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饮食
广德城乡人民以大米为主食,面粉为辅,很少吃杂粮。通常一日三餐,城镇吃饭一稀两干,早餐吃泡饭的居多,农村三餐干饭。面食花样不多,常见的是面条、饺子,为调剂口味,偶尔食之。入冬,城乡家家加工或购买糍粑、年糕食用。吃菜偏咸喜辣,农村尤甚。来客招待讲究丰盛,鸡鸭鱼肉一般为必备之肴。80年代以来,粮、油、肉、禽、蛋等主副食品日趋丰富,吃饭已不仅是为了充饥,而成为一种享受,更加注重营养和口味,主副食搭配适当,口味趋向甜、淡、鲜。民间常有“过去算了吃,不足;现在吃了算,有余”的说法。
喝茶为广德的传统习俗,不论城乡,来客招待的第一件事就是泡茶,且用茶杯现泡,而不是从茶壶中倒出,不泡茶就显得不恭敬、不热情。县民家家喝茶,以粗茶淡饭而自足。城镇遍设茶馆,茶馆内摆着方桌,几张、十几张不等,从凌晨开门直至夜深,茶客入座,跑堂的立刻端来有盖茶碗,用特制的长嘴铜壶(后亦有白铁制的)冲开水泡茶,只要茶客不走,跑堂总是冲水不停。上茶馆喝茶的多为手工业者、商店业主和进城的农民,年龄以中老年人居多。到茶馆喝茶,有的是了解市场行情,洽谈生意;有的是消闲解乏,听“百样话”,即听人扯山海经。一些卖香烟、瓜子、花生、芽蚕豆及油点的提篮小贩,穿梭其间。午后至夜晚,有时还设书场,由鼓书艺人说书助兴。
喝酒亦为县民的一大嗜好,向以散装全粮酒、高梁酒居多。80年代,各类瓶装白酒品种繁多,啤酒、雪碧、可乐和低度酒也日益受到欢迎。
二、服饰
古时,邑人崇尚俭朴,“富贵不服绮罗”,城乡各有特点。随着时代演进,变化愈益显著,城乡渐趋一致。
清末,城镇男穿长袍马褂、长衫,女着大襟短褂,下穿盖脚长裙。服色除衬衣多为白色外,余为蓝、黑、灰、青等色。脚穿自制白布袜,纳底圆口布鞋,雨天穿桐油布帮钉鞋。农村仅有少数富庶人家仿效城镇穿戴,大多数男女都着土布(家机布)制作的短衣、短袄,无门襟的宽腰长裤。冬季,老年人喜穿长棉袍,束腰带。夏季,青壮年下田习惯披5市尺长的单幅蓝布批肩,俗称“大手巾”。白天赤脚或穿草鞋,夜晚或天雨休息才穿布鞋。山民上山劳动着老布山袜和草鞋。
民国时期,服装多有变化,旧式服装逐渐淘汰。城镇男性冬春多着长袍、长衫,夏秋多着对襟短衫;公务人员多着中山装,学生穿学生装,少数穿皮鞋;妇女在家穿大襟短衣、短袄,出门穿旗袍,梳“粑粑头”,着长筒纱袜,绣花鞋。女性服装款式先是长袍、长袖、高领,逐渐改为短袍、短袖、矮领。40年代后期,时兴长只齐膝,袖口齐肩,领高1~1.5厘米的“二五旗袍”。农村变化不大,只是土布渐少,用斜纹布 、士林布、印花布制衣的增多。青年女性喜着大红大绿,蓄长辫,戴银手镯。
建国后的数十年间,衣着急剧变革。初盛行列宁服,后中山服、解放服,“文化大革命”期间着草绿军装,戴军帽成为时尚。70年代末喇叭裤风行一时。80年代以来,穿西服的人日渐增多,布料则愈来愈好,卡叽、哔叽、涤卡、涤纶为一般人所采用,用毛料、呢绒的人亦日益增多。妇女衣服艳丽,花色品类尤多,色彩缤纷。皮鞋受到人们普遍喜爱,其它鞋类花色品种不断翻新。妇女戴金银饰品的也较普遍,烫发、抹口红、敷脂粉习以为常。
三、住房
古代民居,一般为三间两厢,(多为土墙草顶),天井、大门(包括门楼)组成单家独户的院落。富豪之家,一般是两进或三进的楼房。木架、青砖小瓦,窗户少而小,光线不足,主要是为防盗。少数人家卧室装有地楼,堂屋则用青砖或水磨方砖砌成。隔墙用木板,俗称“鼓壁”。山墙高出屋脊叫“风火墙”或“马头墙”,用来防风、挡火。古代民居迭经战乱,所剩无几。
民国26年冬,城镇建筑几乎全部毁于日军战火。公路沿线较大的村庄破坏也很严重。战后重建的民居限于物力财力,除城区市房多为砖木结构外,一般为因陋就简搭盖的草屋,少数是土墙小瓦,多用土坯隔间。农民住宅式样大同小异:三间草屋,中间做堂屋,两边为卧室和厨房。屋山头搭盖毗屋,饲养禽畜,放置农具。
建国后至60年代后期,城乡拆草屋盖瓦房的很普遍,多数是土墙大瓦,房间都有较大的双开窗户,安装玻璃。堂屋后面有的还隔成“退堂”。除正屋外,屋山头搭盖的毗屋做厨房或猪圈。有的毗屋长于正屋和廊沿均齐,称“钥匙头”,便于雨天行走。到70年代末,草屋已基本改建成瓦房,土墙瓦房也日见其少,青砖大瓦房逐年增多。屋内平顶天花,水泥地面,用青砖隔间。有的不用柱子,叫“硬山到顶”(每间屋都有山头墙)。屋内外用石灰粉刷。进入80年代,城乡兴起楼房热,一般为上下两层四至六间,建材采用钢筋、水泥、预制板,木材门窗,也有安装钢窗、钢门的。
