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声鬼叫
语意:说话阴阳怪调。比喻喜欢闲言闲语,无端对他人进行嘲讽和攻击。
世代聚居山地的客家人,无论老幼,对蛇这种东西都非常熟悉。客家关于“蛇”的俗语、谚语非常多,无不深刻蕴含着客家人丰富的思想智慧。
如“死泥蛇”,比喻愚笨、不灵活的人;“两头蛇”,指两面三刀、搬弄是非的人;“养蛇食鸡”,比喻引狼入室,养虎为患;“死蛇懒拐”,形容一动不动,懒惰成性;“蛇舌猎鼻”,到处寻事造谣;“打牙蛇”,闲聊,谈天说地;“十只泥蛇唔当一条青竹蛇”,十个平庸之人,倒不如出一个强者;“人心不足蛇吞象”,形容贪得无厌。
蛇遇到敌人,准备进攻时,总是把红红的蛇信子伸得长长的,一边发出“嗞——嗞——”的声音,十分令人恐怖。至于鬼叫,则更加凄厉、哀号、阴冷。鬼也罢,鬼叫也罢,虽然都是人们虚构的产物,一讲到鬼却人人都毛骨悚然。
不时模仿蛇声、学习鬼叫的人,惯于阴阳怪调地与人交往,好无中生有,对他人冷嘲热讽。这种人总是多小道消息、独家新闻,闲言闲语自然就多从他们口中开始流传。
有时,朋友之间也用“蛇声鬼叫”作为调侃。如,“毋要再蛇声鬼叫了,今晡夜请大家食饭!”(不要怪模怪样了,今天晚上请大家吃饭!)
粤东普宁等地区客家人有“蛇声拐叫”一语,语意与“蛇声鬼叫”基本相同。
盆头讲到钵尾
语意:比喻反复讲述也说不清楚。
盆,盛放东西或洗涤的用具。通常为圆形,开口大底部小,比盘子深度要深。
钵,盛放东西或洗涤的陶制器具。其形状像盆子而较小,一般用来盛饭、菜、茶水等。
盆与钵,似是而非,似非而是。
把盆说成钵,把钵说成盆,情有可原,因为事物多有相似,一时难以辨别。然而一如赵高指鹿为马,故意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则实在用心险恶。
一些人天生口讷,语言迟钝,不善表白。纵有万语千言,也好比酒壶里所装的饺子,怎么倒也倒不出来。另一些人则天性夸夸其谈,一粒芝麻也可以“讲去讲转”(说来说去)说个半天,但这种人往往把握不住事物的关键,即便是“盆头讲到钵尾”,也难以把事理讲清楚。
“六碗八盆十样”,这是客家人宴请客人的三种基本样式,虽然简朴,不事奢华,却十分大方,菜肴实惠量足,盛器则多用盆、钵、大碗,一派古风古俗,颇有特色。
盆是盆,钵是钵,八仙桌上如此,社会生活中也一样。
鬼催命
语意:形容事情非常紧急。
鬼,子虚乌有,却又无处不在,历久不衰,经世不灭。谈鬼、说鬼、论鬼、写鬼、信鬼、怕鬼、祭鬼、骂鬼、驱鬼、打鬼、斗鬼、斩鬼、降鬼、扮鬼、用鬼,人们乐此不疲,中华民族独特的鬼文化也就因此而形成。
至于鬼类,更是繁多。有吊颈鬼、血债鬼、讨债鬼、怨气鬼、勾魂鬼、水浸鬼、无头鬼、好色鬼、催命鬼……不可胜数。
所谓“鬼催命”,即催命鬼来到阳间勾魂、索命,夺取人的寿命,从而使人变成鬼魂。俗谚云:“阎王判你三更死,不得留人到五更。”催命而来的牛头、马面,就在阎王勾销人们生死薄的那一刻,让生人立马变成死鬼。
牛头、马面原本是佛教阴曹地府中阎王和判官的鬼差,一个头象牛,一个头象马,专门从事到阳间捉人、收命,因此又俗称“勾魂使者”。道教则有黑无常、白无常二人,俗称“黑白无常”,专事捉拿留在阳间、不肯入阴间的鬼魂。
“唔要一边鬼催命样,你越激激叉(着急),涯越心慌。”(于都客家方言:你不要鬼催命一样,你越是着急,我就越心慌。)
事实上,心急火燎也罢,心急如焚也罢,急不可待也罢,火烧眉毛、十万火急、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也罢,只会急死人,而不能更快更有效地解决问题,更何况多数的所谓“紧急”,不过是屎出挖粪坑,临时抱佛脚,怎么急也急不来。真功夫还是在平时,“磨刀不误砍柴功”说的就是这个理。
另一方面,良师益友好比助力车,猪朋狗友则如催命鬼。尤其在网络社会时代,结识朋友务必慎重,否则损友多了,就在劫难逃。
人心隔肚皮
语意:知人知面不知心。比喻事情、事物难以捉摸透彻。
《增广贤文》有云:“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画老虎,只能画它的外貌、皮毛,难以画出它的骨头;认识人,只能看见他的外表,不容易知道他心里想些什么。可见,要认识一个人是容易的,要深入了解一个人却很困难。因此人们便有了这样的感慨:“虎豹不堪骑,人心隔肚皮。休将心腹事,说与结交知!”(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回)
虽说人心隔肚皮,人的心思难以猜测却并非因为肚皮把心脏给遮挡了,而是精神层面的东西非物质化,不要说他人难以琢磨,就是自己也经常说不清楚。
