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回归


澳门回归纪念日在每年公历的12月20日,澳门于1999年12月20日零时正式回归中国,是继香港回归后,祖国的又一大盛事。

澳门回归前的过程

中葡谈判

1986年5月20日,中国与葡萄牙政府正式发布新闻公报,宣布6月30日在北京展开澳门问题的谈判,解决澳门问题。其间在北京举行了四轮会谈。

过渡期

中葡两国政府由1987年4月13日正式签署《中葡联合声明》至1999年12月20日澳门政权移交期间的十多年,被称为过渡期。

1999年12月20日零时,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文化中心举行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澳门回归经历了多代人多年的努力,付出巨大的汗水才有了今天的统一。

澳门回归过程

1、澳门总督府降旗仪

在1999年12月19日下午,第127任澳督韦奇立于澳门总督府进行降旗仪式,这为整件政权移交仪式拉开了序幕。正式的澳门政权移交的仪式在1999年 12月19日午夜举行,交接仪式场馆在澳门文化中心花园场馆内举行。交接仪式以由傍晚举行的文艺晚会和官方晚宴为开始,在宋玉生广场至澳门文化中心花园之间进行。整个政权移交仪式以12月20日凌晨时分在澳门综艺馆举行的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仪式为结束。

2、葡方告别晚会

文艺晚会的开始由舞龙和舞狮拉开序幕,继而是演出澳门历史的事件、中西宗教、种族的融和,并产生了独特的澳门土生葡人社群。最后一幕表演,将观众引领到现代的澳门。最后,由象征著422年的葡萄牙在澳历史的442位儿童,联同国际巨星合唱"赞颂和平"结束文艺晚会之部分。

3、政权交接仪式

到子夜12时前,葡萄牙总统桑帕约与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分别代表双方政府主持主权移交仪式。仪式原定23时40分开始,但因葡萄牙政府代表团四位成员未能及时上台,加上葡国总统桑帕约感冒(后来证实患上肺炎),讲话超时三十秒,整个仪式延迟了两分钟。为确保在12月20日零时准时奏中国国歌、升国旗,中方司仪加快语速,国旗护旗手亦在尚未完成挂旗动作时,让特区护旗手提前入场,顺利抢回延误时间。在2,500位中外来宾的见证下,葡萄牙国旗及澳门市政厅旗 (当时对外代表澳门的旗帜)缓缓降下;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在凌晨零时零分零秒徐徐上升,政权移交顺利完成。

4、宣誓就职

午夜一时半,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仪式在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的监誓下进行,首任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何厚铧与新政府成员一同宣誓效忠澳门政府及中央政府。

5、中国解放军进城

12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澳门部队准时通过澳门关闸进驻澳门。正午12时,由编号ZA00-01(即表示"驻澳"在澳门行驶的车辆,而Z字是取自 "驻” 的普通话拼音首个字母,A是取自"澳"的普通话拼音的首个字母)的军用吉普车与车上三名持枪礼兵带领,护卫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澳门部队顺利进驻澳门。从关闸到澳门部队营区,驻澳门部队沿途受到了澳门市民的热烈欢迎。下午2点45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视察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澳门部队营区,并进行阅兵。

6、盛世莲花

为庆祝此大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致送了一尊名为《盛世莲花》的雕塑。而澳门政府亦将此放置在举行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仪式的场地旁边,即澳门综艺馆旁的金莲花广场。其后在2003年3月,澳门政府在主权交接仪式场馆原址兴建澳门回归贺礼陈列馆。该陈列馆于2004年12月30日揭幕,陈列全国各地送赠给澳门的贺礼。

澳门回归之影响

由于澳门特别行政区得到了中国政府的支持,为稳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所以自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以后,不单治安有显著的改善,中央政府更将澳门定位为博彩旅游业发展的城市。

自2003年,内地开展港澳个人游,让中国居民更方便往来澳门;2005年澳门接待了逾1,000万中国内地游客,占所有前往澳门旅游人数的60%;2005年澳门赌场收入达56亿美元。

在2005年7月15日,澳门历史城区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此些旅游业的发展,都成为刺激澳门经济急速发展的利好因素。

