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松溪绿茶的民俗神韵


茶文化从广义上讲,分为荣的自然科学和茶的人文科学两方面,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与茶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讲,着重于茶的人文科学,主要指茶对精神和社会的功能。因而,现在常讲的茶文化偏重于人文科学。我国唐代以来许多文人雅士都以尚茶为荣,诸如李白、杜甫、苏东坡、陆游、范仲淹、唐伯虎、郑板桥等文化名流,都是品茶高手。他们通过品若感受饮茶的情致,陶冶性情,以茶为内容吟诗作赋,留下了不少名词佳訇。

显而易见,茶文化与人们的生活和民俗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松溪民间习俗中就有不少与茶相关的东西,并深深地融八了地方文化底蕴。民间有《饮荣诀)日:"清淡为好,适量为佳。"指的就是绿茶有降血脂、抗血栓、杀病菌、防污染等一系列的保健作用。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早晨起床后宜立即饮淡茶,其实喝的都是绿茶。腹泻时多喝绿茶;吃油腻食物后多喝绿茶,可消脂吃太威的食物后喝绿茶;出大汗后喝绿茶,补充水分。绿茶在接人待物中也显得也十分重要性,以茶待客的礼仪威了家家户户的常见礼。平时家里来客人,主人首先会沏上一杯袅袅升腾、沁人心脾并放有冰糖的绿茶摆在客人面前,主人很客气地说道:"吃茶,吃茶!"以表示对来客的尊重。

日常生活中,待客统称"待茶待饭",无论招待得好孬,主人都会客气地说"没菜吃,招待不周,租茶淡饭"之类的客套话,以示向客人友善或歉意,如果客人不打算在主人家吃饭,主人并会蝶喋不休地说:"真是的,茶汤都不吃一口就要走,太客气了,实在对不住。"茶在松溪人的意会中包含广泛。"茶"字内涵丰富,外延也被不断地扩大,如贵客临门时,用以招待的点心有"莲子茶"、"桂圆茶"、"菊花茶"、"金银花甘草茶"、"胖大海茶",这些茶大多都属野生和绿茶配伍而成的,这也揭示了茶为人用的历史演变过程。人类最早发现的茶叶是野生的。工栽培是后来的事。最初的饮用法是生叶煎煮,后来才逐步改成晒、蒸、炒制,由煎改为冲泡。松溪方言中"茶水'反映了历史信息的子遗。

松溪绿茶与民间习俗源远流长,显示出极具地方风情与文化内涵。民间婚嫁习俗,绿茶在缔婚中成作{为礼仪的一个不可省略的部分。

陆羽《茶经》所说"凡艺而不实,植而罕茂",明人郎瑛《七修类稿》有"利茶下子,不可移植,移植则不复生也,故女子受聘。谓之吃茶。又聘以茶为礼者,见其从一之义。"由于当时受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一般认为茶树不宜移栽,故大多采用茶籽直播种茶,有着意喻妇女嫁夫"从一而终"的封建道德观。其实,是茶文化的浸渗到婚礼之中,有着更为特殊意义,男娶女嫁时,男方要用一定的彩礼给女方,一定数量的绿茶是必不可少的。正如《荣经》所说,古人只是认为茶树"植而罕茂",并不认为茶树不可移植,然而道学者们为了把"从一"思想也贯穿在婚礼之中,就把当时种茶采取直播的习惯说为"不可移植",并在众多的婚礼用品中,把茶叶列为必不可少的首要礼物,以致使荣获得象征或代表整个婚礼的含义了。

如今在闽北许多农村仍把订婚、结婚称为"受茶"、"吃茶",把订婚的定金称为"茶金",把彩礼称为"茶礼"等等。迎亲或结婚仪式中有用茶作礼物的,但主要用于新郎、新娘的"交杯茶"、"和合茶",或向父母尊长敬献的"谢恩茶"、"认亲茶"等仪式。旧时问姑娘是否订婚'也称是否"受荼"。送过小礼之后,过一定时间,还要送大礼,也称"送彩礼"。大礼送的衣料,首饰、钱财比小礼多视家境情况,但茶叶还是少不了。尽管以上某些习俗含有一定的封建色调,但茶叶在民俗缔婚中包含着丰富的民间情趣,是象征着婚姻男女的一生幸福和消灾祜福的吉祥之物。另外,建房时也缺少不了茶叶来陪衬,竖大梁时,除了选好黄道吉日,还有一项要紧的事情,就是必须在大梁上扎上一包绿茶和红枣,示意避邪镇宅,图个吉祥。

在松溪绿茶民俗生活中还有着行善积德的习俗。在许多乡村夏季的田头或山山涧下路边的凉亭,常常可以看到一个用杉木制成的硕大的水桶,里面盛满了绿茶,让劳作者或路过行人免费喝到凉爽清香的绿茶汤,最为典型的是松溪渭田镇项溪村头的"烧茶桥",因其桥上茶水长年不断,供过路行人和田间劳动农民免费饮用,人们称这座桥为"烧茶桥"。茶桥又是通往境内省级风景胜地白马山之路,上山下山的游客和田间劳作的农民经常在桥上小憩享用绿茶。

据说因为是行善茶,周边的村庄的孩子如果身上长疖子,又长时间不能消退,家长就会带着孩子到桥上喝上几口"行善茶",身上的疖子很快就会消退了,这一行善积德的习俗已经延续了几百年。

如今绿茶是松溪生产的最大茶类,产量占全县茶叶产量的90-95%(包括用于窖制花茶的茶坯)。按制作方法分有烘青绿茶、炒青绿茶、蒸青绿茶。按形状分有扁形、针形、曲形、螺形、条形等,品种主要有绿螵、香茶、毛峰、银针、珠茶、蒸青绿茶。从过去单一的烘青绿茶向烘青、炒青、蒸青、以及各种名优绿茶等多品种方向发展。松溪绿茶以它独特的天然品质,走进更为广阔的市场。品尝松溪绿茶,飘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