尽管如此,客家人交接朋友仍强调心心相印,肝胆相照。俗话说:“听话要听音,交人要交心。”客家人好饮酒,赣南客家“酒道”中,第一杯是喜庆酒,第二杯是祝福酒,第三杯是交心酒。台湾高雄美浓客家则以谚语教育客家子弟“淋(浇水)花淋根,交人交心”。
“小河涨水大河浑,不知大河有几深;打个石头试深浅,唱只山歌试妹心。”过去客家人多以山歌对唱作为彼此交心的工具,尤其青年男女试探恋情真假,更不凭一时的花言巧语,而是听你山歌唱出来的东西。所谓“戏文一半假,山歌句句真”,若没有真情实意,是绝对无法对唱山歌的。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时间是情感的试金石,日子长了,一切虚情假意都将暴露无遗。
做朋友要知心,做兄弟要交心。
舌嫲冇骨,嚼入嚼出
语意:讽喻说话不算数,出尔反尔。
“嫲”古同“嬷”,本义为母亲的俗称、老年妇女的通称。在客家方言中,“嫲”多指祖母,习惯上较多称“阿嫲”。
客语中,“嫲”还具有“雌性的”意思,如猪嫲、牛嫲、鸡嫲分别指母猪、母牛、母鸡。雌性动物生殖器的特征是凹下的、不能突现的,有类似特征的某些事物也称作“嫲”,如“鲤嫲”,鲤鱼不论公母肚子都比较大,故带上“嫲”命名;“勺嫲”,水瓢因其中间凹下而得名;而舌头放在口腔里,不像鼻子那样显眼,故言“舌嫲”。
舌头是口腔底部向口腔内突起的器官,由平滑肌组成,起着感受味觉和辅助进食的作用,以及作为人类语言的重要器官。人类全身上下,最强韧有力的肌肉就是舌头,但却是没有骨头的器官。
有一种人,惯于花言巧语,具备“反来反转,顺来顺转”的本领,然而却缺乏基本的诚信,说出去的话不敢承认,承诺过的不敢兑现,甚至纂改自己的原话,以挽回自己面子,不让自己尴尬。“舌嫲冇骨,嚼入嚼出”讲的就是这种人,讽喻说话不算数,出尔反尔。这种人,做人没骨气,行事不仗义,绝非大丈夫。
客家人可以冇权、冇势,可以冇钱、冇财,却不可冇骨气。只要努力奋斗,一穷二白是可以改变的。而没有骨气的人,却只能弯腰、低头地做人,活得没有尊严,活得苟且。因此,客家人平常最恼恨的,就是自己身边冇骨气的人。不堂堂正正做人,不争气,自然是“茶亭碗——过人嘴”了,人人皆可嗤之以鼻。
正月十五贴门神
语意:指为时已晚。原本一件好事却来得太迟,变得毫无意义。
大年三十或年初一,各地客家都有张贴门神、春联的习俗。
客家民间认为,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既阻挡、缉拿鬼神,又迎接祥瑞、福祉。最初的门神为桃木所刻人形,挂在大门旁,后来画成门神像张贴于门。最古老的门神是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统管鬼魅,凡有他们驻守的门户,大小恶鬼、凶煞一概不敢入门为害。唐代以后,多以唐朝猛将秦琼、尉迟敬德二人像为门神,也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又有祈福门神,专为祈福而用,中心人物为赐福天官。供奉、张贴者多为商界人物,希望从祈福门神那儿得到功名、利禄、财富。
贴门神不禁有上述寓意,而且为春节增添喜庆色彩。一般地,正月十五闹完元宵,便不再有新年意味了。而以勤劳闻名于世的客家人,多在正月初五便“出年界”,开始新一年的耕种、劳作了。
显然,正月十五才贴门神,若非愚蠢之极,便是懵懂之人了。正如亡羊补牢,为时已晚也。
凡是皆有时限,及时完成便是效率,而一再贻误,迟缓行动,则意味着失败。帕金森时间定律云:“想成为一名高效人士,你必须为每一项任务规定完成的最后期限。”
把握机会,看准时机。切莫时过境迁之后,才匆忙行事,一方面令自己尴尬,一方面贻笑大方。
客家俗语中,还有两句关于门神的歇后语。其一,“贴错门神——反面”,用于警告将和对方反目。其二,“贴错门神——冇话讲”,表示事情已经到了无话可说的地步。
硬打硬
语意:硬碰硬,硬来,硬是。比喻客家人耿直、倔强、硬颈的个性。
“石头对石头——硬打硬”。
在外界看来,客家人基本是生性懦弱、胆小怕事的,更有人以为客家人本质善良,便人尽可欺,这当然就大错特错了。客家人素来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你做初一,我做十五”,以和谐为美,不惹事,却也不怕事。在温文尔雅的背后,客家人的耿直、倔强、硬颈,更是独树一帜。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中华苏维埃,近代、现代中国史无不生动刻画着客家人席卷风云的斗争场面。
“硬打硬”,客家族群坚强个性的显著特征!
