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兰盆节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盂兰盆节”,“盂兰盆会”,也称“中元节”(一定意义上讲,中元节归属道教,盂兰盆节归属佛教),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七月半。

“盂兰”是倒悬的意思,倒悬形容苦厄之状,盆指盛供品的器皿,佛教认为供此具可解救已逝去父母、亡亲的倒悬之苦,盂兰盆即“解倒悬”之意。佛典《佛说盂兰盆经》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目连(亦称目键连)得到六通(六种智慧)后,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即用道眼视察,看到已逝去的母亲在饿鬼道中受苦,瘦得皮包骨头,不成人形。目连十分伤心,于是用钵盛饭,想送给母亲吃,但是饭刚送到他母亲手中,尚未入口即化为灰烬。目连无奈,哭着请求佛祖帮助救他的母亲。佛祖说:“你母亲罪孽深重,你一人是救不了的,要靠十方僧众的道力才行,你要在七月十五日众僧结夏安居修行圆满的日子里敬设盛大的盂兰盆供,以百味饮食供养十方众僧,依靠他们的感神道力才能救出你的母亲。”目连照佛祖的指点去做,他的母亲真的脱离了饿鬼道。

佛祖还说:“今后凡佛弟子行慈孝时,都可于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日,即佛喜欢日(于佛制每年一夏九十日间,僧众聚集一处安居,坚持戒律、皎洁其行,于最后一日,僧行自恣法,即请僧众举出各自所犯之过失,于大众中发露忏悔而得清净,自生喜悦,称为自恣。又十方诸佛欢喜其安居圆满之精进修行,故亦称佛欢喜日、欢喜日),备办百味饮食,广设盂兰盆供,供养众僧,这样做既可为在生父母添福添寿,又可为已逝父母离开苦海,得到快乐,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从此,在汉语系佛教地区,根据《佛说盂兰盆经》于每年七月十五日举行超度历代宗亲佛教仪式,称为盂兰盆法会、盂兰盆斋、盂兰盆供等。盂兰盆法会有复杂的仪规,有净坛绕经、上兰盆供、众僧受食等仪节。

俗传去世的祖先七月初被阎王释放半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习俗。送祖时烧很多纸钱冥财,以便“祖先享用”。同时,在写有享用人姓名的纸封中装入钱纸,祭祀时焚烧,称“烧包”。年内过世者烧新包,多大操大办,过世一年以上者烧老包。无论贫富都要备下酒菜、纸钱祭奠亡人,以示对死去先人的怀念。

盂兰盆节一般是七天,又有新亡人和老亡人之分,三年内死的称新亡人,三年前死的称老亡人。迷信说新老亡人这段时间要回家看看,还说新老亡人回来的时间并不相同,新亡人先回,老亡人后回,因此要分别祭奠。

烧纸钱的时间选晚上夜深人静时,先用石灰在院子里洒几个圈,说是把纸钱烧在圈儿里孤魂野鬼不敢来抢,然后一堆一堆地烧,烧时嘴里还要不住念叨:“某某来领钱。”最后还要在圈外烧一堆给孤魂野鬼。亡人们回去的这一天,无论贫富都要做一餐好饭菜敬亡人,又叫“送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