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丧葬习俗


丧葬是人生中最后一件大事,它属古代“五礼”中的“凶礼”。长期以来,人们遵循着儒家对父母“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孟子·滕文公(上)》)的古训,一方面出于“人伦之道”、不忘根本的深厚感情,另方面又屈从于灵魂不死的传统观念,希望已亡故的亲属能享受到阴问的富贵和安宁,因而不惜重金为死者扬幡鼓吹、盛殓厚葬,以示儿孙恪守“丧尽礼、祭尽诚”的守孝之道,实则与厚养薄葬的古礼相去甚远。下面介绍的主要是丧葬旧俗,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目前仍在各地不同程度地流行。

第一节 初丧、入殓、成服

当老人病危时,男请户族及舅家探视,女请娘家探视。病人处于弥留之际时,大都希望同儿女见面,作最后袂别,以便吩咐后事,如事业的继承、财产的处理、对子孙为人处世的教导等。此时子女日夜侍候在侧,病人如有很多的子孙、亲人守着他死去,俗称“孝子送终”,便会被认为是难得的善终。

在关中和陕北许多地方,病人临终前,要用温水把身体擦洗干净,男者要剃头,女者要洗梳头发,并修剪脚、手指甲,然后把套好的寿衣穿上。死者为男性,通常由儿子和女儿来料理;死者为女性,则由女儿和媳妇来料理。寿衣穿单不穿双,穿绸不穿缎,穿棉不穿皮毛。单数为阳,双数为阴,人们喜阳不喜阴,忌用双数,也忌穿黑色老衣,为的是图吉利。一般为“五领三腰”。即五件上衣,三条裙裤,也有穿七套、九套的。

在陕南的安康市和石泉县一带,死者头戴倒巾帽、足穿薄底布鞋,死者活了多少岁,便在鞋底打几个结,如活了60岁,便在鞋底打6个黑点。男者为长袍短褂,女者为短衣长裙。缎子与“断子”谐音,皮毛则为畜类,怕来生变兽或断子绝孙,故忌用。换好老衣,把病人转移到临时设置的木板床上,头朝里、脚朝外,取意向外走。据说在咽气之前,如果不换上老衣,亡魂便是光身子,或者在阴曹地府穿的是旧衣服;如果死在炕上,亡魂便会背着沉重的土炕进阴间,这些都将使子女终身感到遗憾。

而在关中的韩城、华县、陕北的延川、黄陵及陕南等地,则是在病人断气后才将遗体洗净,并为其整容、换寿衣,然后才把死者移放在铺有干草的木板床上。停尸的床称“灵床”,停放在堂屋中间,顺着房屋方向,死者的脚朝向屋当门。华县一带在换裤子时,还要看死者临终时遗的是大便还是小便。若是前者,便认为子孙福厚;若是后者,则认为子孙福薄。死者换下的衣服,要扔到房上去,任凭雨淋日晒,意在祛除不祥。有的地方将死者的衣服弃而不要,有的地方要将死者的衣服选几件好的,经过消毒后留存,以作纪念。也有人认为儿孙们穿了老人生前穿过的衣服就会增福增寿。

老人们死后忌说“死”字,一般称为“老了”、“殁了”、“走了”,或称“去世”,“逝世”。病人咽气后,韩城一带要给死者脸上盖一幅蓝绫,称为“上脸绫”;

陕北则给死者脸上盖一张白纸或黄表纸,称为“冷气纸”。

在陕南的安康市一带,死者如果是患痨病(即肺病)死去,还要用桐油煎鸡蛋盖在死者的口鼻上,用以掩盖死者的秽气。死者胸部放个筛面罗,以为镇物,并严防猫狗接近,据说猫狗会惊尸。

在泾阳县一带,还要用布带将死者的遗体捆绑在床上,以防惊尸“发势”。死者手上放根柏树枝,上面穿一块饼子,据说阴间恶犬多,亡魂遇到时,可用此饼哄狗,借以脱身,或用柏枝防身。再以红线系小铜钱一枚,放于死者口内牙齿外,谓之“口含钱”或“压舌钱”。关中许多农村,孝子还要在大门外焚烧纸人纸马,边烧边给纸扎的“马童”喃喃叮咛:“给我爹(或我妈)把马牵好”。在陕北的清涧县,孝子要给死者“指明路”,方式是女儿手拿一只尺子,尺上系一面镜子,走在前面,长子一手端水碗,一手执火把跟在后面,所有孝子随行,哭着走出村外,朝着坟墓的大体方向走百步,燃香烧纸,倒水扔火把,止哭而归,意为给死者指明去阴间的方向。

