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民间典故:陈厝飞钱 鸣峰飞瓦


“陈厝飞钱”与“鸣峰飞瓦”,这两则典故均来自仙游县民间传说,喻积善行德,轻财重义,才得各方赞助赞扬。陈厝,即仙游县城陈汝器旧居;飞钱,即从天上飞来的金钱。

据仙游最早的县志《仙谿志》记载:

北宋年间,陈可大及其双亲陈汝器积德行善,飞钱满其室。传说有一年春季洪灾,夏秋旱灾,许多穷人都没米下锅。陈汝器和夫人朱氏即雇了帮手,在房前埕上和附近街巷安了十几个灶,连日煮了粥赈济灾民,又变卖家产救济穷人,弄得其家自己由富变穷,成为“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但又有一个乞丐登门求讨,朱夫人仍急穷人之急,把自己仅有的口粮也挤出一点送给乞丐。

这乞丐原来是观音菩萨化装前来考察真相的,很受感动。经观音极力上奏,为了支持其建桥,争得苍天赐一大笔金钱。这金钱就像天外喜鸟,成千上万地飞进其宅。

陈汝器与妻朱氏当即焚香祷告,“愿减钱半,乞贤胤光显门户”。后经名医神助,朱氏果如愿以偿,连得三子。其第三子陈可大为宋政和二年(1112)进士,奉直大夫,肇庆知府。他秉承父母意愿,为官清廉,做了不少善事,回乡后,倡导重修县学和建造县城南门的仙溪桥,又称升仙桥,为民造福,传为美谈。

这一宋代积善“飞钱”的故事,流传民间,近千年,经久不衰。陈汝器旧居被后人称为“飞钱祖居”,所在鲤城的街巷被称为“飞钱巷”。其氏被称为“飞钱陈”,其妻朱氏被称为“飞钱妈”。这不仅是陈氏宗族激励后代子孙积德行善的范例,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流传千古的佳话。

陈汝器一家修建仙溪桥和赈济灾民的巨款,是否真是天上飞来?

据清乾隆《飞钱陈氏族谱》载:“可大祖父宋珍善士,始积功累仁,广置祭田,备修南桥,因工程浩大,未能动工兴建。可大父亲汝器奉直大夫,母亲有德夫人朱氏,乐善好施,广结善缘,仍未酬其志。直至可大公,‘始酬双阐’之素志而建成。”由此可见,仙溪桥的建成是其家三代人的共同心愿。在其一家几代人带动下,邑里的父老乡亲、开明绅士众功协力,一起筹资发动投工投劳,才终于建成县城横跨木兰溪的第一座大桥。

仙游县的父老乡亲总是喜欢把“得道多助”和“飞”字联姻的。又如“鸣峰飞瓦”。鸣峰地处在今赖店山尾村,是仙游着名景点之一。传说过去天将下雨时,山谷中就会发出“轰轰轰”像雷一样响声,故叫鸣峰。该鸣峰寺为晚唐诗人郑良士倡建,明代扩建。可想而知,要在鸣峰高山上盖寺庙,需把数目众多的砖头、瓦片等建材肩挑上山,谈何容易。

据说聪慧的建造者善于舆论先行、广开宣传,说“某日某时,鸣峰菩萨要显灵,山下那么多瓦片将全飞上山”!于是“雅号”满天飞,一传十,十传百,好奇热心的人们就成群结队、成千上万接踵而至。大家天一早便争先恐后来看飞瓦,刚到山下,便听到和尚的朗朗诵经声,虔请各人携带若干瓦片上山。每人都顺手带上几片瓦,你几片,我几片,人多力量大,未到天暗,山脚一大堆瓦就“飞”上了鸣峰,这就成了千古流传的“鸣峰飞瓦”的神话。“飞钱祖居”的“飞”字和“鸣峰飞瓦”的“飞”字有其共同点,即乐善好施、得道多助的优良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