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民俗轩辕车会


轩辕车会简介

“轩辕车会”是黄山脚下先民为纪念中华人文始祖,车的发明者和传播者轩辕黄帝而开展的一项大型民俗活动。

这项活动可以追溯到唐天宝年间。每年农历七月十八日至二十四日共七日为会期,分为“洗车”、“正车”、“祭车”等五个程序,以滚车表演为主,祠堂庙宇、大街小巷都要滚到,以示降福祛邪。

“轩辕车会”道具工艺浑厚精美,表演技法精妙大气,活动场面气势宏大,民俗学价值和艺术价值丰厚。经千年岁月变迁,车会逐渐演变为集观赏性、趣味性、参与性为一体的大型喜庆集会,并走上艺术舞台,在第六届黄山国际民间艺术节、环球洲际小姐大赛等大型活动上演出,受到好评。2006年入选“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轩辕车会所在区域及其地理环境

“轩辕车会”的主要活动区域是黄山区,黄山区原为太平县,始建于唐天宝四年(公元745年),至今已有1250多年历史,天下闻名的黄山位于县城南部。黄山区地处中纬度南沿,属中亚热带季风温润气候,常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1700mm左右),年均气温15℃,年均日照1700小时,全年无霜期230天,是一个空气清新,山青水秀,气候宜人的优美山城。境内山脉纵横连绵,水系发达,素有“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为农业生产和多种经营综合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车会的核心区域是仙源镇和甘棠镇,仙源镇位于黄山区城东郊,与甘棠镇相距3公里,旧为太平县城所在地,东与新明乡、南与三口镇、耿城镇,西与龙门乡毗邻。

仙源镇历史悠久,唐朝之前称沙镇,唐天宝4年(公元745年)设太平县后,1219年间一直为太平县城所在地,1964县城迁至甘棠镇,仙源镇仍为标准建制。千年来,农业为主,商贸活动十分繁荣,为太平县中心,老县城街巷纵横、曲径通幽。清朝时,街宽五米,石板或卵石铺面,店面、作坊鳞次栉比,屋宇整齐,城内已形成直街、横街、后街,巷弄有城弯巷、天官巷、黄家街、郑家巷、方家巷、周家巷、黄粟巷、崔家巷等二十余条。过往人群和常住人口众多。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境内现存麟凤桥、板石雕刻等文化遗迹。原太平县农业、商贸繁荣,带来了生活的安定闲适,悠久历史文化的熏陶和潜化,让太平县人的文化情操和宗族信仰十分坚定和广泛,为轩辕黄帝祭祀活动——“轩辕车会”的兴起、繁荣、传承奠定了基础。

轩辕车会分布区域

轩辕车会活动的主要区域分布在黄山区(原太平县)。以黄山北麓山脉为起点往南沿麻川河水系呈扇形辐射状分布。仙源镇、甘棠镇、新明乡、三口镇、谭家桥为轩辕车会活动的中心区域,仙源镇仙源村、麻村和甘棠镇大屋村和凤凰村一带为核心区域。轩辕车会活动辐射边缘涉及龙门、耿城、焦村等乡镇,影响至周边青阳、石台等县。

轩辕车会历史渊源

黄山区历史文化悠久,人杰地灵,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周书异记神仙传》记录:“轩辕黄帝问道于广成子,受胎息于容成子,吐纳而谷神不死”,又“获灵丹于浮丘翁…乃告浮丘翁曰:愿抠衣躬侍修炼。”唐玄宗李隆基得知黄帝曾于黟山修炼且得道升天,遂于唐天宝六年(公元747年)六月十七日下诏,将黟山改名为黄山。宋代的《黄山图经》也记载黄山是“轩辕黄帝栖身之地”。

