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舞蹈的灵魂


在幼儿舞蹈的创编中,有些教师对幼儿舞蹈艺术的特点缺乏了解,不知如何从幼儿生活中选取适合以舞蹈形式来表现的题材,以创造出生动、活泼、童趣盎然的舞蹈作品。

    幼儿舞蹈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我认为莫过于童趣。这是幼儿舞蹈创编者和指导者要着力探求的内容。有了童趣,幼儿舞蹈才有灵魂,才真正属于幼儿。

    教师要在与幼儿共同生活、游戏、学习中洞察美好的童心世界,理解幼儿稚朴的情感,感受幼儿的生活情趣,并选择适合以舞蹈形式来表现的素材,将其提炼、概括为富有童趣的舞蹈作品。

    幼儿舞蹈《你、我、他》的情节就来源于幼儿的生活:两个孩子都很喜爱一个布娃娃,正在争执不休时,布娃娃从玩具柜里跳出来,边跳舞边唱歌:“妈妈生下我,就有你我他,排排坐,吃果果……你为我,他为我,大家乐呵呵。”于是,两个孩子懂得了谦让,一起高高兴兴地与布娃娃玩了起来。就这样,生活与艺术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成人由于生活经验的积累,很容易将事物概念化而失却童趣。其实,成人需要站在幼儿的角度,怀着一颗童心去观察世界,体验幼儿的生活。这样捕捉到的题材才能切合幼儿的精神世界,满足幼儿的精神需求。

    如在创编幼儿舞蹈《郊游》时,教师利用幼儿园的大型积木作道具来表现郊游的场景。在幼儿的心中,此时的积木就成了小桥、山洞、石头,甚至是汽车。而幼儿则通过体验和想象自由地创作,用舞蹈动作反映郊游中各种有趣的活动。如孩子们一起过山林、索桥,来到瀑布下、溪水旁,他们把双脚浸到溪水中,体验溪水流过脚背的感觉;他们对着大山呼喊,领略回声的美妙……

    有许多作品从创作之初就因偏离幼儿的特点而走入误区。从主题到立意,从结构到情节,从服装设计到动作表演,完全是成人舞蹈的模式,把天真活泼的幼儿变成了“小大人”。许多教师不是从幼儿的心理特点出发指导幼儿理解舞蹈和音乐,引导他们真实、自然地表现富有童趣的世界,而是机械地让幼儿按教师的要求做。有的教师为了让幼儿在舞蹈中表现出灿烂的笑容,竟然要求他们“必须把牙齿露出来”,于是,舞蹈中的幼儿一律做出“龇牙咧嘴”状,动作也因而变得呆板和僵硬。创编幼儿舞蹈须从看似平常的幼儿生活情景中提炼出生动活泼、妙趣横生的舞蹈语汇,配以布景、灯光、服装、道具等,通过夸张、变形等手法来演绎,表现幼儿或风趣、或纯真、或调皮的个性特征。这样,舞蹈形象才格外可爱、逼真,充满童趣。

    总之,任何反映幼儿内心世界的舞蹈形象都来源于生活。只有深入观察幼儿的生活,才能真正理解童心,创造出具有童趣的幼儿舞蹈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