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声唱法
美声唱法(Bel Canto),又称意大利美声学派,十七世纪产生于意大利。其特点“松”,发声自如、声音纯正;“通”,声音通畅、连接平滑;“美”,音色优美、流丽灵活、追求声音的光彩和力度,具有良好的歌唱状态。与美声唱法紧密结合的歌曲体裁是艺术歌曲。
艺术歌曲是伴随着抒情诗的繁荣而产生出来的一种格调高雅、寓意深刻的抒情歌曲体裁,它产生于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欧洲。在长期的音乐实践中,人们赋予了“艺术歌曲”以特殊的涵义,其歌词深刻,表现细致,意蕴内含,诗意盎然。一般取自于诗歌名篇或者名家手笔,文学性很强;其旋律着力于揭示歌词的诗情画意,在声调、韵律、语气等方面力求体现诗的美感;其结构严谨,既不单调,又不繁冗,能收到动人心弦的艺术效果;其伴奏写法精细,能起到展现环境,渲染气氛,补充形象,揭示人的内心情感的能动作用;其演唱注重于科学的发声方法,要求演唱者具备良好的演唱技巧和艺术素质。
(1)抒情性的艺术歌曲是一种优美的、感情丰富的歌曲体裁,它是通过作曲家对观实生活和自然界的感受来抒发诗化的情怀。
(2)叙事性的艺术歌曲是带有叙述故事情节特点的歌曲体裁,它的歌词一般都具有故事性和叙事诗性质。叙事歌曲的音乐可以有各种不同风格和形式,但曲调一般都比较口语化,它的语言化的旋律与诗歌联系得很紧密。
(3)诙谐性的歌曲是以幽默风趣、逗人发笑为特点的歌曲体裁。它通过幽默手段,或表现人民的机智、幽默的性格和乐观主义精神,或用讥讽和嘲笑的手法,揭露消极、落后、反动和丑恶的事物。
2、民族唱法
民族唱法泛指我国各地的戏曲、曲艺和民歌演唱风格。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主要特点是:字正腔圆、以字带声、以声带情、声情并茂。最能体现民族唱法的歌曲体裁是民歌。
中国民歌是一种既古老而又新颖的民间演唱艺术。是劳动人民用以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工具,它代表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水平。民歌在人们长期的即兴创作与口口相传中得到不断的发展。其音乐形式短小,音调质朴,饱含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的国家,蕴藏着丰富的民歌资源。由于各地区各民族在语言、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不同,形成了我国民歌在形态、风格和色彩上多姿多彩的景象。如北方民歌高亢、激昂,南方民歌柔美、婉转,沿海民歌平稳、舒缓,高原民歌宽广、抒情等。
中国民歌主要体裁、特点、形式:
(1)劳动号子
【音乐特点】产生在体力劳动过程中,并直接为之服务的民歌。它的音乐节奏铿锵有力、音乐性格豪迈壮实,形式简朴,节奏具有律动特点。
【主要形式】船工号子、搬运号子、装卸号子、挑抬号子、推拉号子、打破号子、榨油号子、盐工号子、石膏矿号子、打麦号子、起重号子、打夯号子、打桩号子、排工号子、工程号子、石工号子、林工号子、岩工号子、渔民号子、拔网号子、铁路号子、建筑号子、车水号子等。
(2)山歌
【音乐特点】产生在山野劳动生活中的民歌。它具有直畅、自由地抒发感情的特点,声调高亢、嘹亮,节奏较自由。
【主要形式】信天游、爬山调、开花调、山曲、花儿、山花儿、晨歌、放牧山歌、吆牛调、谣唱山歌、对山歌、媷草歌、媷秧歌、媷草锣鼓、田山歌、巢湖秧歌、车水锣鼓、栽秧歌、穿号子、连八句、水路山歌、石矿山歌、高腔山歌、溜溜山歌、飞歌等。
(3)小调
【音乐特点】产生在日常生活或休息娱乐、风俗节庆中的民歌。它的音乐大多曲折、细腻,形式完整、独立,表现手法较丰富。
【主要形式】长工歌、妇女诉苦歌、采莲船调、采茶灯、花灯、地花鼓、酒歌、上香歌、接娘娘腔、摆手歌、宴席曲、对花调、五更调、四季调、秧歌、霸王鞭、跑旱船、高烧调、路子、童谣、摇儿歌、放牛歌、放牛对山歌、游戏歌、唱花歌等。
3、通俗唱法
通俗唱法非常注重感情的表达,其程度往往超过了对发声技巧的追求。在演唱过程中,歌手十分注意与观众的交流,努力营造出一种宽松、随和的气氛。伴随通俗唱法的歌曲体裁就是通俗歌曲
通俗歌曲结构形式通常比较短小简练,带有某种程度上的即兴性,而这种即兴性表现在演唱者对音乐感觉的敏锐性上,这一点和传唱中的民间歌曲有一点类似。除此之外,通俗歌曲以分节歌的形式见多。
由于通俗歌曲在题材上的广泛性;在风格上的大众化;在功能上的娱乐性与在形式上的简易化等特性,形成了通俗歌曲歌唱方法的千差万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