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萨迦寺


萨迦寺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萨迦县本波山下,是一座藏传佛教萨迦派寺院,也是萨迦派的主寺。萨迦寺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萨迦”系藏语音译,意为灰白土。公元1073年(北宋熙宁六年),吐蕃贵族昆氏家族的后裔昆·贡却杰布(1034-1102)发现奔波山南侧的一山坡,土呈白色,有光泽,现瑞相,即出资建起萨迦寺,逐渐形成萨迦派。萨迦寺用象征文殊菩萨的红色、象征观音菩萨的白色和象征金刚手菩萨的青色来涂抹寺墙,所以萨迦派又俗称为“花教”。

历史沿革

萨迦寺名中的“萨”藏语意为“土”,“迦”藏语意为“灰白色”,“萨迦”意即“灰白土”。因本波山腰有一片灰白色岩石,长年风化如土状而得名。萨迦寺分为南、北两寺,仲曲河横贯于两寺之间,北寺位于河北岸的本波山“灰白土”山岩下,南寺位于河南岸的平坝之上。

1073年(北宋熙宁六年),吐蕃贵族昆氏家族的后裔昆·贡却杰布(1034年-1102年)发现本波山南侧的山坡上,土呈白色,带有光泽,呈现瑞相,即出资兴建寺院,后来被称为“萨迦阔布”,但十分简陋,这便是萨迦北寺的前身。此后逐渐形成了萨迦派。萨迦寺采用象征文殊菩萨的红色,象征观音菩萨的白色,象征金刚手菩萨的青色涂抹寺墙,故萨迦派又俗称“花教”。

萨迦派采用血统传承和法统传承两种传承方式。贡却杰布圆寂之后,其子 贡噶宁布(1092年-1158年)主持萨迦寺。贡噶宁布学识广博,使萨迦派教法趋于完备,故被尊称为 “萨钦”(萨迦大师),成为萨迦派初祖。贡噶宁布的次子 索南孜摩为萨迦二祖。三子 扎巴坚赞主持萨迦寺57年,为萨迦三祖。四子贝钦沃布的长子萨班贡噶坚赞(1182年-1251年),简称“萨班”,或“萨迦班智达”,为萨迦四祖。

西藏萨迦寺

萨迦寺全寺共有40多个建筑单元,规模宏伟。1073年(北宋熙宁六年),贡却杰布初建“萨迦阔布”,即萨迦北寺的前身,当时北寺规模很小,结构十分简陋。贡嘎宁布对萨迦北寺的修建作出重要贡献,创建了“拉章夏”作为修法之所,随后修建了“古绒” 建筑群,由护法神殿、塑像殿、藏书室组成。萨迦北寺的主要建筑“乌孜宁玛”大殿也是贡嘎宁布创建,经其子索南孜摩、扎巴坚赞等人扩建,后来又加金顶。

元朝时,在该大殿西侧又兴建了一座八根柱子的配殿,俗称“乌孜萨玛殿”。后来历代萨迦法王先后在山坡上扩建萨迦北寺,增建了不少建筑,形成了逶迤重叠的萨迦北寺建筑群。

14世纪以后,由于宗教活动中心逐渐转移至萨迦南寺,北寺不再有大规模建设。

1950年代已有许多建筑坍塌,1960年代又受到人为破坏,大多数建筑仅存残垣断壁,只有贡康努、拉章夏、仁钦岗等少数建筑在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获得修复。萨迦南寺经过多次扩建及修缮,形成了规模宏伟的建筑群,平面呈方形,有高墙环绕,总占地面积14760平方米。萨迦南寺城墙内最早的建筑为拉康钦莫(大佛殿)。

1961年,萨迦寺被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确定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化大革命期间,萨迦寺遭到严重破坏,萨迦北寺变成一片废墟。改革开放后,萨迦寺逐步获得修复。21世纪初,国家将 萨迦寺、 布达拉宫、 罗布林卡共同列为西藏自治区“三大重点文物保护维修工程” ,成立了萨迦寺文物保护维修工程指挥部,负责维修工程的全面工作。

2005年至2007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与西藏文物保护研究所合作,对萨迦北寺遗址进行全面考古调查及局部发掘保护。

