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客家的节日习俗


千百年来,中原地区黄河流域的众多移民从北方南迁来到惠州,成为客家人,形成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影响深远的客家族群。客家人分布在惠州的山区、平原、沿海。他们的生活既保留了老家的传统,又形成了自己新的习俗和特点:节日习俗。客家人有句习俗顺口溜:正月正,二月伯公生,三月清明四月八,五月节,六月六,七月十四八月半,九月重阳十月朝,十一月冬过系新年。

一、春节

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也是俗称的“过年”、“新春佳节”,是惠州客家人一年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这段时间,外出谋生的人要回家,公职人员要放长假。不论官、民,不论贫、富,家家户户团聚,欢欢喜喜、热热闹闹过春节。

为了过好这个隆重的节日,客家人要用很长的时间来做准备。农民要准备“年猪”,从三月就开始养“年猪”、阉鸡、鹅、鸭等,以备过年食用。扯布置办全家人的新衣。过了冬至,开始酿黄酒、白酒,做腊味,备柴草。被人欠钱的,准备讨债,欠人钱的,也准备要还债,谓“欠人钱,做吾倒食”尽量还债,债还清了,才能赚自己的钱。

打扫卫生:到了农历十二月十五,春节气氛就越来越浓了。惠东一带客家在十二月的初一和十五两天为“扫尘日”。用竹叶扎成扫把,把屋瓦、墙上下打扫干净,所有家具都清洗一遍,蚊帐被褥,更换陈旧设置。

入年架客家人过年有很多讲究,入年架是其中的一项。每年在腊月二十三日入年架,到正月初五出年架,整整十天为春节期。年三十请灶君爷原坐。

入年架,也就是说送“送灶神阿公上天”。传统日期各有不同,有二十三、二十四和二十五。民间还有“官三,民四,王八乌龟二十五”之说。旧时年二十三入年架的多为官家,官家入年架次日贫民才能入年架。惠城、惠阳、惠东、博罗、大亚湾等一带的客家,均为年二十四入年架、少数人家在年二十五入年架。这天,家家户户祭灶神。民间传说灶君是天庭派到各家各户临视之神,每年于是日“上天”向玉帝汇报人间情况,人们用清茶、大吉、糖果、糕饼,燃香烛拜谢灶神,并烧黄纸奏疏,谓之“送灶神阿公上天”。 有的用黄纸印就的奏文,把全家老少名字填上,以备灶主爷上天奏好事,下地保平安。在厨房灶神前除供上果品或汤丸,两侧各放一条带尾的甘蔗(多为竹蔗,意为做天梯恭送),祭拜时,焚香点烛,虔诚祈求。烧元宝,放鞭炮,祭拜结束。灶主爷便扶着竹蔗梯子遥遥上天,向玉皇大帝“述职”。也有单用纸保蜡烛烧香拜拜,请灶君爷上天。

除夕这天,要接灶神,重贴“五龙灶君之神位”,并供上三牲(鸡、鱼、猪肉),斟上清茶、白酒,焚烧纸宝、“云马”, “云马”祭拜,请灶神阿公下地入户就位,保佑家宅平安。

置办年货过年要置办很多年货,吃的、穿的、用的。最讲究的是:过年要穿新衣服。客家人最常讲的是“有食冇食冇人知,身上冇着(衣服)众人欺”。意为即使再穷,都要在这一年准备一件新衣。实在没办法,就把旧衣服染色作新衣穿。除了准备好了的猪、鸡、鸭、鹅、大米、油等,就是在入了年架后,还要采购年三十晚的食物、年初一的食物以及以后几天的食物。农村人到圩镇采购年货,是挑着箩筐来的,把春节要用的、吃的一一买齐,装了满满两箩筐。采购齐后,春节期间就不用出门买菜了,谓之“新年大吉样样有”。这些年货包括:素菜如冬菇、木耳、金针、腐竹、珍丝、菠菜、油豆腐、荷兰豆,鱿鱼、虾米、蚝干等。果品类糖饯品有瓜子、花生、葵花籽、冬瓜条、糖莲藕,油炸食品如糖环、蛋、米糕、豆糕、芝麻糕、花生糕等。沿海的客家人还要准备马鲛鱼、鲍鱼、红线鱼、鱿鱼、花胶、粒鱼、耗(牦砺)、虾、墨鱼等等。三十晚那天采购的是青菜,大白菜、大青菜、生菜、菠菜、慈姑、芥蓝、萝卜、葱、蒜、芹菜、姜、胡椒等等。

到了十二月初,各家各户忙着踵粉、打米糕、豆糕、芝麻糕、黍米糕,打米饼,炒花生等等。

家庭用具如碗、筷(箸)、汤匙,根据家庭人员多少而决定买多少。购新碗筷,讲究配套,花纹、釉色大致相同。筷子数量多为“十”,因“十”是吉祥数字。

除了购买,有相当部分是自己动手制作的。各家各户在年到来时的前10天,就把准备好的粘米、糯米泡在水里,一天后放进碓坑里踵成米粉,还准备有艾叶、杨红、糖,用来制作各种糕点。由于过年多用于祭神、祭祖、祭灶君,所以被视作是过年的祭祀食品。大制作的年糕有大笼粄(甜粄)、木印艾粄(里面有花生、芝麻)、喜粄(发包仔)、汤丸等,有的有萝卜粄。此外,还用面粉制作油角仔、曾堆等。

张贴对联惠州客家人在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要张贴对联,亦称春联、春晖。张贴对联有许多讲究。有祖祠联、姓氏对联、各个小家也有自己的对联,还有村联、庙联、庵联以及其他公共场所的各式对联。从贴的对联可以看出,该村、该户人家的祖先是从什么地方来、祖先是什么人,还从中看出祖先勤耕勤种、不断进取的坚强意志和高尚品德。

