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贤明的古诗


含有贤明的古诗

含有贤明的古诗

文言文《智囊上智部太公孔子》翻译及赏析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五四运动”以前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言。下面为大家带来了文言文《智囊上智部太公孔子》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参考!

  太公望封于齐。齐有华士者,义不臣天子,不友诸侯,人称其贤。太公使人召之三,不至;命诛之。周公曰:“此人齐之高士,奈何诛之?”太公曰:“夫不臣天子,不友诸侯,望犹得臣而友之乎?望不得臣而友之,是弃民也;召之三不至,是逆民也。而旌之以为教首,使一国效之,望谁与为君乎?”

  少正卯与孔子同时。孔子之门人三盈三虚。孔子为大司寇,戮之于两观之下。子贡进曰:“夫少正卯,鲁之闻人。夫子诛之,得无失乎?”孔子曰:“人有恶者五,而 -不与焉:一曰心达而险,二曰行僻而坚,三曰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此五者,有一于此,则不免于君子之诛,而少正卯兼之。此小人之桀雄也,不可以不诛也。”

  〔评〕

  齐所以无惰民,所以终不为弱国。韩非《五蠹》之论本此。

  小人无过人之才,则不足以乱国。然使小人有才而肯受君子之驾驭,则又未尝无济于国,而君子亦必不概摈之矣。少正卯能煽惑孔门之 -,直欲掩孔子而上之,可与同朝共事乎?孔子下狠手,不但为一时辩言乱政故,盖为后世以学术杀人者立防。

  华士虚名而无用,少正卯似大有用而实不可用。壬人佥士,凡明主能诛之;闻人高士,非大圣人不知其当诛也。唐萧瑀好奉佛,太宗令出家。玄宗开元六年,河南参军郑铣阳、丞郭仙舟投匦献诗。敕曰:“观其文理,乃崇道教,于时用不切事情,宜各从所好。”罢官度为道士。此等作用,亦与圣人暗合。如使佞佛者尽令出家,谄道者即为道士,则士大夫攻乎异端者息矣。

  注释

  ①太公望:吕尚,名望,助周武王灭商,被封于齐,为齐国始祖,故称太公。

  ②弃民:不可教训应该抛弃的人。

  ③三盈三虚:指孔子的门徒多次被少正卯的讲学吸引走了。

  ④两观之下:指宫门之前。

  ⑤壬人佥士:奸佞之人。

  ⑥匦:方匣。唐时设匦于朝堂,凡臣民有冤状及匡正补过、进献赋颂的`,都可以投状于匦中。

  ⑦敕:皇帝的诏书。

  翻译

  太公望被周武王封于齐这个地方。齐国有个叫做华士的人,他以不为天子之臣,不为诸侯之友作为自己立身处世的宗旨,人们都称赞他的旷达贤明。太公望派人请了他三次他都不肯来,于是就派人把他杀了。周公于是问太公说:“华士是齐国的一位高士,为什么杀了他呢?”太公望说:“这样一个不做天子之臣,不做诸侯之友的人,我吕望还能以其为臣,与之交友吗?我吕望都无法臣服、难以结交的人,就一定是不可教训而应该要抛弃的人;召他三次而不来,就是叛逆之民。如果为此反而要表彰他,让他成为全国百姓效法的榜样,那还要我这个当国君的有什么用呢?”

  少正卯与孔子同处于一个时代。孔子的学生曾经多次受到少正卯言论的诱惑,而离开学堂到少正卯那里去听讲课,导致学堂由满座变为空旷。于是到了孔子做大司寇的时候,就判处少正卯死刑,在宫门外把他杀了。子贡向孔子进言说:“少正卯是鲁国名望很高的人。老师您杀了他,会不会有些不合适啊?”孔子说:“人有五种罪恶,而 -与之相比还算好的行为:第一种是心思通达而为人阴险,第二种是行为乖僻反常却固执不改,第三种是言辞虚伪无实但却十分雄辩并能动人心,第四种是所记多为怪异之说但是却旁征博引,第五种是顺助别人之错误还为其掩饰辩白。一个人如果有这五种罪恶之一,就难免被君子所杀;而少正卯同时具备这五种恶行。正是小人中的奸雄,这是不可不杀的。”

