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祖国的版图上,顺大西南气势磅礴的云贵高原东伏而下,静卧着前仰后倚的武陵山。由地质演变和历史水患冲刷而成的长江和澧水,怀揣着一座1万年前冲积而成的总面积约5000平方公里的江河平原——澧县澧阳平原。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一个巨大的模型矗立在中国馆的进馆口。澧阳平原的城头山遗址被制作成“中国最早的城市”,向世人重点展示。
城头山遗址位于澧县车溪乡南岳村(现更名为城头山村)徐家岗,面积约15万平方米。考古专家认为,城头山遗址所处的澧阳平原古文化遗址特别密集、历史信息特别集中,是研究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研究早期新石器文化、史前聚落、农业的起步和发展、前国家时期的社会组织和文明因素的形成等重大课题的极为难得的理想地区。
在这座“中国最早的城市”里,集中了澧阳平原先民们早在公元前10000年前后新、旧石器时代变革的全部智慧和石破天惊的优秀文化,留下了4次筑城、五大文化堆积的全部演进遗迹和全面考证史料。
城头山古城址是澧县文物考古干部在文物普查中发现的,后由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1996、1997年进行发掘。通过对西南城墙的解剖,确认古城曾经4次修筑过,其中第一期城墙建于大溪文化时期,高3米多,垣底宽10米多,距今6000年前,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最早的古城址之一。第二期筑造于大溪文化二期偏晚,高5米,顶宽20米,底宽30米,距今5300--5200年。第四期约筑于屈家岭文化中期。整个城址废弃于石家河文化中期。
第一期除城墙之外,同时修造了绕城一周,宽1米、深3--4米、长1000余米的大环壕。沟内坡、外坡都有用木柱、芦席的护坡设施,有的部位还有大块砾石筑成坡岸,东面南面有宽敞的通道,粗略估算,土堤超过3万立方土。为了使城墙发挥更大的防御作用,将城墙修在高于周围平地近2米的圆形岗地边沿,将外坡基部的岗地削成斜坡。
在东城墙下的发掘,还揭露出面积达100平方米的汤家岗文化稻田,其可分两期:第一期利用凹槽地势稍加掏挖,利用原生土作为田埂;第二期则用人工将田埂加高。水稻田一侧,发现了用人工挖成的水坑,由西南至东北走向,通过水坑的数条小水沟,构成了原始的灌溉设施。田土呈灰绿色,厚达40厘米左右,内有大量的稻谷、稻叶、稻茎、稻的根须等。
第一期水稻田的年代距今约6500年,是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水稻田,对研究水稻的栽培史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对大溪文化壕沟等发掘中,还清理出骨耜、骨耒、骨钻、骨凿、木刀等农业工具和手工业工具,以及陶器、玉器等遗物。第二期东城墙内揭露出与祭祀有关的夯筑土台,也十分重要。还在城中偏西位置,揭露两座屈家岭文化时期的房基,一座为前后间,后间为4个灶的灶房,另一座在走廊两侧有多间小房,显然也是对偶家庭使用。
在这座“中国最早的城市”里,我们看见了远古的城头山人代表着人类第一次驯野生稻为栽培稻取得成功的世界最早的汤家岗文化水稻田和灌溉水池,看见了城头山人第一次利用当地的陶土资源和河卵石垒造的城墙与城堡,看见了城头山人第一次建造的中国最早的陶窑群、完整的制陶作坊区和烧制过的供人们日常生活用且能体现大量用作祭祀、随葬、宗教活动或者交易的各类陶器制品及陶片(包括饮酒饮茶、烧开水用过的陶豆、陶釜和各式各样的土陶杯以及制茶、加工食品、储茶、储酒和储藏食物用过的擂钵、陶罐及陶缸等),看见了城头山第一次用烧制过的陶土在这座“中国最早的城市”里设计铺就的纵贯东西的宽阔的城市大道与科学布局的交通干线,看见了城头山人首创垒造的多座台基式房屋建筑,和居住区里分室而居的大居室、大厨房和排房等居住遗址,看见了城头山人第一次在城中合理布局的时代最早的完整祭坛和众多的祭祀坑以及墓葬遗址等。
在这座“中国最早的城市”里,出土了近百种新鲜如初的植物籽实,包括稻、冬瓜、葫芦瓜等栽培植物;还有多种动物骨骼、遗骸,如牛、鹿、象、猪、鸟类、鱼类、螺、蚌,也有人骨头;还有竟与现在当地居民编织的芦席、竹席、麻布等一模一样的织物;有榫构结构的木构件,有穿洞安足的凳面,十分精致的木桨和长2米多的船艄,这些榫卯结构的木构件是一座进出城市的大桥的结构部件遗存。在工程浩大的第三、第四次筑城后,形成了城墙顶部宽13米、墙基宽37米、筑墙总土方10万余立方米、墙外35米宽的护城河环绕的“天下第一城”的宏伟奇观。
20世纪90年代,国务院和国家文物局给这座“中国最早的城市”冠以“全国十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荣誉桂冠。1996年11月20日,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号为17-17。1997年,国家文物局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历史是人类的劳动创造的,人类劳动创造的历史文化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财富与法宝。
当我们将城头山这个装满史前文化遗址并有独特史学价值的“仓库”打开、复活在世人面前的时候,当我们面对沐一万年风雨坦然抖搂的古城遗址,我们被震撼,历史被唤醒。改一改五千年文明的教科书吧,因为城头山的佐证叠定了近七千年的全部文化层;写一写九千年的稻作史吧,因为城头山下掩埋着澧阳平原先民彭头山稻作文化的伟大发明;谱一曲一万年经久不息的悠扬合乐吧,因为城头山里回荡着新、旧石器时代人类变革的远古笛声;再画一幅属于全世界的清明上河图吧,因为城头山的“收藏”里翻得出哲学、军事、建筑、农业、手工业、婚姻、丧葬最原始的图景;再咏一首何继光高歌的《洞庭鱼米乡》吧,因为城头山拥有一个被袁隆平拥抱的号称“天下粮仓”的“澧阳大平”;再写一首毛主席最爱听的《挑担茶叶上北京》吧,因为城头山中有被六千年野茶染绿的杯影……
城头山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澧阳平原是属于中华民族的,更是属于古今人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