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溪县毕桥女子龙灯


人们视龙为神,每逢新春佳节都以舞龙活动庆贺佳节,祈求龙神保佑。而舞龙者皆为男士,女子只能远而视之,根本谈不上舞弄。

毕桥人打破了传统观念,认为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于1958年成立了女子舞龙队。

女子舞龙队,由30多名年轻妇女组成。每节分2人,龙头分3人,轮换舞之。

每个队员头扎英雄巾,脚蹬力士鞋,上穿白衬衣,下穿毛蓝裤,颈系白毛巾,腰扎武装带,高举龙灯各节,于是一条长长的女子龙灯威武壮观地展现在人们面前,飒爽英姿,好不气派。

龙灯也是13节,分龙头、身、尾,另有2只龙珠(另一只是引珠)。龙头用彩色纸和绸布请艺人精心制作而成;龙身是竹篾制成竹篓,每节长70厘米、直径35厘米;龙尾长130厘米。每节间距250厘米,然后用三根麻绳分上、左、右三方,从头到尾连接起来,外面再披一条龙灯衣,即成一条龙灯。

龙灯制成后,女子龙灯队人员,各就各位,手执龙灯,举行龙头点光仪式,负责人先宰杀公鸡,再用毛笔醮鸡血给龙头点光,按传统习俗,边念边点,曰:一点龙头显威风,二点龙眼亮晶晶,三点龙耳听八方,四点龙嘴呼太平。接下来就开始舞龙的演练了。

女子龙灯出灯时盛况空前,前面有头灯一对,上书“龙灯胜会,风调雨顺”,排灯一对,上书“天下太平,四季平安”,还有鲤鱼灯、虾子灯、鼓灯、五星灯等若干散灯,后面就是女子龙灯。另外还配有一面大鼓,三套锣鼓,二把铜号。

在鼓乐声中女子龙灯舞起了“龙出洞”、“龙戏水”、“龙抬头”、“龙摆尾”、“金龙盘玉柱”、“鲤鱼跳龙门”、“一字长蛇阵”、“二龙抢珠阵”、“跪龙”、“盘龙”、“回龙”以及“开四门”等。

她们精神抖擞,动作协调,按锣鼓点子舞得有声有色,有板有眼。围观群众人山人海,赞美声、鞭炮声、锣鼓声响彻大地,龙灯的灯光,散灯的星光,烟花的闪光映红了天空。真是气象万千,热闹非凡。

女子龙灯,也订有几条规矩:

一、试灯:

试灯时龙灯每节都必须点亮,然后从低处往高处环绕本地一周(意龙行上水,越玩越发达),目的是让群众看看女子龙灯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使出灯时更完善。

二、出灯:

1、出灯时首先要谢师傅,表示感谢老师指点舞龙技巧。另外还要拜当地政府及各单位,向他们汇报女子龙灯现已训练有素,整装出发了。

2、拜民宅必须一户不能遗漏,每到一户龙灯都要入屋内绕一周,若不能进屋,龙头则在门外三点头,拜到医药单位龙灯必须尾先进,尾先出。

3、拜民宅时每拜一户出门,便要打“回龙”,禁忌龙头已进了张家,龙尾还在王家。门前若有空旷地,还要开个“小四门”方可离去。

4、玩公场:玩公场就是展现舞龙技巧的地方,舞龙者要把所学会玩龙灯本事都玩出来,这是舞龙灯的高潮,大家尽心尽力。

三、圆灯:

正月十五是传统的灯会,女子龙灯晚上要在全镇舞龙。群众放鞭炮多的地方多舞,反之少舞。凡朝拜民宅去过的地方都要舞到,其意是感谢群众对女子龙灯的支持和欢迎。

四、化灯:

二月二龙抬头,龙要归海了,所以女子龙灯要化灯。

化灯时在龙头、龙身、龙尾各撕一些纸花碎片,敲锣打鼓,燃放鞭炮到河边火化(意谓龙下海),其余原架保留存放,备作今后节日或庆典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