜庆的节日。自唐宋以来,每年三月三黄梅民间都要在四祖寺、五祖寺举办盛大庙会。走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到处都飘散着浓郁的菜粑香。民间说法,三月三吃菜粑,防病去灾,一年到头不长疥疮。乡民们做的菜粑,除了自家食用外,还用来供祖师、送僧侣、赠亲友,乡情浓厚有加。
相传“三月三吃菜粑”的风俗习惯,就是为了纪念慈恩广布医术高明的禅宗四祖大医禅师道信大师而产生。
远古的鄂东地区,南为浩荡彭蠡,北乃穷山恶林。自大禹疏九江,南部逐渐变为淤积平原,水乡泽国,鱼米双收,但也容易流行疫病。道信禅师医术高明,又慈悲为怀,芥菜的菜汁味微苦辛,是治疥疮的良药。禅师教乡民们冬种芥菜、春吃芥菜以防春瘟。乡民们因芥菜而健身,又因芥菜度过了荒年。农历三月三,是禅宗四祖大医禅师道信和尚的诞辰。于是,湖北民间便在三月初三用芥菜做菜粑,来纪念慈恩广布的道信禅师。广种芥菜,既能防病治病,又可助济春荒,可谓一举两得。故自唐迄今,黄梅种芥菜的习惯久盛不衰。
三月三为什么要吃粑
农历三月三日,相传为轩辕黄帝的生日,上祀节。对于几千年前的事情,民间未必知道得很清楚,只是关于“三月三”有很多风俗,一直流传下来,老百姓是如法炮制,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不知道别的地方是如何纪念这个日子的?在我的家乡池州,有关“三月三”,民谚这样说:“三月三,葫芦瓠子都上山。”这大约说的是阳春三月,天气渐暖,是种瓜点豆的好时节,应该抓紧时间栽种瓜菜了。这样说来,好像三月三不是轩辕黄帝的生日,倒像是瓜瓜菜菜的生日了,也是,黄帝本是农耕文明始祖,以栽瓜种豆的形式来纪念他的生日最恰切不过。
还有一种风俗,有点儿可怕。说“三月三”是“鬼节”。传说三月初三这天,鬼魂到处游荡,“火焰”低的人便能看见,一般人如果天黑之后头顶女人的鞋子,也能够看到鬼魂。这传说即吓人又刺激,相信不少孩子都战战兢兢地尝试过。我小的时候,比男孩子还胆大,也曾经在这天的傍晚来到郊外的烈士陵园,当然没有顶什么女人的鞋子,我知道那种说女人鞋子有秽气,能压人“火焰”的话是没有道理的。黑暗中站在烈士纪念碑下,颤抖着眺望位于西边的陵园墓地,似乎真的看到些忽隐忽现的蓝色火焰……后来拿这事和父母、老师讨论过,大人们解释那是磷火,一般有骨殖腐烂的地方,都会有磷分解出来,磷的燃点很低,会在空气里自动燃烧,白天天亮看不出来,夜间天黑了,便能见到那微弱的火苗。当然这种被称作“鬼火”的东西是正常现象,并非在“三月三”这天才有,后来我又约了几个同学在夏天的夜里去陵园纳凉,顺便见证了不在“三月三”这天,也有“鬼火”飘荡的事实。
三月三这天,最受大家欢迎的风俗还是吃蒿子粑。为什么要在这天吃蒿子粑呢?还是与“鬼节”有关,说是鬼节这天,人的灵魂也被搅得有些散乱,吃了蒿子粑,便能将魂“粑”住。否则,这一年,你的灵魂都会飘飘荡荡的,难以安宁。
安不安魂,只是个说辞,能吃上蒿子粑是人们盼望的。三月春暖,野地里青草葳蕤,那一种蒿类植物,有着艾草的清香、茵陈的药用价值,采摘其嫩芽,洗净捣碎,用新鲜的腊肉粒炒过,再和以粳米粉,做成饼状,用香油煎成焦黄的蒿子粑,外酥里嫩,趁热咬一口,一股浓郁的清香热腾腾扑鼻而来……
童年时,每当做蒿子粑的时候,母亲总是适时地教我们背诵儿歌:“做大粑,做小粑,大粑做了送隔壁,小粑做了自家吃。”每每听到这首儿歌我都会想:为什么大粑送隔壁,小粑留着自家吃呢?按照一种自私的天性,我觉得应该大粑自家吃,小粑送隔壁才对。但这种想法我一直也只是私心里想想,没有认真问过母亲,大约自己也知道这种心理是自私的、不对的。直到成年后,我才终于明白,这种儿歌的传诵方式,就是民间对孩子进行的“己所不欲,勿施予人”的道德教育啊!