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客家人,注重礼仪仁慈,强调互相尊重,和平共处。然而,“吃软不吃硬”,一旦外来势力横加干涉、粗暴对待甚至欺凌霸占,那么就再也看不到“软骨头”,一个个忠肝义胆,出生入死,在所不惜。
在清代,在台湾朱一贵事件、林爽文事件中,台湾高雄、屏东地区六堆客家以及新竹客家,无不英勇斗争,誓死保卫家园。由于他们不怕牺牲,奋勇抗敌,坚决捍卫乡土,总是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为使无数客家忠义先烈的英灵得以安息,人们遂兴建了褒忠亭、忠义祠(俗称义民庙)。如今,“忠义精神”已成为台湾客家的主要信仰。
“客家郎来客家郎,都係硬颈好儿郎;团结一心求奋进,唔怕日子路头长!”一首新客家山歌,唱出了客家人硬打硬的心声。
泥鳅比黄鳝
语意:指事物之间、人与人之间差距甚远。
泥鳅,别名鱼鳅,客语俗称“黄鳅”。喜栖息于稻田静水底部的泥土层。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还有多种维生素。具有补中益气、除湿退黄、益肾助阳、祛湿止泻、暖脾胃、疗痔、止虚汗等功效。“黄鳅焖芋子”是客家美食的代表作之一。
黄鳝,别名鳝鱼、罗鳝、蛇鱼。多栖息于稻田、池塘、河湾等处,常潜伏在泥洞或静水的石缝中。与泥鳅一样,夜出觅食。黄鳝具有益气血、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等功效,可主治虚劳、疳积、阳痿、腰痛、腰膝酸软、风寒温痹等症。“小暑黄鳝,当得人参。”小暑节气前后,黄鳝最为肥美滋补。
就体长而言,泥鳅一般在10cm左右,黄鳝则至少在34cm以上,最长可达到70cm,体长50cm左右者居多。由此可见二者的差距确实太大。
泥鳅比黄鳝——相差一大截。没有比较便没有区别,但事物之间的比较必须具有关联性、对比性,否则风牛马随便拿来说事,不仅达不到预期目的,而且容易贻笑大方。泥鳅、黄鳝往往同住一窟,甚至一起埋堆,同样的栖息环境,同样的生存条件,同样的饲养期,然而却因为事物本身的不同类,一个体长,一个体短。
物种之间的差别越多、越大,生命的多样性便越丰富,大可不必牵强附会般地去做调和、统一。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却不是先天的。既然如此,通过后天的努力,一切贫富、贵贱、强弱等差别或差距,都是可以弥补的。
投人投着鬼
语意:形容投诉无门,有苦难言。也指事与愿违,被人出卖。
又作“投人投到鬼”。
投,投奔、投靠。“投人”,将身前往并依靠他人。如“十处投人九处违,家乡万里又空归。”(李栖筠《投宋大夫》,《全唐诗》卷215_3)“投人销壮志,徇俗变真机。又落他乡泪,风前一满衣。”(杜牧《逢故人》,《全唐诗》卷525_19)在客语中引申为找人进行投诉、讨说法,如“投外家”,找娘家人进行投诉;“投爷娘”,小孩子在外面受到委屈回家找父母作投诉。
所投之人,基本是自己平素所信任的。小是小非一般投亲友、投长辈,稍大一些的争执、恩怨,投村官、投乡官、投警察,再不行就投法院。然而却常有“告天天不应,告地地不灵”的情形,投诉无门不说,还或许因此前程尽毁、家破人亡,晚清之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即便如是。所投之人变了“鬼”,或因为一时之间是非莫辨,曲直难分,而不能让投诉人得到一个满意的“说法”,又或者难以秉公而断,因此被埋怨为“鬼”。更大的可能是,所投之人早已经收受了被告的诸多好处,因而不得不替人消灾而甘愿作“鬼”。
事与愿违倒也就算了,以后“带眼识人”,不再轻信。可被人出卖却不可饶恕,于情于理于法都难以宽容。
进入商业社会,人际关系更加复杂,人与人的交往也更加频繁。受利益的驱使,为发展的需要,人们多组成不同形式的圈子、部落、共同体、联盟等,这些与“投人”无异,也可能“投着鬼”,那就是隐藏、潜伏在组织内部的“反骨仔”(叛徒)和“内鬼”(内奸)。
轻骨头
语意:比喻为人轻浮,不沉稳,不知足。又指做人没有骨气,或形容不听劝告,自作自受。还指不知好歹,骨头贱。
又常用作“贱骨头”或“骨头轻”。
在这里,“骨头”指的是一个人骨相和品貌。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轻佻》云:“当时之不识贵人,凡夫肉眼;今日之俄为后进,穷相骨头。”也指骨气、品格,如明代李贽《与焦弱侯书》曰:“世间有骨头人甚少,有识见人尤少。”
至于骨头有分轻重,乃根据唐代著名星象预测家袁天罡的称骨法而论。“称骨”算命如同四柱、八字算命一样,能够确定一个人一生的吉凶祸福、荣辱盛衰。一个人的出生年、月、日、时各有定数,即所谓“骨相”,可用重量来衡量。只要把年、月、日、时的骨相重量相加,然后对照袁天师的“称骨歌”一查,便可确定这个人一生的命运了。
例如笔者亲友某某,于丁未年五月初四日申时出生,加得总骨重为三两三钱,“称骨歌”是这样论断该人命运的:性直多情,交友带劫之命。早年作事事难成,百计徒劳枉费心,半世自如流水去,后来运到得黄金。又解曰:此命生人性巧心灵,弄假成真,口快无心,恩中招怨,君子敬佩,小人气恨,骨肉无援,志在四方,身心健康,前运乘阴少种树,中限轻财,大运交来,声名可望,万事更新,名利振建……
按“称骨歌”,骨头最轻者为二两一钱,属终身行乞、孤苦之命。诗曰:“短命非业谓大空,平生灾难事重重;凶祸频临陷逆境,终世困苦事不成。”解曰:“身寒骨冷苦伶仃,此命推来行乞人,碌碌苦苦无乐日,终生孤单过一生。”接下来的二两二钱乃一生劳碌之命。“此命劳碌一生穷,每逢困难事重重,凶祸频临陷苦境,终身大事谋不成。”
骨头越轻,命越苦,骨头越重,命越好。骨头最重者七两二钱,“此格世界罕有生,十代积善产此人。天上紫微来照命,统治万民乐太平。”仅次之的七两一钱之骨,也属帝王将相之命了:“此命生成大不同,公侯卿相在其中。一生自有逍遥福,富贵荣华极品隆。”
80后、90后女孩多爱慕虚荣,生性轻佻,经常被父母、长辈斥责为“轻骨头”。一些后生赖子凭着家境富裕,人也长得英俊潇洒,在挑选婚姻对象时,总是嫌铜嫌铁,挑三拣四,同样多被父母、长辈斥责为“轻骨头”。
又有动辄垂头丧气者,做什么事情都不能持之以恒,无论亲友还是同事,难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恨铁不成钢,只好送他一个“轻骨头”的绰号。同样,如墙头草——风吹两边到之人,由于毫无原则,经常背叛自己,甚至背叛组织、亲友,同样是一个“轻骨头”。
年轻气盛,多不听从良师、家长、亲友的劝告,到头来一失足成千古恨者,也在所难免。如果不做“轻骨头”,哪有自作自受呢?
