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花灯戏,主要流传于镇远县的青溪镇和舞阳镇,是一种古老独特的传统戏剧。以青溪花灯最有特色。
青溪花灯,2009年9月30日,被公布为贵州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黔东南州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6年12月30日,被公布为镇远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镇远花灯主要发源于青溪,花灯戏,主要流传于镇远县的青溪镇和舞阳镇,是一种古老独特的传统戏剧。青溪地处武陵山脉过渡地带,距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远45公里,历史悠久,交通便利。花灯戏这一民间艺术形式有史书记载的,最早见于清乾隆《镇远府志》“风俗”条目中载:“九月二十七日俗传五显灵诞日,集百戏,具金鼓旗盖迎赛,观者云集”。花灯戏来源在当地民众中传说不一,传统花灯是供宫廷达官贵人饮酒作乐的歌舞表演,由于一歌女逃出宫而流传民间,故称“民间花灯”。
花灯戏大都在春节时与龙灯、故事等表演形式在同一时间内进行,是春节期间城乡文化活动中较为活跃的文艺形式,并一直传承至今。花灯队即是人物扮装舞扇进行花灯表演。由于活动时间、场地的限制,花灯戏过去都是以二人转式的表演,人物一男一女(女为旦妆)以表兄妹相称,春节街头随龙灯会演出。大的花灯队从几十人到上百人不等,一男一女在前引路上场表演,众男女在后手持花扇、彩绸、甩帕载歌载舞,有问有答地尽情表。唱词内容多是恭喜新岁,四季吉语,喜庆欢乐,应时贺词。这类唱词有的是固定的,有的是即兴编凑以随不同场地或主人家身份而巧妙变化。花灯的服饰打扮古朴大方,制作精美,折射出浓郁的民间文化内涵。为花灯戏伴奏的乐噐有锣、鼓、叉、唢呐、竹笛、二胡、琵琶、月琴、板胡、三弦等。青溪花灯主要有“雪花飘”、“五更调”、“贺调”、“采花调”、“梳妆调”等20多个花灯曲调。花灯戏节目有:《十打调》、《四季歌》、《雪花飞》、《彩龙船》、《姻缘错》、《采花调》、《南山打笋》、《开田歌》、《闹春耕》、《表妹扯葱》、《补缸》、《比古调》等10多种,代表性传人有王洪昌、刘其刚、谢辛、丁志坚、皮长钦等等。
青溪是有名的花灯之乡,花灯老艺人王洪昌、刘其刚门下有几个徒弟,丁志坚、皮长钦是其中佼佼者。他们从师傅那里学到了许多传统花灯曲调和表演套路。有了深厚的功底,在后来的花灯表演和配谱大曲中就左右逢源,得心应手。1957年,青溪花灯选调省里参加全省首届工农业余文艺汇演。省里从事音乐专业的同志对他们能表演,又能谱花灯曲的农民十分赏识。2006年,丁志坚、皮长钦被评为贵州省“花灯王”。自全县第一届工农业余文艺会演以来,青溪花灯曾参加过县内第二、三、四届文艺会演,三穗会演、剑河会演、黔东南州第二届文艺会演以及榕江会演,贵州省第一届工农业余文艺会演,西南民兵昆明会演。在十多次文艺会演中,锻炼成长了一大批花灯文艺骨干。
1958年县里组建花灯剧团,主要演员包括(三穗、岑巩、镇远)大多数是青溪花灯能手郑培云、丁志坚、皮长钦等。
2009年青溪镇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花灯艺术之乡”。2011年青溪镇被省文化厅命名为贵州省(花灯)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镇远花灯戏历史渊源
