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新课改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农村中学新课改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内容摘要] 农村中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责无旁贷地参与到新课改中来。大多数农村中学远离现代化城市,地处偏远山乡,交通不便,经济落后,信息闭塞,学校教学设施不完善,现代化教学手段溃乏,师资配备不齐,教师的工作量大,学生的基本素养比城市学生差得很远。所有的这些都给农村中学实施新课改带来了很大困难,行动起来举步维艰。我们要教学工作中,应该要注意:一是提高认识,更新观念,理解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二是注意教师的角色转变;三是认真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和编排体系,较好地驾驭教材,灵活地处理教材,运用教材;四是注意处理好结果与过程的关系,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现和形成过程;五是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六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学习变成主动探索学习;七是更新教学手段,注意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关键词]    农村  课改
         
      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因此,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新课程改革也以迅猛之势全面铺开。新课程、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一切都是新的。我们教育工作者要立足本职工作,认清当前国际国内教育发展趋势,理解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高认识,更新观念,认真学习新课改精神,在教学实践中结合本地实际,勤于探索,敢于创新,摸索出一套符合课改精神、操作易行的教学新法。
         
      农村中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责无旁贷地参与到新课改中来。大多数农村中学远离现代化城市,地处偏远山乡,交通不便,经济落后,信息闭塞,学校教学设施不完善,现代化教学手段溃乏,师资配备不齐,教师的工作量大,学生的基本素养比城市学生差得很远。所有的这些都给农村中学实施新课改带来了很大困难,行动起来举步维艰。笔者所在的学校自去年实行新课改以来,教师们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积极学习新课改精神,更新教学观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成效,积极落实课改精神,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也有不少教师由于各种原因,依然采用原有的传统的教学方式,“穿新鞋走老路”,没有把新课改精神落到实处。笔者根据两年来对新课改的理解以及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农村中学在课改工作中,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注意。
          1、提高认识,更新观念,理解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当今世界经济是知识经济,国际竞争空前激烈,经济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等不在依赖于自然资源或物资力量等物质资料,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劳动者,对于21世纪人类发展则具有越来越关键的意义。而我国传统教育中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得不到根本的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学生死记硬背,为社会培养的是“高分低能”、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劳动者,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代发展的需求不能完全适应,难以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基础教育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对事物的认识,决定了我们对事物的态度。如果我们对新课改缺乏应有的认识,教学观念不更新,教学方式不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不改变,课程改革就将流于形式,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误人子弟。所以,我们教师要认真学习,提高认识,更新观念,理解党中央、国务院的政策精神,看清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我们才能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投身到新课改中,为新课改的成功奉献我们的绵薄之力。
          2、注意教师的角色转变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千百年来,教师一直被定位为传道、授业、解惑。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科学知识量多而且发展很快,教师要在短短的十几年中把知识全部传授给学生已不可能,而且也没这个必要,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广泛。因此,新课改要求教师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蹲下来与学生平等对话,由传统意义上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学生潜能的发掘者,教学内容的研究者,教学艺术的探索者,学生知识构建的促进者,变师长为学生的朋友,指导学生自立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3.认真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和编排体系,较好地驾驭教材,灵活地处理教材,运用教材
         
      教材是落实教学大纲,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但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并不是等值对应的,因为教学内容来自于师生对课程内容与教材内容及教学实际的综合加工,不仅包括教材内容,而且还包括了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活动的全部,教材内容只不过是教学内容的重要成份。况且,教材本身还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教材写的一课时、两课时是为了方便教师教学,只是一种参考,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基本出发点重新处理教材,做到尊重教材与灵活处理教材相结合。比如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中以台球桌面为实例引入新课,由于农村中学大多数学生根本没有见过台球桌,更别说了解球桌面了。教材以此例引入其目的是由学生身边的实际入手,让学生感受到身边的数学,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照本宣科地来的话,就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违背了教材的意图。这时,教师可以从我们农村学生身边的实例入手(比如光的反射等),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在生活中处处有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既不违背教材编写意图,又符合课改精神。
          4.注意处理好结果与过程的关系,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现和形成过程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直接了当地给出所学习的知识结论,然后运用这些结论去解题,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跟着老师用所学结论解题,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学生的思维跟着老师转,他们的创造思维和个性根本得不到发展。在新课改中,我们要注意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发现、形成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习知识。试想,如果不经过学习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多样化的思维,即如果没有求异的思维过程和多样化的认知方式,没有各种观点的碰撞、论争和比较,具有统一性的结论就难以获得,也难以真正理解和巩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更无从谈起,因此,我们既要重视结论,更要重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5.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新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北师大出版社编写的数学教材不管是问题的提出还是问题的解决,都是以学生身边的实际为背景,让学生在实际生活经验中发现数学知识,学习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轻松愉快地学习数学知识。所以在教学实际中,我们要挖掘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联的因素,注意学用结合,使学生初步理解和认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进一步认识和体会数学知识的重要用途,增强应用意识,真正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的问题。
          6.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学习变成主动探索学习。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教学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问什么,学生答什么,教学要学生干什么,学生应干什么,学生的思维跟着老师的思维转,学生整天处于被动地应付、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简单重复的学习生活中,对老师塞给的内容生吞活剥,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得不到发挥,已经成为影响素质教育推进的一大障碍。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新课改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参与、合作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自主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同学合作交流,探索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为国家培养出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能够运用所学和知识解决问题的高素质的劳动者。
          7.更新教学手段,注意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教学活动是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工具开展的,不断地把人类在社会生产与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新技术、新设备加以改进并运用到教学中,是教学效率和效果得到不断提高的重要物质保证。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的出现,为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的变革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在充分利用黑板、粉笔、挂图、模型等传统教学工具和录音机、幻灯机、放映机等传统电化教学手段的同时,本着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加强多媒体CAI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益和教学质量。当然,由于农村中学经济条件差,硬件设施不完善,信息技术落后,多媒体教学手段非常落后,所以在教学中,要把现代教学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努力挖掘所有教学手段的使用价值,促进各种技术手段之间的协调互补,促进教学效益、教学效率的提高。
         
      新课改是一个充满探索、创造和建设的教育改革实践活动。它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新的,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所以,在活动中有些偏颇,也是难免的,关键是我们要认真学习新课改精神,加强认识,及时反省,总结教改工作中的得与失,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工作思路,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努力落实新课改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