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是一个人出生的日子,也指每年满周岁的那一天。人们在每年的诞生纪念日举行庆贺活动称“过生日”。过生日的含义,在于祈求生命的延续、健康长寿,各种仪式活动充满了对生命永恒的期盼与祝福。
古代,人们原本不过生日,因为儒家的孝亲理论认为“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越是遇到生日,越应该想到父母生养自己的艰辛,生日这天要静思反省,缅怀双亲的辛劳,所以“古无生日称贺者”。然而最迟在南北朝时期,已有过生日的仪式。《颜氏家训》中就有每年过生日要设酒食庆贺的记载。有趣的是,庆贺生日与不庆贺同样是出于孝亲的观念,不庆贺是为了体悟父母的辛苦,而庆贺则是为了娱亲。唐代,民间普遍以做生日为乐事,设酒席、奏曲乐,对生日当事人祝吉祝寿。自此,纯粹以祝寿祝吉为目的、以酒宴乐舞为形式的生日庆贺习俗一直流传至今。自宋代起,过生日“献物称寿”的送礼之风日渐兴盛,生日馈赠礼仪沿袭至今,已成为过生日的一项重要习俗。
旧时均以农历计算出生日期,现在城镇多以阳历出生日期为准。乡村习俗依旧按照虚岁计算年龄,即要比实际年龄多一年或两年,城镇则是按周岁计算。从周岁生辰起,每过一次生日,意味着又增长了一岁。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的生日庆贺活动不同,其庆贺仪式的名称也各不相同。孩子及中青年直接称“生日”或“好日子”,庆贺仪式称“过生日”、“贺生”;老人的生日亦改称“寿辰”、“寿诞”,庆贺仪式称“做寿”、“祝寿”。古代称老年人为“寿”,寿意味着生命的长久。出于孝道,每逢老人诞辰,子女必要举办隆重的祝寿仪式活动,大摆寿筵,广邀亲朋,登堂拜寿,以示孝心。对寿诞的重视,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现一般以50岁或60岁为分界线,过此年龄的才能做寿。多数地方自60岁开始,俗语有“祝六十大寿”之说。也有的认为人一过40岁就开始走下坡路,所以在父母40多岁时便开始给其做寿。沂蒙地区,儿女成家立业后就要给父母祝寿,旧时人们普遍结婚较早,往往在40岁左右开始做寿。
胶东地方,不论年龄大小,只要添了孙辈,就开始庆寿。泰安地方,从66岁开始做寿,俗谚“六十六,吃碗肉”。一般逢十的“整寿”,如60岁、70岁、80岁等都是大寿,祝寿仪式隆重,尤其是60大寿(60岁称“花甲”,60岁生日叫“甲子寿辰”)更受重视。80岁也要大庆,称为“庆八十”。鲁西南地区看重66、77、88岁寿辰,俗话说“六十六吃刀肉,七十七吃只鸡,八十八吃只老母鸭”。
山东有些地方,夫妻双全且年纪相仿的要举行双庆,设宴庆寿的时间,或在寿辰当日,或另择冬季吉日,多数定在大年初一。
无论是婴孩的周岁生日,青少年、成年人的平时生日,还是老年人的寿诞,庆贺仪式的繁简根据家庭经济状况差别较大,庆贺仪式的程序讲究也因地域不同而各具特色。
食物是生日馈赠中的重要内容,生日饮食的品种繁多、形式多样,无论是新近流行的由西方传入的生日蛋糕,还是中国传统的寿面、寿桃、寿糕等等,都包含着祝福健康长寿与幸福吉祥的美好祝愿。
古人平均寿命较短,俗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能活到70岁的已经很少。有的认为到了四五十就已进入老年,俗谚“四十五十,半截入土”、“年过五十,黄土脖齐”。所以旧时条件稍好的人家,待老人一过寿辰,就要为其备办后事,即准备在阴间生活所需的基本衣食住行器具,如死后所穿的衣服、棺材、墓穴等。无儿送终的人,更是自己早早着手准备。凡是生前备好的,前面都要冠以“寿”字,如寿衣、寿棺、寿坟等,意为祈盼健康长寿。近来,早备寿衣者尚有,早备寿棺、寿坟者渐绝。
寿诞当日,还有一些占卜活动。并以寿日晴天为吉兆,晴天预示着老人长寿、家事顺心,阴天则被认为是“掉辞眼泪”,日子将过得不顺心,老人的心情也往往因之不高兴。民间祝寿的相关禁忌颇多。俗话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据说圣人孔子只活到73岁,亚圣孟子84岁时去世,迷信说法这两年是“损头年”,老人很难平安度过这两道坎,所以老人的年龄忌说73和84,如有人问及寿龄,必少说一岁或多说一岁,避开这两个年岁,相应的也就没有73岁和84岁的寿辰。
另外,民间忌讳说百岁,认为百岁是人寿命的极限,到了百岁也就是活到头了。黄县一带说百岁是个驴,临清地区说百岁是个老刺猬。逢百岁时,多数仍说99岁(“九”音同“久”,99是吉利的数字,意味着久久无限长),淄博地区则重新从91岁数起。做寿还有“做九不做十”之俗,即逢十的整寿必须提前一年祝寿,也称“做九头”,如60岁寿辰要提前到59岁生日时庆贺,“庆八十”要在79岁时举行,这是因为方言“十”与死的发音相近,犯忌;而“九”与“久”音同,吉利。一般做寿忌间隔,一旦开始做寿,必须年年连做,不能间断,否则再次庆寿时就成为“断头生”。
另外,民间认为66岁是人生旅途上的一个难关,只有吃66块肉方可顺利通过此关,因此逢老人66岁生日时,至孝的儿女或侄女辈会送上66块肉,若寿者吃素,则用数量相同的豆腐干代替。邹平地方祝寿要以木盒、瓷碗盛礼品,忌用条编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