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端午节习俗


才品年糕味,又闻粽飘香。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如期而至。每年的端午节,正值仲夏时分。“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宋人范成大在《喜晴》中的诗句,抒发了对时光如驶、日月如梳的感叹,笔者也颇有同感。

春去夏来,年过节至。这个“节”,就是端午节。一年中,民间传统节日不少,其中较重要的有四个: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冬至节。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五月节、龙舟节、夏节等,名称叫法多达二十多个。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民间祛病防疫的节日,春秋之前吴越之地已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春秋战国时期爱国诗人诗屈原在这一天投江溺亡,便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一些地方也有起源于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现“端午节”为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地处岭南的惠州,对于四个重要传统节日,民间习惯把过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冬至节称作为“过年”、“过节”、“过八月半”、“过冬”,视端午节为春节之后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与春节并称为“大年大节”。在物质匮乏的困难年代,一年吃不到几次肉,境内流传过挖苦吃肉的笑话:“你过年刚吃了肉,过节又吃啊!”暗讽生活之艰辛。“男人望投圩,女人望做月,老人细仔望过节”,这也是过去很流行的一句俏皮话,同样表达对能好好“吃上一顿”的企盼和“岁去盼节来”的节日情结。总之,不论古今,不论贫富,境内沿袭千年的“端午”情结不变,“五月节”的习俗世代相沿。

对端午节的习俗,古代文人多有描述。如唐代诗人殷尧藩在《端午日》中的“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南宋诗人陆游在《乙卯重五诗》中的“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等,均点出了端午节“粽、艾、符、蒲、酒”等节日习俗中的主要元素。惠州境内“五月节”的习俗也揉进了这些元素,过节的民间习俗虽没过年那样复杂多样,但也颇具特色。主要有裹粽子、挂艾点香、拜神祭祖、节餐、探亲戚、洗“龙舟水”、赛龙舟等习俗。

裹粽子。境内人家 也有又叫包粽子。“五月节”的粽子,也和春节的年糕喜粄、中秋节的月光饼、冬至节的萝卜粄一样,是不同节日的标志性食物。因此,“五月节”家家户户都裹粽子,节前就要备好粽叶、细竹篾条、糯米及其它馅料。粽子的种类分咸粽、灰水粽两种。咸粽以糯米、赤豆为主,配以猪肉、虾头、葱头做馅料,后来虾米取代虾头,并加上蛋黄、蚝干等充实馅料,用粽叶包成四个角的粽子,再用细竹篾条一个一个地把粽子扎实扎好,凑成一簇一簇,然后放进大锅猛火煮熟。灰水粽也叫甜粽,即挑选上好的纯糯米,用烧制好的碱苏调水腌制后,再用粽叶包裹,放到锅里煮透熬烂,不留饭粒,煮的时间比咸粽要久得多,这种灰水粽呈金黄色,碱味醇香,沾红糖或蜜糖吃嫩滑可口,可存放较长时间。最后,把煮好的一簇簇粽子挂起来,供食用、祭拜、送人和探亲等。

挂艾点香。我国古代有“善正月,恶五月”之说,视五月为“恶月”,尤其是岭南地方,雨多气温高,闷热潮湿,正处于五毒尽出、邪恶入侵的时节。五毒是指毒蛇、蜈蚣、蝎子、蜘蛛和蟾蜍,也有说是蛇、蝎、蜘蛛、壁虎和癞蛤蟆。为了辟恶祛毒,拔除不祥,境内客家人在端午节这天习惯用艾草、石菖蒲(石姜符)、榕树叶、柏树叶、柳树叶扎成小簇挂在家中的门楣、窗户上、阳台上,据说古人最早使用的是艾草和石菖蒲,境内人家过去也是插这两种植物。民间俗谚就有“菖蒲驱恶、艾叶避邪”之说。艾草和石菖蒲乃医家之草,具有抗菌消毒、除湿去浊、通窍理气、醒神健脑的功效,其中石菖蒲叶形似剑,有斩妖除魔之寓意,境内人家在春节除夕晚还把石菖蒲(石姜符)和计树叶(阴香树)、年桔子等一起煲水洗澡,谓之“大吉水”。走入民俗中的艾、蒲之草被赋予了“祛病驱瘟、辟邪却鬼”的神异功用,后来外地一些地方又在艾草、菖蒲之上,再加榴花、蒜头、龙船花等三种植物,作为端午节的祥瑞之物。境内一些地方也有在艾、蒲之上增加三种,凑足五种,与端午节的五月五日,同数呈祥,但加的却是榕树叶、柏树叶、柳树叶。榕叶有抗菌尤其是抗菌痢及肠炎的功效,民谚有“插榕健过龙”的说法。柏树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杀虫的作用,可祛病抗邪,培养人体正气,而且“柏树”与“百岁”谐音,取其吉利的含义。至于柳树枝,本来“清明插柳”较为普遍,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境内民间取之用于端午节,相信五种植物相加,“祛病”作用更强,“辟邪”功效更大。也有人家在五种之上再加旺草(或桃叶)共六种,取“六六大顺”之意。