  评译

  因此,齐国没有懒惰之民,并始终没有沦为弱小的国家。韩非《五蠹》中所讲论的学说就是以此为本的。

  如果小人没有过人的才干,就难以祸乱国家。如果小人有才能但愿意接受君子的指挥,那么未尝就对国家没有好处,而君子也不应该一概摒弃他们。可是少正卯煽动迷惑年轻人,甚至连孔子的 -也不能幸免,几乎要胜过孔子,孔子还能和他同朝共事吗?孔子狠下杀手,不只阻止了当时因口才雄辩而扰乱政局的状况,也为后世以学术作为借口摒除异己祸乱国家者树立了“榜样”。

  夸夸其谈的人往往徒具虚名却无实用。少正卯看上去像有才能堪大用,实际上并不可用。一般的奸佞小人,贤明的君主就能够发现并杀了他,然而对于一些所谓的名人隐士,只有大圣人才能认识到其该死的理由。唐朝萧瑀对佛教很痴迷,唐太宗就命令他出家为僧。唐玄宗开元六年,河南参军郑铣阳、河南郡丞郭仙舟纷纷献诗陈情。玄宗下诏说:“看你们诗中的意思是崇奉道教的,这种思想不切合实际所需,那就依着你们个人的喜好吧。”免去他们的官职做了道士。这种做法和圣人的行事正相吻合。如果让那些痴迷佛、道的人都出家做和尚道士,那么士大夫学习异端邪说的事情就可以消失了。

冯梦龙《智囊》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原文:

  孝宗时,以孔镛为田州知府。莅任才三日,郡兵尽已调发,峒獠仓卒犯城,众议闭门守,镛曰:“孤城空虚,能支几日?只应谕以朝廷恩威,庶自解耳。”众皆难之,谓“孔太守书生迂谈也”。镛曰:“然则束手受毙耶?”众曰:“即尔,谁当往?”镛曰:“此吾城,吾当独行。”众犹谏阻,镛即命骑,令开门去。众请以士兵从,镛却之。

  贼望见门启,以为出战,视之,一官人乘马出,二夫控络而已。门随闭。贼遮马问故,镛曰:“我新太守也,尔导我至寨,有所言。”贼叵测,姑导以行,远入林菁间。顾从夫,已逸其一。既达贼地,一亦逝矣。贼控马入山林,夹路人裸加于树者累累,呼镛求救。镛问人,乃庠生赴郡,为贼邀去,不从,贼将杀之。镛不顾,径入洞,贼露刃出迎,镛下马,立其庐中,顾贼曰:“我乃尔父母官,可以坐来,尔等来参见。”贼取榻置中,镛坐,呼众前,众不觉相顾而进。渠酋问镛为谁,曰:“孔太守也。”贼曰:“岂圣人儿孙邪?”镛曰:“然。”贼皆罗拜,镛曰:“我固知若贼本良民,迫于馁,聚此苟图救死。前官不谅,动以兵加,欲剿绝汝。我今奉朝命作汝父母官,视汝犹子孙,何忍杀害?若信能从我,当宥汝罪,可送我还府,我以谷帛赍汝,勿复出掠;若不从,可杀我,后有官军来问罪,汝当之矣。”众错愕曰:“诚如公言,公诚能相恤,请终公任,不复扰犯。”镛曰:“我一语已定,何必多疑。”众复拜,镛曰:“我馁矣,可具食。”众杀牛马,为麦饭以进,镛饱啖之,贼皆惊服。日暮,镛曰:“吾不及入城,可即此宿。”贼设床褥,镛徐寝。明日复进食,镛曰:“吾今归矣,尔等能从往取粟帛乎?”贼曰:“然。”控马送出林间,贼数十骑从。镛顾曰:“此秀才好人,汝既效顺,可释之,与我同返。”贼即解缚,还其巾裾,诸生竞奔去。

  镛薄暮及城,城中吏登城见之,惊曰:“必太守畏而从贼,导之陷城耳。”争问故,镛言:“第开门,我有处分。”镛笑语贼:“尔且止,吾当自入,出犒汝。”贼少却。镛入,复闭门。镛命取谷帛从城上投与之,贼谢而去,终不复出。

  译文:

  (明)孝宗时,孔镛担任田州知府。他到任才三天,郡中的士兵已全部调往他地,峒獠突然攻城,众人提议闭城固守,孔镛说:“这么一座孤城,兵力薄弱,能支撑多久呢?只有用朝廷的恩德晓谕贼人,或许能解除危机。”众人都觉得很难,认为“孔太守所说是书生迂腐的论调”。孔镛说:“既然这样,那么我们该束手投降,让贼人杀了我们?”众人说:“如果采纳你的建议,谁应该前往呢?”孔镛说:“这是我的城池,我应当独自去。”众人还要劝阻,孔镛当即下令准备车驾,打开城门出发。众人请求孔镛带士兵随行,孔镛拒绝了他们。

  贼人见城门打开,认为城中士兵准备出城迎战,再仔细一看,只见一位官员骑马出城,只有两名牵马的马夫随行罢了。他们出城后,城门随即关闭。贼人拦下马盘问,孔镛说:“我是新上任的太守,你带路引我去你们营寨,我有话要说。”贼人摸不清底细,故意带着孔镛在树林中绕行。孔镛回头看跟从的马夫,已跑了一名。到达贼营后,另一名马夫也不见了。贼人牵马带着孔镛进入山林,见路边有一人,赤身被绑在树上,伤痕累累,向孔镛求救。孔镛询问贼人,原来是赴郡参加考试的书生,被贼人劫持,因为不答应贼人的要求,贼人要杀他。孔镛没有管他,直接进入贼人营寨,贼人带着兵器出寨迎接,孔镛下马,站在他们的屋内,对贼人说:“我是你们的父母官,等我坐下后,你们来参拜。”贼人取来坐椅,放在屋子中间,孔镛坐定后,让众贼上前,众贼不觉相望着走向前。贼首问孔镛是谁,孔镛说:“我是孔太守。”贼首问:“你可是孔圣人的后辈子孙?”孔镛说:“正是。”于是群贼围绕着孔镛叩拜,孔镛说:“我本来就知道你们本是善良的.百姓,被饥饿逼迫,聚集在此苟且求生。前任太守不能体谅你们,动辄派官兵围剿,想要剿灭你们。我现在奉朝廷之命做你们的父母官,把你们当我的子孙看待,我哪忍心杀害你们?如果你们相信我、肯归顺我,我自当赦免你们的罪行,你们送我回府,我会把粮食布帛送给你们,你们不要再抢掠;如果你们不肯归顺我,可以杀了我,日后自然会有官军前来问罪,这后果你们要自行承担。”众贼听了这话都惊呆了,说:“果真如您所说,您确实能体恤我们,在孔公您任职期间,不再侵扰。”孔镛说:“我说话算数,你们不必多疑。”众贼再次拜谢,孔镛说:“我饿了,你们替我准备饭菜吧。”众贼急忙杀牛马,做饭进献,孔镛一顿饱餐,众贼对孔镛的胆识大感惊异、佩服。这时已近黄昏,孔镛说:“我已赶不上回城了,可在此地暂住一夜。”贼人立即铺床整褥,孔镛从容入睡。第二天用过饭后,孔镛说:“现在我要回去了,你们能随我去搬运粮食布帛吗?”贼人说:“可以。”于是拉马护送孔镛出林,数十名贼人骑马跟从。孔镛回头对贼人说:“树林中所绑的书生是好人,你们既然已决定归顺,就放了他,让他跟我一起返回。”贼人就解开绳子,归还他衣物,这书生拿回衣物后赶紧奔逃而去。

  孔镛快到黄昏时抵达府城,城中官员登城望见他,大惊说:“一定是太守因害怕贼人而投降了,现引导贼人攻城来了。”于是争相探问缘故,孔镛说:“你们只管开门,我自有打算。”孔镛笑着对贼人说:“你们暂且在此稍候,我先自己进城,再出城犒赏你们。”贼人稍稍后退。孔镛进城后,又关闭了城门。孔镛命人取来粮食布帛,从城楼上投给他们,众贼叩谢后离去,从此不再侵扰。

冯梦龙《智囊》的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原文:

  孝宗时,以孔镛为田州知府。莅任才三日,郡兵尽已调发,峒獠仓卒犯城,众议闭门守,镛曰:“孤城空虚,能支几日?只应谕以朝廷恩威,庶自解耳。”众皆难之,谓“孔太守书生迂谈也”。镛曰:“然则束手受毙耶?”众曰:“即尔,谁当往?”镛曰:“此吾城,吾当独行。”众犹谏阻,镛即命骑,令开门去。众请以士兵从,镛却之。

  贼望见门启,以为出战,视之,一官人乘马出,二夫控络而已。门随闭。贼遮马问故,镛曰:“我新太守也,尔导我至寨,有所言。”贼叵测,姑导以行,远入林菁间。顾从夫,已逸其一。既达贼地,一亦逝矣。贼控马入山林,夹路人裸加于树者累累,呼镛求救。镛问人,乃庠生赴郡,为贼邀去,不从,贼将杀之。镛不顾,径入洞,贼露刃出迎,镛下马,立其庐中,顾贼曰:“我乃尔父母官,可以坐来,尔等来参见。”贼取榻置中,镛坐,呼众前,众不觉相顾而进。渠酋问镛为谁,曰:“孔太守也。”贼曰:“岂圣人儿孙邪?”镛曰:“然。”贼皆罗拜,镛曰:“我固知若贼本良民,迫于馁,聚此苟图救死。前官不谅,动以兵加,欲剿绝汝。我今奉朝命作汝父母官,视汝犹子孙,何忍杀害?若信能从我,当宥汝罪,可送我还府,我以谷帛赍汝,勿复出掠;若不从,可杀我,后有官军来问罪,汝当之矣。”众错愕曰:“诚如公言,公诚能相恤,请终公任,不复扰犯。”镛曰:“我一语已定,何必多疑。”众复拜,镛曰:“我馁矣,可具食。”众杀牛马,为麦饭以进,镛饱啖之,贼皆惊服。日暮,镛曰:“吾不及入城,可即此宿。”贼设床褥,镛徐寝。明日复进食,镛曰:“吾今归矣,尔等能从往取粟帛乎?”贼曰:“然。”控马送出林间,贼数十骑从。镛顾曰:“此秀才好人,汝既效顺,可释之,与我同返。”贼即解缚,还其巾裾,诸生竞奔去。

  镛薄暮及城,城中吏登城见之,惊曰:“必太守畏而从贼,导之陷城耳。”争问故,镛言:“第开门,我有处分。”镛笑语贼:“尔且止,吾当自入,出犒汝。”贼少却。镛入,复闭门。镛命取谷帛从城上投与之,贼谢而去,终不复出。

  译文:

  (明)孝宗时,孔镛担任田州知府。他到任才三天,郡中的士兵已全部调往他地,峒獠突然攻城,众人提议闭城固守,孔镛说:“这么一座孤城,兵力薄弱,能支撑多久呢?只有用朝廷的恩德晓谕贼人,或许能解除危机。”众人都觉得很难,认为“孔太守所说是书生迂腐的论调”。孔镛说:“既然这样,那么我们该束手投降,让贼人杀了我们?”众人说:“如果采纳你的建议,谁应该前往呢?”孔镛说:“这是我的.城池,我应当独自去。”众人还要劝阻,孔镛当即下令准备车驾,打开城门出发。众人请求孔镛带士兵随行,孔镛拒绝了他们。

