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腊八、腊日,亦称腊八节,是我国汉族人民一个比较古老的祭祀祖先的节日。最初日期不定,随时举行。周代夏历十二月,人们常用猎获的禽兽祭祀祖先,因“猎”与“腊”通,猎祭就是腊祭,十二月也就被称作“腊月”。至汉,以冬至后第三个戊日为“腊日”,到南北朝,始改为十二月初八,即“腊八”。此时,佛教已在中国内地扎根,原被佛教徒尊崇的“成道节”(相传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之子乔答摩·悉达多于十二月初八日在菩提树下得道成佛。乔达摩·悉达多即释迦牟尼),便与汉民族的原始腊八节合而为一而统称腊八节了。
腊八节的主要活动是吃“腊八粥”。江淮一些地方还有其他活动内容。例如黟县、休宁、宿松家家户户举行清洁大扫除,屯溪称之“打埃尘”,有所谓“家要发,腊八刷”之说。六安、金寨人认为此日是黄道吉日,是举行婚礼的好日子。寿县人认为此日可驱邪,他们击鼓扮“金刚力士”,舞流星以逐疫。濉溪人认为此日是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祈求丰收与吉祥的节日。怀远、固镇人常在此日用胡萝卜腌制咸菜,说味道鲜美,久吃不坏。休宁北乡人在此日晒干豆腐称腊八豆腐。
1、吃腊八粥
腊八粥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一说源于佛祖吃粥成道。传说释迦牟尼游历印度名山大川来到摩揭陀国,因又饥又饿,加之酷热难熬,昏倒在地,被一位牧女看见,她便把身边带着的杂粮加些野果,用清泉水熬成乳糜状的粥,一口一口地喂他。释迦牟尼吃了粥,顿觉精神振奋,就在尼连河里洗了个澡,然后静坐在菩提树下沉思,终于在十二月初八日得道成佛。后每逢此日,佛寺僧众都要诵经演法,取香谷及果实等熬粥供奉斋僧,以示纪念,后渐流行于民间。一说起源于明太祖朱元璋赐名。俗传朱元璋年轻时曾给某地主放牛,饥饿难忍,掘鼠洞得五谷杂粮,熬粥充饥。登基后,于腊月初八忽想起此事,遂命御厨以五谷杂粮熬粥进食,吃后大悦,因是日为腊八,遂赐是名。一说起源于食粥驱鬼。据考查,腊八粥应起源于古代的食豆驱鬼仪式。
最初的腊八粥仅用红小豆煮制,后又发展到五味粥、七宝粥,到宋代已经流行。到明代,腊八粥已是皇帝赏给朝中大臣的节令佳食。到了清朝,腊八粥的制作渐趋复杂。
江淮各地都吃腊八粥。各地腊八粥的材料很不一致,各有特色,但一般都要用8样食品熬制。徽州的腊八粥,通常是用大米,配以干羊角(豇豆)、干白菜、干南瓜片、豆类、鲜青菜、红薯块、芋头、腌猪板油等混合煮成的咸味粥。一般要多煮,有的要吃10天半月。天长的腊八粥为糯米、红黑枣、白果、莲子、芡实米、菱角、胡萝卜、蜜枣等煮成。来安一般为糯米、花生、枣子、绿豆(或黄豆)、白果、莲子、糖等,可不拘一格。宿松为蔬菜、红豆、绿豆、红枣、薯丁、芋块、糯米及佛家散发的乌米等。怀远为米、豆米、花生仁、青菜、粉丝、豆腐、面筋、海带等拌上面粉熬制。固镇为米、豆腐、粉丝、胡萝卜等。濉溪为米、豆腐皮、蔬菜、馓子、粉丝等。毫州为毛栗、花生、红枣、百合、莲子、江米、红白糖、芝麻、精肉块、豆腐、粉条等,但一锅粥里不得超过8样。蒙城为小米、黄豆、花生仁、豆芽、豆腐皮、粉丝、菠菜等,一般都要多做,吃不完,意在年年有余。涡阳为面条、大米、花生米、麻花、粉丝、猪肉或羊肉等。全椒为米、红豆、黄豆、绿豆或芋干、萝卜、南瓜等。
