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先民亘古以来就世代居住在中国大陆北与西藏交界、南同大理相接、东与四川紧连、西与印度及缅甸相望的玉龙山下、金沙江边和泸沽湖畔。就今天的居住现状而言,纳西族主要聚居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国62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境内,其县府所在地——大研镇是中国大陆第一个被联合国科教文理事会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城市。
纳西人民与众多居住在西南边陲的兄弟民族一道,自有史以来就在西南边疆的开发和建设中起到过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也创造和保留了极富本民族特色的、形式多样并丰富多采的乐舞文化。这些历经沧桑的古老乐舞文化,在纳西人世世代代的传承、创作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本民族特色的传统乐舞文化。这些传统的乐舞文化乐迄今仍然是了解和研究纳西族社会历史进程、哲学宗教文化、伦理道德观念和民族审美心理的宝贵史料,也是纳西人民的精神财富与精神支柱,同时还是中华民族乐舞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独放异彩的乐舞奇葩。
纳西族的乐舞文化一千年以前就可见于其东巴文献——《东巴舞谱》的记载当中。《东巴舞谱》是世界上唯一用象形文字书写,并且迄今仍然存活于世的古代舞谱,其中对纳西族的古代乐舞作了大量、详实的专门记载与描述,是今人研究古代民族乐舞的珍贵史料。除东巴乐舞以外,纳西族的舞蹈形式最具代表性的有丧葬歌舞“窝热 热”,民间娱乐性歌舞“窝玛达”、“阿丽丽”、“呀哈哩”,以及民间乐舞“筚篥蹉”、“芦笙蹉”等等。
“筚篥蹉”汉语意思为笛子舞,此种舞蹈广泛流行于纳西族地区,是专门由笛子作为伴奏乐器的一种民间乐舞。笛子舞通常无性别和年龄的限制,舞蹈姿势也甚为简单。就一般而言,笛子舞类似于纳西族的另一种民间舞蹈“打跳”,因而此种舞蹈无场地的限制,可在婚嫁、丧事,以及起房盖屋或者欢庆丰收的民俗活动中奏跳。笛子舞手部的动作极为简单,但其脚部的动作却十分复杂,具有较原始的生活气息。舞蹈一般以顺时针方向行进,舞者围着火堆,随着吹笛者的导引不厌其烦地、甚至是通宵达旦地狂舞。
“芦笙蹉”汉语意思为芦笙舞,此种舞蹈遍及纳西族的聚居地,是纳西族民间的另一种自娱性乐舞。芦笙舞通常在芦笙吹奏者的领舞下进行舞蹈,并且舞蹈通常与舞者的脚步为主,通俗的舞步有上步、双脚跺地、脚对脚、背靠背等。芦笙舞的过程中男女相互牵手,左侧身向圈里,根据不同的舞曲组成各种不同的舞蹈组合。依据脚步的不同,芦笙舞可分为“扭美”(芦笙之母)、“三打脚”(三碰脚)、“挨美好寺”(母鸡啄食)、“挨口次次”(雄鸡踢脚)等。依据纳西人的民俗传统,跳芦笙舞时首先需要跳扭美舞,因为它被传说是其它一切乐舞之母,而其它的芦笙舞均是在扭美的基础上形成的变种。因而,各地的扭美舞动作也大同小异。在纳西族民间曾广泛流传有一则有关芦笙的古老神话,其中认为:芦笙最早是由五个兄弟变化而来的,因而最早的芦笙乐器也只有五种曲调和五种舞步,以后才逐渐形成了众多的曲调与众多的舞步。难怪在纳西族民间有那么一首民谣:“一只芦笙五个管,五个管子五个音,五个音吹五个调,五个调子五种舞”。
东巴乐舞是纳西族民族宗教东巴教当中的宗教性舞蹈,东巴舞蹈通常用于东巴祭司的跳神、作法和道场仪式中。据以东巴象形文字书写的《东巴舞谱》的载录,它是以舞谱作为媒体的原始宗教舞蹈。东巴常用的舞蹈有50余个(种)。东巴舞蹈按其功能可归为神舞(如丁巴什罗、享英格空、享迪俄盘等)、禽兽舞(如金色大蛙、白海螺大鹏神鸟、绿松石青龙等)、法器舞(如金刚杵法器、降神杵法器等)三大类。可以说,在迄今世界上已发现的100余种舞谱中,东巴舞谱独具特点。东巴舞蹈动作原始质朴,是东巴祭司在东巴舞谱限定下的自由舞蹈。例如其中的“郎久战神舞”,舞谱将其记作:“向前进三步,原地转三圈,向后退三步,原地转三圈,向左跨三步,原地转三圈,向右跨三步,原地转三圈”。但在实际法事仪式中,东巴祭司却将上述限定表现得舒展大方、柔韧有余,其中的过渡动作均是弱拍踮起脚尖,强拍落下足跟,有时还以双膝有节奏地上下颤动等作为舞蹈的韵律特征。可以说,东巴舞蹈多以东巴祭司的不同而风格各异、独具个性。时至今日,在纳西族地区流传的各种乐舞,仍然是反映纳西人精神生活的一面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