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兴化春节民俗


腊八旧俗腊月初八各家用糯米掺红枣、花生米、栗子等煮成糖粥,谓之“腊八粥”,预祝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因旧时腊月进入索债时期,许多债务人急于设法还债,一时还不起的就躲。谚曰:“一腊八犹之可,二腊八(腊月十八)急如火,三腊八(腊月二十八)没处躲”。

送灶和接灶旧俗一般民家于腊月二十四夜焚香烛、纸马,放鞭炮,撒草豆,设馔及麦芽糖(俗称“灶糖”),送灶神“上天言好事”,除夕再接他“下界保平安”。送灶日期有“军三民四”之说,即旧有军籍之家于二十三夜送灶,民家以二十四夜送灶,赵姓(传谓宋太祖赵匡胤后裔)旧时乐户二十五夜送灶。

掸尘春节前家家户户都清洗家具、拆洗被褥,把房屋内外仔细清扫一番,谓之“掸尘”。接着便是贴春联,换年画。干干净净,喜气洋洋迎新年。

辞先通常在腊月二十以后的某天,中午设素馔、焚纸钱祭奠祖先。

除夕旧俗除夕夜,敬过神祗以后,家庭举宴,长幼咸集,多讲吉利话,也有不说话的,谓之“闷声大发”。长辈给晚辈分压岁钱。许多人家合宅团坐守岁,甚至通宵不眠。故凌晨零点各处响起了鞭炮声音、锣鼓声。

新年农历有“五天年”。大年初一清晨吃云片糕、红枣、京果之类“开口”。起身后家人见面互道“恭喜”,晚辈向长辈拜年。早餐后外出相互拜年,路上熟人相见互道“恭喜”。拜年持续到正月初五,甚至整个正月,熟人初次见面都要互相“恭喜”一番。 初一初二只吃熟菜,初三下生,这一天才淘米煮饭,也可以洗切烧煮生菜,称“下生”。初五谓“财神日子”,凌晨家家接财神,各业店家往往彻夜不眠,炮竹声响彻通宵。是日起,多数商店开门营业。现时,有的店铺初一下午即开门营业。

过年吃鱼

兴化水乡,菜肴离不开鱼。春节时安排家庭菜谱,也肯定少不了鱼。因为鱼与“余”字同音,寓意“富足有余”。

过去有副常用的春联:“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有余”。据说朱元璋与某寺庙和尚相熟,一日那和尚偷偷吃鱼,正巧朱元璋突然来到,和尚用盘子将余碗盖住。朱元璋看了心中有数,大声吟唱一句:“积善人家庆有余”。

兴化在春节期间吃鱼是有讲究的。

三十晚上(年除夕)的菜肯定有鱼,但是不吃,必须留到第二天(大年初一)。

到人家做客,喝酒时是“肉到酒止”——上了红烧肉,就停止喝酒了,开始盛饭,填饱肚子要紧。“鱼到菜齐”——鱼是最后一道菜。如果当时大家吃得高兴,风卷残云,主人就会主动将鱼用筷子戳开,客人则纷纷动手夹菜;如果主人不动手戳开鱼,客人是不应该先动筷子夹鱼的,鱼只能“余”到往后了。

兴化元宵节民俗

正月十五日,又谓“灯花节”。旧俗正月十三晚“上灯”,此后各家每晚悬红灯于檐下。至十八日夜乃止,谓“落灯”。兴化部分地区有“上灯圆子落灯面”的习俗。另从十三至十六每晚分别食粘饼、春卷、炒元宵之类的食品。谚云:“炒十三,炸十四,十五、十六炒圆子。”其间,大小店铺每晚张灯结彩,年轻男女纷纷上街观灯。各大妙语展出历史人物故事的围屏。

旧时,正月十六夜主要习俗有:

1、送“耍孩”  泥塑小男孩,谓从“送子娘娘”处迎来。青年好事者于晚间敲锣打鼓送至婚久未育之家,以为生子吉兆。望子心切者对此感激莫名。

2、偷船桩  用意与送“耍孩”相似。船桩原为渔民、农船用以代锚的小桩。好心人于是晚趁船主不备窃往婚久未育之家。但是,如果船主发觉就不灵验了。

3、拓稻印  各家用蒲包装石灰在庭院周围打印,直到河边,谓之“拓稻印”,预祝当年丰收。

4、听出语  晚出,不经意听别人谈话,从其内容判定自己的吉凶。

吃元宵

元宵节吃元宵,是全国各地的共同风俗。这种食品最早出现在宋代,诗人姜白石在一首《咏元宵》的诗中写道:"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这"市中珍品"即指元宵。宋人周必大也曾写过一首《元宵煮浮圆子》诗:

