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民俗四宝


荣昌建县已有1240年的历史。唐乾元二年(公元758年)设昌元县;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因昌元县系置荣州、昌州之地,而改名荣昌县,亦寓繁荣昌盛之意,属重庆府;1983年永川地区并入重庆市,荣昌县即成为重庆市辖县。荣昌县历史悠久,素有"海棠香国"的美称,因此又称"棠城"。

荣昌县是一个少数民族散杂居县。全县有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家、哈尼、傣、黎、僳僳、佤、拉祜、水、纳西、土、达尔、羌、仡佬、阿昌、塔吉克、俄罗斯、独龙等30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的人口为2300人,其中回族人口最多,达706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30%左右,主要集中居住在清流、远觉、盘龙三镇。

特别是荣昌在清初“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中更是一个重要移民聚散地,被广泛誉为客家移民的“文化集散地”、“客家文化活化石”。荣昌移民文化充分展现了“开拓进取,百折不挠”的精神和“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意志,以及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文明光彩,是“天行键,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文化活化石。

通过长期历史的积累,荣昌形成了特有的民俗4宝。

国宝--荣昌猪

荣昌猪是我国三大的地方优良猪种之一,其品种的形成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据文献记载,大约在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时移民带来,经过人工定向选育和自然适应形成现在的荣昌猪。荣昌猪因其双眼长有像大熊猫一样的黑眼圈,形态憨厚可掬,十会逗人喜爱,加之其品种珍贵,因此被人们誉为“国宝”。

荣昌民俗四宝

在清朝康熙年间编纂的《荣昌县志》中已有“白豕”的记载。荣昌猪主要产于荣昌和隆昌两县,后扩大到永川、泸县、合川、纳溪、大足、铜粱、江津、壁山及重庆等10余个县、市。这里处于亚热带地区,气候温和多雨,适合作物生长,农产品丰富,为荣昌猪繁衍提供了丰富的自然物质基础。

荣昌民俗四宝

对荣昌猪的研究历史也很长,20世纪30年代末期,对荣昌猪就进行了调查研究,1936年,四川省家畜保育所在荣昌安富镇建立了"荣隆实验区"指导农家选种,推广荣昌猪。1952年在产区建立省种猪试验站(后更名省养猪研究所,现名重庆市养猪研究院),1957年建立永川地区种猪场(现名为重庆市种猪场)负责荣昌猪的纯繁和研究工作。1973年在产区组成荣昌猪育种科研协作组。1983年省标准局颁发荣昌猪标准。

荣昌民俗四宝

荣昌猪早在1957年就被载入《世界家畜品种及名种辞典》,纳入了联合国粮农组织重点保护猪种资源名录,1986年列入《中国家畜家禽品种志》,1987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荣昌猪国家标准》并被农业部列为保护猪种,随后2000年又被农业部列入《国家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2001年又设立重庆市种猪场为国家级荣昌猪资源保种场。

中国四大名陶--荣昌安陶

你可能不知道荣昌是陶器之乡。但多半,你家中就有好么一两件荣昌产的陶器,它可能是花瓶、花盆、泡菜坛,也可是沙锅、调料罐……

荣昌民俗四宝

荣昌是中国三大陶都(江苏宜兴、广东佛山、重庆荣昌)和四大陶器(江苏宜兴、重庆荣昌、云南建水、广东钦州)之一。

荣昌陶有史可考的文字记录是1740年,但因民窑不入典,根据出土的土陶考证,荣昌陶距今已有800余年历史。传说,公元1663年,荣昌安富鸦屿山来了一位烧陶世家的汉子肖嗣有。他一来便认出,此地是居家制陶的好地方。于是他住下来,并利用前人遗留下来的那座通烧窑开始烧制缸、盆、钵、罐等粗陶品。咸丰年间,肖家后人又生产鸦片烟具、香炉等细陶品,山里人管它叫"泥精货"。咸丰末年至光绪初年,肖家第五代传人肖建崇,开始成批生产日用陶,并在器物上采用色釉和刻花装饰。此后,陆续有人集资开办瓷业、陶器厂,一时间安富场镇街上陶货丰盈,人流如注,许多商贾前来购买陶品,去云南、贵州、陕西、甘肃,乃至跨国出境到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兜售。那遍地是陶的景致恰如一首民谣所唱的那样:“安富镇,五里长,泥精壶壶排成行。”

荣昌民俗四宝

如今荣昌昌元镇武城乡、安富镇的鸦屿村、广顺镇的高瓷村、土堆村等地,或集中或分散地分布着无数的制陶企业。陶器的产地决定于当地的土壤,酸碱性、带泔水味、含二氧化硅多的泥巴适合做陶。当地地质特征有一句顺口溜:“前山的广子后山的碳,中间的泥巴做窑罐。”据探测,荣昌县安富镇至荣隆镇有一条长15公里、宽3-4.5公里的陶土矿带;在荣昌昌元办事处、昌州办事处和广顺办事处境内有3亿吨的陶料页岩,在荣隆镇境内有粘土矿4000万吨之多。