在甘泉县一带,长辈咽气后,儿女立即捉一只鸡到村口杀死,拔毛洗净,祭放于灵前,称为“引魂”,迷信的说法认为鸡可以作死者的替身,让鸡替死者受罪,就可避免亡魂遭受轮回之苦,而且转世很快。

在陕南的南郑县,死者断气后,家里人要用黄表纸把神龛上供奉的神主和门神封起来,让死者的灵魂不受诸神阻拦,顺利从门口走出去。有的撕破天窗,或揭去房上一页瓦,或把草房戳个洞,让灵魂从天空升去,叫做“出煞”。与此同时,还要立即给死者烧“倒头纸”,关中和陕北有些地方称“炕头纸”。

商洛地区有几个县,旧时出嫁的女儿给死者烧“倒头纸”要按16两的老秤烧够9斤14两,据说这个数目是冥币1万元。迷信的说法这是给死者去阴间的零用盘费,要随身携带使用。以上事毕,再在死者脚下点一盏菜油灯,名为“路灯”或“长明灯”,传说阴曹地府黑暗无光,点上路灯可以照着死者行走,这盏灯要一直点到出殡为止。

在关中华县一带,还要请道士给死者开“路引”,道士手持乐器,向死者边敲铃铛边念:“新故亡人×××,生于×年×月×日,殁于×年×月×日,享年××岁,伏以大限无情,魂归极乐,念阴阳之永隔,痛人世之长辞,儿孙饮泣,宅地同悲,今奉太上乾元大法师勒令,给以路引一张,阴曹地府任意遨游,所有游魂野鬼、关津渡口,不得刁难阻滞。路引所至,如律令。”最后念道:“三天不吃阳间饭,四天上了望乡台。望乡台上向下望,合家儿女哭哀哀。”念完,把“引魂幡”挥舞几下,将一张画有符咒的“路引”烧掉,装入小瓦罐内,用一张黄表纸封住,上写一个“府”字。据说有了这张“路引”,便能起到通行证的作用,在阴曹地府可以畅通无阻。旧时的路引以“丰都路引”最受重视,传说丰都是阴曹地府的首都,清末民初,路过丰都县的人,都要买几张当地的路引赠送老年亲友,而一些老人也把这种路引奉为至宝。建国后,此俗已废。

尸体安排停当,孝子就要开始报丧,死者是男,首先要给户族及舅家报丧;死者是女,首先要给娘家报丧,接着是给姑家和姨家报丧。报丧时孝子不作揖,以双膝跪地,行叩头礼,并陈述死者的死因、死亡时问及入殓、开吊和出殡日期等,其他亲友可遣人报丧。长子除了亲自给娘舅家报丧,还要在全村挨门挨户地叩头,意在央求村邻帮助料理丧事。而在安康地区的几个县,不管哪家死了人,村邻都要打一刀豆腐送去,谚云:“人死饭甑开,不请自己来”,表示愿意主动给丧主家帮忙。孝子在路上遇见年岁高、辈份大的熟人,也得跪下叩头,据说孝子多磕头,可为亡故的老人消灾免罪。

比较富裕的人家,报丧时还要发“讣告”,以文字的形式把死者的噩耗奉告给族人和亲友。讣告有一定的格式,若是父亲死了,便写“不孝男×××,罪孽深重,不自殒灭,祸延显考×公讳××老大人,因病于×年×月×日×时在本宅寿终正寝,掩柩于室,享年×十有×。不孝××等侍奉在侧,亲视含殓,即日遵礼成服,谨择于×月×日开吊祭奠,×月×日扶柩安葬×茔,叨在亲友寅谊,特此讣闻”。如果死的是母亲,讣告上则写“显妣×氏××老大人”,下侧落款处,如父死、母尚在,可写“孤子×××泣血稽颡”,若母死、父尚在,则称“哀子”,父母双亡,称“孤哀子”。若母死,父有继室,继母亦有儿子,则前房儿子称“孤哀子”,后房儿子称“孤子”。有的还写死者生前德行,并请名人题字作赞。建国后,讣告的格式和基本内容有些地方仍在沿用,但只写死者的死亡原因、死亡时间和安葬日期等,文字比较简练。