澳门简介

澳门以前是个小渔村。她的本名为濠镜或濠镜澳,因为当时泊口可称为"澳",澳门及其附近盛产蚝(即牡蛎),蚝壳内壁光亮如镜,澳门因此被称为蚝镜(蚝的繁体字为"蠔")。后人把这个名称改为较文雅的“濠镜”。清乾隆年间出版的《澳门纪略》中说:“濠镜之名,著于《明史》。东西五六里、南北半之,有南北二湾,可以泊船。或曰南北二湾,规圆如镜,故曰濠镜。”从这个名称中,又引申出濠江、海镜、镜海等一连串澳门的别名。

澳门的名字源于渔民非常敬仰的中国女神天后,又名娘妈。根据传说,一艘渔船在一个天气晴朗,风平浪静的日子里航行,突然刮起狂风雷暴,渔民们处於危急关头。这时,一位少女站了起来,下令风暴停止。风竟然停止了,大海也恢复了平静,渔船平安地到达了海镜港。上岸後,少女朝妈阁山走去,忽然一轮光环照耀,少女化做一缕青烟。後来,人们在她登岸的地方,建了一座庙宇供奉这位娘妈。

十六世纪中叶,第一批葡萄牙人抵澳时,询问居民当地的名称,居民误以为指庙宇,答称"妈阁"。葡萄牙人以其音而译成"MACAU",成为澳门葡文名称的由来。

在後来的四百多年时间里,东西文化一直在此地相互交融,留下了许多历史文化遗产,使澳门成为一个独特的城市。

澳门自1999年12月20日回归後,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依据澳门基本法实行高度自治。在"一国两制"政策的指引下,澳门的社会和经济方面的特色会予以保留并得以延续。

澳门的面积很小,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方之一,也是亚洲人均收入比较高的地区。

澳门是一个国际化的都市,几百年来,一直是中西文化融和共存的地方。

澳门地理

澳门位于我国广东省珠江口西侧,北以关闸为界,与珠海经济特区的拱北接壤,东隔伶仃洋,与香港隔海相望,西连磨刀门,和珠海市的湾仔、横琴岛隔水相对。

澳门距中山市(石岐)40千米,东北距广州市145千米,东距香港61千米,西面隔江与珠海市湾仔镇相望。地处东经113°34'47"~113°35'20",北纬22°6'40"~22°13'1"(以东望洋山灯塔为准)。由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组成。

澳门半岛为一条狭长的地带,形状像是一只靴子,南北长约4千米,东西最宽约为1.8千米,面积9.1平方千米。半岛自东北向西南倾斜,与华南沿岸山脉震旦走向相同。东北端以宽约240米的陆地与珠海市相连。长轴线从东北的关闸至西南的半圆形地(妈阁嘴)长约4千米,西北-东南走向的短轴线则从沙梨头海边至新口岸最新填海地区东南角长约2.5千米。半岛上有莲花山、东望洋山(松山)、炮台山、西望洋山和妈阁山等山脉,其中最高的是松山,海拔93米,其他大都在海拔50~75米左右。半岛上除了连岛沙洲和附属堆积地区较平坦外,大部分是丘陵。半岛的东西两岸地形各不相同,东岸面对大海是外港,风浪较大,因海水侵蚀有不少海崖和海穴,主要有港澳码头;西岸岸线较平直,面临内河是内港,受西江影响而沉积淤塞,沿岸有20多个码头,主要是货运及内河客运;南环海岸海水较深,堤岸迂回,建有两座通向氹仔的跨海大桥,东北方部分地区则已填筑成地。

半岛分区

1)花地玛堂区

位于半岛北部,面积最大,人口最多。该区包括青洲、台山、马场、黑沙环、望厦、筷子基等地,大部分土地均为填海所得,目前仍在继续进行大规模的填海拓地工程。南面以美副将大马路与圣安多尼堂区和望德堂区相邻,北面与珠海市的拱北接壤。这个地区过去一直是澳门的郊区,以农牧业为主,平民房屋也集中于此。70年代以后,随着澳门经济的起飞,该区域也迅速发展成为新兴工业区,主要行业有纺织、制衣、塑胶、玩具、皮革、电子、电力等。

2)圣安多尼堂区(花王堂区)