家庭联大多数是祈求新年好、身体健康、生意兴旺等,祖祠联一般祈求不要忘记祖先等等。喜庆新联如:炮竹一声除旧岁,桃符万象又更新;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门迎春夏秋冬福、户纳东南西南北财;“招财进宝”等按各自心愿选购各式各样的 “对联”和“春晖”。

惠阳、惠城、惠东、博罗等地客家人的姓氏对联最传统。但凡过年都在祖祠的大小门、家的大小门张贴对联,各姓氏对联的主要特点是突出本姓氏的古代名人、名事,每个姓氏都有一到几副,所用典故大多是清代以前的人和事,也有近、现代的,对联可断定对联的创作年代。这种以前辈名人典故入联的习俗,反映了客家人追忆先贤、激励后人,传扬美德和光耀门庭的愿望。

如林氏对联:双桂家声远,九龙世泽长。这副对联在惠州的惠阳、惠东、龙门、博罗等地的客家人春联都有,源自河北。比干的儿子林坚公有二子:载、磋,皆袭封受爵,子孙居冀州博陵(今河北省安平、蠡县、唐县一带)。当时位于古河水(今黄河)西河和注入河水的淇水(今湛河)之西,而称“西河地”,这便成为“西河林氏”缘由。自称“九牧世家”,即是福建唐、宋九牧名贤的后代。林氏繁衍至今3000多年,成为中国主姓之一,在唐、宋两朝,莆田、晋江林氏各有一门九兄弟登进士并任刺史、知州的盛事,被称为“唐九牧”,“宋九牧”(也称“后九牧),在林氏发展史上谱写了灿烂辉煌的篇章,也成为中国林氏的千古佳话。

许氏宗祠联:子将拔士、叔重传经。许子将,东汉末年著名人物评论家。据说当时他每月都要对人物进行品评,每月评一人,曰“月旦评”,在当时名噪全国,许多未仕的世家子弟,一旦受到好评,便会马上显名于世。为此,大家都争着前来求许子将讨个好评语,作为进入仕途的资本。曹操年轻时飞鹰走犬,游荡无度,人们对他的看法很不好,只有梁国的桥玄等少数人看出他是个非凡之人,桥玄对他说:“君未有名,可结交许子将,若能得其评议,即可显名。”曹操于是卑辞厚礼,求见许子将恳请评品。许子将一向看不起曹操的为人,闭口不言。最后被逼无奈,方才实言相告:“君乃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叔重,名许慎,东汉著名经学家、文字学家,有"五经无双许叔重"之称,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卅年甲寅(公元五四年),汝南召陵人。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八岁入学开蒙,学六甲、五方书计之事”,学二年字书之后“始研诵读,诗经、论语、孝经”接诵续着“春秋、左传、易经、书经、礼记以及诸子著作”融会贯通,性淳笃,少博学经籍,精通文字,二十仕为郡功曹;孝章建初八年癸未(公元八三年)十二月,孝武帝好儒术诏令“选举良才,为治政之本”许慎品德才学兼优,政绩突异,会试应选,年三十被举孝廉。

又如淡水镇叶氏常用对联:基开叶县;业肇梅州;南阳世泽;西楚家声;秋长周田村碧滟楼联:飘洋过海打州府;立业南洋振乾坤。惠阳秋长:荆树有花兄弟乐,书田无税子孙耕;崇高世宅山川秀丽三光普照永承先祖基业传后裔;芳树琼楼园林翠茂日月同拱贻荫后人志德千古存。

个别谐趣联,在欢乐的春节出现,让人哭笑不得,如:旧时有个半大青年从小和母亲相依为命。过年了,他见家家户户贴对联,自己没钱,但过年又必须贴对联,他看到福华庵有一副对联,觉得很好,就把它撕下来贴到家门。第二天,乡亲们看到他家的对联:福地春光好,华堂景色新。结果,大家都来他家拜神。又如:有一父子用钱捐来“贡生”,恐乡人不知,便在年三十晚用写对联方式告知乡里:父贡生、子贡生、父子同贡生;婆夫人、媳夫人、婆媳皆夫人。可正月初一早上就被人改成父贡生、子贡生、父子同贡生,婆失夫、媳失夫、婆媳皆失夫。

过新年。除夕这天,也称年三十晚,人们的心情处于激动中。一大早,家家敬奉天神、祖宗及当地诸神,张贴对联、贴年画,在碗橱、灶头、米缸、鸡房等处贴上“福”、“六畜兴旺”等字样,在每个显眼的地方放一对吉子,俗称“大吉”。各家各户悬挂灯笼等吉祥物。全家人洗完“大吉水”后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人们忙忙碌碌的几天,几乎就是为了吃好这餐丰盛、讲究的年夜饭。餐桌上有美酒佳肴,有鱼、猪肉、鸡及其它高档菜肴,即使穷人家,起码都有猪肉、鸡、鱼等。吃年夜饭时,酒杯相碰,互相祝福。旧社会过年,官、民也不平等,大年初一开大门放爆竹,平民百姓只能等官府衙门放过之后才能燃放。餐后,要留剩饭,谓“年年有余”。吃罢年夜饭为已经换上新衣的孩子发红包,称压岁钱(也叫利是)。

零时,辞旧迎新时刻到了,大地鞭炮声响成一片,烟花彩艳照红半天,时钟敲响,男女老少神采飞扬,人人心情兴奋,家家户户打开大门接“财神”,迎接天神、喜神、贵神等诸神降临,“迎春接福。逢人见面互道“新年好”和“恭喜发财”。

除夕开始点煤油灯(即使有电灯也要开),叫点“长年灯”,一直到年初七(人日)。如中途灯熄灭,则预示新一年家运将有不测,应想办法求神问卜化解。

年初一人们称之“日王”,一天管一年,万事要小心,开口要讲好话。晚辈要向长辈祝福道贺说“恭喜发财”、“健康长寿”、“生活愉快”之类的祝福语,平辈或朋友之间相见,也要互相祝福,讲些吉利的话。同时还要特别谨慎行事,格外小心不能打烂东西。小孩也不能打架,如谁被人先打了,叫“破新年更”(不吉利)。

