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五福神会


五福神会简介

五福神会起源于元末明初,是黄山区永丰乡苏姓一族为祭祀“五福神”而举办的活动。

“五福神”有正神六尊,分别为平浪王(当地俗称娘舅,又称宴公),和合五郎、了角四郎、草野三郎、灌口二郎、得胜一郎。旧时每年农历八月十三、十四、十五日是五福神会的会期。挑选青壮年头戴面具扮神出巡,祭祀程序分“出橱、降神”,“出巡”和“退神跑橱”。当时五福神会影响很大,毗邻的青阳、泾县等地老百姓都前来观看,祈求福佑。

“五福神会”集民间舞蹈、戏曲、美术、风俗民俗于一体,祭神娱人,“傩文化”、民俗文化、民间信仰等文化特征丰富。多次在黄山民间艺术节等文化活动中演出。2006年,“五福神会”入选“黄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所在区域及其地理环境

永丰乡地处黄山区西北部,太平湖北岸,东邻新丰新华乡,南临广阳乡,北与泾县接壤,西和青阳县交界。地理位置东经117°57′~118°,北纬30°23′~30°28′,距城区54km,全乡土地总面积68.49km2,占全区土地面积的3.89%。黄山区至泾县公路穿境而过,全乡村村通公路,洪田、文楼、祥符三个行政村坐落在公路沿线,岭上、岭下、卓村三个行政村位于洙溪河流域。  全乡地势为山地丘陵和盆地,境内山岭起伏,北高南低,山多田少,竹、林资源丰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年降水量1400mm。一般3—7月份较多,占年总量的73%,春寒多雨,梅雨季节多洪,伏秋多旱,全年日照1752.7小时,太阳能辐射量105.9千卡/cm2。年平均气温15.5℃,日均温度超过10℃的积温为4867.4℃。全年无霜期226天,平均湿度0.79,年平均蒸发量1142mm。全乡水域面积102.55公顷,占全乡总面积的1.5%,其中河流37.72公顷,水库21.15公顷,坑塘、沟渠43.68公顷。境内植被良好,生态环境绝佳,大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永丰乡历史与文化沉淀深厚,名人辈出,有抗法英雄杜冠英、近代文坛巨匠苏雪林等。境内保留了完整的清代希范堂(杜冠英故居)、苏氏宗祠、海宁学舍(苏雪林故居)、元代石屋─五福庙(全国仅有的一座),还有明代青山塔、希贤桥、三畏堂、五仙桥、和会桥等古建筑。山地环境、多年的农业生产形成了永丰乡典型的皖南山区习俗和生活习惯,造就了永丰人民坚韧、善良、淳朴的性格特征,历史文化陶冶了永丰人民的艺术情怀和人文底蕴。

五福神会分布区域

五福神会是永丰乡苏氏族人(岭上苏家和岭下苏家两村)合办的祭祀五福神的活动,参加者涉及大半个永丰乡,凡是永丰苏姓,皆为五福神会的信徒。五福会的影响比较大,方圆十里八乡的村民都来参加赶会,毗邻的青阳、泾县老百姓徒步翻山越岭前来观看,祈求福佑。

五福神会历史渊源

元末明初,朱元璋初登大宝,国家逐渐繁荣安定。苏姓一族居于永丰必吉岭,村民苏振玉在南京为官,主管粮仓。因奸臣从中挑拨陷害,加上连日下雨,苏振玉未能在限期内完成粮库建设,奸臣抓住把柄,向皇帝参奏,说粮库根本没做。皇上龙颜大怒,将苏振玉打入死牢。苏振玉的儿子苏显荣是位孝子,在得知消息后,匆忙赶往南京,途经长江时,忽见江面上飘来一只木匣,捞起观之,内藏六个菩萨头像。于是苏显荣跪地祷告,祈求保佑父亲性命,并承诺为菩萨建庙供香。随后将木箱藏匿于江边。苏显荣来到南京,冒死面见圣上,陈述其中事由,恳请皇上允许自己为父亲抵免死罪。