今夕是何夕,团圆事事同。

汤官巡旧味,灶婢诧新功。

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

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

诗中说明了吃元宵象征团国之意。开始元宵称为“汤圆”,因它飘在碗里,像是一轮明月挂在天际。天上月圆,碗里汤圆,家人团圆,正如台湾民歌《卖汤圆》中唱的:“一碗汤圆满又满,吃了汤圆好团圆。”以象征团圆吉利之意。因汤圆最初只专在元宵节上市供应,久而久之,便直接呼它为元宵了。又传说,窃国大盗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成果后,一心想复辟登基当皇帝,又怕人民反对,终日提心吊胆。一天,他听到街上卖元宵的人拉长了嗓子在喊:“元--宵。”听着象“袁消”两字,有灭袁之嫌,于是在1913 年元宵节前,下令禁止称“元宵”,只能称“汤圆”或“粉果”。然而,“元宵”两字并没有因此禁称,老百姓照旧在民间称“元宵”。

十六夜

兴化的元宵节最热闹在正月十六。“十六夜,剥糍粑,吃了糍粑划连叉;”“十六夜,跨火叉,跨了火叉霉气趴。”这是一首很久以前流传在兴化荻垛一带的童谣。

到正月十六这天,家家都要剥糍粑。那时家家都有只大缸,年前蒸好的大团就养在大缸的水里,剥糍粑的材料就取自大团子。灶塘里的火烧得旺旺地,风箱拉得哒哒响,大铁锅被烧得冒青烟,浇上菜油炸一炸,倒进洗干净的大团,不一会就团成一块,铲子用力摊开,放盐,翻身,剥上一阵,起锅前撮一把切好的青蒜末子,被烤得金黄的糍粑和着青蒜香味能飘到巷子里,站锅台旁的细伢子早馋得口水直滴,从装糍粑的盆里撕下一大块就往嘴里送,直烫得眦牙咧嘴,口里连呼白气还舍不得吐出来。细伢子吃完了糍粑后,粘了一手油腻,手也不洗,高兴地在天井里划连叉。划连叉是一种简单的体育运动,就是用双手伏地,身子侧翻,是我小时候跟小伙伴们常玩的一种游戏。

当夜幕降临,圆盘一样的大月亮挂上巷子尽头的老柳树梢头时,十六夜的狂欢开始了。

狂欢的主题是篝火,篝火的别名又叫“火叉”,狂欢的名字叫“跨火叉”(也叫豁钝事)。此时走在大街小巷,到处可见一团团用稻草点燃的篝火,围在一旁的人们争先恐后地从火堆上跨过去,再跨过来,看到陌生人会添上一把稻草,邀请他一起来跨火叉。老人说霉气长在裤裆间,跨火就能去掉霉气,一年都会平安健康。人们从火堆上快速跨过,带着紧张的神色,口里间或还会发出兴奋的喊叫声。大家围着火堆,一边跨来跨去,一边还唱着歌谣:

“跨过来,要发财;跨过去,把心开,跨来跨去好运来。”

“火上跨一跨,霉气朝下趴;火上烤一烤,霉气全跑了。”

有的小孩夜里遗尿,也在十六夜这天敲锣打鼓送走“来尿龙”,期望新的一年不再遗尿;也有小孩长得不高,就在这一天爬门板,传说来年可以长高;还有这一天不能踩也不能坐门槛,否则一年不吉利。

