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清明风俗


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演绎而来的民间传统节日。清明时节,大地回春,绿草如茵,万木吐翠,天气清澈明朗,万物洁畅而清明,呈现欣欣向荣的新气象。清明节故此得名。按阳历计在每年4月5日或4日(阳历二月平或闰而相差一天),今年的清明节在4月4日。清明节各地风俗各具特色。潮汕地区的清明节,也有其浓厚的地方色彩。

清明节在家祭拜祖先除了丰盛的祭品外,一般不能缺薄饼。薄饼分饼皮和饼馅两部分。饼皮用面粉拌水搅匀成糊状在热煎铁盘烙成一张张薄如纸的圆形饼皮备用。馅分咸、甜两种,咸由蛋丝、猪肉丝,香菇丝、豆芽、韭菜等熟料,再用薄饼皮把上述熟配料卷成圆筒状即成;甜的把“糖葱”用薄饼皮也卷成圆筒状就可食用。午餐除了有丰盛的食品之外,一定要吃薄饼。

在家中祭拜祖先吃完午餐后,一家老少便前往扫墓。到了祖先坟前,先把杂草、杂藤拔除,打扫干净,再把红、绿漆油依石碑上面的字重新涂写。接着在坟身上培土,按往年既定地界压上纸条,据说这是为死者还地租。经过一番整理的祖坟显得十分悦目。做好这些准备工作之后,才开始摆上供品祭拜,并烧钱纸。烧钱纸要特别注意防火,有的人家自带铁桶烧化,也有的改成敬献鲜花。因为诸多礼节离不开“纸”,所以扫墓俗称“过纸”。祭拜的礼节完毕,家人便在墓前聚餐。

扫墓礼成饭后,家人乘此机会“踏青”,巡游一番,呼吸山间清新空气。入暮方归家。也有的人另择闲暇时光,结伴郊游“踏青”,欣赏大自然的春光美景,也有的乘兴赋诗,不亦乐乎。宋著名画家张择端所绘东京(宋时都城开封)仕女郊游的《清明上河图》,就生动地描绘了彼时京都清明时节的盛况。

潮汕旧日清明风俗,乾隆《南澳县志》记载最详:清明日,人家展谒坟墓,舆步壶浆,或挂纸,或祭扫,络绎郊原,祭毕,藉草衔杯,递为酬劝,薄暮乃归。

这里所记的节日活动,实际上包括祭扫祖墓和踏青游春两个内容。

扫墓,潮汕人又称“挂纸”或“上坟”。谓之“挂纸”,是因为清明扫墓时,松楸丘陇间到处都悬挂着纸钱穴乾隆《揭阳县志》雪。用纸代钱帛以祭死者,或者与佛教有关,唐高宗时,潮州刺史唐临的《冥报记》就写到这种做法。唐玄宗天宝年间寒食禁火法令十分严格,民间扫墓时不敢用火焚烧纸钱,挂纸于坟丘间的风俗,大概起于此时。

清明踏青的风俗宋代已经形成。《东京梦华录》写汴京士民清明节出郊扫墓,“四野如市,往往于芳树之下,或园圃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明代,南方这种习俗更为常见。谢肇淛《伍杂俎》就说:“南人借祭墓为踏青游戏之具,纸钱未灰,乌履相望,日暮,幡间主客无不颓然醉倒。”这段描写与上引《南澳县志》何其相似。原来,明代中期以后,宗族制度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扫墓也成为敬宗以睦族的手段。同样,带有娱乐联谊性质的踏青春游活动也可以促进家庭以至宗族之间的和睦团结。于是,在清明扫墓的同时踏青春游,就不足为怪了。在潮汕,清明扫墓时宴饮于郊野是常见的。有的地方甚至“俗尚鼓吹,多放铳炮”穴《普宁县志》雪,山林间,充满喧闹欢乐。

潮汕地区,清明有吃薄饼和石本仔的习俗。古俗,立春日食春饼,只有闽粤之间漳潮是在清明吃春饼。这种习俗的起因,在漳州有一个传说:清初,郑成功攻漳州,守城而死者无棺可敛,只能用草席卷了下葬。后来,清明就用卷薄饼来祭拜他们,以示纪念。民间遂有清明吃薄饼的习俗。潮汕并无此说,是否为信史,实在不可确知,但不妨姑妄听之。

自古以来,清明节就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到清明,潮汕人更是把祭祀追思先祖当成头等大事。即使是远在他乡工作、生活的潮人,也一定要在这个时候赶回家来过纸(挂纸)。

汕头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陈郴告诉记者,作为中国传统节日,全国各地的清明节风俗习惯有所异同,特别是在潮汕地区,老百姓过清明节有着独特的地方特色,不少风俗的背后还“隐藏”着不为人知的传说故事。