现在黄山有关轩辕黄帝的历史遗迹和传说随处可见,如始建于唐代的“轩辕古刹”、传说黄帝炼丹时所用的“神仙洞”和“炼丹台”、黄帝洗药的“鼎湖”、黄帝居住的“黄帝宫”以及祭祀黄帝的“黄帝坑”,还有七十二峰中的东方第一大峰轩辕峰,位于“轩辕车会”活动中心——黄山区仙源镇的上方。古黄山山越人对轩辕黄帝又尊称为“车公”。相传中原的部落大首领公孙轩辕来到江南的楚蛮之地—黄山一带,向容成子学习天文和道术、向浮丘公学习炼丹技术(冶炼),同时将中原的造车技术以及文明的国家治理经验带到了南方。因此南方楚蛮的越人则世世代代将他尊为“车公”。

唐天宝四年(公元745年)黄山脚下设立太平县,自唐天宝6年黟山改名黄山之后,太平县人祭祀轩辕黄帝的活动逐步繁荣兴起。在这座县城里,祭祀“轩辕黄帝”的所谓“车公大会”成了山越人最重要的神祭活动,当地俗传为“滚车”。这个活动实际上是以一种古傩祭祀为表现形式的黄帝祭祀行为。根据黄山民间对车公大会的内涵解释,“滚车”其中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驱魔逐邪,而这个意义就是古傩的原始概念,这个概念说明它的历史十分悠久。轩辕黄帝是华夏人文始祖,当时太平县祭祀黄帝的活动除了纪念祖先和祈福祛邪的愿望外,另一层因素是因为封建统治阶级为了统一民族思想、强化民族意识,支持群众开展祭祀活动,从而巩固唐王朝统治。唐宋以后出现了以蒙古人为主导的“元朝”政权,这种祭祀汉民族始祖的活动受到了遏制,车公也很可能就是汉民族为了回避元王朝的大忌而采用的俗名。因为元朝以后,仙源、甘棠出现的“黄帝”祭祀场所就是“车王殿”。

明代末叶,群众在县城南门外重建名“忠烈庙”(今为仙源电影院),明朝崩溃后华夏大地又被满人统治,因此在大清顺治年间甘棠的“车王殿”又变成了“东平王庙”,“东平王庙”是顺治初年甘棠崔姓在祠西兴建的(今为甘棠粮站门市部),但是其祭祀活动和内容也还是滚车大会,而且百姓依然称呼它为“车王殿”。

民国时期,“车公会”、“车会”祭祀轩辕黄帝的功能更加明显,祭祀规格提高,祭品、祭祀规程日趋严格精密。鉴此,我们可以发现这种民俗活动虽然几经沿革,但依然是一种强烈的民族情结,不管政治和统治者如何变化,老百姓的心中依然传承了民族的文化和意识。抗日战争爆发,黄山太平县或是受“黄帝”庇佑,仅受飞机轰炸,而日寇并未进入,太平县相对平安,车会得以延续。

解放前,与甘棠镇、仙源镇毗邻的三口、谭家桥一带又盛行庙会,这些民间社火集贸大会也是以祭祀轩辕黄帝为主题,以“滚车”为主要活动。“轩辕车会”在黄山区仙源镇仙源村、麻村和甘棠镇大屋村和凤凰村一带年年开展,直到一九五O年止。五O年之后,受历史原因,“轩辕车会”停办。1981年,原县级黄山市政府组织安排人员对“轩辕车会”进行采风,搜集了大量的素材,记录了“轩辕车会”的活动过程。1987年,原县级黄山市文化部门再度挖掘民俗“轩辕车会”,并将车会详细内容修订在《黄山市文化志》中。

2003年开始,黄山区人民政府、黄山区文体局安排资金,组织人员,聘请专家对“轩辕车会”进行了系统性深度挖掘和整理,培训了人员队伍,购置了相关道具,基本恢复了“轩辕车会”面貌和特征。随后,“轩辕车会” 先后在第六届黄山国际民间艺术节、第八届黄山国际旅游节、环球洲际小姐大赛等活动上演出,多次获得专家和学者的好评,在中央和省级电视新闻栏目中报道,提高了知名度。