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古代的军事重镇设立,镇远经济发达、商贾辐辏。商贸的兴旺促进了地方文化的发展。军旅文化、民族文化和移民文化汇聚于此,呈现多姿多彩的多元文化现象。镇远花灯成为当地雅俗共赏的表演形式,受到人们的热爱。在黔东南镇远花灯有较高声誉。《镇远府志》卷九、风俗条目中记载:“自正月初三后,城乡多聚资备鼓乐、制龙灯,城市还扎故事,择日游街,谓之玩龙灯……又有扮饰剧装、歌唱歌曲、谓之花灯。龙灯走贺入户,则燃爆竹以迎之,谓之接灯,接灯处,环观者如堵”。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史申义往云南乡试主考官,返京小驻镇远时,在都督李勋家做客,李都督宴罢令优给献艺。史观罢吟诗三首,其中就有:“犯羽含商入破初,扇底卫娘休簿发”句,“扇”即为镇远花灯的表演道具。
从志书中得知,镇远花灯歌舞表演与龙灯等活动大都在春节狂欢活动时间时在街头、广场进行,以广场式的表演和走家入户表演为主。明清时代镇远城中有八大会馆,有12座戏楼。这些戏楼又为各省区的戏曲和地方花灯提供了固定表演场所。乾隆《镇远府志》是以明代弘治年间续修,有文字记载的镇远花灯表演活动至今应有500多年历史了。
民国时期,青溪花灯老艺人王洪昌、刘其刚老人的花灯表演很有名气。他们收徒弟传授花灯。1956年时年已80多岁的王洪昌老艺人亲授花灯歌舞《采花调》参加全省首届工农业余文艺会演荣获一等奖。
1959年1月7日,镇远县成立县花灯剧团。当时在黔东南州16县中,只有镇远有专业性花灯剧团,也是全省成立最早的仅有的少数县级花灯剧团之一。当时正值“大跃进”时期,镇远、三穗、岑巩三县合并为镇远县。县花灯剧团演员以青溪、镇远城关镇演员为主组成剧团,人员有30多人。设团长、指导员、文化馆的业务人员担任教师,团部设青龙洞。镇远县花灯剧团即传承了花灯艺术,也适应了当时政治宣传工作的需要。花灯剧团的建立对传承发展镇远花灯艺术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花灯剧团利用传统花灯曲调和表演形式,创作演出了一批有镇远特色的花灯歌舞作品,培养了一批花灯传承人。建团不久,黔东南州在榕江和剑河县举办全州文艺汇演,镇远县花灯剧团的花灯表演受到大会和兄弟县演出队好评。
1961年9月,由于受经济形势的影响,镇远县花灯剧团停办。但它的影响是深远的。几年后,县文化馆汇聚了一批青年,建立了业余花灯剧团。他们以花灯歌舞表演为主,老调填新词。表演内容都是自己编制,一批花灯表演骨干得到锻炼。镇远花灯得以传承。
1966年至1976年,整十年中,镇远花灯艺术受到压抑,没有花灯表演活动。
1976年,由于上州参加会演的需要,也为了突出地方特色,镇远县文化馆用花灯曲目为样坂戏《沙象滨》新断另配曲,当时叫“移植”。也开始用热闹喜庆的花灯歌舞表演“农业学大寨”内容。但最具花灯特征的道具——花灯舞扇禁用,只用红绫腰带代替,以示“革命”。
1978年—1990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镇远花灯得以复苏和发展。在花灯表演的传统古装与现代时装交叉进行过程中,镇远县文化馆、县文工队致力于发展镇远花灯的目标明确,一批具有时代精神的花灯作品问世,有的还入选文化部群文司编辑出版的春节演唱资料发行全国。这一时期,镇远花灯歌舞除了春节演出,更为各街道、单位、中老年表演团体盛演不衰。