十六夜的晚上,最兴奋的,莫过于小孩子们。他们天性里就与火有缘,虽说玩火危险,却刺激,好玩。他们不满足那街头巷尾的小打小闹,他们的舞台在广阔的田野上。他们成群结队,自做一种浸了煤油的火把,一起点燃后,象长征的队伍,蜿蜒在田埂、大圩上,那种壮观的场景,至今想来仍让我激动不已。他们天生就具有破坏性,大圩两旁、生产队场头的草堆都是他们袭击的对象。玩得性起,点起一个大草堆,那团巨大的火把明亮得能跟天上的月亮比着光芒。点燃的要是棉杆堆,熊熊的火焰带着叭叭的棉杆炸响声,会让他们觉得自豪,然后是恐惧,接着在喘着粗气,老远赶来的草堆主人狂怒的喊骂声里落荒而逃。少年不知愁滋味,他们不知道那一把火烧掉的也许就是普通农家几个月的煮饭柴禾。

相传至今的春节习俗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 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春节食俗

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准备,我国许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习俗,其中又以广东省的腊味最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

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民间风俗:新春前后15日的禁忌

腊月23俗称“过小年”,过了这一天到腊月24,民间开始打扫房子准备过大年,湖北一带忌宰杀、河南一带忌捣蒜、台湾称为“送神日”忌椿米,建议这天大家可以打扫一下房间。

 (农历12月25日)禁忌:台湾一带忌讨债。

(农历12月26日)禁忌:不宜施舍他人,农村蒸馒头准备过年。 (农历12月29日)禁忌:蒸馒头祭祖祭天。

(农历12月30日)禁忌:俗称“年三十”“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除夕夜守岁”“灯长开不关”“开口吉祥不说脏话”“晚餐留省饭”“除夕夜不大小便,见到阳光后再大小便”。

 (大年初一)的相关禁忌比较多:

1、已出嫁的女儿不可以回娘家。

2、早餐忌吃稀饭、荤食及药品。

3、忌叫他人姓名催人起床。

4、忌跟还在睡觉的人拜年。

5、忌吃药。禁忌动刀子和剪子。

6、忌动针钱。

7、忌斧子劈木柴。

8、忌借钱。

9、忌打家具(盘、碗、酒具等易碎物品),认为打碎家具,一年四季不吉利。

10、白天不可午睡。

11、忌倒污水、垃圾、扫地。

12、忌被他人自口袋掏取物件。

13、忌向人讨债。

14、忌洗衣。此外,还忌小孩说脏话、年轻人打架斗殴、家里人抬杠伴嘴,凡是遇上这种事,亲朋友、街房邻居都会来劝说制止。

(大年初二)的相关禁忌:女儿回娘家礼物忌讳是单数,要好事成双。有送财神者不可说“不要”,要说“已有”

(大年初三)的相关禁忌:初一到初三都是岁首,禁忌与初一基本相同,参照初一的忌讳。

(大年初四)的相关禁忌:禁忌出门,都在家,因为民间说灶王爷来查户口,不可外出。

(大年初五)的相关禁忌:民间称“破五”“五穷”忌走亲访友、可以打扫卫生、将垃圾送走称为“送穷出门”。吃水饺、忌讳吃藕,忌梳头。

(大年初七)的相关禁忌:称“人日”,忌讳动针线,不用刑法,不罚孩子等。

(大年初八)的相关禁忌:称“谷日”丰收之日,大家年假结束,都来上班互相送吉语吉言,大吉大利,恭喜发财。

俗言多变,物随人意,各地风俗不同,但是无非是讨个口彩,图个吉利。东方朔占书岁后八日,一日鸡、二日犬、三日猪、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马、七日人、八日谷。是说天地先生鸡、次狗、次猪、次羊、次牛、次马、始生人”。为此又有“正月一日不杀鸡、二日不杀狗、三日不杀猪、四日不杀羊、五日不杀牛、六日不杀马、七日不用刑”之说。

贴春联在民间有很多种说法。

春联的由来,应从春秋时代说起,当时的春联是把字刻在门庭上的或有些刻写在石柱上,到了后期则刻在木板上,被称为《桃符》,当时选质为桃木板,长约六到八寸,宽在三寸左右,刻上吉祥的字样来庆祝喜庆和祈求吉祥幸福(因为民间流传有桃木为避邪之功效,挂在门口则可有百邪不侵的说法),所以在民间有挂上春联后就要把自家的大门打开,大年三十的晚上是不可以关门的,要一直开到天亮,无论是坏人还是鬼神都不会进入家中;在宋代春联的用质都为桃木板,此点从王安石的诗句中就可以充分的体现出来,诗曰:“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自明代后则把桃木换成了纸张,但纸张的颜色必须为红色,因红色代表吉祥喜庆,预祝着中国人民红红火火,此后便由桃符改为春联。但在民间还有一种说法,凡家中有老人当年去世的,在三年内不可挂春联,因在山东一带有腊月29日的下午要到祖坟去请回已过世老人的灵魂回家过年之说,如果贴了就请不回来了,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如果有老人去世,要守孝三年,孝为白事,而过年大地披红为吉事,如贴春联则代表不孝等等。

