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老河口与河南邓州,两个孟楼集镇连在一起。地理唇齿相依,文化却大不一样,无论生小孩报喜、结婚回门,乃至民间传说等,都有迥异之处。
两个孟楼三个传说
从老河口沿着302省道向河南方向一直前行,便会来到位于孟楼镇的省道的尽头:一道大理石石碑,朝湖北的一面雕刻着“河南孟楼”,另一面则雕刻的是“湖北孟楼”。这种有形的界限把两个孟楼分开了,但是一种无形的界限同样也在民间起着强大的作用。就孟楼的来历,两镇就有3个不同的版本。
老河口市乡镇唯一的离休干部、现年77岁的陈长有老人喜欢研究风俗,他向记者介绍了湖北孟楼的来历:孟楼这儿的居民最早是来自明洪武三年山西大槐树的移民。清朝同治年间,一个姓孟的铁匠在河南孟楼的地方搭起了包子铺,他卖的包子三文钱一个,然而顾客掰开包子一看,里面还夹着三文钱。这样,来买他包子的顾客越来越多,他家的手工艺买卖也随之兴旺起来。没过多久他就挣了很多钱,盖起了一座小楼,起名“孟楼”。久而久之,村庄周围渐渐形成了一个小集镇。
继而来到河南孟楼文化广场,这里一个六角亭里,立着“孟祖碑”,碑是2003年农历十月所立,碑文如下:宋称“新兴街”,金改“新兴集”。清同治年间,孟姓在此建楼,称孟家楼,简称“孟楼”。碑文记载:唐玄宗时,宰相裴度受封于此,明内阁首辅李贤生长于斯,与其父李升、祖父李威并称“三阁老”。
还有一个版本则是想努力将孟楼的历史底蕴拔高,是说孟夫子的后人曾在这里设坛讲学,后人于是将这里称作“孟楼”。
既然都有“孟”字,那么孟楼现在姓“孟”的多不多?湖北孟楼派出所罗政红所长告诉记者,湖北孟楼街上姓“孟”的常住居民只有一两户,还是后来搬迁过来的。至于河南孟楼那边,罗政红所长通过沟通发现,姓孟的住户也寥寥无几。
陈长有称,两镇对来历认同的落脚点不同,也反映了人们思想意识的不同,湖北孟楼的落脚点在于尊崇生意之道,因此边贸市场相当活跃,有农贸大市场、棉花大市场、粮油大市场,还有在建的工业品市场等等。即使是平常买菜,河南孟楼居民也大多到湖北孟楼购买。
咫尺之遥民俗不同
在两省界碑处,做生意的张师傅告诉记者,这个碑立在这里,算省界,而实际上无论在湖北还是河南,两边都住着很多对方省份的居民。他说,很多土生土长在湖北孟楼这边的河南孟楼人,即使成人了,仍操一口河南口音,一些风俗习惯仍然是河南那边的,“相当奇怪”。
记者在省界边走访了解发现,虽然两个孟楼唇齿相依,但是宛若有一种无形的力量,让分属两地居民的风俗迥异。
小孩一岁时,湖北孟楼这边要给孩子“扎疆绳”,即用毛线编织成一个粗粗的绳子,套在孩子的脖子上,保佑孩子平安,直到孩子成人为止。这一风俗在河南孟楼却鲜有使用;女儿新婚回娘家,但在送回门礼上却又表现出了不同:湖北孟楼送的礼品有五花肉(俗称礼吊)、粉条等,粉条表示女儿与娘家千丝万缕,常来常往。而河南孟楼汉族女儿回门时,却是送猪腿,表示女儿虽然出嫁了,但是仍然有一条腿在娘家。两个孟楼男女通婚,回门携带的礼品以女方所在地风俗习惯为准,不能有丝毫差池。
语言称谓的不同,也曾出现过尴尬。湖北孟楼镇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张云亭说,河南孟楼请客人夹菜叫“喝汤”,而湖北这边请客人夹菜就说吃菜,因此闹过一个笑话。“湖北孟楼一女子嫁到河南孟楼不久,其父去看望亲家。当晚吃饭时,亲家公给其父斟上酒,碰了一杯之后,就一个劲地劝他‘喝汤,喝汤’,可一大桌子菜就是没有汤,其父也不知亲家公是什么意思,只好陪亲家公干喝酒,也不夹菜吃。女儿见公公老是劝父亲‘喝汤’,而不是吃菜,非常气愤,便给父亲碗里夹了几筷子菜,还递给父亲一个大馍馍说:‘爹,喝什么汤,没有汤怎么喝,咱吃菜吃馍。’公公顿觉尴尬,后来一解释,双方不禁哈哈大笑。”
独特的民间文化
湖北孟楼建镇时间虽然远晚于河南孟楼,但却有着独特的民间文化。
豫剧段子“牛球县官”只在湖北孟楼上演。段子中说,古时候有一个县官,是个贪财高手,但又想标榜自己清廉,每次下乡“体察民情”时,就请两个衙役抬一个杠子,该县官坐在杠子上。 群众见到县官下来就认为他是来作秀的,慢慢就称这个县官为“牛球县官”。湖北民间艺人黄万富通过自己的豫剧功底,成功将该民间传说演化为豫剧段子,黄万富就坐在两人抬的杠子上边做豫剧动作边演唱,将“牛球县官”那种作秀的丑态表演得出神入化。
同样作为豫剧民间艺人的湖北孟楼文化站站长周延明介绍,黄万富去世之后,就再也没有人演唱这个高难度的豫剧段子了。
除黄万富外,湖北孟楼的民俗画家曹桂英在当地也颇有声名。
走进“曹桂英美术馆”,除了沉浸在艺术氛围里外,还有扑面而来的民俗气息:一个老人打着雨伞,提着一条鱼,哼着小曲回家;孩童在冰天雪地里过着快乐的童年,画中背景就是曹桂英家老房子……
曹桂英今年49岁,高考失利后开始从事自己喜爱的绘画,师从齐白石弟子姚陆其。曹桂英在十多年前开始带学生。她的学生都是土生土长的孟楼孩子。这时,她的画室又变成了教室,每到假期,都会有四五十个学生到她这里学画。曹桂英告诉记者,既然身在这里,就多为这里的民间文化尽一点力量。
1992年5月5日,《经济日报》一篇“从孟楼到孟楼”的报道,使湖北孟楼声名鹊起,而写这篇文章的记者许宝健也成了湖北孟楼的“功臣”。湖北孟楼镇党委副书记栾宏伟称,如果没有许宝健的这篇文章,就不会出现两边孟楼的“较着劲”发展,因而集镇上的第二条主街就被命名为“宝健路”了。“只要有人到湖北孟楼参观,当地人就会带参观者到宝健路去转转,宝健路俨然成了湖北孟楼的另一张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