过去惠州一带客家一般年初一都吃斋,现在有食一餐斋、一餐荤的,也还有食两餐斋的。惠城区水口镇龙津村有些宗族年初一规定只准吃斋,不准吃肉。惠阳秋长人年初一这天不准小孩向大人或亲友讨“利是”,否则就被认为不吉利,据说会穷一年。初一这天禁忌很多,家人讲话要讲好话,小孩子不小心讲了一些“不吉利的话”时,大人即刻解围说“大吉大利是”、“童言无忌”等话替小孩说吉利话。大多数家庭年初一不冲凉、不扫地、不挑水、不倒垃圾,叫做“囤丁囤财”。初一那天,人们一般不外出,但也有人为图吉利,选择“大利”方向一早就出门。也有人朝“大利”方向的厕所走去,在厕所疴屎、名日“头恭”。还有人到庙宇上香,祈求菩萨保佑,正月初二是开年日,家家户户都备办“牲礼”拜天神祖宗,饭桌上摆的荤菜有鸡、鸭、鱼、蛋、猪肉、汤,还有在年三十晚就已经煮好的客家传统菜“冻”(用猪脚、鸡爪、菜脯、醋煮成的贴水菜,由于天气寒冷,贴水到年初二已经冷冻,撒上胡椒粉非常好吃)。早饭后带小孩出门拜年,探亲访友。客家女人习惯年初二这天回娘家探父母,如高潭人初二至初五是女婿及其他亲戚来拜年。女婿早拜年表示有孝、有情,所谓“有情阿郎年初二,无情阿郎年初六”。

初三是“送穷鬼”日,也叫“扫穷鬼”日,惠州客家人的传统大多一样,清早起来大扫除,把几天积存的垃圾全部倒掉,祈望来年发财。直到年初三过后才把垃圾送走,垃圾要送到三丫路边,盖上两对宝,插上三支香,口中连念“穷的去、富的来”,叫做“送穷”。回家时不能向后望(倒垃圾的地方),否则“穷鬼”会跟回来。

初四至初十为“探亲日”,凡出嫁后的女儿、姑爷(女婿)必到娘家向岳父母及众亲戚探亲拜年,小住两三日,探亲延续到年初九、初十。惠州一带风俗,春节期间,所有的亲戚都要走访完,否则被视为不孝、不敬之意。年初五虽然俗称“出年架”,启示年已“走”远。博罗一带客家还有初十“吃公尝” 的风俗。“吃公尝”即是“分社肉”。当日,各村的同宗姓人聚居祖屋,因祖上传下有一定的公产,也称“公尝”,族长在当日用公尝款杀猪,按男丁计算分给各家。分社肉的猪,要抬到“社伯公”面前,焚香祭祀后方能宰杀,故称分社肉。公尝的猪首先选定赶山上,在正月初七至十四择一晚上,上山“猎龙”(猎即赶的意思)。组织一群青年高举火把,敲锣打鼓登上附近山头,燃放鞭炮,祈求把龙(猪、即风水)赶回村。

二、元宵节

元宵节的前身是上元节,道家常有天官、地官和水官的说法,天官主赐福,生于正月十五,是为上元,也称上元节。惠州客家人历来元宵节民俗活动多多,闹元宵、闹灯社、舞龙、赏花灯、点灯、舞龙舞狮、演戏和出会等活动,氛围热烈、仪式隆重。

正月十五闹灯社由于这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望日,所以惠州不管圩镇、农村都要大庆大祭大闹一番。当天,在惠州府城、县城十分热闹。旧归善县衙曾多次在县前街(今惠新中街)搭花街,摆花灯,猜灯谜,在城内其他地方荡秋千,烧宝塔,舞龙舞狮,打醮,演戏和出会等等。以摆山灯最为热闹。艺人用竹、纸、色料等扎出鱼虾蟹、花鸟虫、鸡鹅鸭、马牛羊和各式各样的人物,有的悬挂街道两旁,有的集中摆布,到了晚上,点燃油烛,纸、竹动物通体明亮,栩栩如生。有些剪像,用铁线或竹条扎牢,安放在长形的纸船里或竖形的宫灯里,在温度、气流作用下,旋转不停,图像连贯,名曰“走马灯”,十分逗人。民国初期,摆山灯虽然还在继续,却以 “灯社”或灯展为主,举办书画展、古玩展和打诗钟,在西湖边开展猜灯谜,在“鹅嗉”(今五四路)进行山歌对唱,在廖屋塘边举办荡秋千,个别庙宇还进行打醮。县城的舞龙舞狮过桥西东、河南岸等地,节日氛围欢乐、祥和、浓烈。

阿公出行 稔山船客家村澳在正月十五这天,要送“阿公出行”。这天,村民把门前屋后,大街小巷清扫的干干净净,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男女老少穿节日盛装,村民抬着五尊帝阿公乘坐的五辆大花桥,到各村巡游,接收村民的拜祭。拜祭仪式庄严隆重。这天,全村人吃素一天,人人洗大吉,远近亲戚朋友都来做客。这是一年中,船澳最热闹的一天。

