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基本功训练要体现少儿的特点
训练方法的科学性
少儿舞蹈形体的可塑性强,训练效果好,是基本功训练中的一大优势。抓住有利条件营造“童功”,充分利用“天赐良机”培养新一代是舞蹈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在训练中只有根据儿童生理发育特点,采取适当措施,才是用同样方法,少儿会因着力点太靠下而出现问题,造成“小腿肚”向后凸出的不良现象,腿的软度再好也没有发展前途。因此采取训练方法要密切联系少儿的特点进行,防止因缺乏科学性而影响对儿童的训练质量。
训练内容的针对性
人体生理发育的因素决定了少儿的软度好、硬度差、支撑能力低下、稳定性不高等特点,这在舞蹈基本功训练中表现的尤其突出。指导教师要根据少儿的实际需要安排训练内容。我们认为,少儿训练应该从“地面”开始。如用“躺地鼓肚”、“后手翻”的训练动作,提高儿童腰部的软度和两臂的支撑力;采取坐在地上胸贴腿的动作训练腿部韧带的功能,是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也可避免在把杆上压腿给少儿造成困难。用躺地“朝天蹬”的训练内容,增强其腿部的韧性和灵活性,用舞蹈组合训练少儿的表现力,用“乌龙绞柱”训练两腿交替旋转的协调性等,都是比较有效的训练项目。对少儿训练的内容多而丰富,指导教师要努力学习、认真研究,对儿童训练的方法和内容要有针对性及科学性。对刚刚进入训练的儿童尽可能的避免“把上”训练,因为把上的训练动作,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支撑和稳定能力,这正是少儿的弱点,如盲目训练,儿童会因身体力量的不足,缺乏支撑能力和稳定性而失去舞姿的规范。因此建议用两年的时间打基础,第三年再转向“把上”训练,对要有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由易到难才符合人才培养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