位于半岛西部,北接花地玛堂区,南连大堂区,东邻望德堂区,西临内港。面积1.1平方千米(占半岛16.4%),人口仅次于花地玛堂区,人口密度则为全澳之冠,每平方千米高达10万人。包括沙岗、新桥、沙梨头等地,著名的大三巴牌坊、大炮台、白鸽巢公园均在此区内。本区是澳门主要商住区和传统工业区,但工业场所混杂于商住区内。1989年本区工业场所占全澳36%,仅次于花地玛堂区,但是企业规模较小、工艺及设备比较落后。主要行业有造船、机器制造、食品加工、纺织、制衣等。

3)望德堂区

位于半岛中部偏东,被花地玛堂区、圣安多尼堂区和大堂区包围,包括荷兰园、塔石和东望洋山。面积最小,只有0.6平方千米(仅占半岛 9%),而且约有1/3面积为东望洋山所占。人口约3.26万,人口密度仅次于圣安多尼堂区,居全澳第2位,每平方千米达54370人。本区南部主要为商住区,中部为居住区,北部和东部是较高级住宅区,矗立着一些高层大厦。很少工业场所分布在本区工业场所很少。

4)大堂区

主要位于半岛东南部,但有一狭长地带沿新马路和草堆街之间延伸至半岛西岸。面积仅次于花地玛堂区,达1.4平方千米。人口则为各区中最少的,仅约2.9万人,所以人口密度也为5个区中最小的,每平方千米只有 20881人。大部分土地为填海所得。本区是澳门地区的经济中心。东部是澳门历史最久、今天仍是最热闹繁荣的商业区,包括新马路、营地大街、草堆街、十月初五街等。中南部是迅速崛起的南湾中心商业区。

5)风顺堂区(圣老楞佐堂区)

位于半岛西南段,三面环水,北邻大堂区。面积为0.9平方千米,人口4.56万,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50904人。本区是澳门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北面沿新马路及其南侧街道是与大堂区相连的繁荣商业区的一部分。东岸是货运码头带,南段有澳门最大的集装箱码头。往内是作为旧海岸的河边新街,过去一直是渔船主要停泊地,因此鱼栏、海产品、船具和渔具供应店不少。再往内直至下环街之间是澳门第一批填海区之一,是个古老的工商业与居住混杂区。南部是西望洋山和妈阁山,风光优美,山坡建有不少风格各异的别墅,是澳门的高级住宅区。东岸濒临南湾和西湾,堤岸是榕荫大道,向来是游人的好去处。南湾正在进行大规模填海围湖工程,建成后是个旅游区和高级商住区。东北部是澳督府、政府合署、市政厅等政府首脑机构所在地,可以说是澳门的行政中心。

氹仔岛的山脉主要由花岗岩构成,为东北至西南走向,并支配全岛丘陵呈起伏状。其中最高的是大氹山(鸡颈山),海拔159.1米。全岛原为大氹仔和小氹仔2个小岛组成,后因河海冲积被连岛沙洲连接起来。氹仔岛的西北岸海水较浅。

路环岛的地势为全澳最高,全岛丘陵起伏,大部分高度在百米以上,大多集中在中部和东部,山岩性质以花岗岩与火山岩为主。叠石塘山海拔176.45米,是路环岛的最高点,也是全澳最高的山峰。因为路环离华南海岸较远,堆积较氹仔稍缓,沿岸海水较深,北岸为峭崖,南部西向海洋,海岬和海滩相间。

澳门的海岸线长937.5千米,属于比较曲折的华南港湾地形,可供船只泊的海湾很多,数百年前曾繁盛一时。但由于澳门位处珠江口外缘西侧与磨刀门口湾之间,深受珠江口淤泥及磨刀门冲积扇的影响。因此,目前澳门除了九澳湾、竹湾、黑沙湾外,其他港湾或是开辟为港口码头,或是因为淤泥堆积或填海已消失殆尽,所留下的不过只是一个历史名词而已。

澳门气候

澳门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处低纬,又位于海岸地区,深受海洋和季风影响,因此,澳门的气候具有温暖、多雨、湿热和干湿季明显等特点,属热带季风气候。全年主要分冬夏两季,春秋短暂而不明显。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次年2月为冬季。夏热多雨,冬稍干冷,春温多雾,秋日晴朗。全年1月最冷,平均气温14.6℃,最低气温仍在5℃以上;7月最热,平均气温28.5℃,最热可达32℃。