为人要多自重、沉稳,切莫轻浮、不知足或身在福中不知福。凡是终成大器者,总是做事主动,自发自觉。须知先天的不足,完全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而改变,由一个“轻骨头”转变为“重骨头”。
茶亭碗
语意:茶亭之碗人皆可用,借指“过人嘴”,即总被他人当作话柄。讽喻不争气之人,如果不务正业、一事无成或生活落魄,那么其不光彩的“名声”就难免时常被人挂在嘴边,成为人人尽可随意取笑、奚落的对象。
客家地区多茶亭,据有关史料记载,光是闽西武平县,就曾有茶亭600余座。作为客家社会一种独特的文化事象和人文景观,茶亭不仅体现了客家族群以人为本、关怀他人的精神品格,更突出了客家人广行善事的民俗风尚。
“亭”是一种内部结构相对简单的小型建筑物,最早出现于东周时期。起初建在各诸侯国的边境线上,十里一亭,是士兵了望敌情与站岗放哨的场所,也是边防线上的交通站。秦汉时期,官方又在十里长亭中间加建一座传递邮信的五里短亭,这也正是汉乐府“长亭复短亭”诗句的由来。
随着时代的变迁,长亭、短亭原先的功能消失,成为来往行人躲风避雨、歇脚休息的地方,也往往是至亲好友、情人相送之处。
客家先民为着生计,经常扶老携幼,长途跋涉,辗转迁徙,路途上那些风雨亭总是给他们带来无限的慰藉。有着强烈感恩心态的客家人一旦定居下来,便在宗族乡贤的率领下,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在大路、小路甚至偏僻山径上,请地理先生堪舆好位置,仿照驿道上的长亭、短亭,修建起一座座给行人避风躲雨的风雨亭、茶水亭,是为客家茶亭。
客家茶亭的形态多种多样,有民居式的、有牌坊式的;有土木结构的、有砖石结构的;有全族人捐建的,也有一家人或几个人建造的。到了夏天,总会有人每天无偿地烧一缸茶水放在亭子里,预备给路人止渴解乏。此俗名曰“奉茶”、“施茶”。
南来北往的过客走进茶亭休憩时,都免不了要喝一碗茶、一碗水,因此“茶亭碗”便人人得以取用,从不计较它的不干净。客家人俗信茶亭之物自有神佑,百毒不敢侵袭。
客家人素来十分注重情面,所谓“树要皮,人要面”,长辈教导晚辈时,总爱灌输“做人要争气”的处世哲学。客家人以勤劳著称于世,却也总有“懒尸惰骨”(即懒惰成性)的人,成天游手好闲,即便行事,也多是虎头蛇尾,有开始冇结果。更有吃喝嫖赌样样来得的败家子,做田唔晓牵牛,读书唔知提笔,祖上家业挥霍完之后,只好四处赊借,有上餐冇下顿,人见人怕,一如丧家之犬。
凡是不务正业、不勤于生计的人,当然要成为大家的反面教材,以其现身说法教育后人。这也就是“过人嘴”了。
“茶亭碗”本身功德无量,千百年来便利了无数过路的英雄好汉、凡夫俗子,然而做人做到一只“茶亭碗”,那就跌破眼镜了。
反之,积极进取、事业有成之人,尤其是获得功名的所谓“争气”者,其名姓、事迹也常常挂在人们嘴上,但却不是“过人嘴”,而是“新打茶壶——得人惜(锡)”,人见人爱,人见人敬,人见人夸。
鸦片鬼
语意:比喻不像人样。也指身体羸弱、多病。
鸦片是一种毒品,用罂粟果的汁烘干而制成。罂粟原产南欧及小亚细亚,在公元前五世纪左右,希腊人把罂粟的花、果榨成汁,发现它有安神、安眠、镇痛、止泻、止咳、忘忧等功效。希腊人称之为“阿扁”(音译)。公元六世纪初,阿拉伯人又把罂粟传到了波斯(今伊朗),波斯人称其为“阿片”(音译)。公元七八世纪左右,罂粟作为药材从波斯、印度等地传入中国,被称作“鸦片”。
虽然吸入鸦片后,可体验到一种伴随疯狂幻觉的快感,但如果长期抽吸,身体则要变得瘦弱不堪,面无血色,目光发直发呆,瞳孔缩小,经常失眠,并且对一切事物都感到厌倦。吸食鸦片太多或过量,可使人体先天免疫力丧失,因而极易感染各种病毒。
鸦片成瘾者,不仅体质严重衰弱,而且精神颓废,寿命也大大缩短;过量吸食容易导致急性中毒,甚至因呼吸抑制而死亡。这种瘾君子人不像人鬼不像鬼,故而称作“鸦片鬼”。
