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周期提高中学生短跑运动员速度初探




  短跑运动从开始到现在,其技术水平发展的日趋完善,训练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理论得到了深化,运动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然而我们中学生短跑项目的运动成绩与世界中学生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对它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国家队专业队,往往忽视了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此成绩提高不如其它项目,从总体上来看技术水平不高,训练方法不当。特别是中学生运动员的训练属于业余性的,平时有比较重的学习任务,训练的年限时间周期较短,不能象专业体院运动系,体校那样训练,为了参加省、市系统的比赛,大都采用小周期集训的方法突击性训练。因此,在小周期集训训练的计划安排,手段与方法选择与创新,训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运动成绩的提高,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短期内提高短跑速度训练的方法和手段
  笔者99年从衡阳调入株洲工作,担任本校的田径短跑组训练。通过对训练方法和手段的精心选择进行小周期训练,较大幅度提高了队员的运动成绩。三年来,有十人次短跑成绩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同时有6名体育专业考生到本科院校深造,充分证实了这些训练方法和手段的可行性。

姓 名 训练周期 100m 200m 400m 备注 张 明 2年 11.27 23.18 高考成绩 袁 铮 2年 11.46 23.42 高考成绩 胡 勇 3年 11.37 23.29 高考成绩 周 峰 2年 11.48 23.62 市九运会 唐 鳌 2年 11.60 市“南方”杯 邹方量 2年 11.60 52.20 市“南方”杯 杨 光 1年 11.87 24.30 市“南方”杯

  现就训练中的体会谈谈小周期提高短跑速度的训练方法和手段。
  (一)训练阶段的划分及内容安排
  第一阶段(基本动作训练)本校运动员基本上没有一名受过正规的田径系统训练,连最简单的跑的专门性练习都不会,动作非常不协调。因此本阶段以基本技术,发展协调性为主,中小运动量,跳跃为主,其目的在于提高一般身体素质,掌握正确短跑的运动技术,使队员逐步适应正规的田径训练。
  第二阶段(全面提高身体各项素质)。经过第一阶段的练习,队员有了一定的训练基础,在短跑的过程中掌握比较好的姿势,跑的能力也相应提高,因此运动量和强度应逐步加大,特别是踝、膝、髋、腰的力量练习,来全面提高身全的各项素质,为以后的专项训练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第三阶段(专项讥练)。由于以上两个阶段的训练,这一阶段是可以加量加强度,加大专项训练力度,提高专项素质,重点放在提高全程跑的技术上,使之完善,培养比赛意识,周实验数据表明:100m、200m、400m的途中跑的好坏分别在占整个的成绩的64%、78%、87%,因此途中跑是短跑的关键短跑途中跑的供能特点是无氧代谢,疾跑30米后,完全靠平时训练的无氧能力的水平来决定后程的速度,因此要重点抓途中跑。因为途中跑是提高短跑速度的焦点,所以在训练中要采用因人而异,因势利导,狠抓无氧代谢的训练。在向运动员讲清技术原理,短跑供能特点和途中跑技术动作概念的基础上,采用大量的跑的专门性练习来提高无氧运动的水平,职得良好的效果。
  (三)速度训练要求大强度、高质量
  所谓速度是指尽快地向前运动的能力。在速度训练中,决定性的条件是高至极限的动作强度。运动员必须以最大的力量和适合应于他们体型的最理想的动作频率及动作幅度,尽力达到和超过他目前为止的最高速度,因此速度训练的目的,就在于突破原有的动力定型。根据这些特点,笔者在训练中采用了较大强度训练,认真抓好每次跑的动作质量,同时又相应地减少了训练数量,这样既有效地保持了速度训练的大强度,又不会出现较大的疲劳。在安排速度训练时,总的快跑量安排在1000—1500米之间,但强度能在百分之九十以上,有时直至极限。
  (四)速度训练必须安排在竞技状态良好时进行
  人的神经过程的灵活性、肌肉的伸展性、弹性、放松能力技术质量和生物化学机制是构成速度的主要前提条件。所以如果队员疲劳时安排速度训练,不但以上各种因素得不到充分显示,而且神经系统不兴奋,反而产生较深刻的抑制。当肌肉弹性降低时,动作失去原有的频率与幅度。在这种状态下,进行一速度训练不但对速度提高达不到促进作用,久而久之还会造成速度障碍,给整:个训练带来失败。因此笔者在整个训练周期安排中,把速度训练安排在周一和经过调整恢复后的第一次训练进行。这样的安排,队员就能够得到充分的超量恢复,训练也就能表现出体力充沛、兴奋行高,提高了速度训练课的效果。
  (五)注意节奏感的培养
  在短跑训练中,良好的动作节奏是提高优异成绩的主要因素之一。当运动员按某一有规律的节奏跑动时厂会使他们产生一种韵律感,而这种韵律感既能使他们在整个跑程中发挥速度又能使他们相对节省体力,提高兴奋性,达到技术的合理与放松。例如,在起跑训练中要求运动员在开始的三至四步主观上用最高的动作频率,受惊般的冲出起跑线,而后放松二至三步再继续加速,但是,两次加速在技术上要求不同:前一次是要求单纯的高频率,而后一次则是经过二至三步的放松调节后,在高频率的基础上要求跑的更富有弹性和放松感。
  二、几点建议
  (一)制定训练计划,要结合中学生的实际运动量的大小要和学生的训练水平,学习状况相适应,不能操之过急。
  (二)在训练中注意强度,少采用大运动量的训练,在训练中特别注意队员的心率变化。
  (三)训练计划制定前要与学生共同商议,有问题共同解决,提高学生的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