皇帝得知事情真相,感其孝义,遂赦免其父死罪,革职为民。苏显荣回家途经江边时,没有忘记这六个菩萨的显灵保佑,也没有忘记自己的承诺,为了报答他们,他就将这六个菩萨往回挑,挑到斜山岭头时,扁担快断了,于是苏显荣就对这六个菩萨说:“你们还没有到我家,如果扁担在哪里断,我就在哪里为你们建庙。”结果在岭上村与岭下村交界处,扁担彻底断了,苏显荣把菩萨放下回到村里,四处募集钱款,筹备建庙。村人非常感动,纷纷捐资捐物,有钱的出钱,无钱的出力,许多村民把大石头背到山上,很快这座庙就建成了,称作“五福庙”。这座庙是三开间的硬山式建筑,宽5.55米,深5.2米,檐高3.25米,脊高4.95米。庙内的两根巨大的石柱,要两个人才能合抱。整个建筑不用一木一砖一瓦一铁,全部用花岗岩石料立柱穿椎横梁为结构,上覆弧状条形石以为瓦。当地民谣说道“石头瓦,石头梁,石头柱子石头墙”,形象地概括了它巧夺天工的奇特风貌。五福庙建成后,村民们在庙内供奉了菩萨牌位,顶礼膜拜常年供香。

为表达对菩萨的崇敬,村民每年阴历八月十四、十五举办一次“五福会”,恭请菩萨“出巡”,设立神坛,举行仪式祭祀五福神。一时香火极盛,参与五福神会的人数众多,十里八乡皆来赶会。清朝年间,当地艺人伐大柳树为材料,精心雕琢制成六尊菩萨神像,供在庙内,从此,香火更为鼎盛,“五福神会”活动也热闹非凡。或是得其庇佑,苏氏果然子孙繁衍,烟墟遍布岭上岭下。“五福神会”每年一届一直延续到1950年。1981年,原县级黄山市政府组织安排人员对“五福神会”进行采风,搜集了大量的素材,记录了“五福神会”的活动过程。1987年,原县级黄山市文化部门再度挖掘民俗“五福神会”,并将其详细内容修订在《黄山市文化志》中。2003年初,黄山区人民政府、黄山区文体局安排资金,组织人员,聘请专家对“五福神会”进行了系统性深度挖掘和整理恢复,培训了人员队伍,购置了相关道具,基本恢复了“五福神会”面貌和特征。2003年8月,在恢复和重现“五福神会”祭祀程序的基础上,制定了“五福庙”、“苏氏宗祠”保护措施,设立了控制隔离带,确立了专人看护,并将其申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五福神会”相关祭祀、出神表演在首届黄山民俗文化节上演出,获得好评。

五福神会基本内容

每年农历八月十四、十五日,永丰岭上、岭下苏姓联合举办五福神会,祭祀五福神。农历十四、十五两日是菩萨“出巡”的日子。  神由人扮。扮神者须身材高大的男性青壮年,称为“顶盔”者。戴“脸式”,即面具,“脸式”用夏布和生漆制成,耳目口鼻状如真人面孔,向外突出,胡须很长,约尺余。脸式尺码很大,宽(连耳)一尺,高(连盔)二尺四寸。眼部不开孔,佩带时,面具外端略向外斜,使扮者能见脚前几步路。盔也相应地加大缝连在面具一起。盔、袍、裤、靴和手中武器如戏曲中服装。  正神六尊,为:平浪王(当地俗称娘舅,又称宴公),戴帅盔,酱色脸,花白长须,执两把七星长剑;和合五郎,戴侯盔,黑色脸,怒目、短须。执两把方形有节钢鞭;了角四郎、草野三郎、灌口二郎、得胜一郎戴文阳盔(或扎巾额子),三郎脸色鲜红执双刀,四、二、一郎脸为淡红色执双剑,均是长黑须。各穿缎质蟒袍,颜色同脸色,佩玉带,大红灯笼裤,高底皂靴。  小神五尊。为:和合、利市(由两个男孩扮)、和悦(又称七星)、土地、判官(由孤独老人扮),服装如戏衣,布质。空手,脸式(连帽)很小。  五福神“出巡”顺序。

一、“出橱、降神”:脸式和服装是由各宗祠分别保管,据老艺人回忆,五郎、二郎、平浪王、判官由岭上村各祠分管,其余为岭下村分管,保管脸式和服装的人为各祠有威信且处事精细的长者,脸式和服装平时放在樟木橱或铁箱之中,定期翻晒,以防虫蛀、霉烂。十二日各自从橱里请出,以烧酒喷洗脸饰面具,然后用新布毛巾擦拭干净。十三日各族到各自祠堂供奉和祭拜神灵。十四日晨,众神的扮演者身穿服装,手捧脸式,另有人拿武器,齐集五福庙,参加“降神”仪式。开始前,脸式、武器摆放在各神像前的神架上,同时供桌上摆满供品。“降神”仪式由村中德高望重的长者,近似于族长一类的人物主持,主持人高呼“降神”,庙外三眼铳响,主持人即率各宗祠老者焚乡跪拜,恭请众神下界,庙外同时杀猪祭祀。杀猪时,在猪前摆放黄表纸,由一人拉住栓在猪后腿上的绳子,让猪血溅上黄表纸。众人三叩九拜后,“降神”仪式完毕,脸式和武器即代表神了。主持人手持五郎钢鞭,将上端抵住门左上角,人侧身站在门右,按照五、四、三、二、一郎、平浪王的顺序喊神,请神出门,扮神者手捧脸式昂首出庙门,武器由另外一人拿。