孔夫子说“礼失求诸野”。在我童年时,物质匮乏,蒿子粑是一种奢侈的食物了,不是每家每户都有闲情闲心来做它的,如果谁家做了,都要分送些给左邻右舍,母亲确实会挑做得厚实漂亮的送给邻居,我当然也吃过邻居们送来的蒿子粑。
如今,物质丰富,人们也多了闲情逸致,蒿子粑已不独是三月三这天才吃得上了,自清明开始,直到谷雨期间,都是采蒿做粑的好时节。会做粑的大多是老年人了,年轻人不会做没关系,大街上专门有做蒿子粑的食摊,随时都可买来品尝。然而,家家户户都住进了高楼大厦,防盗门窗将左邻右舍挡在钢铁之外,对门不相识,隔壁不搭话,蒿子粑的香气飘落在空气中,却再也听不到“做大粑,做小粑,大粑做了送隔壁,小粑做了自家吃”的儿歌了。
我吃着蒿子粑,却吃出了一缕淡淡的苦味。这苦味,不在舌头上,而在心尖上……
广西三月三十种美食介绍
三月三,是广西重要的节日,为此还成为了广西的法定假日。那么三月三吃什么呢?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美食,下面小梦为您介绍三月三吃什么,这十种美食不要错过了。
1、鸡屎藤
农历三月三吃鸡屎藤,是广西北海本地人的一种传统习俗,我们将叶与大米混合研磨成粉,再做成一片片的鸡丝藤面,用这种面做成的鸡丝藤粿仔汤,味道清香甜美,是本地人喜爱的特色小吃。相传农历三月初三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诞辰,北海人以此纪念这位伟人。
2、荠菜煮鸡蛋
在湖南地区有着三月初三,荠菜煮鸡蛋的习俗。春天正是采食荠菜的季节,而荠菜的谐音是“聚财”。荠菜又称地菜、田儿菜等,是生长在田头地角的一种野菜。荠菜煮鸡蛋不仅可能祛风湿、清火,令腰腿不痛,而且还可预防春瘟。因此,民间有着“三月三,荠菜当灵丹。”的民谚。
春食荠菜也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传统习俗。汉族在这日有吃地(荠)菜煮鸡蛋的习俗。
3、五色糯米饭
黑、红、黄、白、紫——五色糯米饭是壮族地区的传统美食,因糯米饭呈多种色彩而得名,又称“乌饭”。壮家人把五色糯米饭看作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的象征。
每年农历三月三或清明节,壮族人家家户户都蒸五色糯米饭过节。五色糯米饭,因呈黑、红、黄、紫、白五种颜色而得名。壮族人把五色糯米饭看做是“吉祥如意”和“五谷丰登”的象征,是用来招待客人的绝佳美食,也是用来祭扫先祖的供品之一。壮族人十分喜爱五色糯米饭,但因语言差异,不同地域的壮族人对五色糯米饭有不同的称。有的叫糇能,还有的叫乌米饭、青精饭、五色饭、花饭等。
4、蒿子粑
三月三吃蒿子粑,与传统习俗有关。三月初三古称“上巳节”,民间又称为“鬼节”。传说这一天,人的魂魄容易被东游西荡的鬼迷惑,朴实憨厚的乡民们认为,必须吃这种带有野味的蒿子粑,才能把人的魂儿“粑”(粘)住,不为邪恶所侵,人才能健康,不生病。这种美好心愿代代相传,使这种千年旧俗延续至今,演变成祈求康泰的地方特色风俗。
