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渡人春节习俗


十渡人过新年

1、爆玉米花。腊月初一,家家都炒玉米花,叫“腊月初一蹦一蹦,大人孩子不得病”。

2、吃腊八粥。腊月初八吃腊八粥。据说腊八这天是释迦牟尼成道的日子,每逢这一天寺院要煮粥供佛,吃腊八粥从此在民间流传。腊八粥是用杂米、枣、栗子、核桃仁、水合在一起用温火熬制而成,有条件的吃时放上糖、青丝、玫瑰等佐料。

3、泡腊八蒜。把蒜瓣剥光皮,洗净,浸在醋瓶里封好,待到除夕夜就着饺子吃。只有这天圈的醋、蒜才不坏,味道才能达到最佳。

4、年前大扫除。人们一般在“打春”,也就是“立春”前扫除一次,干干净净地步入新年。

5、置办年货。一般在腊八后进行,磨面、碾米、买水果、肉、作料、年画、对子纸、添置新衣等。有顺口溜为证“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全都有。三十晚上坐一宿,正月初一到外扭。”

6、祭灶。腊月二十三是祭灶日。晚上用糖瓜、年糕给灶王爷上供。还要给灶王爷做上天工具,用秫秸杆扎一匹马,名为“天马”,上天用的梯子,名为 “天梯”。全家人都要给灶王爷磕头行礼,嘴里边还要说:“好话多说,坏话少说。”最后把灶王爷像揭下来,与“天马”、“天梯”一起宰灶前烧掉,边烧边说: “灶王爷上天,好话多说,坏话少说。回来时把天上的粗粮细米多带点回来!”

7、三十晚上熬年(坐一宿不睡觉)。三十(小襟二十九),人人穿新衣服。前门后门贴对子,斗大的“福”字倒着贴在门的正中。门楣、窗楣及房柁头上,贴上红绿挂钱,挂钱上大都刻有“吉庆有余”、“丰衣足食”等字样。屋里除了贴年画外,还要贴“合家欢乐”、“人口平安”或“抬头见喜”等字样(对联)。柜的正中也要倒贴 “福”字,两边则贴“招财进宝”、“日进斗金”。院门外迎门出贴上“出门见喜”,猪圈门上贴“肥猪满圈”,牲口棚贴“骡马成群”,槽头上贴“槽头兴旺”,车辕上贴“车行千里路,人马保平安”。

在门口甬道上撒上芝麻秸,让人出来进去踏在上面嚓嚓的发出声响,名曰“踩碎(岁)”意为踩住岁了,借“芝麻开花节节高”,寓意家境发达。

吃饺子前,晚辈要给长辈拜年行礼,需要磕头,头不能朝人磕,要朝箱柜或朝祖宗牌位磕。因为只有死人时的“孝头”才是朝着死者本人磕的。拜年磕头时要说:“XX(长辈称呼)我给您拜年了。”长辈要掏钱给晚辈,叫“压岁钱”,穷家也要给,多少不拘。第二天再还回去,主要是图个吉利。女孩不磕头,但压岁钱同样要给。

三十晚上的饺子里,有一个非凡的,包上了糖或硬币。谁要是吃到了这个饺子,谁就是给全家带来幸福之人。所以这顿饺子哪怕受气的媳妇或是童养媳都要一块吃。民间有曰:“打一千,骂一万,别忘三十晚上这顿饭。”假如这个饺子让受气的媳妇吃到了,会抬高她的身份,从此不再受气。

吃完饺子,全家开始守岁。大人聊天,小孩撒欢儿。老人们说:“三十晚上小孩的精神儿谁大,将来谁就有出息。”所以孩子们就比赛看谁最有精气神。糖块、水果、瓜子想吃啥吃啥,柿子确实必不可少的,因为柿子鲜红,取岁月红火,事事如意之意。柿子又在吃完大鱼大肉和年节里吃,是冰甜爽口,别有情趣。俗话则说:心里凉柿子似的,寓意顺心如意。

假如哪个孩子嫌自己个儿矮,三十晚上抽秫秸贴能增高。到篱笆墙前,往上抽秫秸,大人问:“长了没有?”孩子答:“长了。”连做三次。假如大人问:“长了没有?”孩子答:“我正抽呢。”那可就糟了,明年长不了,还得抽。

大人们则拿着等到麦子地,把灯放在麦埂上,人站在远处看麦子的影子。假如看得见麦穗晃动,则来年多收麦子,假如看不见,则收成不好。

三十晚上不能随地大小便,非凡是女孩子。传说三十晚上诸神下界,处处有神仙,随地大小便会冲撞神仙,有“毛女冲神,恶运来临”之说。

8、三十晚上送祖宗。三十晚上的第一碗饺子要敬祖宗。祖宗是指家谱、祖上仙逝的人。此时接受后人对他们的孝敬,大吃大喝一顿。子夜鞭炮齐鸣时,把吃饱喝足的祖宗送到十字路口,称“送祖宗”。

9、正月初一拜新年。正月初一早上起来,燃放鞭炮迎接新年第一天的到来。吃过早饭,本家本族成群结队去串门。在街上和见面的人道“过年好”、“恭喜发财”等吉祥话。拜年都是小辈给长辈拜,辈份高的则在家中应酬晚辈的拜见。平素有矛盾的,在初一也要捐弃前嫌,主动登门拜年,以消除摩擦。

10、正月初二请诸神。人们到街上买来“门神”、“财神”、“灶王爷”像,晚上放鞭炮迎接诸神落座,依次上供叩头,希望能保全家人口平安、财源繁茂、万事如意。

11、正月初三吃犒劳。使活的人家要给学徒、长工吃犒劳。这顿饭菜极为丰盛,因为假如这顿饭让下人们吃不好,第二天还得补一顿。

12、正月初五吃饺子。正月初五俗称“破五”,“破”指烂事、乱事、不顺心的事。这天家家吃菜饽饽或包大饺子,把烂事、乱事、不顺心的事都包起来吃掉,让它们不再出现(馅)。

13、老鸦嘴。正月初七、初八吃捏饺子。传说这天老鸦学做活,要是看见女人做针线活,它就到地里学,把庄稼苗当成针往外拔。这两天人们见面问:“吃什么?”答曰:“捏老鸦嘴。”因此,初七、初八禁做针线活。

14、正月十五吃元宵。传统吃元宵一般都是煮的,现在也有炸或蒸着吃的。

晚上吃元宵前,先散灯花。讲究的人家从正月十三起灯,把家中所有房间都点上灯,闲屋也要点一会儿,到十六才熄灯。晚上散灯花,灯花是用五色纸剪制的,放到碗里用香油浸透,散时需两个人,一人提灯,一人用筷子夹着灯花在灯上点燃,由屋里墙角、窗台、炕沿往外散,散到院中各个角落,直到院外井台、碾棚、门道,一直往外散,散得越多越好,有的一直散到大道上或河道里。

15、正月二十七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晚上不许点灯。传说,正月二十七夜里,耗子娶媳妇,假如点灯,干扰了耗子的好事,耗子会恼怒,当年耗子就会闹得很厉害。

16、正月拜新年。新婚的男子过婚后第一个年时,要携妻子拜丈人,大都在初十以前去。民间有俗话说:拜年别过初五、六,又有包子又有肉。

17、正月不准剃头。俗话说“正月剃头死舅舅”。其实正月也用不着剃头,因为年前人们都修饰一新,待月底头发长点了,大都等到二月二剃,迎合“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