二、“出巡、祭坛”。众神从山上下来,到村头集中,脸式戴好,黄龙伞以及各种旗帜、锣鼓等聚集到各神周围。出巡,即菩萨巡视各处,驱邪降福。排列是:五尊小神在前,无仪仗跟随,自由行走,戴脸式也不严肃,甚至顶在头上;六尊正神,五郎在最前,接下来是四、三、二、一郎,最后是平浪王。各有一套仪仗队:几十名童男背印绶、令箭,提香炉前导,三名着同样神袍的扮神者居中,因扮神耗费大量体力,所以,由三人轮流扮神,神后有十几顶绣有花鸟人物的黄龙伞以及各种旗帜(伞、旗的颜色和各神的蟒袍同色),还有打锣鼓的,放三眼统、鞭炮的。整个队伍的最后是一杆二丈多高的锡顶大舵旗。

正神的步伐为方步,大开大合、四平八稳,比戏曲舞台上的大将还要夸张,踢得很高,每一步都庄严肃穆,双手横握武器(柄朝外)上下挥动高过头顶。每走一段路,神要略事小憩,休息时两腿自由站立,两手平伸微曲,武器在胸前交叉成“×”形;另外两名扮神者一左一右,各出一手托“神”肘(减轻扮神者负担),同时出一手托兵刃交叉处,还给神打扇子。扮神者步步要稳,忌打趔趄,武器忌碰人。出巡后到村中广场集中,广场有规定的几个地方设祭坛。神到后在广场转三圈,表示巡视,随即享受供奉。祭祀的供桌后面设六把披了椅披的太师椅,椅后是一长条神架(如旗架),将正神的脸式安插在神架上(远看如神坐在椅上)。小神的脸式放在供桌边上。供碗以珍贵、重大为敬(历年有规定)。还有一种“薏米茶”,用薏米、糯米煮成饭,上面放两个剥壳的熟鸡蛋,以红丝绿丝摆成图案。另外各家各户都以一碗(8—12个)米粑敬神,预祝粮食丰收。祠堂里公祭以后,各家杀猪宰鸡“血祭”。杀猪需请村中刀法高超的屠夫前来,猪不可捆绑,只用一麻绳栓住后腿,在神像前的广场或天井里,将猪捅一刀,由还愿者用绳子拉住猪后腿让猪在满场地跑圈血尽倒地。将公鸡血淋在黄表纸。五福庙香火旺盛,祈愿者众多,因而,十四、十五两天,要杀猪四、五十头,公鸡几百只。众神的扮演者对供品只看不拿,但扮“判官”的孤老可以在每只供碗里取两只米粑,归他私人所有。不能全拿,且摆在最上面的第一个米粑不可拿走,是给众神专门享用的。十四日晚上,将众神由广场请至苏氏宗祠内,端坐于台上,情形如在广场一般。村民组织唱戏通宵,给菩萨看,同时村民及十里八乡前来观看的百姓都挤满四周。

三、“退神、跑橱”。十五日下午出巡事毕,齐集五福庙退神,仪式如降神。扮神者换短衣便鞋,各拿退神后的脸式,由二壮汉用五郎钢鞭交叉拦在庙门前,厉声喊:“五郎”!接喊四、三、二、一郎和平浪王,被喊者一一从鞭下钻出,三眼统响,各端脸式向各自的祠堂里狂奔,路上有接脸式跑的,如同今日的接力赛,进祠堂门时放三眼统,宣告到达时间。认为最早到达的宗祠最能得到菩萨保佑,将会人丁兴旺,五福临门,因而各宗祠都会选出精壮男子参加跑橱,跑橱时各人必尽全力,围观的村民百姓一齐呐喊助威,一场神会下来,很多村民都喉咙嘶哑,咳嗽好几天。跑橱拿到好名次的,族人村民欢呼雀跃,视跑橱者为功臣,当晚好酒好菜庆功犒劳。没跑到好名次的,众人垂头丧气,跑橱者也躲着几天不好意思出门,暗地叫劲,期盼来年能拔得头筹,扬眉吐气。跑橱完毕后,主事人将脸式收进橱里。五尊小神各自拿回,不跑橱。本届神会结束。