吃腊八粥的目的各地也不一致。固镇、宿松人认为吃腊八粥可以消灾延寿,全椒人认为吃腊八粥为表示丰收不忘灾歉,肥东人认为吃腊八粥是为庆祝本年的丰收和祈祷来年五谷丰登。黟县人谓吃腊八粥是为了托灶神爷在上天向玉帝奏本时,要说地上人家的清贫、节俭,祈求苍天明年赐予一个丰收年。
吃腊八粥时,蒙城人将腊八粥涂在果树上,意为来年果树丰收。萧县人则在门前宅后的枣树身上涂些腊八粥,说是来年可以多结枣子。
2、腌制腊肉
我国民间有“吃了腊八饭,就把年来办”的俗语。农家自此就要开始腌制腊味。
腊味,一般指腌制猪肉、腊肠、鱼、鸡、鸭、鹅等,而腌腊肉是最主要的。腌制时,将洗净的猪肉、鸡、鱼等(猪肉、大鱼均要划些口子,便于盐份浸透),放在陶盆或缸里,逐层撒上盐,用手搓擦后盖好,每隔二、三天上下翻动一次,然后再经反复晾晒,腊肉就腌制好了。腊味可以贮存到第二年春耕时吃。淮河以南的地区几乎都腌腊肉,有的地区还有风味独特的腌制品,如寿县的腊鹅、六安的捆蹄,均别有一番风味。徽州各地还喜欢在腌制腊味时腌制火腿。每至阳光灿烂的日子,可以看到村镇人家的屋檐下,用竹竿穿晒着出缸的火腿及其他腌制品。
二
祭灶,又称祀灶,俗称祭灶王爷、祭灶君菩萨。
灶神的由来,有多种说法:一说为黄帝,死为灶神。二说为颛顼氏之子祝融,祀为灶神。三说为天上的星宿之一,被玉皇大帝贬谪到人间当了灶神,号“东厨司命”。四说为长栖于灶上的虫,俗称“灶马”或“灶鸡”。此外,还有老妇说、浪子说等。但上述种种说法,均不可信.根据研究,灶最初是过着穴居生活的以蛙为图腾的氏族首先发明的,而最初主持灶的是妇女,因此,灶神应是蛙图腾的女氏族长。
祭灶,早在周朝即已被列为五祀之一。《礼记·曲礼下》“(天子)祭五祀”,郑玄注:“五祀,户、灶、中霤、门、行也。”春秋时期,祭灶已经成俗,但此时祭灶的时间是孟夏之月,祭品为猪肺或血,祭祀者多为老年妇女。到了汉代,祭灶时间改为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祭品必为黄羊,祭祀者改为男性。到了唐宋,祭品中增加了胶牙糖、酒糟等。清末和民国年间,祭品减少,仅为灶糖和年糕之类,但增加了供灶神坐骑的饲料——清水和稻草。
1、祭灶的日期
江淮各地祭灶,时间大体为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三日祭灶的有太和、五河、固镇、来安、休宁、怀远、肥东、六安(当地土著居民)、长丰(少数在二十四)、全椒、旌德(也有在二十七日)、宿松、屯溪等。二十四日祭灶的有黟县、休宁、祁门、青阳、六安(从旌德、桐城、怀宁来的移民)、濉溪等。也有“官祭二十三、民祭二十四”的,如天长、蒙城、萧县、涡阳等,泗县则“商人二十三,民二十四”。还有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3天的,如铜陵是“君三民四下五”,即皇亲国戚为二十三,普通百姓为二十四,娼妓为二十五或二十六日(当地道教、佛门亦为二十五日);巢湖是“君三民四穷光蛋二十五”。
2、祭灶的内容与形式