轩辕车会基本内容

太平县人为纪念轩辕黄帝立庙,其中最典型的祭祀庙宇一为明代末叶,在县城南门外重建的“忠烈庙”(今为仙源电影院),一为(清)顺治初年甘棠崔姓在祠西兴建的“东平王庙”(今为甘棠粮站门市部)。两庙各有车会,公推会首。

轩辕车会,经济源于捐助较厚实,各拥有八辆“火轮车”。车身圆形、木质(河边阔叶杨树),全高八尺四寸,宽六寸(老尺,一市尺等于老尺九寸五分)。由大圈、子圈、车轴、幅条、头道档、二道档、短撑、木栓和铁嚓组成;大圈二面漆黑底绘朱红色火焰图案(风向左右一致),子圈漆兰底白花,铁嚓本色,其余朱红,每辆车重约五百四、五十斤。火轮车白天在道路、街道、广场活动,凡能通车的祠堂、庙宇、商店和住户的门前都要滚到,以示降福祛邪。家家炮竹迎接,或给车披红,或杀公鸡淋血祭车。“车手”(滚车人)很多,均无报酬,都是参加车会的男性青壮年。

轩辕车会一般是两人滚一辆车,技术高的则一人独操。滚法有:一、“平滚车”。车手两人一左一右,各以一手抓住车轴沿口,让沿口徐徐从手心滑过,掌握车的重心;一手扳车档或推车轴。队形一条龙前进。二、“夹篱笆阵”。隔一穿花,操作同前。三、“飘反车”。一人一车。活动于广场,车在外,车手在里(靠广场中心)。车身朝里倾斜约四十度转大圆圈。车速如飘,反即“翻”字,因翻字不吉利,故名飘反车。四、“发绕车”。一人一车在大街或广场上活动。车和人的位置同“三”,车身两边倾斜;左倾朝左前方滚,右倾朝右前方滚,走“之”字路。全靠车手娴熟,及时扳、推车轴和车档操作。因左绕右绕故名发绕车,车速越快,车身越稳。五、“拍绕车”。一人一车,人在车后,车一启动,两手轮换猛拍车轮大圈离地两尺多高、绘火焰图案的地方。拍时手掌用暗力稍带上提兼推。拍左边,车头受震动向左倾斜约三十度,向左前方滚动,拍右边,车身右倾向右边滚动,车走“之”字路。六、“螺旋车”。一人一车,两手操作头道档,车手在原地转圈,车身愈旋愈速逐渐向里倾斜,从直立到倾斜约四十五度角;车手也由直立移步到半蹲移步。刹车时趁车速稍缓猛抓二道档将车就势竖直徐徐向前滚动。稍事休息又重复表演,表演区必须在广场。任何一种滚法都要注意车身上的火焰图案的风向。一辆火轮车五百斤。两人合滚一辆难度不太大,会的人也多;一人独操一辆,发绕车、拍绕车则需娴熟的技巧;螺旋车是一王姓人独创,他有点武功底子再加技艺精湛,每一出手均博得观众惊叹。绕车、螺旋车在广场表演时,车手和几千观众齐声呐喊助兴。锣鼓、鞭炮声震天动地。

会期:每年农历七月十八日“洗车”,将车从庙里请出洗净浸泡;十九日“落地车”试车试路,会首给每辆车披红;二十一日“正车”,先在轩辕黄帝塑像前焚香、烧黄表纸、放鞭炮出车上路(路线是固定的);二十三、四两日“正车”;二十四日傍晚“祭车”,会首焚香烧纸外,杀一只公鸡将血淋在每辆车上。然后“收车”进庙,这一届车会结束。庙外滚车,庙内唱戏。日场戏车不进庙,戏不散锣。七月下旬正值农闲(只种一季稻),文化生活贫乏,方圆几十里的男女老幼都来看车会。俗语“七月二十四压断街”,形容观众之多,车会盛况带来了商业繁荣。不仅本镇商家的生意兴隆,且四处商贩云集、百货俱全。

