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舞蹈教学 脚位的规范


    .脚位

  常识形成原因

  舞蹈训练中的脚位共有五个。目前,社会上儿童舞蹈训练中对脚位到底有几个、应该是怎么个叫法的认识较混乱,除专业团体对其有统一称谓和规定外,业余教学班中尚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认识,这个问题集中反映在对“正步”的认识上。有的教师把正步归为六位脚,有的教师却叫“自然位”。正确的认识是,舞蹈脚位来源于芭蕾,应以芭蕾的规定为准。所以正步应列为“正一位脚”,以此叫法往下对脚位进行排列比较科学,同时便于学员形成对脚位的系统顺序概念。本书主张对正步形成“正一位脚”的称谓确定,并以此讲解。

  脚位规范要求

  正一位脚(图3—19)

  位置:正步站立。

  要求:双腿绷直,双膝收紧,重心置于双脚脚掌及后跟中间。

  一位脚(图3—20)

  位置:脚跟并拢,双脚尖向外打开,形成大写的“一”字。

  要求:一位脚站好后,膝盖要收紧,脚的十趾应均力抓地,不应有小脚趾翘起的现象。在训练儿童时可不要求绝对打开,应尽量顺其自然,以两脚十趾能平展抓地为准。

  二位脚(图3—21)

  位置:在一位脚的位置上,第一只脚擦旁,脚跟落地,形成双脚分离状态,双脚跟间距为一脚宽。

  要求:膝盖收紧,身体重心在双脚之间,大腿内侧应随着双脚的开度有打开的感觉。

  三位脚(图3—22)

  位置:在正面练习时右脚在前,左脚在后,类似中国舞“丁字步”。反面练习时则应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区别在于右脚应更加打开一些。

  要求:与一位脚、二位脚双膝收紧要求相同。不同的是,三位脚至五位脚,每只脚都可以放在前或后 ① ,儿童训练时会造成左右脚位置混乱,教师应以第一只脚、第二只脚的概念,提示学员哪只脚在前或后,以达到脚的统一。

  四位脚(图3—23)

  位置:在三位脚的基础上,右脚保持一定的开度向前伸出,间距也应为一脚宽,形成双脚前后打开为四位脚。

  要求:右脚向前伸至左脚前上方形成四位脚时,应要求后脚跟对准前脚尖,前脚尖对准后脚跟,形成规范动作。

  五位脚(图3—24)

  位置:以四位脚为基准,右脚跟正对左脚尖收回,双脚打开并拢,形成五位脚。

        要求:五位脚的站立,对双腿骨骼的打开程度,会形成更大的开的要求。此时,膝关节不易收紧,臀部也容易向后撅起,应逐渐要求儿童膝关节收紧,臀部向前收紧,慢慢达到要求。

  五位脚的站立,对初学者来讲,前脚尖、后脚跟的接合部容易形成贴不紧的“小三角”。此时,应允许此种情况的存在,在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再逐渐对“小三角”进行纠正。

  同时注意,儿童在站立五位脚时,容易对五位脚的“开”造成反应上的混淆,往往把开着站立的五位脚站成双脚关起来的“五位脚”,即两个脚尖同时向里的似是而非的脚位。

  有时老师越纠正儿童越做不对。这时老师应该让学员还原成“正一位”,再打开成为小八字脚,让第一只脚的后跟向第二只脚的脚尖靠拢,形成正确的五位脚。

  手位、脚位是舞蹈基训主要的基础训练常识。从表面看,手位、脚位很简单,其实它们对舞蹈的形体表现产生着很重要的优美作用。对教师来说,掌握好它们的规范要求,形成正确的施教方法,会对学员日后的舞蹈学习打下很好的基础。学员手位、脚位训练得规矩不规矩、准不准、细不细,也是对教师基本教学能力的检验标准。所以,掌握好这些内容的常识和要求,并熟知进行教学和训练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