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特色文化


在潼南文化中,有体现“古文化”的双江古镇、清代名居、“石磴琴声”等古迹资源;有体现“红文化”的杨闇公陵园、旧居,尚昆陵园、故居,潼南县第一届地下党支部遗址等红色教育资源;有体现“佛文化”的世界第八、全国第一的室内鎏金座佛,“浮雕”“佛字”以及全国最大最年轻的马龙山卧佛等佛教资源;有体现“生态文化”的全国无公害蔬菜基地、东升茶山、人工运河等绿色生态资源。

龙灯舞为民间传统舞蹈,又称“龙舞”、“龙灯”、“耍龙”等。据说始于汉代。

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日舞龙灯。龙形品种多样,有“彩龙”、“火龙”等。彩龙龙头五彩缤纷,龙身以各色软段制成,约9制10余节,造型精美。舞时常配以鱼虾蚌壳等彩灯同行。舞龙者不分男女,皆着对襟彩服,系红腰带,手持一节把竿,随逗宝人曲身翻舞,绵延不停。有打击乐器相伴。火龙多用彩龙头,龙身着彩绘龙鳞的粗麻布,每节内有竹笼,内置燃烛或捻子,舞时点亮。

火龙较彩龙长、大,一般10余节,把竿也较长,龙把竿长约2米。因多在元宵夜举行烧龙仪式,故名“火龙”。火龙一般有双龙双宝。元宵烧龙,象征新年庆祝活动圆满,借以祈求“ 清吉平安”。舞火龙者头戴草帽、穿小裤衩、赤脚光背、持龙游舞,四周燃灯者手持鞭炮、拌以铁花、炭圆,向火龙喷射。只见火花飞溅,火龙翻滚,火光冲天,五彩缤纷。待至龙体被焰火燃烧正旺时,舞龙者举起龙架跑至江水,意为送龙归海。

潼南县把龙舞作为特色文化项目,其中,潼南水上航运公司多次组队外出参加各种比赛活动。为壮大规模,继承传统,使龙舞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