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腹地鹤峰习俗


鹤峰是武陵山腹地的一部分,偏东南隅,东邻宜昌,南毗张家界,北和西面与州内四县接壤。“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这里的习俗既有与周围七县市有相同相似之处,也有其不同甚至独特之处。熟悉一个地方的习俗,对于密切联系群众,促进社会和谐具有莫大的帮助。

饮食习俗

合渣是武陵山区各族群众传统的家常菜,不仅仅是某一个民族的喜爱,既有地域性,又有民族性。合渣集豆浆、豆渣和蔬菜于一体,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看,它是一种不错的搭配。如果说,鹤峰四邻的合渣是浓干型,那么鹤峰的合渣则近乎清汤寡水,浆渣少一些,水分多一些,掺和的蔬菜切得较粗。酷暑季节,喝碗凉合渣汤,可充饥、可解渴、可消暑。鹤峰人吃本地稀合渣和邻县的人吃当地干合渣,一样都吃得津津有味,似乎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

合渣本是一种大众菜,上不了正宗宴席。但近几年随着膳食结构的改变,合渣记入了土家菜谱,并渐渐堂而皇之进入了正席,并且博得外来客人们的赞许。

鹤峰主产包谷,有吃米豆腐的习惯。其加工方法是:先将包谷加工成碎粒,用水浸泡,再混合适量石灰水上清液磨成浆,放在锅里炒熟后入容器冷却即成。米豆腐入口滑嫩,凉拌、热烹均宜。

酸粉子更有其特色,将猪大肠里外用盐水洗净,切成短节,与包谷粉混合,加上一点食盐拌匀放入缸中密封,不久即呈酸味。待新洋芋上市,将洋芋去皮切块与酸粉子混合蒸食或焖食,风味独特,顿时食欲大增。
鹤峰少产水稻,大米历来价格较贵,所以养成吃蓑衣饭的习惯。将煮过的大米滤掉米汤,拌上先蒸熟的包谷粉重蒸一次即成。蓬松香喷,营养全面,老少咸宜。

鹤峰人吃猪肉讲究烧皮,既烧掉了毛根,又使猪皮里的胶原蛋白易于溶解。猪皮刮洗后黄晶亮色,猪肉烹调后浓香四溢。山外客人有心者,百思不得其解,其窍门即在此一小技。

鹤峰人不擅长加工咸菜,过去因此认为他们桌上菜品单调。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结论,咸菜多含亚硝酸盐,多食于人体健康不利。喜现炒不喜凉拌,喜鲜食不喜咸菜是鹤峰人的一种饮食趋向。

待客习俗

鹤峰人待客,一般以猪肉为主荤菜,但常常不掺杂蔬菜。下一次锅用肉二三斤,这和四邻待客大不相同。鹤峰四邻一次用肉一斤左右,加上一些时令蔬菜,混合后可以炖一满火锅或炒一满盘。鹤峰人招待一次客人的用肉量,常常超过别处招待一次客人用肉量的二三倍。席间,主人频频给客人碗里夹肉,及时给客人碗里盛饭,宾主其乐融融。这只能说明主人的大方、实在和淳朴,这个习惯乡间比城镇更明显。

每年冬腊月,鹤峰农民都要宰杀年猪。改革开放后,多数农户一年宰杀三四头肥猪,亲朋好友都要互请捉猪吃“杀猪饭”,以分享丰收的喜悦。

猪肉经屠夫分割成一块一块的,拌盐腌渍10天左右,即吊炕烘烤。有条件、有经验的农户备有专门的炕房,用小强度的明火不间断烘炕一两个月,直至外观黄亮即成腊肉。室内烹炒腊肉,室外可闻到香味。

鹤峰人待客以热情、实在著称。

称呼习俗

族、亲、友等人群内部见面时的互相称呼,外地都是直接称呼,即按称呼人与被称呼人的实际血缘和亲疏关系称呼,如儿子称父亲为爸爸。而鹤峰人则习惯间接称呼,俗称“跟到喊”,如儿子有了儿女,即以孙子的身份称呼父亲为爷爷;本人以儿女的身份称呼自己的老姨为姨爹;兄弟之间弟弟以自己儿女的身份称呼哥哥为伯伯等等。这种称呼法从未发生过误会,反而被认为更加亲切。

老一辈的鹤峰人送别客人时一般不说“慢走”,而是说更文雅的“从容”。

对在场的长辈、年长者和国家公职人员都称“您”而不称“你”,对不在场的称“怹”而不称“他”。

婚丧习俗

男婚女嫁需亲朋好友知道,叫接客。鹤峰人很注重接客当时与喜期之间的时间差,不能太短,一般是一个月左右,若短于半个月,有逼促之嫌,应尽量避免。

家庭设宴,请客人入席,亲疏有别,长幼有序。分上亲和百客,上亲先入上席,百客后入旁席下席,这些礼仪,有经验的“支事”,帮主人安排得井井有条,皆大欢喜。

老人去世,需让亲友知晓,叫“把信”不叫“通知”,以别于普通的家庭聚会。如系逝者子孙亲自“把信”,在长辈面前需双膝下跪。亲友到灵堂前吊唁,逝者子孙需在灵堂左右下跪以表谢意;逝者的平辈需三鞠躬;逝者的晚辈需下跪磕头三响。吊唁的客人则需弯腰扶起逝者亲属,以表示回敬。所有这些行为均体现孝道、恭敬、友好和虔诚。

所有习俗都与时代规章、纪律、法律相容。尊重习俗,运用约定俗成的力量,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规范社会成员的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