清道光年间,英国商人每年向中国倾销近两千吨鸦片,不仅清政府每年流失白银三千万两(1),更使无数中国人沦落为“东亚病夫”。为此,道光皇帝被迫下诏,命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由于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帝国最后对华宣战,迫使中国打开国门,因而揭开了中国现代史的序幕。
随着大清帝国在两次鸦片战争中的失败,鸦片堂而皇之地在中国大江南北城乡售卖,“合法”的鸦片烟馆比比皆是。
客家人也多有抽鸦片者,而且这种恶习愈演愈烈。因为吸食鸦片而变卖土地、田产者,几乎见之于每一个村镇。直到抗日战争时期,客家地区仍有不少鸦片鬼,有祖业的卖田卖屋,没祖业的卖儿卖女,为的不过是那“吊命”的一口、两口。尤其在东江地区,即便是东江纵队经常活跃的地方,大大小小的“鸦片鬼”也还是层出不穷。为此,惠阳籍战士叶楚青编写了一首“尾驳尾”式的客家山歌《戒鸦片歌》,它针砭时弊,通俗易懂,很受欢迎,广泛流行于惠州、东莞、宝安(今深圳)等地。山歌以夫妻对唱形式唱道:
男:今晚的确系(是)惨哉,那只衰货欺侮涯(我),摆好片烟档,丢盆掷钵恶豺豺(恶狠狠),恶过阴间阎王差。
女:阎王差,没惹死佬(死尸)咁(那么)衰排,一年三百六十日,游手好闲拖烂鞋,三渣烟屎过日搓。
男:过日搓,愚(你)好像一只霸巷鸡,烟灯烟档被愚打烂,又敢打洒我五钱泥(鸦片烟土),愚话今晚辛苦样般(怎样)捱。
女:样般捱,愚死开一碌(一截)唔曾(尚未)埋,叔婆底裤愚都爱,别人鸡,偷来卖,断断都冇赖错愚。
男:赖错愚,阴欺阴设鬼打愚,红布冇(没有)拿过人一块,鸡毛也冇摘过人一皮,冤枉好人真惨凄。
女:真惨凄,吸烟害处愚爱(要)知,浪子回头金不换,决心把烟戒掉佢(它),做个中华好男儿。
鸦片曾使一个大清帝国迅速崩溃,曾使一个泱泱民族沦为“东亚病夫”,曾使无数客家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今天,鸦片的升级产品海洛因、冰毒等,也不断在亡命之徒的组织下,渗透到客家地区。远离毒品,切莫再成为“鸦片鬼”,乃客家青少年之义务和责任。切记生命只有一次,健康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1)据史料记载,公元1820年,清政府一年的财税收入约爲4000万两白银。
搭砻搭碓
语意:指谈话、交流、办事经常拉东扯西,表错情,会错意。也指故意转移话题,分散注意力。
砻和碓都是客家人旧时常用的农具之一。砻用于将稻谷剥离成糙米和砻糠,碓则用于将米、豆等材料舂碎成糙粉。(磨米浆、细米粉通常不用碓,而用石磨。)
碓有木碓、石碓、水碓之分,木碓、石碓使用人力踩踏,一般设在家院或屋墙边,水碓使用水车作动力,多建在村口、路边、田头水位落差较大之处。水碓大约在晋代就诞生了,木碓、石碓的历史就更加古老了。
碓的一部分是碓臼,用石头凿成,样子像盆,底部一边高一边低,倾斜式放置,周围还要铺个圈成锅式。另一部分是碓公及扶手。碓公须用木质坚硬的树木制成,树的直径至少一尺见方以上,长五至六尺,碓公的嘴勾用铁皮包裹,再打上密密实实的铁钉,才经久耐踏。扶手是圆木削成,大小以大人手握在两板之间合适为宜。人们利用杠杆原理,一踩一跷,一放一落,通过碓勾嘴落入碓臼时的重力,将臼内的物料舂成粉末。
推砻相对于人力踏碓来说则要轻松一些,力气大的一个人就可以推得团团转,力气小的也就两人,同样三百六十度地打圈圈。
水碓最省时省力,用竹槽将溪水引到水车上方,形成一股冲力,水冲入竹筒后,水车自然转动起来,这样连接水车的碓轴便不停转动,从而带动碓公舂将起来。
砻与碓虽然都是农具,并且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但二者毕竟不是同一样事物,砻用手推,碓用脚踏,个中差别十分明显。如果经常混为一谈,那就不仅牵强附会,更有故意之嫌。
语言沟通是人们信息交流的最有效方式,善于聆听、领会,是沟通能力良好的主要表现。思想不集中或未解其义却热情搭话,或接续话题,显然让对方无所适从。这时,对方经常会善意提醒说:“你头先搭砻搭碓,涯都拿你晕头转向了。”如果故意把话题扯远,对方肯定要表示不满:“你毋要搭砻搭碓,涯毋会受你介套嘅!”