舞龙舞龙活动丰富多彩,有舞草龙(秆龙)、布龙、纸“龙”。广东省舞龙之乡惠东县吉隆镇舞龙闹元宵习俗相传于明末清初,主要舞草龙,“龙”即用草扎成的草龙,吉隆人称“舞稻草龙”,在正月十五那天晚上进行,称“闹元宵”,队伍阵容庞大,全长约60,由15个青壮年小伙子举着,后面有扮景队伍,挑花篮、坐花轿、举路牌、执掌扇、坐花船等。还有些手上拿着狮、虎、羊、马、鹿、鱼、龟等造型的灯具,再配上年生肖如:鼠(子)牛(丑)虎(丙)等。那些挑花篮、坐花轿、举路牌、执掌扇的均为10岁左右的小女孩,她们打扮得如同戏台上的花旦般漂亮。扮景道具每项制作都十分考究、美观、惟妙惟肖。元宵节当天,吉隆墟街家家户户打开大门,欢迎来观舞龙的朋友和亲戚,把春节糖果都拿出来供大人小孩品赏。此活动从农历十五日晚开始到第二天农历十六日结束,结束时,“龙”回到广场空地“穿龙架”以后,便将龙烧化。

点灯惠州各地客家不管农村、城镇居民大都有接灯(点灯)

的习俗。“灯”与男丁的“丁”谐音。凡是上年生育有男孩的人家必须在农历正月十二日左右买花灯悬挂在祠堂或祖屋的大厅梁上,俗称“上灯”或“点灯”。 “点灯”仪式有简单的也有隆重的。隆重的,由一位辈分高的长者带队,一行人擎着大旗,大旗上写有上一年生男人家姓氏,敲锣打鼓燃放鞭炮到圩镇接灯。他们把本姓大旗树在街心,买灯者抬着花灯绕旗一圈,在锣鼓或炮竹声中护灯回村。回村后,将灯送至上一年生男孩的家中,送完为止。接灯人家添足灯油,把灯悬挂在祠堂或神庙内。凡生子上灯者,谓“灯头公”。简单仪式是拜拜神,买灯挂上。无子嗣者将灯挂在神庙的灯取回,挂在自家厅堂里,取其吉兆,谓之“偷灯”。亲戚送灯来谓之“送灯”,偷灯或接受送灯者,如果在这一年生子,必定要备酒肴酬神,邀亲戚、朋友畅饮庆贺,此谓之“酬灯”。

三、“补天穿”节

正月二十日为“补天穿”日,也是“补天穿”节。相传女娲补天后,尚余缝隙未补,群众每年便做“补天饼”帮女娲补天隙,以此避免夏季雨水过多造成水灾。当日,家家户户要做“补天饼”。祭拜时,将饼置露天或扔至屋顶,谓之“补天”,口中念念有词:“补天穿、补地裂、补是非、补口舌”,“补天穿、补锅漏”等等。

“补天饼”的制作:用米粉调成糊状煎成薄薄粉皮,中间放些事先调配好味道的萝卜丝、猪肉、腐竹等为馅料,卷一两下,然后用菜刀切成馒头形状);或者将粘米粉和糯米粉加水搅拌成糊状,舀进热锅煎成一个个软软的薄饼,有的将炒熟的芝麻、肉丝、虾米、萝卜丝、葱、蒜等作馅料,有的撒些白糖、捣碎的花生仁作馅料,然后卷成厚饼就能“补天饼”了。

四、二月二伯公生

二月初二伯公生,即土地伯公诞辰,也称二月社。民间认为二月初二日是“伯公开口日”,在伯公开口前,不能上山拜祖、不能耕种。伯公开口后,就可以祭祖耕种了。二月二又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龙有犄角,抬头时会将天捅破,成为天穿,因此就造成春天阴雨连绵不断。为了将被龙犄角捅破的天及时修复,所以人们就用面粉制成很大的圆形薄饼去补天。惠州部分客家农村以“三牲”、果品、米板祀奉土地伯公,祈求风调雨顺、物阜年丰、合境平安。

高潭人在二月二这天圩街也做阿敕戏(木偶戏),有条件的要劏鸡杀鸭。惠城区河南岸米地村客家人每年的“伯公生”那天,都要集中,拜祭“伯公”、舞耍李家拳、文艺表演等,集中会餐。

五、清明节

三月清明节,又称思亲节,古人有“清明无客不思亲”之说。古诗人杜牧有诗: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节扫墓,是客家民间传统,清明节是子孙后裔到祖墓坟前祀扫祭拜先人的日子,不少外出他乡或侨居国外的人都专程回家扫墓。本地人在清明时节祭拜先人时较隆重:分别以村、房、支、家为单位,虔备三牲酒礼,金、银纸、宝、烛,寄予哀思,祈先人在阴间有钱花,有物享用。

祭祖活动,时间各有不同,惠城、惠阳、博罗、惠东有大部分客家人在清明节期间祭祖,有部分客家人则在农历八月、九月期间祭祖,有的是“春秋二祭”,如有先人的遗骨要“牵起(即捡骨或“捡金”)”,在清明节进行。惠东稔山的客家如牛古墩、联丰、竹园等村就是有春秋二祭的。如高潭传统习惯的扫墓方式也是春秋二祭。传说高潭黄姓人的祖先在梅州居住时,拥有一块风水宝地龟形地。清明这天必定要来此祭拜。后来朝廷在“宝地”上建了知府,清明时人们只好来知府祭拜,搞得知府不得安宁,此事反映到朝廷,皇帝便派国师到梅州点地给黄姓人祭拜,并下令允许黄姓人春秋二祭,这种习俗就一直传下来,迁居高潭后传至现在。清明时节为本宗族远古先人扫墓,八月祭拜本家族上两代的先人或为近期逝去的先人“晒骨头”(也叫捡骨、捡金)。

有部分客家人风俗称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家家户户都在大门挂上柳枝。最隆重热闹的是城内一些大姓氏族公尝的祭祖活动。名曰“春祭”。合族男丁老少在族耆率领下拜过祖坟,就在宗祠里摆开开筵席,俗称“食征尝”,最后各人领取公尝发给的“丁肉”和“拜山钱”回家。

清明拜山备三牲(金猪、全鱼、全鸡)、祭品(纸钱、白烛、香)、果品米糕、水果。有的做粗叶粄糕(粗麻叶加进米粉做成),所有男丁集中到祠堂及祖先坟堂祭拜扫墓。祭礼结束后,参加人员会随手在山边、路旁折小绿树枝、花草等带回,以示吉利添福。

