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山民间说唱艺术


门歌

含山门歌,也叫“锣鼓书”。其唱腔基本与庐剧相似但早于庐剧,相传在明末便有清唱。解放前,穷人生活无着,沿街挨门乞讨,用一只鼓挂在胸前腹下,一只锣用手扣着竖立在鼓的上面,再用另一只手持小槌,打鼓,击锣,发出“咚咚呛”的节奏声。边打边用七字句、五字句呼喊哀叹地唱着。分歌头、歌尾,中间还可反复连同加唱,挨段唱完。

解放后,乞讨者渐少,但会唱门歌的人依然不少,门歌这一娱乐形式便成了五十年代农村俱乐部晚会活动中常见节目。其唱词大多为即兴创作,触景生情,能够及时反映农村中出现的新生事物和现场乐趣。运漕镇黄墩行政村有位善编会唱的门歌手叫陈仁炎,在五十年代他常被县里请来为各种大会编词演唱助兴,并深入水利兴修工地用好人好事就地编唱,很受欢迎。

随着社会的变迁,门歌的演唱形式也在变化,原挂在胸前腹下的扁鼓,改用鼓架支撑着放在演员的正前方,大锣挂在鼓架左右,演唱者左手拿锣锤,右手执鼓条,按演唱的情节和节奏边唱边敲打。门歌的说唱内容越来越丰富多彩,门歌本身形式方便快捷,不受场地的限制,街头、巷尾、田间、地头都能一展风采。因此,时至今日,门歌依然活跃在含山县民间。

大鼓书

大鼓书在含山县流行非常久远,仅从说书艺人师承关系推断,上溯到二三百年前。运漕、仙踪、环峰、林头、陶厂等农村集镇乃至各大村庄,均有说大鼓书的艺人敲鼓说书,鼓书艺人有的常年在一地设场说书。运漕的张支发,曾在河沿埂上设场连说了五六年大鼓书。含城的李仕如在环峰镇遇仙桥老菜市口说大鼓书10多年。鼓书艺人还应邀到乡村,利用祠堂或空宅设场,一地一次能说10多天才走。说唱内容主要有《七侠五义》、《火烧红莲寺》、《杨家将》、《呼家兵》、《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

含山大鼓书是以竹根做的条子敲鼓,木制板子拍节,用沙哑的嗓子有说有唱地表现书上描写的人物和故事。简略处,几句话带过;精细处,则绘声绘色唱得脸红脖子粗。鼓书艺人语言通俗,细腻感人,使人听之易懂、易记,犹如身临其境,流连忘返,头天听了第二天还想再听。

评书

建国前后,运漕镇评书艺人马大头,在大码头河沿渡口说了几十年的评书。有人给他凑成一副对联,上联是:“马大头,大码头,渡口说书,说书度口。”可惜一直无人对出绝妙的下联。

环峰镇评书艺人杨殿臣,从建国前30来岁起,就在环峰镇说书。

1952年,县文教科还送他到安徽省艺训班学习了2个多月,专门拨出经费在镇上盖上一大间50平方米的房子,供其说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