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春节习俗及禁忌


过年

从正月初一到十五,泉州称为“过年”,要待过了十五,“年”才算过去了。民谣云:“初一场,初二场,初三无姿娘(姿娘意为妇女,此日妇女不上街);初四神落地(灶君从天上汇报回来);初五舀肥(掏粪便,农事开始);初六隔机(整理织布机,隔开经线与纬线,妇女们开始织布);初七七元(人日,取菜、果等七样做‘七宝羹’);初八完全(年糕吃完了);初九‘天公’生;初十好食天(指天气寒冷宜在家饮酒);十一请女婿;十二倒去觅(妇女再回娘家探望一下);十三吃糜配芥菜(糜即稀饭,连日吃腻了酒肉,改改口味);十四结灯棚;十五上元丸;十六‘地妈’生; 十七‘那怎生’(节日就这样过去了)。”

从正月初一至初四,人们欢度春节。初五,百业经营,俗称“初五隔开,初六淘肥,初七人生日,初八五谷生日”。

敬天公

子正之时(零点)一到,四处爆竹声响成一片,人们即在家中厅堂设案,摆上三牲、果合、清茶、金楮等供品,燃三炷清香,点烛,恭拜“天公”,敬祀祖先。这种祭祀一直持续到初四。

开正

除夕之夜守岁至深夜12点钟响,迎来了新年黎明,在子正之时“敬天公”的同时,家家户户燃放爆竹,开门迎春纳祥,俗称“开正”。

贴春联

元日,家家户户贴红纸春联,逢门必贴,无论前后,无论大小。

钉桃符

桃符画的是两个门神——神荼、郁垒。

贺正

清晨,无论男女老少,纷纷起床盥洗,穿上早已准备好的新衣服。早餐合家吃面线加鸡蛋,吃蛋去壳,意在除霉气,迎吉祥,面线则象征福寿绵长。早餐后即出门走访邻居亲友,笑脸相迎,首次见面皆要互道“恭喜”,俗称“贺正”,亦 拜年之意,一直到元宵。有客上门,要奉上糖果、蜜饯,或喝甜茶、咖啡,让客人“甜一下”,以示有个甜蜜的开端。

女儿回娘家“贺正”,是在正月初二。出嫁的女儿要偕同女婿、儿女携礼回娘家,娘家备丰盛午餐接待。

压岁钱

未成年晚辈给上辈拜年,上辈给一“红包”作为压岁钱。

泉州春节习俗禁忌

正月初一,新年伊始,凡事以纳吉迎祥为准则,禁忌很多:

忌打骂孩子,忌和别人吵架,忌说不吉利的话,不得讨钱逼债。

忌操刀切物,以示戒杀。所有食物如须刀切者,除夕即已准备周全。

忌用扫帚扫地,意谓新年迎祥纳福,惟恐一扫而空。

忌穿旧衣裳,要穿新衣,曰“去旧迎新”;

忌赤足,行走时足被刺伤即为不吉。

忌打坏器皿、碗碟之类,否则一年福气均被破坏;如不慎打破,则将碎片投入井中以镇压之。

“尘”。每年农历十二月十六,最后一个“土地爷生”,是祈求财神寄托希望的日子,是总结今年展望来年的日子,在这天泉州“头家”要请伙计吃喝,支付伙计工资,手头上的事暂时歇歇,该让伙计们回家过年了,俗称“尾牙”。“尾牙”过后,各行各业“收尾”了,员工们拿着工资回家了,各家各户便开始布置居家了。一年未扫的“蜘蛛网”该扫除了,灶前房后的污垢该清理了,桌椅锅碗该刷刷洗洗了。“尘”,既有辞旧迎新的内涵,也表达铲除污秽远离疾病的愿望。

“送神”。每年农历十二月廿三“送神日”,专奉“灶君公”,供奉麦芽糖、花生糖等,据说是给“灶君公”甜甜嘴,让他到玉皇大帝那儿多说好话、隐恶扬善。

年货。送了“灶君公”后,人们开始忙碌办年货,所谓“蒸糕蒸果做菜包,买鱼买肉做年兜”,贴门神、贴春联,买衣买鞋买家具,忙得不亦乐乎。

除夕。下午开始点香点烛,供奉祭品敬祖先,然后全家人围火炉(相当于今日的火锅)吃团圆饭,相传这缘于原始社会“围火塘”吃年夜饭的习俗,吃了年夜饭后,点香点烛,放鞭炮,开始“跳火墩”了。男跳女看,若有家人在外不能回家,也得有人替跳,老人也要跨一下,小孩得由大人抱着跳,边跳边念“五谷丰登,钱银渐渐来”等。据说火代表旺盛、纯洁、长寿,跳了“火墩”后全家就会兴旺长寿。而后引火“围炉”并“守岁”到晚上12点,然后大放烟花爆竹敬“天公”,接着便开始拜年。

元宵。全年之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泉州春节的民谣中说道:“十四结灯棚,十五上元丸。”上元丸是圆的,它是团圆的象征。泉州的上元丸,用的是芝麻、花生末、瓜子仁、白糖、肥肉粒做馅,而糯米不是包的,而是一层层“滚”起来的。吃了汤圆开始赏月观灯。过了元宵节,新的一年就启动了。(五夜、元宵夜均不熄灯,寓祥光永驻。)

泉州人—回家谒祖

泉俗有“冬节不回家无祖”之说,故出门在外者,都会尽可能回家过节谒祖。冬节早晨,要煮甜丸汤敬奉祖先,然后合家以甜丸汤为早餐。有的人家还于餐后留下几粒米丸,粘于门上,称“敬门神”。泉州人吃丸,称元宵丸为“头丸(圆)”,冬节为“尾丸(圆)”,这样头尾都圆,是意味着全家人整年从头到尾一切圆满。泉俗过年,一年中只有冬节、除夕和清明节要备办嫩饼菜,据说都寓有“包金包银”之意,旨在祈望家庭兴旺发达。旧时如属大宗望族者,还于是日开宗庙词堂大门,举行祭祖仪式,与清明节的那次祭祖,合称春冬二祭。祭仪十分严格,参加者虔敬至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