建筑布局

萨迦北寺沿仲曲河北岸修建。曾经有古绒森吉呀尔布颇章、森康宁巴(旧宫殿)、努·曲美增卡典曲颇章(胜乐宫殿)、细脱格笔玛(细脱措钦大殿)、乌孜宁玛祖拉康、乌孜萨玛朗达古松殿、德却颇章(又译“德确颇章”)、朗杰拉康、都康拉康、玉妥拉康、夏珠拉康等主要建筑,以及细脱拉章、都让拉章、仁钦岗拉章、甘丹拉章、苏康拉章、仲琼拉章、扎木且拉章、堆敦塔、灵塔群、尼达拉章、夏旦拉章等附属建筑。萨迦北寺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破坏,建筑被毁,文物流散。到21世纪初,森康宁巴已经按照原貌修复,高三层,其中底层以甲央修行洞以及洞内的神水而著称。

四大拉章中,有三座分布在萨迦北寺:

细脱拉章:细脱拉章长56.6米,宽40米,为一长方形四合院,高四层共16.3米。原来该拉章是八思巴担任萨迦法王时管理卫藏十三万户时的官邸,后来一直是萨迦王朝的政府所在地,最终成为四大拉章之一。

仁钦岗拉章:为八思巴时代的建筑,规模很大,是四大拉章之一。

都却拉章:为八思巴时代的建筑,规模很大,是四大拉章之一。

萨迦南寺

萨迦南寺位于仲曲河南岸的玛永扎玛平坝上。传说起初选择南寺寺址时,僧众和信众一致认为建寺一定要有防守、防火功能,所以在本波山和巴钦颇章顶上各架起一门火炮,朝山下射石头选点,结果射出的一块石头落在大殿门前左侧,一块石头落在大殿广场中央,当即涌出泉水,大家认为这是祥瑞之兆,便决定在这里建寺。1268年,萨迦第一任本钦释迦桑布(生卒年不详)奉八思巴之旨,以杰日拉康为蓝本,设计建造拉康大殿,后来历任萨迦本钦(又称“乌思藏本钦”,为元朝萨迦政权的首席行政长官)先后扩建,直到第九任本钦阿伦(生卒年不详)任职时期,萨迦寺的建筑工程才全面结束。

萨迦南寺平面呈方形,东西长214米,南北宽210米,占地面积44940平方米,建筑结合了汉、印、藏建筑风格,布局似坛城。拉康钦莫大殿的内城墙宽3米,高8米,内城墙四角有3到4层楼高的角楼,内城墙四面的中部均建有敌楼。内城墙的南、北、西三面无门,仅东面正中开有城门。外城墙称“羊马城”,是“回”形土筑城墙,墙体低矮单薄,东面曾开有大、小两座城门。外城墙北面紧邻仲曲河,东、西、南三面外城墙外有护城河壕沟,护城河壕沟宽8米。

2005年至2007年的考古工作中,对萨迦南寺主要清理发掘了东面、南面、西面的羊马墙以及护城河壕沟,还有东面的两座门址。羊马城城墙和护城河壕沟环绕在萨迦南寺内城的四周,羊马城墙直接建在护城河壕沟内侧之上,和内城墙共同构成立体防御体系。

西藏萨迦寺

佛事活动

萨迦寺每年举办大量法会,其中最重要的有:藏历每年五月举办祈雨节;七月举办夏季大法会,跳金刚神舞;十一月二十三日至十月二十九日举办冬季大法会,跳金刚神舞。金刚神舞表演时,舞者头戴萨迦寺护法神及各种灵兽面具,神舞采用简单的故事情节,反映藏传佛教密宗神舞中灭杀魔鬼的基本内容。每年夏季和冬季大法会时,远近僧俗信众纷纷到萨迦寺朝拜。

西藏萨迦寺

寺庙文化

萨迦寺有精美壁画3000多幅,题材广泛涉及宗教、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以 佛经、教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昆氏史、萨迦史、山水景观、花卉瑞兽、装饰 图案等为主,场面宏大,内容丰富。

金廓拉康坛城壁画:即“坛城日殿壁画”。位于拉康钦莫大殿二层西回廊。墙上坛城壁画是迄今萨迦寺最早最完整的壁画,绘于13世纪末。金廓拉康共有壁画坛城63座,其中大坛城20座,直径2.55至2.7米;小坛城43座,直径约0.6米,分布于大坛城四周,相间山水、 祥云、佛陀、 菩萨、侍女等图像。该拉康坛城壁画,是我国元代绘画艺术珍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