祭灶有两种类型:一为祭灶神。这是多数,各地形式大同小异。潜山人在妇女收拾好锅台后,男人便洗脸、洗手,用楷书填写灶疏,将灶糖及一杯清茶、清水摆上锅台,点燃香烛,跪在灶前,默默祝祷,焚烧灶疏,焚毕,将灯笼点燃挂在大门口外,用双手捧着清水,泼在大门之外,泼水时,口念祷词:“一碗清水一阵烟,送您老人家上西天。好事请多奏,恶事切莫言。三十晚接您回来,初一给您拜早年!”祈祷毕,再叩头,取下门口的灯笼。当涂人祭灶时,先把灶糖粘在灶门上,然后把碗中的清水洒几滴在地上最后放炮为灶君送行,送行时需供上一块正方形的豆腐,意为“刀切豆腐两面光”,希望灶神上天多言“好事”。
休宁人在灶前供糯米粽、米饣果、饴糖,燃烛焚香,恭送“九天东厨司命灶君”上天奏事,故祭灶又称“送灶”。天长人在灶君前供一碗糯米饭,上插蜜枣、红枣、桂圆、白果、花生、莲子等果品,名为“灶饭”,还供有灶糖,敬神后,将纸印的灶神焚化。来安人在灶王爷的供桌两旁贴上“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并点燃香烛。长丰人在灶前焚香、点烛、供饴糖,同时放爆竹、叩头,烧填写了全家人名的“灶疏”。濉溪人摆设供品后,将厨房墙上旧的灶神揭下焚化,谓之“送灶神上天”,然后贴上新的灶神。蒙城人在灶君像前供两碟麦牙糖,点烛焚香、放鞭炮、烧黄表纸,行跪拜礼为灶君送行,并祈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涡阳人焚香点烛,以糖饼(饴糖泡炒米花制作)奉灶君,并率家小拜奏:“辛甘臭辣,灶君莫言。”太和人白天清扫厨房,泥灶粉墙,晚上供以浑酒(民间以黍、谷自酿的一种低度酒,味甜)、饴糖,求其“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另一种为祭灶的同时也祭灶神马。巢湖人用碟子盛饴糖及灶神马所吃的饲料(黄豆、草料),点燃香烛、鸣放鞭炮致祭。固镇人晚上把准备过年的鱼、肉果品之类摆在香案上敬灶君,先烧香叩头,把纸糊的元宝和灶马、草料以及小弓、小箭一起烧掉,同时燃放爆竹。怀远人为更新灶马子(即灶神像),剪稻草,撒麦麸,为灶神备马料,燃烛焚香,供糖饼、灶糖、拜送灶王爷上西天。淮北人剪草禾做马料,(主妇)祭灶时,一边叩头,一边祈祷:“剪草禾,做马料,好把灶马喂得饱,灶马上天昂昂叫,快送灶君归府早。”金寨人于前一日打扫室内外,粉刷锅台,翌日由主妇主祭,贴“东厨司马九灵黄帝灶君”神位,供豆腐、糖稀、剪稻草、拌黄豆作灶王“马料”,祭时祷告灶王“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霍邱人晚饭前,家主将填有祈祷文字的“灶疏”在灶门焚化,并用黄豆、碎草拌成马料,从灶后撒到门外,边撒边念“剪马草,备马料,大马喂得嘎嘎叫,小马喂得满岗跑。” “铜陵人灶台上都砌有灶神龛,两旁贴有“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对联,上贴“司命厨”横披,送灶时备酒菜供品,烧香纸,燃红烛,放鞭炮,向屋顶上撒些茶叶、米作灶神马料,供品以米糖最好,说是让灶神嘴甜。较为特殊者,是长丰县北部居民还杀一只公鸡供在灶前,谓此为“灶王爷”的马。祭灶在全椒还有另一种说法,谓腊月二十三到除夕前家家要“掸尘”,怕打扫时得罪灶老爷而过不安年,故要先“送灶”。
祭灶前有些地方还要祭祖、接祖。青阳各地于堂上设供桌、列祭品,燃炮焚香,拜祖先遗像或牌位,晚餐后送“灶神”上天。黟县、东至、祁门、旌德也有类似做法。
祭灶日,黟县人还讲禁忌。灶前要打扫干净,灶台不能放东西,要洗涤春节应用器皿,出嫁姑娘必须回到婆家,不能在娘家留宿。