轩辕车会传承谱系

轩辕车会的传承以自发传承和自然传承为主,较为随意,因参与者皆为民间艺人,不入仕流,相关的文献记录较少,无文字可考。在车会传承谱系上,根据老人们回忆他们的祖辈、父辈留下来的话和事,可以追溯到(清)光绪年间。车会的传承主要是仪式过程、制作工艺、滚车技法三个方面。仪式有主持人,负责集资、人员组织、活动安排以及主持仪式,多为村中德高望重的老者。仪式过程通过自发观察、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承,没有明确的传承脉络。制作工艺主要通过当地工匠自然传承,仙源的木匠、铁匠对滚车的制作都烂熟于心,学徒期间,就要学习相关构件和结构的设计制造。

滚车技法的传承比较正规,有自发传承和家族血缘传承,父子之间、亲戚之间相互学习传授,技法高超的艺人可以授徒,但没有严格的师徒关系。民国时期的“滚车王”王观火(1912~1994),有武艺功底,滚车技法娴熟,自创“螺旋车”,收徒有近百人。其子名叫王国英,与王国英同时期的车手还有王长生、项元林等人。这几位车手曾参与“轩辕车会”,熟知“轩辕车会”出会、祭祀等程序,了解其发展渊源、车轮制造工艺和滚车技法等各方面内容,是现有的“轩辕车会”传承人。

轩辕车会代表性传承人

项元林(生于1936年),亲历“轩辕车会”多次,曾自发搜集和整理“轩辕车会”史料,参与黄山区文化部门关于“轩辕车会”的采风和挖掘,是目前最重要的传承人。项 炜(生于1969年),项元林之子,随其父学习“轩辕车会”,熟知祭祀和滚车程序、制造工艺和滚车技法。

轩辕车会代表性传承人

吴观祥(生于1916年),亲历“轩辕车会”20余次,连续15年作为滚车手参与滚车,熟知相关内容。王长生(生于1929年),亲历“轩辕车会”,18岁开始参与滚车,熟知技法和车会仪式过程。王国英(生于1936年),民国时期“车王”王观火之子,随其父亲学习滚车,熟知滚车技法和仪式过程。

轩辕车会主要特征

轩辕车会历经千年岁月的洗礼,积累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历史文化内涵日渐丰厚,艺术形式华丽瑰美。

一、轩辕车会纪念中华民族的始祖、造车鼻祖——“轩辕黄帝”,饱含浓烈的民族情结和民族信仰,同时也体现了黄山先民对先进生产力和文化的景仰与推崇。

二、表演形式独特,国内独一无二。是黄山脚下特有的地方民俗文化活动。道具大车轮(火轮车)宏大厚重,设计科学合理,无论是火焰图案还是车轮的结构造型、相关构件,制作工艺都十分精美;滚车技法多样,精妙而大气,有“平滚车”、“夹篱笆阵”、“飘反车”、“发绕车”、“拍绕车”、“螺旋车”六大主要滚法,滚时以巧力为主,类似于人们津津乐道的“四两拨千斤”,车辆的操持者必须具备相当的基本功,才能游刃有余。

三、场面宏大庄严,有严格的规程。会期为每年农历七月十八日,风雨无阻,方圆几十里的几千名男女老幼都来看车会,滚车时锣鼓声、呐喊声、鞭炮声惊天动地。轩辕车会有“洗车”、“落地车”试车试路、“正车”、“祭车”、“收车”进庙等环节,有披红、焚香烧纸、鸣炮、鸡血淋祭等仪式,整个过程细致缜密,参与者郑重其事、恭敬虔诚。

四、活动内容丰富、功能多样。轩辕车会祭祀功能很明显,随着时代的变迁,观赏性、趣味性、参与性等健身娱乐功能逐渐彰显,庙外滚车,庙内唱戏,同时商贩云集、百货俱全,正如当地俗语所云:臭狗屎卖得掉,仙灵芝买得到。成为本地一项大型喜庆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