六、四月八

民间流传“四月八,桃好啮,做面食,家发达”、“四月八桃仔乱散咬”(随便咬)的谚语。这天,农村有很多家庭做面食,或甜或咸,或炒或煮,多式多样,但以食糖面为多。有的用大米磨成米浆,用蒸笼蒸成多层的米糕(叫千层糕、或七层粄),米浆里放入虾米或肉沫调以盐入味。有的不加料则以沾上糖佐之。取以千层糕(高)之吉言,预示生活过得好。这天还要买蒲葵扇,用新扇在屋内各个角落扇赶,意为 “泼小人” 也俗称“打小人。

七、端午节

五月初五日是端午节,亦称端阳节、五月节,相传是为了纪念古代楚国诗人屈原。端午节是客家人的大节,有“五月初五年初二”俗称。要包粽子、杀鸡宰鸭、网鱼、磨豆腐等,要祭神。虽不像过年那样紧张操办,但节日气氛也很浓,为尊重“一年一节”习俗,出外打工的人有条件都要回家过节。过节菜肴很丰富,有鸡、鸭、鹅、酿苦瓜、酿豆腐、酿茄子等。出嫁女在端午节第二天初六日要返回娘家探望父母和兄弟姐妹,通常说:“五月初六年初四”,是走访亲戚的高潮日。端午节有很多花样,如包粽子、挂艾草、戴香包、洗午时水、扒龙船等。

包粽子 端午节的前几天,大多数家庭要裹粽子,粽子分咸、甜两种,咸粽是纯糯米混合赤豆,内装爆炒过的猪肉、虾米、咸鸭蛋黄和葱头等馅料,也有用麦豆、绿豆等。此粽需经大锅煮5个小时以上,吃时既有豆的香味又有馅料的香味;甜粽即碱水粽,用料也是拣过生米的纯糯米和灰碱水制成,也要煮4个小时以上。剥开粽叶后要蘸糖才好吃,这种粽子比较奈放。

有些地方包粽子有些讲究,如水口龙津村的客家人,端午前至前一年内,家里办过白事的家庭,不能包粽子。而是由族人每家送给一定数(5至10只不等)的甜、咸粽子。族人送粽子来时不能谢绝不收,收了粽子以后也不用致谢。如收得粽子太多吃不完,不能转送他人,而是将粽子切片晒干,存放后有的家庭熬粥食用,有的用来做饲料。惠东高潭及部分山区客家人端午节习惯用铜盆或其它盆蒸碱水粄,蒸好后想吃多少切多少,沾蜂蜜或白糖吃。

挂艾草、戴香包端午节前几天,各家各户准备好艾草、石菖蒲、桃叶、茅根等。还自制或购买香包、蚊香和“布蛇”,中午12时正,把土制蚊香点燃挂在大门边,并把早备好的生艾、石菖蒲等青草也摆在门边上则,借此以避疫、保平安。把“香包”给小孩戴在胸前或挂在衣服的纽扣上,香包形状各样,心形、枕形、粽子形等都有,非常漂亮,有辟邪驱秽,消疫除毒以保宅舍和人身安宁。谓“五月五日五时书,蛇、虫、鼠、蚁等尽扫除”。

洗“午时水” 端午节这天中午12时,男人要到河里去洗“午时水”,沿海的客家人要到海边去游水,据说洗了“午时水”会平安大吉。午时一到,东江河上就有龙舟竞渡,不少大人带着小孩跳进江里游水,名曰“洗龙舟水”,以图吉利。

扒龙船惠州农村客家人、特别是临水而居的客家人,如吉隆的蕉园、大华、稔山的牛牯墩等村都有扒龙船的习惯,牛古墩村至今还有4条龙舟,每年端午节都举行龙舟赛。扒龙船的过程,有竞赛、有不竞赛,就图个节日气氛。如惠东吉隆的窑埠村扒龙船,将村子里的壮年男人分成两个组,18~25岁的一个组,26~40的一个组。前者为正青年,后者为下青年。比赛开始到结束,如果是正青年赢了,下青年不甘心,提出再比赛;如果下青年赢了,正青年又不甘心,又继续比,从端午节开始直至初八或初九,他们有句俗语“吾怕丑,龙船扒到初八、九。”

八、六月初六

民间流传着“六月六,晒衣服,蒸水板,驳蜡烛,”的谚语。据说这天晒衣服,衣服一年不会发霉、不会长虫子。人们拜拜神,食些水板、汤粉,晒晒冬衣便算了事。当然,也有人家劏鸡杀鸭的,但极少。

九、“七姐会”

农历七月七日为七夕节,也称乞巧节。旧时,墟街未出嫁的少女们,在那天黄昏后,便在自家的门楼下摆香案,供上菊花、月季、洋桃、香蕉、巴乐、番石榴、龙眼等水果和用米谷粘成的花,姑娘们手往后背穿针,谁最快穿过谁就最聪明。各家各户还要到河或井头取水贮存,谓七时水。据说这天取水蓄藏可长年不腐,洗眼可明目,浇花花娇美。如那天下雨更好,把雨水装起来,可以存放一年。

女孩子多的村子或街道,也有组合“七姊会”。七月七日那天,少女少妇们当夜用多样鲜花拜七姐,唱歌书。节前把鲜花放在有水的盆中,露天摆放,名曰浸香花水,待节日天光后洗脸洗头洗眼。据说,洗后有脸靓头净眼明之效。妇女们还趁天未亮,到河里挑水,挑回家里用瓶或瓮装好,名曰“七夕水”,据说可作调药之用。