  贼人见城门打开,认为城中士兵准备出城迎战,再仔细一看,只见一位官员骑马出城,只有两名牵马的马夫随行罢了。他们出城后,城门随即关闭。贼人拦下马盘问,孔镛说:“我是新上任的太守,你带路引我去你们营寨,我有话要说。”贼人摸不清底细,故意带着孔镛在树林中绕行。孔镛回头看跟从的马夫,已跑了一名。到达贼营后,另一名马夫也不见了。贼人牵马带着孔镛进入山林,见路边有一人,赤身被绑在树上,伤痕累累,向孔镛求救。孔镛询问贼人,原来是赴郡参加考试的书生,被贼人劫持,因为不答应贼人的要求,贼人要杀他。孔镛没有管他,直接进入贼人营寨,贼人带着兵器出寨迎接,孔镛下马,站在他们的屋内,对贼人说:“我是你们的父母官,等我坐下后,你们来参拜。”贼人取来坐椅,放在屋子中间,孔镛坐定后,让众贼上前,众贼不觉相望着走向前。贼首问孔镛是谁,孔镛说:“我是孔太守。”贼首问:“你可是孔圣人的后辈子孙?”孔镛说:“正是。”于是群贼围绕着孔镛叩拜,孔镛说:“我本来就知道你们本是善良的百姓,被饥饿逼迫,聚集在此苟且求生。前任太守不能体谅你们,动辄派官兵围剿,想要剿灭你们。我现在奉朝廷之命做你们的父母官,把你们当我的子孙看待,我哪忍心杀害你们?如果你们相信我、肯归顺我,我自当赦免你们的罪行,你们送我回府,我会把粮食布帛送给你们,你们不要再抢掠;如果你们不肯归顺我,可以杀了我,日后自然会有官军前来问罪,这后果你们要自行承担。”众贼听了这话都惊呆了,说:“果真如您所说,您确实能体恤我们,在孔公您任职期间,不再侵扰。”孔镛说:“我说话算数,你们不必多疑。”众贼再次拜谢,孔镛说:“我饿了,你们替我准备饭菜吧。”众贼急忙杀牛马,做饭进献,孔镛一顿饱餐,众贼对孔镛的胆识大感惊异、佩服。这时已近黄昏,孔镛说:“我已赶不上回城了,可在此地暂住一夜。”贼人立即铺床整褥,孔镛从容入睡。第二天用过饭后,孔镛说:“现在我要回去了,你们能随我去搬运粮食布帛吗?”贼人说:“可以。”于是拉马护送孔镛出林,数十名贼人骑马跟从。孔镛回头对贼人说:“树林中所绑的书生是好人,你们既然已决定归顺,就放了他,让他跟我一起返回。”贼人就解开绳子,归还他衣物,这书生拿回衣物后赶紧奔逃而去。

  孔镛快到黄昏时抵达府城,城中官员登城望见他,大惊说:“一定是太守因害怕贼人而投降了,现引导贼人攻城来了。”于是争相探问缘故,孔镛说:“你们只管开门,我自有打算。”孔镛笑着对贼人说:“你们暂且在此稍候,我先自己进城,再出城犒赏你们。”贼人稍稍后退。孔镛进城后,又关闭了城门。孔镛命人取来粮食布帛,从城楼上投给他们,众贼叩谢后离去,从此不再侵扰。

智囊·语智部·总序文言文的原文及翻译

  语智部·总序

  作者:冯梦龙

  【原文】

  冯子曰:智非语也,语智非智也,喋喋者必穷,期期者有庸,丈夫者何必有口哉!固也,抑有异焉。两舌相战,理者必伸;两理相质,辩者先售。子房以之师,仲连以之高,庄生以之旷达,仪、衍以之富贵,端木子以之列于四科,孟氏以之承三圣。故一言而或重于九鼎,单说而或强于十万师,片纸书而或贤于十部从事,口舌之权顾不重与?“谈言微中,足以解纷”;“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君子一言以为智,一言以为不智。智泽于内,言溢于外。《诗》曰:“唯其有之,是以似之。”此之谓也。

  文言文翻译:

  冯梦龙说:智慧不等于言语本身,言语上的聪明机巧不等于一个人有智慧,喋喋不休的人一定不会有好结果,反倒是那些看似不能言的人能够成功,因此智慧的人,又何需机巧的语言能力呢?然而也有另一个看待这个问题的角度,两方不同的言论激辩,有理的一方当然会获胜;两种不同的道理互相质难,善于辩解的.一方会占得先机。历史上张良因此成为王者之师,鲁仲连因此获得了高名,庄子因此而有旷达的哲学,张仪、公孙衍因此而享有荣华富贵,子贡因此成为孔子的学生,孟子因此继承了儒家思想。因此,有时一句话比朝廷的权威还重要,有时一个游说可以敌过十万军队,有时一纸建言比所有的州郡佐吏的辛苦工作还要有用,又怎么能不重视言语呢?精微的言论,可以解开纷杂的困境。语言虽然有道理但是没有文采,就不会流传久远。而言语是否有智慧也可以看出来,内心有充溢的智慧,自然会生出智慧的言语来。《诗经》说:“因为内在是这个样子,因此表象看来是这样的。”说的就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