语言信息的交流模式本身呈漏斗状,意味着沟通效果随着话题的深入、注意力的下降、接受强度的增加等因素变化越来越差。如果彼此交谈没有默契,不时搭砻搭碓,就一定变得越来越尴尬,给人留下不良印象不说,还最后把事情搞得颠颠倒倒,令人哭笑不得。
“搭砻搭碓”还可以表述为“砻砻碓碓”、“踏砻毋踏碓”,语意都是一样的。
客家谣谚、俗语中,涉及“碓”的还很多,如广西博白客家的“月光光,照岭背,公鸡砻谷狗踏碓”,又如赣南石城客家的“人会去人家,狗会走碓下”,不一而举。
粤东一带客家的“顶顶碓碓”或“顶顶碓”、“真顶碓”,则是抱怨某人总是出现同样的差错,从而致使他人麻烦不断的意思。踏碓时,碓头经常被湿粉粘牢,故需将碓头顶起并刮去上面粘牢的粉块,如此反复顶起碓头,自然麻烦不断。
“冇搭碓”意为对人对物没有多大意思或不感兴趣。
人会算,天会断
语意:人算不如天算。
客家人常常用“吃了算盘珠子”来比喻识得精打细算的人。“毋识打算一世穷”,“食毋穷,着(穿)毋穷,冇划冇算一世穷”,这些客家俗语无不告诫人们,做事情要有计划,花钱财要会盘算。
要想不被人欺,不被人骗,首先必须学会算术。科举时代,客家地区尽管教育相对发达,但几乎只有男性才能读书。妇女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几乎为零,然而并不意味着她们就愚昧、无知。在劳动中学习,在生活中求知,这是传统社会客家女性获得知识的有效途径。即使今天,中老年客家妇女中,从没有进过学校门的人也为数不少,但这些“文盲”却工于算数,买卖之中从不吃亏。
多数客家人有大年初一吃斋的习俗,认为“正月初一斋一工(一日),当得斋公(道士)斋一年”。年初一的斋菜中,大菜(即大芥菜,寓意吃了发大财)、芹菜(寓意吃了很勤快)、葱(寓意吃了很聪明)、蒜(寓意吃了很会打算)等等是必不可少的。
尽管“人会算,天会断”,人算不如天算,但客家人仍然凡事有计划,而且考虑周详、细密,尤其是注重细节,善于将各种可能出现的潜在问题预见出来,提前做好各种应对准备。
宇宙万物时刻都处于变化之中,一成不变的东西是断然没有的。“计划不如变化快”,自始至终,“天”的各种因素都在发生量的变化或质的变化,如果人算不能及时跟进、应对,那么事情就可能遭致失败,或大打折扣。
只要曾经努力了,即使“盘算”不成功也无须过分自责。要知道,绝大多数事情是“玉皇大帝打算盘”,全不由人来算计。
少你只麻籽,照样做饼
麻籽即芝麻。时至今日,客家地区传统的月饼仍然以麻饼、五仁饼和砂仁饼(俗称红饼)为主。每至中秋,打糍粑、杀鸭子、食麻饼、剖柚子、烧瓦塔、赏月光等民俗,便成为客家人应节的主要内容。
民国年间梅州平远人姚菊隐所作《平远妇女俗咏》有云:“油糍麻饼麦芽糖,担到门前不买尝;非是囊无阿堵物,怕人嗤笑食穷郎。”(阿堵物,指钱币)可见客家人尤其是客家妇女,平常时间也特别钟爱吃麻饼。“八月十五月光光,游子漂泊在外乡;百种月饼穿肠过,唔当屋家麻饼香。”打拼在外的客家人,如果中秋夜吃不上家乡的麻饼,心中的失落便油然而生。
做麻饼的麻籽虽然重要,却不过是配料而已,唱主角的仍然是面粉、白糖。有些所谓的达人、官人、贵人、能人、强人、要人等等,满以为没有他的存在,月亮便不圆了,地球便不转了,因而总是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势来,盛气凌人,兜威风,讲排场。其实,没有麻籽不做麻饼便是了,还可以做五仁饼,还可以做砂仁饼,再不就做纯粹的面饼,加点盐,加点葱,一样美味可口。
许多事情需要通力合作才能完成,小聪明者却以为少了自己便干不成了,因而拗撬得很,刁难得很。面对那些自以为了不起的人、不可一世的人,人们心中总是难以平服,往往用“少你只麻籽,照样做饼”这句话来加以讽刺。
上街打老鼠,下街打老虎
语意:以讹传讹,虚惊一场。劝诫人们要眼见为实。
春秋时期,宋国一户姓丁的人家,庭院里原来没有井,只能每天出门外去打水。由于家庭成员众多,经常得专门安排一个人,整天在外面挑水。等到他家院子里的水井打好之后,丁家人就对外人说:“我家的井打好之后,就如同得到一个人。”
接着,听了这番话的人就互相转告说:“丁家人打井,挖出来一个人!”一个大臣也听说了,连忙报告宋国国君。国君连忙派人去查问丁家。丁家主人说:“哎,我的意思是说,我节省了足足一个人那么多的劳力,哪是说我从井里挖出来一个人啊?!”
这便是以讹传讹最古老的版本。宋国国君虚惊一场,原来是一句大实话被人们传播错了,并且越来越玄乎。
人们之所以经常把上条街打老鼠之类的事情,“讲到有手有脚”(说的神乎其神),说成是下条街在打老虎,完全是信息传递过程中漏斗效应作用的结果。随着信息传递环节越来越长,信息的真实性、正确度便呈现漏斗形态,越来越缺失。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亲眼所看见的,总比听见的东西来得真实一些,可靠一些。道听途说的东西,往往把假相当成真相,把真相当成假相。
上街到底打的是老鼠,还是老虎,最好自己去看个究竟,否则就不要动辄大喊大叫:“哎呀嘞,唔得了啦!上街打紧老虎,快滴走啊!”(哎呀,不好啦!上街正在打老虎,快点跑啊!)
