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人去世,本是一件令人悲痛伤心的事,谁会在此时击鼓踏歌至通宵达旦?
酉阳县后溪镇、大溪镇、可大乡等土家族聚居的乡镇村寨,就有一种奇特的“丧事喜办”的民俗:老人亡故后,子女在堂屋设灵堂,亲朋好友赶至孝家灵堂,参加打绕棺,藉此为死者亲属排忧解愁,慰藉亡灵。
打绕棺,又称“穿花舞”、“跳丧舞”、“打安庆”、“穿丧堂”等,由佛教法事演变而来,是土家族丧葬祭祀活动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容吹、打、跳、舞于一体的综合性舞蹈。
按照土家人的习俗,老人去世后,孝子首先要跪在亡者床前,焚烧一种粗糙的黄色草纸,谓之“落气纸”。在将亡人装殓入棺后,即燃放鞭炮,派人翻山越岭告知亲朋好友,谓之“报信”。亲友及乡邻在接到报信后,即从四面八方赶到丧家,谓之“奔丧”。
孝家把灵堂设在堂屋里,灵柩前的四方桌上供奉着红色的灵牌,灵柩上铺着红色的绣花绒毯。打绕棺所用的牛皮大鼓就置于灵柩前的桌子旁边,灵柩四周的空地就是人们打绕棺的地方。
吊唁的人吃过晚饭后,最热闹、最浓烈的打绕棺也要开场了。只见掌鼓歌师走到灵柩旁,拿起鼓捶示意前来奔丧的客人,到绕棺开始了。擂响牛皮大鼓,随着“咚咚咚”的鼓点节奏,掌鼓的歌师高声唱出“待师”曲:“我打鼓来你出台,黄花引动白花开……”奔丧的土家汉子相邀上前,随着鼓点踏着节奏,自然地走到灵柩前起舞,边跳边与旁边观看的乡邻一起唱着应和:“跳丧哎……”一领众和,边唱边舞,现场气氛欢快热烈。
打绕棺是一种歌舞性很强的民俗祭祀表演活动。其舞姿刚健、古朴、豪放、粗犷,尤其是跳“燕儿衔泥”,更为绝妙。只见一人丢一手帕在地下,另一人叉开双腿下大腰,随着鼓点的加快,双手后翘煽动双翅,嘴拢地面衔起帕子。
打绕棺起源最早可追溯到《隋书·地理志》中记载的“绕棺”。到唐宋时期,打绕棺已基本定型,唐樊绰《蛮书》载:“初丧,鼓以道哀,其歌必号,其众必跳,此乃盘瓠白虎之勇也。”至元明清时期,地方史志对打绕棺的记载更为完备:“旧俗,殁之日,其家置酒食,邀亲友,鸣金伐鼓,歌舞达旦,或一夕或三五夕。”(《酉阳州志》)
用亦歌亦舞的方式悼念死者,是土家族先民在长期生产与生活中形成的独特习俗,表现了巴人特有的生死观,“欢欢喜喜办丧事”,“高高兴兴送亡人”。在他们看来,人的生老病死,就像春夏秋冬四季轮回一样,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人从出生到终其天年,是顺应了大自然的规律,所以,他们称人之老死为“顺头路”或称“黄金落窖”。
老人去世后,为老人举丧,办得越热闹红火,就越是有面子、有孝心。举丧实质上成了礼赞生命、祝福新生的一种特殊的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