澳门年平均降雨量为2013毫米,雨量充沛,是华南沿海地区降雨量较多地区之一。4~10月为雨季,5月降雨量最多。雨季期间常出现强大的暴雨。由于多雨近海,澳门的湿度较高,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1.5%。每年的2~5月为全年最潮湿的季节。当天气出现返潮时,相对湿度几乎达到100%的饱和湿度。澳门还是一个典型多风的地区,风向随季节的变化变化,常年盛行东北风和东南风,其次是西北风。冬季主要为北风,夏季主要为西南风。澳门的平均风速较大,年平均风速为3.5米/秒(三级风力)。每年的7~10月为台风季节,常常出现台风,造成不少财物损失甚至人命伤亡。

5、中国解放军进城

12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澳门部队准时通过澳门关闸进驻澳门。正午12时,由编号ZA00-01(即表示"驻澳"在澳门行驶的车辆,而Z字是取自 "驻” 的普通话拼音首个字母,A是取自"澳"的普通话拼音的首个字母)的军用吉普车与车上三名持枪礼兵带领,护卫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澳门部队顺利进驻澳门。从关闸到澳门部队营区,驻澳门部队沿途受到了澳门市民的热烈欢迎。下午2点45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视察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澳门部队营区,并进行阅兵。

6、盛世莲花

为庆祝此大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致送了一尊名为《盛世莲花》的雕塑。而澳门政府亦将此放置在举行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仪式的场地旁边,即澳门综艺馆旁的金莲花广场。其后在2003年3月,澳门政府在主权交接仪式场馆原址兴建澳门回归贺礼陈列馆。该陈列馆于2004年12月30日揭幕,陈列全国各地送赠给澳门的贺礼。

澳门回归之影响

由于澳门特别行政区得到了中国政府的支持,为稳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所以自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以后,不单治安有显著的改善,中央政府更将澳门定位为博彩旅游业发展的城市。

自2003年,内地开展港澳个人游,让中国居民更方便往来澳门;2005年澳门接待了逾1,000万中国内地游客,占所有前往澳门旅游人数的60%;2005年澳门赌场收入达56亿美元。

在2005年7月15日,澳门历史城区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此些旅游业的发展,都成为刺激澳门经济急速发展的利好因素。

澳门简介

澳门以前是个小渔村。她的本名为濠镜或濠镜澳,因为当时泊口可称为"澳",澳门及其附近盛产蚝(即牡蛎),蚝壳内壁光亮如镜,澳门因此被称为蚝镜(蚝的繁体字为"蠔")。后人把这个名称改为较文雅的“濠镜”。清乾隆年间出版的《澳门纪略》中说:“濠镜之名,著于《明史》。东西五六里、南北半之,有南北二湾,可以泊船。或曰南北二湾,规圆如镜,故曰濠镜。”从这个名称中,又引申出濠江、海镜、镜海等一连串澳门的别名。

澳门的名字源于渔民非常敬仰的中国女神天后,又名娘妈。根据传说,一艘渔船在一个天气晴朗,风平浪静的日子里航行,突然刮起狂风雷暴,渔民们处於危急关头。这时,一位少女站了起来,下令风暴停止。风竟然停止了,大海也恢复了平静,渔船平安地到达了海镜港。上岸後,少女朝妈阁山走去,忽然一轮光环照耀,少女化做一缕青烟。後来,人们在她登岸的地方,建了一座庙宇供奉这位娘妈。

十六世纪中叶,第一批葡萄牙人抵澳时,询问居民当地的名称,居民误以为指庙宇,答称"妈阁"。葡萄牙人以其音而译成"MACAU",成为澳门葡文名称的由来。

在後来的四百多年时间里,东西文化一直在此地相互交融,留下了许多历史文化遗产,使澳门成为一个独特的城市。

澳门自1999年12月20日回归後,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依据澳门基本法实行高度自治。在"一国两制"政策的指引下,澳门的社会和经济方面的特色会予以保留并得以延续。

澳门的面积很小,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方之一,也是亚洲人均收入比较高的地区。

澳门是一个国际化的都市,几百年来,一直是中西文化融和共存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