蒿子粑粑又称蒿子粑。是传统江南青团衍生出来的另一种做法。每年农历三月三日吃蒿子粑,是安徽江淮,江南一带汉族民间传统风俗。每年三月,家人采来粑粑蒿的嫩叶,洗净,然后拌以粘米和糯米粉,做成扁平溜圆的粑粑,放入锅内,用旺火蒸熟,吃起来软糯香甜可口。而吃蒿子粑粑的习俗是为的是纪念死者,同时祝愿人人健康长寿,不为邪灵所侵。
5、薄饼
农历三月初三吃薄饼,是同安人的传统习俗之一。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其子郑经继承父业,继续抗清,多次出兵攻打闽南一带,因清军顽抗造成百姓伤亡惨重。在郑军反攻下,清军投降,郑军进入城内,老百姓一边迎郑军,一边制作薄饼祭祀死难的亲友。后来民众就用薄饼在农历三月初三日祭祀祖宗。
6、春饼
三月初三,上巳日也有一种食俗,就是吃“春饼”,把面赶成薄薄的饼,把鸡蛋煮熟剥去皮,捣碎,有的人家还加进去蒜泥,把薄饼卷起来吃,有的地方暖得早,已经有了小葱,用春饼卷小葱吃。
7、艾叶糍粑
清明前后,是艾草生长茂盛且最为鲜嫩的时节,由于农历三月三与清明节靠近,艾叶糍粑也成了“三月三”必吃的美食。
8、乌米饭
畲族,家家都做乌米饭,全家共餐,馈赠亲友,欢度“乌饭节”。传说,唐代畲族英雄雷万兴率起义军抗击官军围剿,以乌稔果充饥而军威大振,于三月三这天突围成功,连战连捷。畲民为纪念此事,每年三月三要吃乌米饭,集会对歌。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梧州也有吃乌米饭的习俗。
9、壮粽
宁明壮粽是用糯米、猪肉等煮制成的一种大粽粑,是壮族“三月三”特制的传统食品。壮家粽子起源于宋代,叫“风莫”。它是一种特大的粽粑。大年夜,姑娘们便把煮熟的“风莫”从铁锅里捞出来,以备正月食用。
10、水菊粑
每年农历三月三,在安庆太湖县、潜山一带,有吃水菊粑的习俗。水菊又名鼠曲草,清明菜、寒食菜、粑菜,四五月开细小的头状花。在我国的华中、华东、华南及西南各省的原野、田坎、路旁均有生长。春季可以采摘嫩茎叶洗净,拌入糯米面中,蒸熟或者油炸食用,西南各省称作“清明粑”。
为什么老广济流传着“三月三吃芥菜粑”的说法
“三月三”吃芥菜粑,在老广济县(现武穴市)民间流传甚广。芥菜是农村蔬菜园中的一种菜,逢春后,肥大梗叶到农历三月就起芯抽苔,故有俗语:“三月老芥菜也起粗心。”意为人的奢念追求不可能成为现实的设想。芥菜是一种粗纤维的菜,冬季幼小,逢春就老,有“老芥菜”之名,“芥菜”主要是用盐醃后或是用盐水压泡变成盐制品菜,晒干后是储存过冬时最好备用菜,有驱邪消毒之功效。
为什么在农历三月初三日这天,要用老芥菜做粑吃呢?这里有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农历三月初三日是四祖道信的佛诞日,每逢这一天,善男信女都洁净身体,攀登横岗山林隐寺朝拜。横岗山“四祖禅院”、“真武殿”晨钟暮鼓,经久不息,鞭炮长鸣,香火旺盛。公元652年,四祖道信圆寂后的第一年农历三月初三日,上横岗山拜佛的人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全身布满了红症一样的小红珠,奇痒不止。