有的农村姑娘在七月六日傍晚到山上采摘七种鲜花,拿回家后,用木盘装上清澈的井水或山泉水,将花养在水里边。晚上将盛水及花的木盘放在露天,并非常虔诚地焚上七支香,插在盘的边上。人们要用盘子接住七仙女的喜泪。据传,经过虔诚焚香取的井水、山泉水就变成了仙水、良药,用它洗脸可以美容,洗眼可以明目。用缸密封放置可长年不腐,可用作消喝、解暑的清凉茶。现在七夕节又是中国的情人节。

十、七月十四盂兰节

七月十四那天是盂兰节,俗称“七月半”,也叫中元节、“亡人节”、“鬼节”。一些寺庙有打醮、放生活动。那天,一般不劏鸡,只宰杀鸭。是日晚上三更,各家在门外拜神,烧衣纸,纸物和金银大锭,还把“五果”、茶、酒、饭撒在门前,名曰“撒水饭”,也叫阴施,让无主孤魂也享用一番。有的在自家门前或家中地主神位前摆上茶酒、果品、素菜香烛之仪,烧许多“金银纸钱,五色纸衣”等物,拜祭本家已逝去的祖宗先人。烧“五色纸衣”有的还分别按逝去先人有多少位,分男、女配以色泽,男一般配以黑色,蓝色,女配绿色、红(粉红)色,白色纸一般作内衣男女通用。裁剪好的“五色纸衣”还要号上先人名字在冥中收领享用字样,连同金银钱宝烛焚化。

七月十四日也是田园节,农村夏收夏种基本结束,杀鸡鸭鹅祭祖。这一天,全家人要聚在一起就餐,男劳力也全天在家休息,不外出劳动。

十一、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客家人的传统习俗是:中秋期间,辈分低者向长辈送月饼,以表敬意。当天晚上还劏鸡或杀鸭,远处工作的也尽量赶回与家人共度中秋,感叹人生“年怕中秋月怕半”。部分客家人在八月十五前后的时间扫墓,扫完墓才过中秋节。晚上待月亮升起时,各家在门坪前(或阳台)赏月,桌上摆上月饼,糖果、沙田柚、柿子、菱角、榄仔等食品之类,对着月亮烧香点烛虔拜,小孩大多数会玩各式各样“灯笼”。结了婚的女人在中秋节前要买月饼回娘家送给父母兄伯叔等,送月饼的也要在中秋节前送到。中秋节民间有许多活动,如对山歌、做大戏舞龙、舞狮等。

八月十五对山歌惠州的惠东、惠阳、博罗、龙门等地,每年中秋之夜,都有唱山歌、对山歌的习俗。这天,暮色降临时,人们便扶老携幼,三五成群的聚集在一起。这时,人群中不知从哪个方向传来了高吭的男声:“今夜山歌捱开台,奈谁敢对就过来!”挑战者的声音还未消失,随之应战者就接声上来了:“阿哥赏月正行来,有歌尽管抛过来,……。”山歌擂台赛就这样“搭”起来了。歌声此起彼伏,连绵不断。听众情绪随着打擂台的气氛而变化,时而安静,时而骚动;如果一方被压下去,人们便掌声雷动,欢呼雀跃。山歌的形式有自唱、对唱,内容十分丰富广泛。

八月十五做大戏中秋节也有做大戏的,如吉隆的窑埠村,这天是纪念医灵帝的隆重日子,要拜医灵帝官,做大戏给“阿公看”。全村装灯结彩,彩旗满天。早上,窑埠村的戏班早早就响起了锣鼓,从农历十二开演。演出的戏种有正字戏、粤剧、黄梅戏等等。

舞龙、舞狮活动八月中秋这天,有许多客家人有舞龙、舞狮活动。如惠东县高潭客家人,他们把这天看作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每年这个节日,要举行传统的舞龙、舞狮活动。2008年,黄洲村用稻草编织成秆龙、新联村做成长达50米的布龙,还有6条金狮相继上街游行。客家话的秆龙就是稻草龙,龙架先用竹搭好,让有威望的上辈人先点香,然后大家争先在龙架上点香。秆龙、布龙、狮沿街游行,许多人要去穿秆龙,祈求自己平安、幸福。随后有扮景跟随,放礼炮,晚上组织演出、山歌对唱,直到活动结束,秆龙就地烧掉。附近的马山、宝口、紫金、海丰等周边地区群众都来庆贺或参加活动。

十二、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俗称“重九”,也是登高节、老人节。民间多有登高活动,代表人生步步高;老人节,尊敬老人,让老人老有所养。民间还习惯放风筝,俗谚说“九月重阳放纸鸢,一阵风来一阵高”。自制各式各样的纸鸢在这天放飞,放的越高越好,有的纸鸢制作特别讲究,如“双合鲤鱼”“八角”“响翁”“花篮”“雁鹰”“蜈蚣”“板瓦”“阿公鸢”“牙婆鸢”等等。有些纸鸢挂上藤弦或橡胶皮弦,在风力作用下,在空中发出嗡嗡响声。还有些纸鸢上“流星”,仰天望去,如一只美丽的蝴蝶直冲云霄;下滑时,像老鹰扑地,掉下了纸碎杂物,在阳光和风力作用下,闪闪发光,犹如天女散花;特别是掉下燃响了的成条鞭炮,发出的响声和闪光,格外逗人。重阳那天,有些大姓宗族举行祭祖活动,名曰“秋祭”。他们用整头烧猪、全羊、鸡、海味、茶酒和“五果”等作为祭品,浩浩荡荡,祭祀祖先。

十三、十月朝

农历十月初一这天,民间称“十月朝”,客家人有句顺口溜 “十月朝,糍粑碌碌烧”的民谚。农村客家习俗兴这天做糍粑,除自食外,剩下的还送给亲友。在惠东的白花、梁化、大岭一带客家人在农历十月初一这天要吃糍粑。糍粑的做法是:用糯米粉、开水调好、搓团,将糯米团放锅里蒸熟后,摊冷,捏成小团,将炒熟的花生、芝麻、和白沙糖放进熟粉团包实后即可吃,非常香。

