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口地区旧时习俗拾趣


溪口地区旧时习俗拾趣

三十晚

三十晚(又称三十夜),古时流行这么一句话:“夹忙三十夜,静闲初一朝”。三十晚,是岁末年初,不管是穷苦人家,还是富有人家,年是都要过的。这一天,大人们特别忙,尤其是家庭主妇则更忙,比如:下河洗鸡、洗鱼、洗猪头、洗各种菜蔬,还有洗箬皮、淘米、洗蒸笼、做豆腐、做冻米糖等,一切皆为年夜饭和正月头上招待客人菜肴做准备,这都是上午要做的事情,下午则在家里忙,比如:裹粽子、切萝卜烧猪头、配制三十晚各种菜肴佐料。男人们做一些体力上的事和女人们不敢做的事情,如杀鸡、宰鹅、劈柴、运柴到灶口等。傍晚时分,一般三十晚这一餐要比往日提前一些,之前要燃放爆竹并在春联张贴好后进行。

一年忙到头,因此三十晚这一全家老小的团圆餐都比较丰盛,也比较讲究。有红烧猪蹄、红烧肉、炒肉丝,有清蒸蹄包、圆子烧菠菜、清炖鸡等十多道菜肴,摆满一桌,令人垂涎欲滴、胃口大开,一家人有说有笑,开怀畅饮,一年的劳累无形中消失,一家老少团圆、天伦之乐的情趣悠然而生。年夜饭前,正厅、房间和偏房都开始亮灯,俗称“发灯”。

吃过年夜饭后,做长辈的则到至亲家给小辈们发红包,俗称“压岁钱”。之后大人们又开始忙碌起来,炒南瓜子、炒花生、炒葵花子、炒尖栗,接着蒸米果、煮裹棕,煮茶叶鸡蛋,要一直忙到十二点后,当家的男主人到外面燃放爆竹辞岁,此时各家各户的爆竹声此起彼伏,声震欲耳。特别是殷富人家还放起了焰火,吸引着小伙子、姑娘和小孩们跑去观看。那时没有电视,也就无所谓的看春晚,小孩子则围坐在土火炉旁,一边嗑着瓜子花生,一边给大人们守岁,实在熬不住时,就靠在姐姐或哥哥们的大腿上小睡一下,等大人们忙完了手中活,才招呼大家进房睡觉。睡之前,大人们格外嘱咐:“要洗澡,洗得干净点,明天好穿新衣服”。三十晚洗澡还有一层寓意,就是把一年的劳累和晦气洗去,干干静静地迎接新的一年到来。

初一朝

正月初一,是新年的第一天。天刚蒙蒙亮,当家的男人就开门燃放鞭炮,迎接新的一年到来,敬财神,祀求新的一年给带来好运。有的放好爆竹后又接着睡回笼觉。这一天的早餐大都吃得是茶叶煮鸡蛋、顶市酥、云片糕,也有吃肉丝面或三十晚煮的肉棕。这一天扫帚不能动,水不能洒在地上,故早上洗漱时,大人们预先摆好一个盆在装水。吃过早餐后,男的就可以出去玩,随便到那家都可以;女的则不行,只能呆在家里或者到街上逛逛(现在男、女都一样,都能出去玩或串门)。旧时初一朝这一天,大人们要用表芯纸给小孩们擦嘴,以免小孩们骂人和说一些不吉利的话,引起邻居们不快。用表芯纸擦嘴,就表示童言无忌,不会影响到什么。

拜年习俗

旧时拜年是联络和增进亲朋好友之间感情的一种方式,初一和初二不出门拜年的,到初三开始。由于没有通车和自行车、摩托车等现代交通工具,完全靠走路,所以拜年的时间较长。“拜年拜到三月三,只有吃,没有拿”,就是正月拜年的真实写照。拜年还讲究日子,“三、六、九”是拜年走亲会友最多的日子,如今已没有这一习俗,正月里随便哪一天都可以走亲戚。拜年也不会拜到“三月三”,一般正月十五之前就已结束,因为过了正月十五,年青的一代又要外出务工经商。

元宵节

正月十五闹元宵,这是继三十晚辞岁、春节迎岁农村又一次喜庆的高潮,因为这一天晚上有舞龙的习俗。溪口的龙有草龙、板凳龙和布龙(如今草龙、板凳龙亦不多见)。龙由龙头、龙骨和龙尾三部份组成,龙头画得惟妙惟肖,十分的相像,龙须由苣麻丝代替,也有用细布条代替;龙骨画上龙纹和龙爪,十分逼真。龙骨插满香火,在舞龙人的上下、左右舞动中煞是壮观,特别是龙头的龙眼被安上手电筒后,其光束由于照得很远,犹如神话意境。

引龙、舞龙头、舞龙尾这3个人不是随随便便的人都可以的,而必须是经验老道的长者担任。整条龙约30多米长,要10多个劲壮小伙子才能舞动这条龙。舞龙时,鸣锣开道,龙在引龙人的哨声中有序渐进,或上下翻滚,或徐徐而行。龙过时,沿街商肆和农户早早备好了爆竹燃放,意为“迎龙”,如果龙头进了那家店铺和农户,这是十分吉利的事情,东家会自动拿出红包给引龙人予以感谢。

清明节

清明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农村兴农事(蒙里蒙懂,清明下种)和祭祖宗的节日。“晴明时节雨纷纷”和“家祭勿忘告乃翁”这两首诗中的诗句就是清明“踏青”和祭祖的真实写照。这一天,在当家人(即:家长)的带领下,男的肩扛水竹,手中拿着柴刀;女的拎着蓝子,里面装着金银纸香以及纸钱、爆竹,到已去世的先辈们的坟墓前割杂草、剖土,然后燃上香烛,先烧给山公(左边),次给山母(右边),意为求他们照应先祖先辈们。然后给先祖先辈们上香,焚烧金银(意即:送金送银),事毕燃放爆竹,在先辈们的坟头上插上纸钱。新坟三年里都要在“社前”挂,旧坟清明头一天不能挂,意即给先辈们送铜送铁,没有孝心。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这一天家家都裹粽子,在大门和窗户上插艾和菖蒲,小孩戴端午兜,穿虎头鞋,额上用雄黄酒写上一个“王”字,中午烧艾和白芷,以禁蚊蝇,以防疫病。端午是中午过,餐桌上鸡、鱼、肉必不可少,晕素搭配,咸鸭蛋也不可缺,饭后纳凉休息时吃绿豆糕,这些习俗至今仍保留。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这也是一个团圆的节曰。家家吃月饼,溪口当地晚上还有舞龙的习俗。

腊月二十四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农户盛行掸尘、送灶的习俗。掸尘就是进行一次大扫除,将室内每一处地方或每一个角落的灰尘打扫干净。送灶就是在灶前烧上一柱香,摆上几个菜,贿赂灶王爷,让他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时不要乱说和搬弄事非,并在灶头贴上一副对联:“上天言艰事,下界报平安”。如今掸尘的习俗依然进行,送灶已不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