建国前,无论城乡、贫富,堂屋大都供有“香火”。湖北、皖北籍人供奉“天地君(国)亲师位”的中堂;河南籍则供奉“祖宗昭穆神位”立轴,左边供灶神,右边供土地或财神。城镇人家亦有中堂挂山水、人物、花鸟画或书法作品,两边配以条屏或对联的。
建国后,城乡居民纷纷烧掉“香火”、家神牌位,贴上毛泽东主席画像。“文化大革命”期间,还在供桌上放置《毛泽东选集》和毛泽东石膏像,时称“宝书台”或“忠字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居民室内布置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普遍悬挂山水中堂及诗词条幅。
四、洗澡烤火
洗澡旧志载:“居人不论大家小户皆有浴室,男女老少,夜必澡洗,寒暑无间”,此习沿存至今。本县山区,家家都有澡锅,经常洗澡,澡水用来浇菜、肥田;畈区,农户家庭有澡锅的也不鲜见。城内浴池有“雅座”与“普通”(俗称大澡、小澡)之分。雅座有躺椅,供茶水,可提供捏脚、修脚、擦背等服务。每当工作疲劳或身体稍感不适。人们总想去浴池浸泡全身,然后靠在躺椅上休息,闭目养神,以消除困乏,这叫“靠大澡”。洗小澡比较简单,称之“花钱不多,洗得快活”。爱上浴池洗澡的人遍及社会各个阶层,尤其是部分中老年人,把洗澡看作是一种生活享受,一年四季,每天必洗,故俗谚称广德人“早上皮包水(喝茶),晚上水包皮(洗澡)”。近年,由于住房条件改善,生活富裕的家庭建有卫生间,自备浴缸、热水器;一般家庭则用澡盆加薄膜浴罩,仍然保持常年洗澡的习惯。
烤火又称取暖,是广德冬季传统的习俗。无论城乡、贫富,冬季都要烤火。山区以烧木柴、竹片为主,或挖树蔸搭配。入冬以后,自晨至暮终日不断。农村家家都有“火塘”,有的在厨房一角,居室较宽的单辟一间或半间。火塘用砖扣砌,或在地上挖个坑。火塘上一般都悬挂一只炊壶,兼烧开水。每逢雨雪天气或晚饭后,全家围坐火塘边烤火,来客也坐火塘边。旧时农家习惯:男的搓牛绳、打草鞋,妇女纳鞋底或做针线活,老年人则抽旱烟管,天南地北闲谈的话题很多。城镇普遍烤炭火,用木制边长约50厘米的正方形盆架,上置特制浅底铁质火盆。无论山区火塘或城镇火盆,多数在临睡时将“底火”用灰压实。如底火不足,则再加生炭一块,以便次晨生火。从冬至前后开始,直到春暖,从不间断。
五、行旅
县境属山区,旧时行旅以步行为主。老弱病残者乘坐独轮手推车或骑毛驴。少数官绅富商出门坐轿,新娘坐四人抬的花轿。30年代,宣(城)~长(兴)公路通车,沿线村镇居民偶尔搭乘客车。城镇中极少数人以自行车代步。
建国后,山区通公共汽车的村镇逐渐增多。80年代后,乡乡都通公路,自行车已经普及,三轮车、摩托车直通山区村落,人们外出多以车代步。
旧时,过桥让路都让老人先行,出门者远道行旅十分谨慎。民谚有“行船走马三分命,小车后面跟死人”、“晴带雨伞,饱带干粮”、“穷客人,富盘缠”等,有的中老年人习惯在出行前静坐半小时,检点有无疏漏之处,如行旅用品是否备齐以及必要的嘱咐等。
六、生活器具
家具旧时,城乡一般中产人家有雕花床、八仙桌、立柜、两截橱、抽屉桌、条几、梳妆台、木椅、条凳、衣箱、碗橱、脚盆、水桶、马桶等。贫穷人家为架子床、板桌、条凳等。家具多为木制,竹制的也有,用料和制作比较考究。无论贫富,木质家具多用红色油漆。70年代后置家具之风渐盛,且不断更新换代。始时兴大衣橱、五斗橱、床头柜、高低床等,80年代流行食品橱、装饰橱、席梦思床、沙发、钢折椅、组合家具等。用材有木、竹、藤、金属、三合板、装饰板等,色彩则趋向淡雅。电视机、收录机、冰箱等家用电器使用的已较普遍。
炊具旧时,城乡人民煮饭、 烧菜均用砖砌土灶。灶面画有山水、花鸟、万年青等、并写有“福寿禧”、“忍耐为高”、“五谷丰登”、“福”、“水克火”或“水火”等字样。饮食用具有铁锅、铜壶、瓦罐、水缸、坛盆、砧板、火钳、蒸笼等。民国时期,搪瓷、白铁和铝制品开始出现。60年代塑料制品日增。80年代初城镇居民普遍使用煤墼炉,使用柴草炉灶的越来越少。
照明用具清末,民初有蜡烛、菜油灯,室外用灯笼、火把,后用煤油灯,演戏、集会用汽灯、美孚灯。民国13年(1924),县城始有电灯照明,至抗战爆发时停止。50年代中期,县城复用电灯照明。70年代城乡普遍使用电灯。
取暖降温用具寒冷季节,除使用火塘、炭盆取暖外,还用火桶、火坛、汤焐子,后又增热水袋、电热毯等。夏季扌扇风多用香蒲叶(俗称芭蕉扇)、羽毛、纸等制作的扇子。现在普遍使用电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