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是蜚声中外的江南名胜,仙鹤草是一味传统的止血良药。这两者似无相涉,但一则传说却道出了其间的密切关系。
很久以前,长江中有片小洲叫鹦鹉洲,洲的不远处有一座楼,楼内住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老人懂医道,一边义务行医,一边养性修行,深受四乡敬重。有年晚秋的一天,不知从何方飞来一只黄鹤,扑棱棱落在了楼前,并发出凄惨的哀鸣。众乡亲围上前去,见黄鹤满是血,就纷纷议论,有说黄鹤想飞回家乡,迷失了方向,便摔下来;有说黄鹤受了伤,故意落在这里,祈望有人救它等等。
老人闻声出楼,看了看流血的黄鹤,便钻进楼后的山林里,一会儿,他采来了一把羽毛样叶子、开盈盈白花的野草,洒抹在黄鹤的伤口上,没多久就止住了血。之后,老人精心喂养黄鹤,黄鹤也很快就康复了。又过了些时日,一天清晨,老人向众乡亲辞行后,乘着鹤飞往天上去了。乡亲们猜测,老人已经成仙,而黄鹤正是仙界派来迎接老人的。但他们都不知老人究竟寻了哪里。后来,乡亲们就把老人住过的楼称“黄鹤楼”,把老人给黄鹤疗伤的野草叫“仙鹤草”。
很多年后,唐代有个叫崔灏的诗人游历黄鹤楼,听到了这个传说,便诗兴大发,留下了千古诗篇《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再后来,大诗人李白也来到黄鹤楼,也诗兴大发,但看了崔灏的诗,他没敢多写。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仙鹤草为蔷薇科植物龙芽草的全草夏秋两季采割,切断生用入药。中医认为,其性味苦涩而平,有收敛止血,补虚,消积,止痢,杀虫,解毒消肿等功效,多用来治疗咯血、吐血等多种出血症,泄泻,痢疾,疮疖痈肿,蛔虫、绦虫等虫证以及脱力劳伤,神疲乏力,面色萎黄等证。近年来,还广泛用于治疗滴虫妇科病、全血细胞减少、心律不齐、糖尿病、癌肿等病症。尤其是止血作用突出,无论何部位出血,无论病情是寒是热,是虚是实,均可应用。可内服,可外用;可单味,可配方。一般煎服用量为10—15克,最大量可用至10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