报完丧后,丧主家还要在大门外高悬“望门纸”,关中称“纸幡”,形如筒状,中空,高丈余,直径二三尺,周围粘上许多长串白纸条,用剪刀剪成连环铜钱状,挂在竿头,栽于门前,并在门外竖“丧告牌”,丧告用一大张长方形的白纸,写上亡者的姓名、属相、生卒年月日及子孙姓名等,贴在木板上,置于大门外,以示家有重孝。在陕北的佳县、清涧、吴堡等县,丧主家则是在大门外挂“岁岁纸”,按死者的年龄,每岁一张白麻纸,用剪刀一正一反剪成连环的长条絮状,男死,挂于大门的左侧;女死,则挂于大门的右侧,并将死者的铺盖卷起放在墙头,意在向村邻报丧。

在清涧县农村,还要给死者搭“望乡台”,于死后第三天的黎明,在院内置桌,上放高凳,再放上装满糜子的升子,内插木铲,孝男孝女绕哭九圈,意即死者上了“望乡台”,经常能看到家里。

死者入棺,谓之“入殓”或“大殓”。关中和陕北,一般在死后三日入殓成服,陕南于死后第二天入殓,也有在死后当天就入殓的。旧时一些经济条件处于中等的家庭,当父母进入衰年后,儿女们一般早就给父母准备好了棺材。

在关中的眉县和陕南的南郑县等农村,老人健在时,儿女为老人做好棺材后,亲友还要来祝贺,女婿要给棺材搭红放炮,祝老人健康长寿,名曰“贺寿木”。但普通人家多是临时赶做、或从棺材铺买来的。人们认为棺材是死者的房子,要选质地细腻又耐腐蚀的木材制作。民间以柏木、杉木、红松、桐木等为上品,榆木、柳木次之,杂木则更次之。木板厚达四寸,薄者不能成棺,穷苦人家的棺板只有寸厚,做成平头大匣子,俗称“火匣子”。富户人家的棺材很讲究,用上等木料精工制作,棺底周围镂刻花纹,棺头雕上“寿”字图案,里层用布和胶裱糊,再涂一层生漆,使其严密,滴水不漏,外部用土漆连续油漆多遍,使其乌黑铮亮。现代多用化工涂料油漆。

棺材停放在堂屋以门槛为中线的内外各半之处,或直接抬进临时搭好的“灵棚”内,但死者须以布遮面,不能让死者见日光。棺材下面用两条高约二尺的长凳架起,先在棺材底部铺一层锯末或棉籽,垫上一层旧衣服或棉花,再铺上新褥子。死者的子女按长幼次序排列成行,瞻仰遗容,死者如果是男,须由户族头人检视衣衾,有些地方是由外甥检视;死者如果是女,衣衾则由娘家人检视,如果对棺木、寿衣不满意,是不能入殓的,检视人提出的意见,当事人必须照办。人殓时由长子捧住死者的头,次子提腰,幼子抬脚,将尸体平稳地仰面放入棺材内,盖上新做的红色薄被子。

关中和陕北是给死者头枕灰包,陕南是给死者头枕鸡形红布枕头,脚下蹬一块酒曲,以兆后代兴旺发达。在清涧县一带,死者入棺时,孝子的泪水始终不能滴在棺木和死者的尸体上,否则认为死者会经常思念儿女,引起亡魂不安。尸体摆放端正后,给死者面部盖张苫脸纸,袖内放一把纸扇,有些地方还要给死者身上放些“等身钱”(一岁放一张纸钱),棺材内再放些散碎银钱及陈艾,死者尸体周围用柏树叶或灰包填实,有些地方是死者多少岁,便用多少灰包填实,直到把尸体固定,在棺内不能移动为止。有的还要给死者口内放进一些米粒、盐、茶叶,认为死者在阴间便会有吃有喝;有的给死者口内放进一些珠宝,古称“含玉”,意在祛除秽气,使尸体历久不腐,此即“含殓”。报丧讣告上写的“亲视含殓”,就是表示对死者已经做到养老送终了。