祖宗传下这天是牛生日,客家人十分爱护耕牛,农户这天会用菜叶包着糍粑恭奉牛神,供喂牛只,有些农户还煮些米粥给牛食。

十四、冬至

阳历十二月二十二日、农历十一月,为冬至日,也叫“过冬”。按历法规定,冬至日定在每年阳历(指公元)十二月二十二日。民间历来把“过冬”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称为四大节日。称“过冬大过年”。“过冬”这天,村民备“三牲”祭拜天神,杀大阉鸡、买肉,“慈菇焖猪肉”,做糕点,菜肴丰盛。还吃糯米 “小汤圆”(汤圆有红白两种颜色),用这些汤圆来祭祖,还告诉小孩,吃了汤圆“大一岁”。有的客家人不做汤圆,只用糯米粉搓成团,压成薄皮粉皮,中间用萝卜丝,配于虾米、叉烧、五香粉、胡椒粉等为馅料做成半月形的大萝卜包,称“包冬”。

个别地方还认为,冬至是牛生日。农民体惜牛辛苦了一年,这天要让牛休息一天,连借出的牛也要牵回来,并且要做萝卜粄给牛吃,慰劳它一年做到晚。

农谚也有这样说法:冬在初(农历的上旬)有冷也吾多;冬在中(中旬),十个牛栏九个空;冬在尾(下旬),卖了牛来置棉被(意即天气十分寒冷)。

三、“补天穿”节

正月二十日为“补天穿”日,也是“补天穿”节。相传女娲补天后,尚余缝隙未补,群众每年便做“补天饼”帮女娲补天隙,以此避免夏季雨水过多造成水灾。当日,家家户户要做“补天饼”。祭拜时,将饼置露天或扔至屋顶,谓之“补天”,口中念念有词:“补天穿、补地裂、补是非、补口舌”,“补天穿、补锅漏”等等。

“补天饼”的制作:用米粉调成糊状煎成薄薄粉皮,中间放些事先调配好味道的萝卜丝、猪肉、腐竹等为馅料,卷一两下,然后用菜刀切成馒头形状);或者将粘米粉和糯米粉加水搅拌成糊状,舀进热锅煎成一个个软软的薄饼,有的将炒熟的芝麻、肉丝、虾米、萝卜丝、葱、蒜等作馅料,有的撒些白糖、捣碎的花生仁作馅料,然后卷成厚饼就能“补天饼”了。

四、二月二伯公生

二月初二伯公生,即土地伯公诞辰,也称二月社。民间认为二月初二日是“伯公开口日”,在伯公开口前,不能上山拜祖、不能耕种。伯公开口后,就可以祭祖耕种了。二月二又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龙有犄角,抬头时会将天捅破,成为天穿,因此就造成春天阴雨连绵不断。为了将被龙犄角捅破的天及时修复,所以人们就用面粉制成很大的圆形薄饼去补天。惠州部分客家农村以“三牲”、果品、米板祀奉土地伯公,祈求风调雨顺、物阜年丰、合境平安。

高潭人在二月二这天圩街也做阿敕戏(木偶戏),有条件的要劏鸡杀鸭。惠城区河南岸米地村客家人每年的“伯公生”那天,都要集中,拜祭“伯公”、舞耍李家拳、文艺表演等,集中会餐。

五、清明节

三月清明节,又称思亲节,古人有“清明无客不思亲”之说。古诗人杜牧有诗: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节扫墓,是客家民间传统,清明节是子孙后裔到祖墓坟前祀扫祭拜先人的日子,不少外出他乡或侨居国外的人都专程回家扫墓。本地人在清明时节祭拜先人时较隆重:分别以村、房、支、家为单位,虔备三牲酒礼,金、银纸、宝、烛,寄予哀思,祈先人在阴间有钱花,有物享用。

祭祖活动,时间各有不同,惠城、惠阳、博罗、惠东有大部分客家人在清明节期间祭祖,有部分客家人则在农历八月、九月期间祭祖,有的是“春秋二祭”,如有先人的遗骨要“牵起(即捡骨或“捡金”)”,在清明节进行。惠东稔山的客家如牛古墩、联丰、竹园等村就是有春秋二祭的。如高潭传统习惯的扫墓方式也是春秋二祭。传说高潭黄姓人的祖先在梅州居住时,拥有一块风水宝地龟形地。清明这天必定要来此祭拜。后来朝廷在“宝地”上建了知府,清明时人们只好来知府祭拜,搞得知府不得安宁,此事反映到朝廷,皇帝便派国师到梅州点地给黄姓人祭拜,并下令允许黄姓人春秋二祭,这种习俗就一直传下来,迁居高潭后传至现在。清明时节为本宗族远古先人扫墓,八月祭拜本家族上两代的先人或为近期逝去的先人“晒骨头”(也叫捡骨、捡金)。

有部分客家人风俗称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家家户户都在大门挂上柳枝。最隆重热闹的是城内一些大姓氏族公尝的祭祖活动。名曰“春祭”。合族男丁老少在族耆率领下拜过祖坟,就在宗祠里摆开开筵席,俗称“食征尝”,最后各人领取公尝发给的“丁肉”和“拜山钱”回家。

清明拜山备三牲(金猪、全鱼、全鸡)、祭品(纸钱、白烛、香)、果品米糕、水果。有的做粗叶粄糕(粗麻叶加进米粉做成),所有男丁集中到祠堂及祖先坟堂祭拜扫墓。祭礼结束后,参加人员会随手在山边、路旁折小绿树枝、花草等带回,以示吉利添福。