相关器具制品及作品等

6个“脸式”,即面具,是用夏布和生漆制作的。耳目口鼻如真人面孔,向外突出,线条粗犷凌厉,用颜料油漆钩染。尺码很大,宽(连耳)一尺,高(连盔)二尺四寸。眼部不开孔。  盔头6个。帅盔、候盔各一顶,文阳盔(或扎巾额子)三顶。七星长剑2把,方形有节钢鞭2把,短戒刀一把,双剑4把。酱红、黑色、红色蟒袍各一件,淡红色蟒袍2件,蟒袍上用金丝线绣有腾龙图案,四周围绕祥云,下摆为波浪水纹,与戏曲服装相近。依仗:印绶、令箭、香炉各有12个,香炉有柄,为木质,刻成龙形,龙头处悬挂香炉,龙尾悬挂香囊,长约三尺。绣有花鸟图案的黄龙伞6个。锡顶大舵旗6面。旗幡24面。打击乐、唢呐成套。神架2个,用于摆放脸式和盔头。供桌和太师椅。

传承谱系

“五福神会”属于自然传承,由苏姓一族口耳相传,其程序、仪式规程等通过口授、自发观察等方式世代相传,没有明确的文字记载。旧时苏姓子孙每年亲历“五福神会”,把神会当作盛大的节日,虔诚地信仰五福神,很多村民在童年时就对众神的造型、服饰、动作、仪仗等十分熟悉,甚至了然于胸。连附近青阳县、泾县过来的观众经历数次后,也了解了仪式的一般过程。所以,仪式规程得以从元末明初世代相传至今。“五福神会”由苏姓三甲祠、五甲祠、六甲祠、八甲祠、松川怀古堂轮流主办,神会主持人经村民公推直选产生,大多由各宗祠中德高望重的长者,近似于族长一类的人物轮流担任。主持人负责组织安排仪式过程、祭祀出神的工作分工和资金筹集,(各宗祠都相应有专门的神会款项,类似于现在的资金专户,各祠有专人保管。)主持人不授徒,但每次主持时,都要有一名随从,当地俗称“打下手”,一般由主持人的儿孙担任,跟在主持人身后,为其提拿相关物件,端茶送水,还为主持人传令。随从近身左右,对整个仪式的各方面都比一般人熟悉,对一些诀窍关键之处更比其他人清楚,很多随从年长后成为仪式的主持人。三甲祠嘉会堂最后一名主持人名叫苏致芽,生于1880年,卒于1950年,12岁起跟随他祖父、父亲左右,担任随从20年,50岁开始主持“五福神会”,共主持过4届。

苏致芽的儿子苏蒲生也担任随从多年,1950年最后一次“五福神会”时,苏致芽年老体弱,主持工作基本都由苏蒲生代劳。目前,岭上苏家和岭下苏家尚存的“五福神会”传承人有:苏蒲生,1930年出生,岭上村三甲村民,苏致芽之子,1950年曾代其父主持“五福神会”。苏功烈,1935年出生,岭上村八甲村民,亲身经历“五福神会”,熟知相关程序及历史渊源。苏镜辉,1936年出生,岭下村村民,亲身经历“五福神会”,熟知相关程序及历史渊源。

基本特征

一、文化特征。“五福神会”集民间舞蹈、戏曲、美术、风俗民俗于一体,文化特征蕴涵其中。各神造型不一,各有千秋,服装、面具及姿态等艺术造型体现了山区农民独有的审美旨趣,也展现了独特的“傩文化”和戏曲文化的融合,服装源自传统戏曲,而脸饰、动作又与傩戏有联系;“五福神会”是农耕文化的产物,八月十五秋收后进行此项活动,是广大农民庆贺丰收、企盼来年风调雨顺等美好理想愿望的表现,体现了农时节令的活动规律;“血祭”和活动中严格的规矩以及活动本身,带有一定的泛神论信仰和宗教色彩。

二、具有神秘壮观的场面和原生态的表现形式。从出神到结束,从五福庙到祠堂,从山间野地到村庄小巷,仪式都非常隆重而神秘,加上永丰古朴的生活生态环境,其场面十分罕见。原汁原味的动作造型,如退神仪式上众神的发足狂奔和呐喊,体现了人们对力量(既有神力也有人力)的恐惧和崇拜。

三、不仅是祭祀活动也是民间的娱乐活动。秋收后进入农闲,人们借助这种与社火、庙会相近的形式祈求神灵怜佑,同时也借助这一形式欢庆中秋,五福会又演变成当地一年一次的大型民间娱乐集会,达到了祭祀娱神与娱人相结合的目的。也主要是这一点,使“五福神会”有了广泛的群众性和社会基础,得以世代流传长期繁衍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