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灵祭在台湾原住民各地区都有,原住民对祖灵的信仰,只是泛灵崇拜的一种表现,而未达到人格化的个别祖先的灵魂观念。祖灵是泰雅族一切祭仪的主要对象,有时甚至把猎首携归的敌人的灵魂也包含在内。中部的阿里山曹族则几乎没有祖灵观念,仅在其年终祭仪中举行道路祭。赛夏、布农、阿美诸族的农神与祖灵观念相混淆。排湾、鲁凯与卑南族祖灵祭之观念比较明确,有祖先之灵屋为祭所。祭祀时有招魂、送灵等仪式。
祖灵祭常在收获祭后举行,或与收获祭合并举行,目的在祈求丰收、子孙繁盛与健康平安,也带有报谢及以新谷供献祖先之意。祭仪各地略有不同。祖灵祭的执行团体有三种:第一种是纯亲族团体的氏族,如阿美族的“拉鲁马安”;第二种是亲族团体兼地域团体的祭团,如赛夏族的“加西雅朗”;第三种是亲族,如泰雅族以“格格”为祖灵祭之单位。祖灵祭通常在每月或播种祭、收获祭时定期举行,临时事故发生时也用酒肉祭祀祖灵以为祈禳。各社祖灵祭的祭仪常稍有出入,例如大科嵌族群各家于祭日的清晨捣粟捏成饭团,各家长持饭团到司祭家,用一种松叶和麻丝包扎,司祭家预先备有树架或新竹,以饭团缚于其上;接着由主祭领先,各家长持饭团随之,走到山中大树下,大家再把饭团绑在大树枝上,由司祭高呼诸族名字,唱祝词;祭毕一起归社,开始宴欢。赛夏族的祖灵祭则以地区祭团为单位,族人各家长集合在司祭家中,司祭家梁上悬有一个“神物袋”为祖灵的神位。祭日当天大家各持一把糯粟到司祭家合捣成糕,主祭则蒸米为饭以祭祖灵,唱祝词祈求佑护,祭毕,各家分糕共享,是日各家开始宴饮。
又如排湾族的“五年祭”是一种复杂的祖灵祭,由各贵族家联合举行。传统祀把祖祭仪有一、二、三、五、六年之分,一年祭为小家祭五年祭为大祭,后合并为五年祭,每五年举行一次。通常在小米或山芋收成后举行。祭前,祭司卜日遣人上山采竹和藤蔓,制作藤球和刺球的竹竿,酿酒、制糕、杀猪,整治场地。家族主妇设祭,请暴卒横死的孤魂野鬼到插着绿竹的石凳纳凉小憩,勿再惊扰祖灵莅临,尔后,到房前屋后、墓地等处设祭祀奉祖灵,并与祖灵观赏规模空前的刺藤球仪式。五年祭的第六日有两项活动,就是刺球赛和舞会,刺球赛由为首者抛藤掷于空中,青年们各执一竹枪向之刺去,以刺中次数最多者为优胜。舞会则是全村青年参加,由本村最大头人邀请全村青年饭宴跳舞,这两项活动也是成年仪礼的最后节目。仪礼中青年们在自己家门口和身上带茅草结,以示驱除恶灵。仪式始终充满娱神悦祖、祈神攘福的吉庆气氛。最后,祭司率领部落成员上山围猎,祭祀遂告圆满。
平埔西拉雅人的祭祖仪或叫“番那佛”。他们认为祖灵贮在被称为“安干壶”的陶罐中,一般将陶罐供奉于部落会所或家宅的祭坛上,数量及装饰因部落而异,一般有三个,颈部饰以红布,口部插芭蕉叶。罐里装清水,月初或月半换水一次。平时祀奉米糕、摈榔与兽骨等。祭祀仪式各部落不尽相同,通常一年祭祀三次:农历六月十六日“半年祭”;八月十八日“收割祭”;九月十六日祖灵诞辰,仪式隆重,三个长老各捧一祖灵罐,祈祖保佑全族人寿年丰,尔后取罐中清水挥洒于地。届时,全部落祭以米糕、猪肉、粟酒,日以继夜地宴欢歌舞。
平埔和安雅人的传统祭祖仪式叫“玛布汗瓦格”,传统于农历七月二十至二十二日之间卜日举行,为期三天,由未婚少年“麻达”主祭。参加祭祖的少年于黎明时分举行赛跑,由村中起步,至祖灵地折回,表示继承祖先尚武之风,优胜者得头目奖赏旗帜一面。翌日,正式祀祖。少年沐发,以草绳约束,携长枪,以糯米饭团、芭蕉叶和茅草等祭祖灵,吟唱祭祖歌,酬谢祖灵福佑之恩。第三天,头目率众出猎,全村宴饮歌舞。少年着民族盛装,至头目家欢宴,向头目及长老敬樽。酒酣而歌,顿足起舞,群情激奋。一老妇击鼓为节,众人应和,齐唱颂祖歌,以慰祖灵,祭祀遂告结束。
泰雅人庆贺丰收、酬神谢祖的祭祀活动叫“玛洛斯多安”。通常在小米收割后的六月间举行,为期一月。“嘎嘎”共祭团祭司率众出猎若干次,第一次所获猎物均分与各家成员。其余留作丰年祭所需。出猎期间,恰守禁忌,如有伤亡或其他凶兆,说明有人触犯禁忌,神灵不容,即刻中止狩猎,并将丰年祭推延一个月,如此者三,当年丰年祭自行取消。
平埔西拉雅人的祭祖仪或叫“番那佛”。他们认为祖灵贮在被称为“安干壶”的陶罐中,一般将陶罐供奉于部落会所或家宅的祭坛上,数量及装饰因部落而异,一般有三个,颈部饰以红布,口部插芭蕉叶。罐里装清水,月初或月半换水一次。平时祀奉米糕、摈榔与兽骨等。祭祀仪式各部落不尽相同,通常一年祭祀三次:农历六月十六日“半年祭”;八月十八日“收割祭”;九月十六日祖灵诞辰,仪式隆重,三个长老各捧一祖灵罐,祈祖保佑全族人寿年丰,尔后取罐中清水挥洒于地。届时,全部落祭以米糕、猪肉、粟酒,日以继夜地宴欢歌舞。
平埔和安雅人的传统祭祖仪式叫“玛布汗瓦格”,传统于农历七月二十至二十二日之间卜日举行,为期三天,由未婚少年“麻达”主祭。参加祭祖的少年于黎明时分举行赛跑,由村中起步,至祖灵地折回,表示继承祖先尚武之风,优胜者得头目奖赏旗帜一面。翌日,正式祀祖。少年沐发,以草绳约束,携长枪,以糯米饭团、芭蕉叶和茅草等祭祖灵,吟唱祭祖歌,酬谢祖灵福佑之恩。第三天,头目率众出猎,全村宴饮歌舞。少年着民族盛装,至头目家欢宴,向头目及长老敬樽。酒酣而歌,顿足起舞,群情激奋。一老妇击鼓为节,众人应和,齐唱颂祖歌,以慰祖灵,祭祀遂告结束。
泰雅人庆贺丰收、酬神谢祖的祭祀活动叫“玛洛斯多安”。通常在小米收割后的六月间举行,为期一月。“嘎嘎”共祭团祭司率众出猎若干次,第一次所获猎物均分与各家成员。其余留作丰年祭所需。出猎期间,恰守禁忌,如有伤亡或其他凶兆,说明有人触犯禁忌,神灵不容,即刻中止狩猎,并将丰年祭推延一个月,如此者三,当年丰年祭自行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