镇远县文化馆组织了一台以镇远花灯为主的节目到周边各县演出。1982年9月还到黔西南晴隆进行文化产流展示镇远花灯。文化馆还专门组织到独山考察黔南花灯,并到省艺校短期学习花灯新表演套路。1982年5月4日,青溪区成立花灯剧团,演员以当地农民为主。这个花灯剧团在本区和周边县巡演多次。他们还跨地区到玉屏、湖南新晃演出镇远花灯受到欢迎。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镇远花灯从歌舞表演形式上升到了花灯小戏和多幕剧。2006年10月镇远花灯代表黔东南代表队参加在普定举办的全省花灯表演大赛,花灯歌舞获三等奖,组委会评选全省十二位“花灯王”。镇远有两个老花灯艺人名标榜中。
镇远花灯有单人、双人、群体表演和后来上升为戏曲。
单人表演:青溪花灯老艺人的花灯表演不搭班。一人常在回乡走村串寨表演。王洪昌的独角表演颇具特色。她用青篾条扎成一只小巧精美的船。船有檐篷,以彩绸花纸装饰,船无底,又以绿绸罩下拖地。他扮成花旦在小船中部,腰部系住船舷、手舞花扇、锣帕,人可以载船自如动作。表演内容多是祈颂吉庆、春新秋报、预祝丰收。虽是独角表演,又是唱又是舞又道白,场面却很喜气热闹,满足人们祈盼丰年的愿望。
双人表演:镇远花灯二人合表演的人物为男女二人对子表演。二人以兄妹相称或干哥干妹子互称。演唱内容以叙述农事季节或祝贺吉语类。如传统对子唱《十二月采花》就是齐唱、对唱、盘歌。内容比较优美、讲究文雅,并无低俗粗鄙的语言和男女打情骂俏动作。二人合《表妹扯葱》则有了戏曲人物与情节结构。可归到传统花灯小戏。哥妹二人的动作从走国场亮相到组合造型讲求身段优美,动作大方,相互组合造型照应突出和谐美。镇远二人合的音乐也很优美,旋律动听,线条柔和并无尖锐的大跳俏音。整个速度和节奏都在悠美中进行。这歌舞中又有夹杂对白又有如曲艺形式的二人转。与二人转在表演上不同的是花灯的更趋向于歌舞表演。但仍属曲艺范畴。
群体表演:镇远花灯以群体表演为多见。群体表演有男女各半或纯女角。这种表演的场面尤为热闹,以园场碎步、大小四方步为主、队形调度穿8字、园形方式等,几乎每小段结尾都要有一个造型组合。歌舞表演中讲究整体动作一致和造型组合美。舞蹈套路主要有金鸡独立、凤凰展翅、犀牛望月、美女梳头、膝上栽花、双套金钱、风摆杨柳等。群体表演形式中常见有一男性以老人身份与一群女青年对唱、舞蹈。场景也很灵活虚拟,例如跑一个园场又到了原地,表示场景转换。
表演中是边舞边唱,除了过场,并没有专门的花灯舞蹈(在后来发展中也有了二人、三人舞),在歌舞表演中根据需要,经常穿插数板。在舞蹈动作中,很有节奏地数板道白。
镇远花灯的群体性表演以喜庆、热闹、欢快见长,以演出形式到内容,保持了原传统花灯喜气洋溢、渲染节日和庆典气氛的特征。
花灯戏曲:镇远的花灯以歌舞、曲艺联合体上升到戏曲的具体年代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镇远县文化馆、文工队在继承发扬镇远花灯歌舞的同时在1976年移植“样板戏”、《沙家浜》的花灯戏曲尝试基础上发展了花灯歌舞。表演了一批古装传统曲目和现代花灯小戏。青溪区业余花灯剧团更是演出了多幕古装花灯剧。这些花灯剧曲目有的是学习借用剧本,但音乐都是自己设计套曲编曲,文武场一应齐备。青溪花灯老艺人丁志坚为好几个花灯戏本子配编曲子。老艺人皮长钦还为县城社区、邻县指导传统花灯表演技艺。
花灯戏曲中经常穿托花灯歌舞,那是花灯戏曲的特色。
镇远的传统花灯韵曲目比较多,音乐的调式构成是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宫、商、角、徵、羽”民族调式。其中,用得最多的是徵、商调式,有少数羽、宫调式,角调式一般少见。在传统曲目应用到花灯戏曲设计中,也有很多调式交替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