荣昌民俗四宝

传承先人们的遗产,荣昌人励精图治,使陶业得到不断发展,“安陶”已收入《辞海》条目,其特点是“薄如纸、亮如镜、声如罄”,既具有使用价值,又具有观赏价值。现在,荣昌具规模的大小制陶企业已有6家,年产值达1100万元,生产的日用陶和园林建筑陶等四大类达1000余个品种,造型典雅、色彩绚丽、古朴大方、美观实用远销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荣昌民俗四宝

荣昌之宝--夏布

“轻如蝉翼,薄如宣纸,平如水镜,细如罗绢”--有着千年历史的荣昌夏布,以其洁白细嫩、光洁度高曾被列为贡布,成为皇室和达官贵族喜爱的珍品。1924年,荣昌漂白夏布在天津展览会上夺得金奖。如今,荣昌夏布蜚声海内外,畅销东南亚各国。

荣昌民俗四宝

“田园稻香送机抒,男女老幼抛棕梳。致富门路千万条,寸金难买一寸布。”这是对荣昌夏布淋漓尽致的描述。夏布之乡,男女老少,绩麻牵排。金梭银梭欢快地跳来荡去,经线纬线神秘交织在一起,农家大院、大小车间。机抒之声声声入耳,欢乐之曲句句如闻。

荣昌夏布出口韩国、日本及东南亚等国,年出口创汇2000多万美元,带动10万农民增收。

荣昌折扇--巧夺天工

荣昌“四宝”之一-荣昌折扇,经历代艺人刻苦钻研、精工创制,逐步发展成为具有独特风格的民间传统工艺品,“其精雅宜士人,其华灿宜艳女”,深受各阶层人民喜爱。古人曾有诗赞曰:“开合清风纸半张,随机舒卷岂寻常;金环并束龙腰细,玉栅齐编凤翅长,偏称游人携袖里,不劳侍女执花傍;宫罗旧赐休相妒,还汝团圆共夜凉。”

荣昌民俗四宝

荣昌折扇,从农耕时代走向信息时代,历经300年悠悠历史。据《荣昌县志》记载,折扇古称聚头扇,又名卷扇。相传是明朝永乐年间从朝鲜传入我国,于清朝乾隆时期由广东引入荣昌。当时,荣昌城北响石板一带农民利用农闲时间,以本地盛产的黄竹制作扇心扇夹,糊上黑纸,生产硬青、皮底两类折扇,在集市上出售。至嘉庆、道光年间,折扇生产有了一个大发展时期,由副业生产走向专业化生产而集中于县城。荣昌折扇,以棕竹、毛竹为之,被称为怀袖雅物。荣昌折扇在光绪初年开始采用楠竹扇心、扇夹和质地更为坚韧,花纹自然美观的棕竹扇夹,折扇品种新增全楠、正棕、穿叶串子三大类,刁、嵌、漆、绘等也用于折扇生产。城中扇铺发展到四十余家,加工摊子户达100余家,最高年产量400万把,除在本省销售外,还远销云南、贵州、陕西等省,成为荣昌颇负盛名的特产之一。这是折扇业的兴盛时期。

荣昌民俗四宝

到民国元年,折扇会员登记名册记载,先后经营此业仍保留会籍者,已达202家行号,足见其源远与兴盛。辛亥革命成功后,折扇加工工艺日臻完美。漆、刁、嵌、刻、烫花、小磨、铁金、银粉写画等技艺广泛应用于串叶白扇生产,深受各界人士喜爱而风行一时。几年内,城内折扇经营店铺达100多家,加工摊子户500多户,专业生产工人3000人,年产折扇506万把,除国内诸省市之外,还远销泰国、印度、缅甸等国家,达到鼎盛。据说当时荣昌折扇的年产量超过了苏杭折扇的总和。到现在,荣昌折扇能生产全楠、正棕、硬青、皮底、全棕、羽毛、绸面吊尾舞蹈、串子、漆嵌等11大类,345个花色,可谓琳琅满目,繁花似锦。别看一把小小的折扇,工种就有16个,工序则有146个。现在,荣昌年产销售折扇300多万把之多。

荣昌民俗四宝

随着时代变迁,荣昌折扇也不断推陈出新,工艺折扇渐成新宠,挂扇、夏布扇成为人们珍藏的艺术品。1997年,西南地区最大的“扇王”在荣昌诞生。这是一把两米雕刻白绸绘画挂扇,扇面是《川江晓雾图》,其水墨渗染之浓烈,使画面庄重伟岸,气势磅礴。

荣昌民俗四宝

夏布和折扇结合则是珠联璧合,开创了荣昌折扇新的名品,夏布折扇的问世填补了中国折扇史上的空白。荣昌松竹轩扇庄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力求创新,以其深厚的艺术功底将夏布与折扇艺术融为一体研制成功夏布折扇及夏布绘画风格,展现了巴渝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其古朴、典雅、深沉的艺术风格深受海内外收藏界人士的关注与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