大家纷纷宽衣解带,张开五指狠命抓着皮肤痒处,皮肤被手指抓出了血,越抓越痒、越痒越抓,抓成了痛处,又出现痒处,造成遍身血痕斑斑,十分狼狈。然而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三月初三晚上,人们不约而同地做了一个同样的梦:梦见一个慈祥的老和尚,微笑着走近人们,他一手拿着芥菜,一手揣碗菜粑,送给人们吃,人们吃后遍身红珠点点消失,不再痒了。第二天,人们奔走相告,都说做了一个同样的梦,佛祖送芥菜粑给他们吃。于是人人用刀碎芥菜,户户做芥粑,相互赠送。令人称奇的是,人们吃了芥粑后,身上红珠像梦中一样点点消失了。
自此以后,人们在三月初三这一天朝山,早晨都是吃芥菜做的粑,结果上山神清气爽,心情舒畅,身体舒适。于是“三月三吃芥粑”的习俗代代相传至今,据说这一天做的粑是四祖梦赐的,人们吃了后赐福消灾,百病全无。 (文/地老天荒))
三月三黄梅人吃菜粑
一进入三月,但凡地地道道的黄梅人,记忆里,都有一个不容错过的环节,那就是“三月三,吃菜粑”。菜粑,这个浅绿色的、带着野菜清香的面点,每年总会在这几天出现黄梅家家户户的餐桌上,成为必不可少的食物。
对于幼年时的我来说,芥菜和糯米粉混合做皮,粉丝豆干加上一点点肉末做馅,这种朴素的搭配,最终形成的既不酸甜也不鲜美的口感,比之米饭面条,更丝毫提不起我的兴趣。而更为要命的是,菜粑的看相也粗糙的很,蒸熟后,好比一个个扁圆扁圆的面疙瘩,不像街边包子铺里的肉包子,白软鲜香勾人食欲。
可是每到三月,家里必定会做出许多菜粑。不仅如此,村子里,左邻右舍也会把菜粑作为节日的祝福,相互馈赠。于是,早餐有之、中餐有之,就连晚餐也有。每每用餐时候,碗里除了米饭,一个菜粑是必不可少。母亲时常说,吃菜粑能治病,然而,这样的话显然于不喜菜粑的我没有多大的影响力。儿时顽皮的自己,时常是手拿菜粑假装正在享用,然后乘着家人不注意,或者原封不动悄悄放回盘中,或者偷偷塞进口袋再找机会丢弃。如今想想,为了如何处置几个小小菜粑和家人这番斗智斗勇也是有趣的很。
在小时候,一直不明白吃菜粑的习俗是从何而来;更不理解的是,那些大人们为何对这种我觉得丝毫谈不上美味的食物喜爱有加。直到前几年,在黄梅戏剧院里看过黄梅戏《传灯》的表演,禅宗四祖大师道信,在当时恶劣的医疗卫生条件下,教黄梅的穷苦百姓通过春食芥菜,抵御瘟疫,挽救了一方百姓的生命。我才明白,原来这小小的菜粑,在曾经恶劣的环境里,还是治病救人的良方!原来“三月三,吃菜粑”,不仅是对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那位救死扶伤的圣人的纪念!突然就对这个浅绿色的,扁圆扁圆的面疙瘩,有了不一般的好感。
及至现在,为了迎合不同的口味,除了外面包裹的那层用芥菜和糯米粉做成的皮不变,菜粑的馅儿已经五花八门了。不过我相信,粉丝豆干馅的菜粑,依然占据着不少黄梅人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