点药香也是端午节民间习俗,药香本地也叫蚊香,是一种民间制作的大香,境内多用硫磺、木糠(米糠)混作原料,外面用粗纸包好做成条样,约与拜神祭祖烧的大香般大。药香也是用来吊挂,一般在端午节当天午时点烧,也是用以防五毒、避瘟疫,确保家宅平安。小时候,记得父辈有用雄黄酒杀五毒,将其洒在屋边墙角,以祛毒虫。我也带过母亲为我佩做的香包(香囊),并看过父亲不知从哪学来而写的“符章”,依稀记得“符章”上写的字像画美术字,听父亲说是那辟邪驱鬼保平安用的。此外,外地一些地方也有端午节送扇子的习俗,据说我国江南的许多地方,新婚夫妇要在端午那天,给家里的老人们送把扇子,寓意在于驱赶蚊蝇,祈福避邪。惠州境内则不同,而是在农历四月初八这天买扇子,回到家就用新买的扇子先给家里每人扇一扇,以示扇走小人,驱赶邪气,扇来吉祥,迎来好运。

祭祀。逢年过节必祭祀,这是境内民间传统的习俗,端午节也不例外。祭祀时间在上午,境内人家过去大多到祠堂祭拜,也有不少在家里祭拜。民间主要祭拜天地神祇和祖先,天地神明自然包括古代神一般杰出人物屈原。但境内民间过去对屈原的历史并不很了解,更不了解他与端午节的关系,之后人们才从传统教育中逐步认识并崇拜他。端午节祭祀的祭品一般有三牲、素菜素果、粽子和茶酒等。摆好祭品后点烛点香,斟茶斟酒,先拜众位神祇,后拜列祖列宗,虔诚敬奉神明祖先,祈求风调雨顺,家宅平安。最后烧金银燃纸宝,鸣放鞭炮。

节餐。祭祀完毕,已是吃午餐时分。午餐为端午节的“节餐”,此时家家户户开餐过节,全家人围于一桌,合家团圆。境内人家饭桌上的“节餐”佳肴多为白切鸡、黄焖猪肉、鲜鱼和酿“三宝”(即酿豆腐、酿苦瓜、酿茄子)等。也有人家焖狗肉和焖鹅。在经济困难时期,即使鸡肉、猪肉罕见稀少,人们也千方百计弄点肥猪肉,和葱仔一起剁碎作馅料,酿上几盘豆腐、苦瓜和茄子,好好的吃上一顿。

洗“龙舟水”。端午节民间有洗“龙舟水”(也叫“午时水”)传统习俗。境内沿海浴场、江河流涌、库塘湖潭乃至山村的溪泉和城市的泳池,都是洗“龙舟水”的好去处。是日,大人带着小孩,青年呼朋引伴,出外洗“龙舟水”,据说洗“龙舟水”能洗走邪毒秽气,带来健康吉利。人们在“洗”中“游”,在“游”中“洗”,尽享其中的凉爽惬意。

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最隆重的公众性传统活动,惠州境内又称赛龙舟为“扒龙船”。其历史悠久,场面壮观,参与者众。据《惠州府志》有记述:“端午……归善自初一至初六为龙舟于西湖京渡,费用甚巨。”除了惠城区,惠州其他县区如惠东、博罗等也同样有赛龙舟的传统。据了解,惠东县平海葫角村等村庄的赛龙舟活动最早始于清朝乾隆嘉庆年间,该镇扒龙舟的历史至今已有300多年。同样在惠州吉隆蕉园、大华、稔山的牛牯墩等村也都有扒龙船的习惯。惠州传统的端午节(五月节)赛龙舟,具体时间多在农历五月初一至初六举行。“五月节,扒龙船,龙鼓响,大江边。”这一首惠州端午龙舟赛的歌谣,至今也会勾起很多老惠州人的回忆。端午前后这段时间,惠州大小河流水涨满,惠州人把这叫作“龙舟水”,所以每年的这个时候惠州都举行传统的赛龙舟活动。

赛龙舟的程式主要有:起龙(祭龙)——下海(游龙)——赛龙夺锦。各个程式都有具体的仪式和操作细则。据《惠州民俗》记载,竞渡之时,呐喊不绝,参赛龙舟先是顺水而下,而后逆水而上,最后冲刺决出输赢。奖品多为“花红”(用竹串吊整幅衣布,上贴满纸币),设奖者也多为地方的“殷商巨贾”。得奖者的龙船往往把“花红”插于船头,沿江而上,以显荣耀。龙舟赛完,人们把舟抬上岸,择日深藏沙滩之中,待来年再用。而今,惠州端午赛龙舟规模更大,寓意更新,已成为一种群众性的竞赛活动。创办于2012年的中华龙舟大赛,每届均在惠州举行,至2016年已连续办了五届,现已成为全国顶级的龙舟比赛,同时也吸引了国内各路高手竞相参赛。

探亲。年节探亲,乃民间传统习俗之一。境内俗话有说:“五月初六年初四,欢欢喜喜走亲戚”。端午节的第二天即初六日,为节后走亲探戚之日。过去境内妇女一大早就携带着子女,备上粽子、猪肉、鸡肉等应节礼物,高高兴兴地回娘家(转妹家)探亲。娘家也忙于劏鸡磨豆腐,为准备丰盛的饭菜张罗一番。现在,不少人家探亲时间也较为随意,节前不少亲朋间已相互送粽子,互致节日祝贺。

年年端午,今又端午。在这古老的传统节日里,让我们品茗尝粽,回味乡俗,把酒相庆,共话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