关于贴春联的一些注意事项:贴春联的最佳时间是腊月29日的下午未时(13点至15点),过完新年后,正月份要把已贴的春联取下后烧掉(或是丢掉),民间有一种神话的传说:春联即为天上的神仙,当春联烧掉后,就会升上天庭,去向玉皇大帝报告民间的情况,希望天神能给民间的家庭带来好运等等美丽的传说故事。

到了春节,小孩子们最喜欢的是得到大人们给的红包,俗称“压岁钱”“过年钱”。古代过年的时候大人们用红绳串起来一百枚铜钱,发给小孩子们希望他们长命百岁,又因为“岁”与“祟”谐音,能镇压鬼怪,也是给小孩子让他们用来贿赂鬼怪的,以化凶为吉,平安度过来年,所以称“压岁钱”。

“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清代诗人在《压岁钱》的诗中描述过。由于铜钱和红绳不符合时代的要求,从来逐步用纸币和红包来取代,就成了现在大家熟悉的红包。现在的红包既包括压岁钱的红包又包括公司发送的福利红包和用于答谢别人给的红包。

发放"红包"是我们过春节的一种习俗,红色代表喜庆、好运、吉祥。一般是长辈发送给没有结婚的未成年人,里面的钱多少都可以,一般带6,60元、66元、166元等等,但是当着长辈的面打开红包是不礼貌的行为,这点要告诉小孩子们。还有的家长在除夕夜偷偷放在孩子枕头底下,在新年第一天让孩子有个惊喜,开心一年。在南方尤其是广州,他们称红包为“利是”,在清朝人们用一张形状与正方形相若的红纸,包裹铜钱,封作“利是”。

而第一代的红包袋,约于清光绪末年,印刷技术开始广为所用时,才得以问世。当时的所谓红包袋,做法非常简单,只以红纸印上黄油,再于未干的黄油上缀上金粉,效果就如现今烫了金字的红包袋般,而图案则多以简单为主,再配以吉利的字句。

关于压岁钱两个美丽的传说。

传说一,“年”是一种古代的吃人猛兽,磨牙吮血,庶民闻之丧胆。终于有神农氏手持盘状神器将其降服,时值农历十二月三十日。黎民百姓遂称这一天为“过年”,“过”字含有去除之意,过年就是去除猛兽之意。除夕夜,各家有小儿女者,用盘壮器具盛果品食物,以去邪、祈福,谓之“压岁盘”。后来,“压岁钱”取代了“压岁盘”。自纸币代替铜钱以来,便改用红纸包封,以示吉利。

传说二,传说古代有一个叫“祟”的小妖,黑身白手,他每年除夕夜里出来,专门摸熟睡的小孩子的脑门。小孩被摸过后就会发高烧、说梦话,退烧后就会变成痴呆疯癫的傻子了。大人们怕祟来伤害孩子,常常在除夕整夜亮灯不睡,这也叫做“守祟”。有一户姓管的人家,夫妇俩老年得子,十分珍爱。在这年三十晚上,为了防止祟来侵扰,这对老夫妻不敢睡觉,用红纸包了几枚铜钱,逗着孩子玩。但随着夜渐渐深了,小孩子受不了,先睡着了,老夫妻年岁大,也熬不住,一看都已是四更天了,想来那祟该不会来伤害他们的孩子了吧!这对老夫妻便把包好的几枚铜钱放在他的枕边,睡了。可他们刚一睡着,一阵阴风吹过,黑矮的小妖就进了屋,就在他要用手摸孩子头的时候,突然孩子枕边发出一道金光,祟尖叫着逃跑了。很快,这件事就传开来,大家纷纷效仿,在大年除夕夜里用红纸包上钱给孩子,祟就不敢再来侵扰了。因而人们把这种钱叫“压祟钱”,“祟”与“岁”发音相同,日久天长,就被称为“压岁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