当然,身居网络时代,每天都是信息大爆炸的日子,孰真孰假,光靠耳朵、眼睛远远不够,还得多加思索,准确判断。
顾得头来尾又翘
语意:顾此失彼。用以形容忙乱或慌张的情景。
“顾得头来尾又翘,顺得哥哥逆了嫂。”事情往往如此,扶起了篱笆却倒了墙,拣到了芝麻却丢了西瓜,顾得了老的顾不了少的,顾得了大的顾不了小的,两全其美的事情实在是稀有。
“顾头毋顾尾”,并非人们有意为之,而是事情本身的相互对立让你无所适从。这句客家俗语与客家竹马舞、竹马灯(俗称“马灯”)有关。竹马灯属于客家灯彩第四灯,流行于赣南、闽西、粤东几乎每一个客家乡镇,多在春节期间与花灯、龙灯一起表演。最初的竹马只是一种祭具,作为禳神、祛邪、献祭之物。客家传统竹马舞、竹马灯大多化妆为历史故事中的人物或地方戏曲中的角色,生、旦、净、末、丑五行当一应俱全。
竹马用竹蔑扎成马形,分前后两截,蒙以彩纸,绘制成马的样子,系在表演者腰部前后。马腹下用布围住,以遮住表演者的腿脚。马身内点燃灯火,有些地方还在马颈上系铃,跑动时发出清脆悦耳的音响。如果竹马做得前后马身不协调或穿戴不整齐,则很容易前压后翘,或前仰后坠,跑起竹马来很是不伦不类,甚至闹笑话。
在各种大小利益冲突中,客家人多讲究圆滑处理,以尽可能公平、公正,但正如竹马本身就由前后两截加上表演者所组成一样,要做到方方面面都喜笑颜开,谈何容易。
世间事只有不断的完善,而没有绝对的完美。在头尾不可能都照顾到的时候,要么顾头,要么顾尾,切莫勉强自己两头都做到尽善尽美,否则就是“吹火筒——两头空”的结局了。
请神容易送神难
语意:借喻骑虎难下。事情进行到中途时,往往变得很难办,但迫于形势又不能停止,只好硬着头皮干下去。
客家是一个多神崇拜的族群,民间传统信仰的对象范围非常广泛,既有日月、风雨、雷电、山川、土地、水火、城隍等自然神,也有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天兵天将、八仙等人格神;既有君、亲为代表的祖宗神灵系统,也有以孔子为代表的文化神灵系统,以及圣贤、英雄为代表的乡土保护神;既有佛家的菩萨也有道家的天师、真人,还有巫术、风水、八字等等。
多神便多祭祀,多请神、送神之礼仪。但凡请神,总是祭品繁多,而且丰盛,三叩九拜,几经祷祝,念念有词,又佐以音乐、歌舞,各路神明自然欢娱、赏心,于是纷至沓来。请神仪式虽然繁琐,却也邀之即来。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客家人俗称“小年”。是日除了祭灶以外,还有送神仪式。除了家中长年供奉的神明外,门神、井神等“家堂神”也都一并送上天。
小年日一大早,家家户户备牲礼、果品,焚香并烧金纸及甲马,送诸神上天。这一天最好是有风,以便神明乘着烟火,早刻升天去,因而又有“送神风,接神雨”的说法。
神明上天述职,禀报人间善恶。年初四为“接神日”、“请神日”,人们非常谨慎地迎接神明下凡,继续接受祭拜与监察人间的善恶。
俗谚云:“送神早,接神迟。”所以“送神”要在大清早,“接神”却要在下午四点钟左右,家家户户备牲礼果菜,并焚香、烧金纸、放鞭炮以示恭迎。
“请神容易送神难”所言之神,既非至高无上的观音娘娘、玉皇大帝,也不是平凡普通的紫姑神(厕神)、土地神,而是人见人怕、人见人恨的“穷神”。
“穷神”总是不请自到,更难恭送。此公既不喜欢美味佳肴,也不中意锦衣绣裳,更不偏好高屋大厦、美女佳人,甚至连好听的恭维话、奉承话也不愿听,如何敬之送之,实在是天下第一难事。
年初三俗称“三重日”,是客家“送穷”的日子。“三重日”即“生虫日”的讹音。这一天,赣南、闽西客家不进菜园摘菜,也不作其他任何采集农活,以免农作物“生虫”。
每到年初三,家家户户清扫垃圾,并焚香烧纸将其送出屋外,放在路旁,意味着“穷去富来”。赣南崇义客家称初三为“穷鬼日”,这天相互不做客,各家各户不请酒。赣南南康客家俗称年初三送穷作“送穷鬼”。清同治十一年《南康县志》载曰:“三日,净扫秽屑,盛以土畚,用香烛楮钱之属送郊野焚之,谓之‘送穷鬼’。”粤东梅州、潮州地区客家也是年初三送穷。民国二十八年《兴宁县志》载曰:“初三日,家扫尘土,盛以箕,焚香送郭外,谓之送穷。”
非客家地区的送穷日大多都在正月初六,也有正月二十九日、正月三十日的。各地送穷日虽然不尽相同,但送穷风俗的具休仪式却基本一致。
《明史·袁化中传》:“惧死之念深,将铤而走险,骑虎难下。”老虎生性凶残,没有几分法力和勇气,是不可能骑上去的。一旦骑上去了,而又不能驾驭,一心想要下来,这事情就更加棘手了。
事情往往开始容易,却由于形势的转变、因素的变化,到了中途难以继续。因为无法放弃,所以只有迎头而上,以非把穷神送出去不可的精神,去排除万难,那么最后一定能够取得胜利。
早起三朝当一工
语意:早起多有收获。劝人惜时,鼓励勤奋。
“早起三朝当一工,早起三秋当一冬。”早起三个早晨就相当于多做了一天,早起三个秋季就等于多做了一个冬天。话说一日之际在于晨,客家长者最恨儿孙晚辈“懒尸晏起”(懒惰晚起床),劝诫早睡早起之类的俗谚颇多。如“捡狗粪也要起得早”;“天下有落也要起得早”;“不怕穷,只怕朝朝睡到日头红”;“早睡早起,存谷堆米;晚睡晚起,锅头吊起”。
通过世世代代客家人的勤劳耕作,原本人烟稀少、土地贫瘠的赣粤闽边区,到处是层层梯田,重重稻浪,袅袅炊烟。一个处处茅草丛生的山地,成为了客家族群的大本营。