六、四月八

民间流传“四月八,桃好啮,做面食,家发达”、“四月八桃仔乱散咬”(随便咬)的谚语。这天,农村有很多家庭做面食,或甜或咸,或炒或煮,多式多样,但以食糖面为多。有的用大米磨成米浆,用蒸笼蒸成多层的米糕(叫千层糕、或七层粄),米浆里放入虾米或肉沫调以盐入味。有的不加料则以沾上糖佐之。取以千层糕(高)之吉言,预示生活过得好。这天还要买蒲葵扇,用新扇在屋内各个角落扇赶,意为 “泼小人” 也俗称“打小人。

七、端午节

五月初五日是端午节,亦称端阳节、五月节,相传是为了纪念古代楚国诗人屈原。端午节是客家人的大节,有“五月初五年初二”俗称。要包粽子、杀鸡宰鸭、网鱼、磨豆腐等,要祭神。虽不像过年那样紧张操办,但节日气氛也很浓,为尊重“一年一节”习俗,出外打工的人有条件都要回家过节。过节菜肴很丰富,有鸡、鸭、鹅、酿苦瓜、酿豆腐、酿茄子等。出嫁女在端午节第二天初六日要返回娘家探望父母和兄弟姐妹,通常说:“五月初六年初四”,是走访亲戚的高潮日。端午节有很多花样,如包粽子、挂艾草、戴香包、洗午时水、扒龙船等。

包粽子 端午节的前几天,大多数家庭要裹粽子,粽子分咸、甜两种,咸粽是纯糯米混合赤豆,内装爆炒过的猪肉、虾米、咸鸭蛋黄和葱头等馅料,也有用麦豆、绿豆等。此粽需经大锅煮5个小时以上,吃时既有豆的香味又有馅料的香味;甜粽即碱水粽,用料也是拣过生米的纯糯米和灰碱水制成,也要煮4个小时以上。剥开粽叶后要蘸糖才好吃,这种粽子比较奈放。

有些地方包粽子有些讲究,如水口龙津村的客家人,端午前至前一年内,家里办过白事的家庭,不能包粽子。而是由族人每家送给一定数(5至10只不等)的甜、咸粽子。族人送粽子来时不能谢绝不收,收了粽子以后也不用致谢。如收得粽子太多吃不完,不能转送他人,而是将粽子切片晒干,存放后有的家庭熬粥食用,有的用来做饲料。惠东高潭及部分山区客家人端午节习惯用铜盆或其它盆蒸碱水粄,蒸好后想吃多少切多少,沾蜂蜜或白糖吃。

挂艾草、戴香包端午节前几天,各家各户准备好艾草、石菖蒲、桃叶、茅根等。还自制或购买香包、蚊香和“布蛇”,中午12时正,把土制蚊香点燃挂在大门边,并把早备好的生艾、石菖蒲等青草也摆在门边上则,借此以避疫、保平安。把“香包”给小孩戴在胸前或挂在衣服的纽扣上,香包形状各样,心形、枕形、粽子形等都有,非常漂亮,有辟邪驱秽,消疫除毒以保宅舍和人身安宁。谓“五月五日五时书,蛇、虫、鼠、蚁等尽扫除”。

洗“午时水” 端午节这天中午12时,男人要到河里去洗“午时水”,沿海的客家人要到海边去游水,据说洗了“午时水”会平安大吉。午时一到,东江河上就有龙舟竞渡,不少大人带着小孩跳进江里游水,名曰“洗龙舟水”,以图吉利。

扒龙船惠州农村客家人、特别是临水而居的客家人,如吉隆的蕉园、大华、稔山的牛牯墩等村都有扒龙船的习惯,牛古墩村至今还有4条龙舟,每年端午节都举行龙舟赛。扒龙船的过程,有竞赛、有不竞赛,就图个节日气氛。如惠东吉隆的窑埠村扒龙船,将村子里的壮年男人分成两个组,18~25岁的一个组,26~40的一个组。前者为正青年,后者为下青年。比赛开始到结束,如果是正青年赢了,下青年不甘心,提出再比赛;如果下青年赢了,正青年又不甘心,又继续比,从端午节开始直至初八或初九,他们有句俗语“吾怕丑,龙船扒到初八、九。”

八、六月初六

民间流传着“六月六,晒衣服,蒸水板,驳蜡烛,”的谚语。据说这天晒衣服,衣服一年不会发霉、不会长虫子。人们拜拜神,食些水板、汤粉,晒晒冬衣便算了事。当然,也有人家劏鸡杀鸭的,但极少。

九、“七姐会”

农历七月七日为七夕节,也称乞巧节。旧时,墟街未出嫁的少女们,在那天黄昏后,便在自家的门楼下摆香案,供上菊花、月季、洋桃、香蕉、巴乐、番石榴、龙眼等水果和用米谷粘成的花,姑娘们手往后背穿针,谁最快穿过谁就最聪明。各家各户还要到河或井头取水贮存,谓七时水。据说这天取水蓄藏可长年不腐,洗眼可明目,浇花花娇美。如那天下雨更好,把雨水装起来,可以存放一年。

女孩子多的村子或街道,也有组合“七姊会”。七月七日那天,少女少妇们当夜用多样鲜花拜七姐,唱歌书。节前把鲜花放在有水的盆中,露天摆放,名曰浸香花水,待节日天光后洗脸洗头洗眼。据说,洗后有脸靓头净眼明之效。妇女们还趁天未亮,到河里挑水,挑回家里用瓶或瓮装好,名曰“七夕水”,据说可作调药之用。

有的农村姑娘在七月六日傍晚到山上采摘七种鲜花,拿回家后,用木盘装上清澈的井水或山泉水,将花养在水里边。晚上将盛水及花的木盘放在露天,并非常虔诚地焚上七支香,插在盘的边上。人们要用盘子接住七仙女的喜泪。据传,经过虔诚焚香取的井水、山泉水就变成了仙水、良药,用它洗脸可以美容,洗眼可以明目。用缸密封放置可长年不腐,可用作消喝、解暑的清凉茶。现在七夕节又是中国的情人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