在关中和陕北,人殓后便可钉棺材盖了,称为“闭殓”,但在陕南,入殓后暂时还不能盖棺板,或者棺板不能全盖严,因民间有“户不见天,棺不二掩”的习俗,闭了棺就不能再开棺了,要等死者在外地的子女全部回来,并等开吊后一些主要亲戚都瞻仰过遗容后,才能把棺盖钉实;同时民间讲究迷信,认为人死了,是城隍爷叫去了,城隍是阎王手下的地方官,有叫错了的,也有把灵魂叫去为其他屈死鬼作证辨冤的,城隍爷辨明后,放回灵魂还可复生,所以一般都要在人殓后再等一天才能钉棺盖。钉了棺盖,家属和亲友就再也看不到死者的仪容了,因而在钉棺盖时,男女孝子都爬在棺材上放声恸哭,以示对亲人难舍的悲痛之情,亲友们的沉痛心情和哭泣也达到了高潮,这时念经的僧道或阴阳先生一边把手中的铜镜叮踏敲响,口中念念有词,一边掀开爬棺恸哭的孝男孝女,用麻绳将棺木箍紧,用生漆灰膏将棺缝糊严,就可钉棺了。

在关中北部的耀县一带,死男,棺盖由外家(死者的舅家)钉;死者是女,则由娘家人来钉,孝子头顶工具盘,跪在棺旁,钉棺者一手提斧,一手取来大木钉,亲属喊一声“躲钉”,接着便在棺材上钉三下,再由别人继续钉。钉完棺后,把棺材抬起垫高一点,谓之“升棺”,把铺的草与棺材离开,谓之“斩草”,孝子逐一哭拜奠酒,并和亲友一齐烧纸举哀。在华县和城固县一带,死者入殓后,还要把死者生前用过的药罐在棺材上砸碎,当地人认为死者的房产衣物都可留给后代,唯独药罐不能传后,打烂药罐,意在祛灾除祸,表示今后不再有人生病熬药了。

入殓后,子女及近亲、户族中的晚辈,在灵前穿上孝服,称为“成服”。古代丧服根据生者与死者关系的亲疏,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等。斩衰为丧服中最重的一种,用粗麻布制成,左右和下边不缝。子、未嫁女对父母、媳对公婆、承重孙对祖父母、妻对夫都服斩衰。腰束厚麻带,称苴经,头绾丧髻,称“鬓衰”。哭丧要持哭丧棒,意为哀甚不食,行走无力,须用杖扶持。齐衰是次于斩衰的丧服,用粗麻布制成,因其辑边缝齐,故称。是已嫁女对父母、子对继母、庶母.、侄对伯、叔父母、孙对祖父的丧服。大功又次于齐衰,用熟麻布制成,质地较齐衰稍细。小功和缌麻都是丧服中较轻的一种,也是用熟麻布制成,但质地更细。丧服的对象为已婚的姑母、未婚的堂姊妹、众孙、众子妇。本宗伯叔祖父母、外祖父母、族曾祖父母、族伯叔、舅父母、岳父母等。

古代根据血缘关系,对丧服的穿戴和丧服期限作了一系列规定。到了近代,穿丧服的习俗虽仍旧沿袭下来,但丧服的种类已大为减少。关中和陕北的丧服,一般是儿子穿对襟白孝褂、白裤、头戴白孝帽,脚穿白鞋,腰柬麻辫,媳妇和女儿摘掉头上的金银首饰,服白色长衫,头戴白孝巾,脚穿白鞋;侄儿以五尺左右长的半幅白布,从头到脚披覆于背,腰束麻辫;女婿穿的孝服与儿子相同,但要系一条拴有红头绳的腰带,以区别他虽是至亲,但他却是外姓人,不是重孝。