“毋怕事难,就怕人懒”;“人勤地献宝,人懒地生草”;“勤俭粮满仓,懒惰空米缸”。客家人充满生活智慧,从众多俗语中便可轻易得到深层的参悟。
随着客家地区迅速由“地广人稀”变为“地窄人稠”,走出苍茫山地,外出谋生、创业,成为一代又一代客家人没有选择的选择。读书是另一条出路,尽管科举时代能进士及第者凤毛麟角,但饱读诗书以后,要谋得一份衙差、账房之类的活计还是不难。因此,客家人鼓励勤奋读书的谚语也不少。如“捡漏趁天晴,读书趁年轻”;“天光毋起误一日,少年毋学误一生”;“读书肯用功,茅寮出相公”。
毋怕人穷,就怕志短。有志者珍惜时光,勤勉读书耕种,总是一日当成两工用。毫无理想者却得过且过,长恨时间太多,毋得天光毋得夜,日日游手好闲,最终一事无成。
好天不出门,等到雨淋头
语意:时不我待。奉劝人们要及时把握眼前机会,切莫错失良机。
我们的思想、行为以及一切,都取决于天时地利人和等环境因素。时间对于任何人都绝对公平,既不可等待,也不可挽留。
时不我待,只要时机出现就务必抓紧,为我所用。所谓“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论语·阳货》),岁月匆匆而逝,如行云,如流水,一去不可复返。
成书于明代中叶的《增广贤文》有曰:“晴天不肯去,只待雨淋头。”客家人则说:“好天不出门,只待雨淋头。”
尽管“在家千般好,出门万事难”,志在四方的客家人却总是多出门在外。为求一路顺风,事事顺意,出门之前总是要看看皇历,又或者卜卦一番,测一测八字,因而滋生了许多具有客家特色的出行禁忌。
如果乌鸦在门前屋后鸣叫,则预报凶事可能来临,此时不利出门。遇到乌鸦叫,要连声“呸,呸,呸”地吐口水,并且说“好事来,歹事去”、“好事来来往往,歹事远走他方”,以求逢凶化吉。又忌出门看见蛇相交配,俗信认为如果遇到则要遭三年之穷。
赣南客家出行远门,一定要避开带“三”这个数字的日子,俗云:“初三、十三、二十三,外面有钱莫去贪。”大年初三为“穷鬼日”,人人不外出,不宴请。这天要把初一以来清扫积存的垃圾送至野外,焚香三柱而后把垃圾烧毁,俗称“送穷鬼”出门。又凡是初一、十五不探亲,不看望病人。外出做客,有“七不去,八不归”之说。因为客家传统文化有“七生八死”、“七衰八败”的数字禁忌。惊蛰至春社之间和农历六月最后一天至七月十四日,忌走亲戚,因有给已故人“拦社”、“悬衣”之嫌。
出门忌碰见孕妇。客家旧观念认为孕妇不洁,因此,出门赶考、做生意或远行、新娘出嫁等等,出家门时都忌被孕妇看见。上述时机,孕妇一般会主动回避。出门打猎、捕鱼等也同样忌讳碰到孕妇,认为这种事情不吉利,预示着此行将一无所获,空手而归。如果偏偏遇到孕妇,则要先回家去重新出门一次,也可到路旁厕所去暂时躲避,待孕妇走远了,然后才继续前行。
尤其是出远门,临行之前人们多有盘算,掐准时日时辰,审时度势之后,则不管风霜雨雪,都照样出门不误。“时不我待”、“时不再来”之类的世俗智慧,到底还是深刻影响着客家的游子们。
然而热恋之中、新婚时候的青年男女却缠绵难舍,常有儿女情长而耽搁出门时机的。这也难怪,客家人实在是多情而又浪漫。且看两段客家山歌、小调,便知道“好天不出门”实为何故了。
《十送郎》(瑞金万田客家山歌):“(女)一送郎,天井边,一阵乌云遮暗天,保护龙天落大雨,留涯郎哥歇夜添,歇到一夜当一年。(男)妹送涯,天井边,一阵乌云遮暗天,天公唔好落大雨,让哥出去好赚钱,赚到一万又一千。”
《十八相送》(台湾客家传统山歌):“(女)送郎送到(个)栅门旁,阿哥走忒妹心酸。三年两年信来断,床下目汁好行船。(男)北风吹忒(就)起南风,吹散郎妹各西东。虽然俩人情意重,毋知何时再相逢。”
顺应自然以及周边环境,把握好天时地利,良机不仅出现在你面前,而且必然在你的掌控之中。这种时候,该出手就出手,该出门就出门,切莫怀有明日复明日的心态,以为机会大把,再说再等不迟。果真那样的话,“等到雨淋头”不管,还将因为错失良机而诸多悲切,空手而出,空手而归。
牛耕田,马食谷
语意:指不公平的事实。
牛耕田,马食谷,一个受累,一个享福,事实显然不公平。
在客家地区,马非常稀罕,而牛却遍地都是。作为一个典型的稻作农业社会,牛是客家人的主要耕种工具。牛耕技术至迟在东汉末年,便已经在全国普及。客家人对牛的体贴、照顾非常细微,有的甚至当家人看待。
十月初一是客家人的“牛生日”(粤北地区客家以农历四月初八为“牛王诞”)。人们安排这一天让牛休息,让牛像人类一样过生日,故谓之“牛生日”或“牛年”。是日,家家户户舂粉踏粄,为耕牛祝贺生日。一大早,牛主人便拿糯米粉做的“水煮圆”五个,象征五谷丰登,分别用青菜包着,分两次灌给牛吃,并在牛的额头,腰背上各贴一块糯米粄(有的还在牛头上披挂红布条),然后亲切地说:“牛哥,辛苦了!”农谚云:“十月朝,牛牯满塅跑”。意即秋收之后,耕牛可在村庄任意放牧。
欧洲以及中国北方也有使用马匹进行耕种的,但客家地区却绝无仅有。过去,马一般作为官员、官差、商人、旅客的交通工具,所受待遇非常高,每天精饲料喂养,且养尊处优。相比之下,牛每日劳作,却只能享用稻草之类的“粗茶淡饭”。
虽然公平总是相对的,却是历代人类的共同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