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幼儿舞蹈创编


幼儿是一个多姿多彩的殿堂,的创编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舞蹈创编的构思使客观生活通过人的头脑,经过加工后的再现。当找到了适当的体现形式――动作、姿势、造型等时,就产生了舞蹈形象。幼儿舞蹈的创编既要遵循艺术创作的共性规律,又要遵循舞蹈创作的个性特点,由于幼儿身心特点决定了幼儿舞蹈与成人舞蹈相比更具有天真、单纯、活泼、形象、夸张和拟人化等特点。所以幼儿舞蹈的创编要了解幼儿生理和心理特点,注意观察幼儿的生活,反映幼儿的情趣,达到感染幼儿与教育幼儿的目的。
(一)了解幼儿生理、心理特点
幼儿生理上处于发展时期,其骨骼较软、易变形;肌肉纤细、弹力小;收缩力差,容易疲劳;神经系统和大脑发育迅速,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等。这些生理特点使幼儿动作的平衡能力、控制能力、节奏感都比较差,相比之下幼儿的弹跳能力发展却比较好。从幼儿身体发育的比例来看,头大而四肢短。所以为幼儿设计舞蹈动作时,一定要从幼儿生理发展地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幼儿身体发展的自然素质,探索幼儿舞蹈动作的发展规律。编排动作要力求舒展、短促有力、节奏欢快,使幼儿表演得活泼可爱。
(二)注意观察生活,提高自身素质
幼儿舞蹈应反映幼儿生活和他们的情趣,绝不是成人舞蹈和专业舞蹈的改头换面。所以要创编好的幼儿舞蹈,必须要有生活。这是一切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共同认识的规律。幼儿舞蹈源于幼儿的生活,但它又比生活更高、更美、更集中。因此,也就更有教育意义。我们要深入幼儿的生活、在和幼儿共同生活、学习、娱乐的过程中,认真观察、了解幼儿的喜、怒、哀、乐和他们的爱好及动作的特点,积累起来加以提炼,创编反映幼儿生活的舞蹈。
1、努力提高自身的素养,要不断学习、丰富、提高自身舞蹈的知识与技能并广泛汲取艺术修养,加强基本功。幼儿舞蹈主要是通过有节奏、美化了的人体动作、姿态、造型来表现幼儿生活情感的一门艺术。因此必须了解和掌握舞蹈的一般规律、种类、表现形式和常用手法等基本知识,而且还必须掌握丰富的舞蹈素材。这就要求我们热爱舞蹈,积极争取各种机会广泛学习,虚心求教。为了增加舞蹈的表现力,要较好地掌握一些民族民间舞蹈的基本动作、韵律和风格特点,根据幼儿思想、感情、生理特点、动作发展水平加以变化,创作成为幼儿能跳的舞蹈。例如,秧歌舞两手横八字摆动,幼儿做起来有困难,所以改为两臂前后摆动;又如,藏族踢踏步,两臂先后划圈扩开的动作,幼儿也很难掌握,因此可改为两手同时在体前交*后打开等等。我们还需要广泛加强有关艺术的修养,如美术、音乐、儿童文学等。这对舞蹈中的构图、色彩、服装设计、化妆等都会起到重要的作用。音乐与舞蹈表现的关系更为密切。好的歌词、音乐旋律等对幼儿舞蹈的内容、情感表达和帮助幼儿对舞蹈的理解都是十分有用的。
2、要热爱幼教事业,热爱幼儿舞蹈教学工作。现在,全社会重视教育,尊重教师已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气。虽然工作的辛苦会给我们实际工作带来阻力,但只要有一切为了幼儿的坚定信念,就能克服困难,把创作幼儿舞蹈的根深深扎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在和幼儿共同生活、学习、娱乐中,仔细洞察幼儿美丽的童心世界,了解幼儿稚朴的情感,广泛地搜集、提炼,为幼儿加工天真、形象的动作,成为幼儿舞蹈表现的基本素材。同时要善于把平时所掌握的舞蹈知识、技能和丰富的舞蹈素材,根据幼儿的思想、情感、生理特点、动作发展水平加以变化,使之成为表达幼儿情感和幼儿所能接受的舞蹈动作。这样幼儿舞蹈表演才能不断丰富发展,才能创造出既有幼儿特点,又有民族特色和时代感的幼儿舞蹈作品。
(三)面向全体、寓教于乐
教育幼儿,就是根据幼儿园教育教学大纲的要求,使全体幼儿受到教育。而决不是为了排几个精彩节目,供成人欣赏,或是为了搞汇演,完成某种任务,培养几个舞蹈尖子。因此,在创编幼儿舞蹈时,必须考虑到教育目的、教育任务。只有这样,才能使真正成为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在幼儿舞蹈的训练、表演过程,都要注意教育目的和教育任务。只有这样,才会使幼儿舞蹈创编朝正确的方向发展,才能做到幼儿舞蹈为幼儿服务。
在幼儿舞蹈创作的目的上应着重发展幼儿基本动作和自娱性。幼儿舞蹈的表现内容要力求简练、单纯、主题思想明确。幼儿歌舞表现中的音乐选择应旋律流畅、顺口,歌词生动、形象活泼,具有知识性、趣味性,能启发幼儿对舞蹈的联想和想象。音乐节奏应是鲜明强烈的,能引起幼儿动感。音乐形象应生动、具体,乐句整齐、合辙押韵,这有利于幼儿对舞蹈形象、情感的表达与抒发。在设计表现的动作时,应符合年龄特点,注意形象性,易于幼儿理解。动作的幅度、活动量不宜过大,应为幼儿力所能及。动作的衔接与变化应有规律,便于幼儿记忆,在队形和角色的安排与变化时应简单好记,动作创作的结构上要把握重复和变化、对比和统一、比例和平衡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