外甥、侄、孙的孝服略短,有些地方只在腰问衣服的底部缝一幅白布。其余亲戚只戴孝帽,娘舅家的人,不论比死者低多少辈,都戴最轻的孝巾。而在陕南,儿子则服长孝衫,长及脚踝,头缠白布孝帕,手持柳木哭丧棒,棒上缠满白纸条;女儿和媳妇则穿短孝衫,右衽、开大襟,头戴白孝巾。各地死者的长辈不戴孝,妻死,夫不戴孝;夫死,则妻要戴孝,有的地方妻只穿白鞋。

儿子、媳妇是重孝,要守孝三年,出嫁的女儿孝期二年,侄儿、侄媳、侄女孝期一年,孙子戴孝百日,但长孙之父如已死亡,则应按子戴孝。女婿于殡葬后即除孝。以前孝子百日内不脱孝服,现在殡葬后便以穿白鞋为戴孝的标志,儿女的鞋全白,孙子的鞋只在前半截罩一层白布,后半截露出鞋的本色。

第二节 吊唁

丧家向亲友们报丧后,亲友陆续携带香、蜡、纸、挽联、挽幛等祭品前来哀悼祭吊,并安慰孝子节哀保重,谓之“吊唁”或“吊丧”,这是丧葬中流行最普遍的重要习俗之一。开吊之前,丧主要请执客司或总管帮助料理全部丧葬事务,因孝子要坐草守灵、寝苫枕块,无暇顾及其他。执客司或总管一般由族中的长辈或村中德高望重而又有治丧经验的老人担任,其职责是制定丧葬费用的分配计划、聘用各类服务人员、招待吊唁的宾客和全权处理丧葬中的一切问题。丧主家请的外姓帮忙人,腰上系红布带,意在避祟。
死者人殓后,就要把灵堂布置一番。灵前摆一张桌子,名为“祭桌”,围上白布桌罩,上面陈放香炉、蜡台、果品、面食等供品。桌上设灵牌,如果是父亲死了,上写“新故显考×公讳××老大人之灵位”;如果是母亲死了,上写“新故显妣×氏××老大人之灵位”,左下侧写“祀男×××敬立”。灵堂悬一白布孝幛,把死者的照片放大,镶上玻璃镜框,挂在灵堂正中,两边张贴挽联,灵堂两侧放置众亲朋赠送的纸扎,如车马、宫室、床帐、金童玉女、金山、银山、摇钱树、聚宝盆、花圈等。灵桌前设置烧纸盆,地上铺个大草垫,供亲友祭吊叩拜。

灵堂布置停当,还要请吹手乐人,凡来往吊唁的亲友,都要奏乐迎送。孝子在七天内不坐椅凳,男左女右,分坐于灵柩前面两侧的谷草上,日夜轮换守灵,名为“坐草”。舅家来人吊丧,全体孝子要出门跪迎,直至迎到灵前。若有未婚女婿、未婚儿媳前来吊丧,孝子则须跟随乐人往村外迎接,并赐红披一条。其他主要亲戚供献蒸食、肴馔时,孝子、乐人亦须出外迎接。死者近亲中的女客,一进村就嚎啕大哭,男客进入灵堂才哭,守灵的孝子陪哭,乐队同时要奏哀乐。一般亲友送的奠仪,多是蒸桃馍、白蜡烛、冥纸等,死者的姻亲如女婿、外甥等,则要蒸狮子、海马、送铭旌和各种纸扎,并送陪葬的泥人,高约八寸,身穿彩衣,八个为一副,名为“捏生”。近几年也有献纸彩电、纸冰箱、纸洗衣机的,不管花样怎样翻新,最后都是付之一炬。吊丧者献上供品,然后上香、烧纸、奠酒、叩头、跪在地下痛哭。男祭,男孝子陪同叩头痛哭;女祭,女孝子陪同叩头痛哭,称为“陪礼”,最后孝子屈膝跪拜亲友,谓之“谢孝”。

在陕北的延川、横山等县,开吊的前一夜,烧毕夜纸,死者的儿女要请舅家到席前,孝子跪在地上,陈述丧事准备情况,并征询舅家意见,俗称“下话”。平时对老人生前孝敬鲁,舅家对丧礼容易通过,平时对老人不孝者,舅家要历数孝子过失,大加指责,并对丧葬的安排百般挑剔,提出许多苛刻的条件,孝子无法满足舅家的要求,只得长跪不起,此时只有孝子户族中的房头及亲友出面斡旋,得到舅家的谅解,孝子方可起立,否则舅家有惩罚孝子的权利,俗称“规矩娘舅”或“娘舅争礼”。