“挂纸”,祭先人也禁烟火

潮汕人清明节扫墓,通常得在节前三天至节后三天内进行,无论提前或延后都被视为对亡人的不敬。在祭祀前,潮汕人通常要先“拜公”,即拜土地爷,然后才开始祭拜自己的先人。祭拜时,要先除草、培土,并将坟墓周围打扫干净,然后再检查墓碑上的字迹有无脱落,如已损毁模糊,则用绿色的油漆刷描写先人的名字,而用红色油漆写其他的字。油漆完毕后,还要压纸钱,分别压于碑顶和坟身上。如果是去年清明节后才修的新坟,碑石顶端要压下十二张宴币,若为闰月则压下十三张,作为给亡人阴间花费之用。坟身上也要压上五至七层纸镪。今年压多宽,明年就多宽,不能扩大和缩小,据说这是死者还“地租”的范围。如果是去年新修的坟今年扫墓就称作为“新社”,要压红白纸镪,以后每年压的便用白纸条。

扫墓时还必须摆贡品,通常贡品分为“大三牲”和“小三牲”,“大三牲”指猪、牛、羊,“小三牲”是指鸡、鹅、鱼,现在潮汕地区一些百姓习惯将鸡、鹅(或鸭)、鸭蛋作为“小三牲”。此外,还要摆上茶、酒、鲜花、水果、粿品以及亡者生前喜欢吃或用的东西等,不少潮汕人摆放的供品中还要有烫熟的蚶,吃了蚶用蚶壳压纸镪,意为留给祖宗当钱用。

摆完贡品还得点上香烛,并由家族中有声望的长辈主持祭礼,主持人通常代表家人向亡人汇报近来家中各种情况,同时向先人祈愿求保佑。行祭礼时,供奉的茶、酒都要三道、三巡,以示对先人之敬重。

潮汕人扫墓时要“挂纸”,清明扫墓叫“挂春纸”,而“挂纸”不仅祭奠了先人,而且也切合了寒食节不生火的传统以及政府倡导文明祭祀严禁烟火的要求,所以非常值得提倡。

现状 祭祖,公祭私祭聚感情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扫墓时的贡品及祭祀形式也不断推陈出新,有了不少新变化。比如,贡品中除了传统的物品外,还有人喜欢制作汽车、洋房、外币等共先人使用。而且现在扫墓不光是纪念自己的祖先,历史上为人民立过功、做过好事的人物,人们也会在清明时节前往祭奠。

每逢清明时节,各机关团体和学校纷纷组织队伍前往各烈士陵园扫墓,一方面通过敬献花圈寄托哀思,并追念先烈的业绩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另一方面,大家也会借此机会举行宣誓活动,以激励壮志,继承发扬先烈光荣传统。

由于潮汕是著名的侨乡,在海内外拥有众多侨胞,大家也常有清明回乡扫墓的习惯。所以清明祭祀也分为公祭和私祭。

私祭就是指各家各户分别祭祀自家先人,通常以关系密切的直系亲属为主,规模较小。而公祭则包括祠堂祭祀和共认的祖先祭祀,通常规模相对较大,有时前来祭祀的人来自五湖四海,甚至是来自世界各地,大家可能互不相识,但都会在清明节时纷纷聚集到一起寻根问祖。近年来,一些规模较大的公祭甚至成为社会、经济、文化交流的盛会,成为凝聚感情的桥梁和纽带。

 “挂纸”的由来

秦以前已有祭墓之事,但不在清明。至唐代,清明扫墓开始盛行,唐玄宗曾明确规定允许百姓寒食时扫墓。宋代则规定从寒食到清明祭扫坟墓3日。

潮汕各地清明节上坟扫墓的习俗十分盛行。扫墓,潮人俗称为“挂纸”。称“挂纸”,是因为清明扫墓时,“松楸丘陇间遍悬楮钱”(清乾隆《揭阳县志》)。为与冬至扫墓有别,清明扫墓就叫为“挂春纸”,而冬至扫墓则称为“挂冬纸”。

潮诗《清明》云:“春暖莺飞待雨晴,漫山挂纸染陵茔。”古代潮人清明上山扫墓,由于寒食禁火,故不敢焚化纸钱而挂在墓碑上及将纸钱撒于墓堆,谓之“挂纸”。潮俗扫墓要整理墓地,并用“银跦”、“沙绿”(红绿油漆)精工填补墓碑上的凹刻文字(俗称“妆坟碑字”)。还要将黄白的“钱纸条”用“土圪泥”压紧,不让纸钱漫天飞舞。这些都是古俗的遗风。清明日世人把它形容为“山开花、石流血”,堪称十分真实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