埋葬前,稍富裕的人家都要请僧道或阴阳先生念几天经,名为“做道场”或“法事”,意在超度亡灵,为死者消灾免难。念经的人数多少没有限定。在此期间,整天乐器不停,哭声不停,早晚行礼拈香都要奏乐。在念经时,孝子沉默肃静,见有吊唁的人就要叩头(同辈中年龄小于自己者,只行作揖礼,不叩头),每日早、午、晚三餐,都要在灵前拈香献饭,俟客人吃饭完毕,把灵前献的饭菜夹出少许,放进一个小瓦罐里,称为“祭食罐”,待出殡时与棺材一起埋掉。

在守灵期间,每天一早一晚女孝子都必须痛哭一场,这叫“举哀”,也叫“哭丧”。这种哭,有真哭,有假哭。哭丧的方式,习惯上都是诉诉说说,通过哭的腔调诉说对死者怀念和痛惜的感情,开头都有几句开场白,例如“冤家夫呀!你死得好苦呀,我年纪轻轻,你丢下我成寡妇,我的命好苦呀,生活依靠谁呀!”又如“妈呀!你死得好苦呀,丢下你的女咋办呀!……”这些几乎成了定式,后面的内容就要任情抒发、随意编词了。有吐诉自身苦处、委屈的;有哭诉爹娘养育之恩未报和难以割舍之情的;也有叮嘱死者在阴间要买通关节、少受皮肉之苦的。例如旧时华县一个村庄,有一家大女儿哭父亲的词就编得颇为有趣:“大呀!(关中方言,大即爹)你在阴间要好好过呀,阎王问你话,你要好好来回答,小鬼要打你,你给他送些礼呀!……”原来这个女子初识文字,读了些戏文,颇诸反动社会的人情世态和保身活命之道。也有姑嫂不和、妯娌交恶,借哭丧之名,行攻讦之实、趁机发泄私愤的,例如有一家少女哭父的诉白:“大呀!你死得好苦呀!丢下一家老小更苦呀,家里没人管,生计谁来做呀?……大呀,你慢慢走来缓缓行,你听女儿说分明,妈妈死得早,女儿命真苦,哥嫂平时心肠狠,女儿的终身大事谁担承?……”哭得字字是泪,腔调悲哀,这些无限伤心的词句,听了使人黯然动心。

陕南巴山地区有几个县,丧葬礼俗很特别,当地死了人,孝子虽然也要披麻戴孝,焚香化纸,但却既不请阴阳先生看坟地,也不请僧道念经超度,而是请一个领唱和引唱的“歌先生”来主持葬礼。歌先生是当地民间歌手,一般都是经纶满腹、才思敏捷、可以出口成章,即兴编词,无论是孝子守灵、亲友吊丧或出殡下葬,都是以唱“孝歌”的方式表达生者对死者的哀思和痛惜之情的。从人死到埋葬,丧葬不超过三天,第一天报丧、准备棺材、寿衣、请歌先生,第二天吊丧守灵,第三天就要埋葬。吊丧的亲友,不论男女,也不分辈份高低,走进灵堂都要唱“孝歌”,亲友唱,孝子也要陪唱,歌词一般四句一段,间歇伴以锣鼓、铙钹,歌声如泣如诉,声调悲哀凄凉,歌词情真意切,类似现代的追悼词,如亲家走进灵堂唱的“孝歌”:

哎!亲家犹如一只蚕,一生勤奋又节俭;

为儿为女吃尽了苦,才积得这份薄家产;

只说你长寿享清福,谁知你早早离人间 啊……!

你有一双好儿女,也能含笑在九泉。

又如朋友吊丧时唱的“孝歌”:

哎!老哥犹如一筒材,倒在地下不起来;

千言万语喊不应,你忍心把好友两分开?

一对灯笼熄了一盏,叫我怎不痛伤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